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震救灾野战医院药品使用分析
1
作者 崔宁宁 王红梅 +1 位作者 龙鹤 林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S1期566-566,共1页
通过野战医院在抗震救灾展开工作4天,门诊量18420人和救治住院患者160例的用药分类、数量等比对与分析,总结出救灾用药可分阶段性:即地震发生的1~3天内为救灾初期,需常规急救药品及大量的麻醉、止血、止痛类药品;第4~5天内为救灾早期,... 通过野战医院在抗震救灾展开工作4天,门诊量18420人和救治住院患者160例的用药分类、数量等比对与分析,总结出救灾用药可分阶段性:即地震发生的1~3天内为救灾初期,需常规急救药品及大量的麻醉、止血、止痛类药品;第4~5天内为救灾早期,需大量抗生素药、补充营养类药物;第7天后为救灾中后期,以常规药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救灾 野战医院 药品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在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应用及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萍 王红梅 +1 位作者 赵微微 杨耀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3期142-143,146,共3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外周血干细胞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4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外周血干细胞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4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静息痛和冷感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实验组静息痛发生率(27.9%)和冷感发生率(36.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7%和55.0%