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叶明 豆鹏产 +1 位作者 王刚 杨喜民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513-516,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Compact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从临床分离出478株多重耐药菌,其中产超广谱β-...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Compact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从临床分离出478株多重耐药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157、134、108、42、37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10%、3.18%、3.18%和4.48%、2.99%、2.99%;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MRSA;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普遍不敏感,特别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几乎是泛耐药。结论:临床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应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对MRSA引起的感染应首选万古霉素,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应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菌群分布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56株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明 杨喜民 王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Compact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从临床分离出1 756株病原菌,...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Compact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从临床分离出1 756株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痰、分泌物及中段尿,三者之和占86.0%;分离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感染菌株分离率的72.5%;病原菌分离率较高的科室为神经外科、呼吸科、监护室(ICU)、心胸外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64.3%和61.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3.4%以下;非发酵菌对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5.6%;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阳性球菌。结论医院内感染标本的来源主要以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产ESBLs状况十分严重。临床对产酶菌及非发酵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应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对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应首选万古霉素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细菌 菌群分布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菌群分布趋势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叶明 杨喜民 +1 位作者 袁卫英 荆卫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Compact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从2008—2010年...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Compact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从2008—2010年共分离出5 138株病原菌,感染标本主要来源于痰、分泌物及中段尿,三者之和占年度的85%以上;分离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3年间分别占感染菌株分离率的73.6%、70.2%、62.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阳性率均在60%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在10.8%以下;非发酵菌对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在19.6%以下;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阳性球菌。结论医院内感染标本的来源主要以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感染的流行菌。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状况十分严重,临床对产酶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应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或亚胺培南治疗。对非发酵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应选择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派酮/舒巴坦)联合丁胺卡那进行治疗;对MRSA、MRSE引起的重症感染应首选万古霉素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细菌 菌群分布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和参麦对非心脏手术病人血清酶谱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祖正儒 钟吉文 +1 位作者 朱玲 杨喜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48-449,共2页
关键词 参附 参麦 非心脏手术病人 血清酶谱 影响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的产酶现状及对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叶明 杨喜民 +1 位作者 杨佩红 余航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金属Β-内酰胺酶 AMPC酶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及体外联合用药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叶明 徐修礼 +1 位作者 王刚 杨喜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44-46,共3页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表型和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Ⅱ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表型和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Ⅱ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最小抑制浓度(MIC)测定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结果从临床感染的标本中分离出95株鲍曼不动杆菌,CR-Ab占29.47%,均来自呼吸道标本。CR-Ab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占92.86%,产AmpC酶的占50.00%,产泵出机制的占57.14%。多黏菌素B对CR-Ab的抑菌率为35.7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头孢吡肟与阿米卡星的协同率分别为57.15%、28.57%、35.72%。结论 CR-Ab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其产酶率和耐药性极其严重,为多种耐药机制共存导致。临床对CR-Ab引起的感染应使用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联合阿米卡星或多黏菌素B来治疗,同时应高度重视CR-Ab感染患者的治疗监测,以防多药耐药菌株或泛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医院内感染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金属Β-内酰胺酶 最小抑菌浓度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胱抑素C动态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小亚 刘建新 +3 位作者 杨喜民 王晓峰 张荣军 胡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6期1895-1896,共2页
目的分析46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CSF)中胱抑素C(CysC)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PETIA)检测46例HICH患者和43例对照组患者外周血及CSFCysC水平。结果 HICH组患者急性入院时,其CSF中CysC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目的分析46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CSF)中胱抑素C(CysC)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PETIA)检测46例HICH患者和43例对照组患者外周血及CSFCysC水平。结果 HICH组患者急性入院时,其CSF中CysC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监测HICH患者CysC水平变化发现,HICH组患者外周血CysC在发病后1d即开始升高,至第3天达峰值,第7天开始下降,4周后降至正常水平。与外周血相对应,CSF中CysC水平在发病后1d即开始下降,至第3天达谷值,第7天开始上升,4周后升至正常水平。结论外周血与CSF中CysC水平可能与HICH的发病及转归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 胱抑素C 免疫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VIAT技术初步筛选伤寒沙门菌的体内诱导基因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勇 丛延广 +1 位作者 王刚 胡福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0-502,506,共4页
目的利用体内诱生抗原筛选技术初步筛选伤寒沙门菌的体内诱导基因。方法首先将3个伤寒病人恢复期的血清等体积混合,用体外培养的伤寒沙门菌全菌体、超声裂解产物及加热变性裂解产物充分吸收处理。然后采用pET-30a/b/c表达载体系统构建... 目的利用体内诱生抗原筛选技术初步筛选伤寒沙门菌的体内诱导基因。方法首先将3个伤寒病人恢复期的血清等体积混合,用体外培养的伤寒沙门菌全菌体、超声裂解产物及加热变性裂解产物充分吸收处理。然后采用pET-30a/b/c表达载体系统构建伤寒沙门菌Ty2菌株的基因组表达文库,并以吸收后的血清为探针,筛选伤寒沙门菌基因组表达文库。结果从5000个克隆中获得5个阳性克隆,对阳性克隆测序和序列检索分析表明,涉及6个开放阅读框。结论本实验利用IVIAT筛选体内诱导基因的各个程序是正确的,并初步筛选到伤寒沙门菌的体内诱导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诱生抗原筛选技术 伤寒沙门菌 表达文库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胆囊炎中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刚 叶明 +1 位作者 虎玮兵 杨喜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53-35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急性胆囊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血清PCT采用全自动荧光定量检测,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并比较65例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PCT与CRP的水平。结果 PCT、CRP结果在细菌感染性急...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急性胆囊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血清PCT采用全自动荧光定量检测,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并比较65例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PCT与CRP的水平。结果 PCT、CRP结果在细菌感染性急性胆囊炎与非细菌感染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胆囊炎中,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CRP测定均可用于急性胆囊炎的辅助诊断,PCT能够很好地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急性胆囊炎且对预测其严重程度有很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产酶及联合药敏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明 杨喜民 +1 位作者 王刚 雷光文 《东南国防医药》 2011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产酶现状和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为治疗CR-PA感染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Ⅱ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MIC测定采用琼...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产酶现状和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为治疗CR-PA感染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Ⅱ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MIC测定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按CLSI规定标准进行。结果从感染的标本中分离出190株铜绿假单胞菌,CR-PA占9.5%,均来自呼吸道标本。其中有10株同时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AmpC酶,4株仅产MBLs。头孢吡肟、头孢派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与阿米卡星的协同率分别为33.3%、61.1%、27.8%。结论 CR-PA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其产酶率高,耐药性严重。建议临床对CR-PA引起的感染应使用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派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 金属Β-内酰胺酶 AMPC酶 最低抑菌浓度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患者NSE和MBP含量变化及黄芪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喜民 李迎国 +1 位作者 朱剑功 唐宗椿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黄芪注射液(complex prescription astragalus mongholicus injection)对脑外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的影响。方法按标准选取脑外伤患... 目的观察复方黄芪注射液(complex prescription astragalus mongholicus injection)对脑外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的影响。方法按标准选取脑外伤患者196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患者血清NSE,MBP浓度,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3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黄芪治疗组血清NSE,MBP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黄芪治疗组在入院时的GCS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经治疗后1,2w,其GCS评分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P<0.05),治疗3月后的GO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黄芪能降低脑外伤患者血清NSE,MBP含量,并表现出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脑外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CA125、SF在肝癌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克斌 徐樊 +3 位作者 叶明 王景昌 张亚萍 赵明利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2年第5期303-304,共2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实验室诊断肝癌最常见也是最灵敏的肿瘤标记物是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测,但仍有部分患者AFP阴性。CA125是目前妇科最常检测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尤其是对卵巢癌有重要的辅助诊断...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实验室诊断肝癌最常见也是最灵敏的肿瘤标记物是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测,但仍有部分患者AFP阴性。CA125是目前妇科最常检测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尤其是对卵巢癌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本文采用血清测定AFP、CA125、铁蛋白(SF),探讨其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肿瘤相关物质 甲胎蛋白 糖类抗原125 铁蛋白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对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刚 薛丽 +2 位作者 原亚文 杨喜民 王小亚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4,共1页
目的观察使用抗生素对患者尿液细菌培养检出率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方法采集病人中段尿,用细菌培养方法对17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前后的尿液进行了细菌学检验。结果17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在未使用抗生素时尿液细菌培养阳性65例... 目的观察使用抗生素对患者尿液细菌培养检出率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方法采集病人中段尿,用细菌培养方法对17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前后的尿液进行了细菌学检验。结果17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在未使用抗生素时尿液细菌培养阳性65例,阳性率为36.9%;使用抗生素之后第1、3、5d,尿液细菌培养阳性分别为17、9、6例,其阳性率分别为9.7%、5.1%、3.4%。经统计学分析证明,使用抗生素前后尿液细菌检出率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病人使用抗生素之后可使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降低,使用时间越长检出阳性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抗生素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代抗精神病药对糖、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雷光文 衡爱萍 +1 位作者 齐琳 刘光雄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665-1665,共1页
关键词 氯氮平 利培酮 治疗 精神分裂症 药物疗法 血糖 脂类 血液 载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改变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小亚 刘建新 +2 位作者 朱玲 胡斌 杨喜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7例头部创伤且有颅脑损伤患者、72例头部创伤但无颅脑损伤的患者和65例健康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7例头部创伤且有颅脑损伤患者、72例头部创伤但无颅脑损伤的患者和65例健康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degradationprod-ucts,FDP)、D-二聚体D-dimer,DD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LT)()(变化。结果:颅脑损伤组患者PT,APTT,TT,Fg,PLT,DD和FDP结果分别为(5.90±11.8),(19.8±4.91),(18.7±5.32)s,(1.47±0.98)g/L,(82±21)×109L、(503±73)μg-1/L和29.8±4.69)mg/L。与对照组(和无颅脑损伤的头部创伤患者相比,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PT,APTT缩短(P<0.05),Fg,PLT降低(P<0.05),FDP,DD升高(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处于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预后 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计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片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原亚文 杨喜民 +1 位作者 薛丽 雷光文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阿托伐他汀 钙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酸染色阳性结果的临床提示及流行病学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刚 杨喜民 +2 位作者 余航 原亚文 雷光文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抗酸染色 结核杆菌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皮肤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胡斌 李平立 +1 位作者 文东菁 赖俊浩 《医学综述》 2015年第8期1531-153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Ig E和过敏原特异性Ig E检测对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解放军第三医院收治的13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过敏性皮肤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总Ig E和几种吸入性以及食入性过敏原... 目的探讨血清总Ig E和过敏原特异性Ig E检测对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解放军第三医院收治的13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过敏性皮肤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总Ig E和几种吸入性以及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 E。选取同医院同期收治的非过敏性皮肤病门诊患者72例为非过敏性皮肤病组,行相同方法和指标检测。结果过敏性皮肤病组血清总Ig E水平显著高于非过敏性皮肤病组[(483±17)U/L比(172±12)U/L,P<0.05];过敏性皮肤病组食入性过敏原Ig E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过敏性皮肤病组[41.6%(57/137)比4.2%(3/72),P<0.05];过敏性皮肤病组吸入性过敏原Ig E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过敏性皮肤病组[49.6%(68/137)比2.8%(2/72),P<0.05]。结论对血清总Ig E和过敏原特异性Ig E进行检测,有助于对过敏性皮肤病做出确诊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血清总Ig E 过敏原特异性Ig E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杉碱甲片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大鼠的记忆力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永利 袁亚文 刘小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片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大鼠的记忆力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用MK80 1 ( 5 甲基二氢二苯并环庚稀亚氨马来酸或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建立...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片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大鼠的记忆力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用MK80 1 ( 5 甲基二氢二苯并环庚稀亚氨马来酸或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建立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对照治疗,治疗组以石杉碱甲片进行治疗。采用主动回避反应(AAR) ,1次性被动回避反应(OPAR) ,空间分辨记忆(SDM) 3种模式对学习记忆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并测定其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 模型对照组、治疗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而治疗组的学习记能力优于模对组。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伴有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石杉碱甲片能改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主要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和直接或间接地清除自由基来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片 精神分裂症 动物模型 MK801记忆力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航 李慧杰 +1 位作者 叶明 杨成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期357-359,共3页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临床上经过使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足量且合理的3种或以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仍未能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目标值,对于患有糖尿病或肾脏疾病者未能降至130/80 mm Hg以下的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棘手,预后差,为...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临床上经过使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足量且合理的3种或以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仍未能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目标值,对于患有糖尿病或肾脏疾病者未能降至130/80 mm Hg以下的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棘手,预后差,为困扰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有澳大利亚学者Krum等采用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取得了初步成就,且实验正在向随机、多中心、大样本量标准深化,为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现将对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治疗在顽固性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高血压 肾交感神经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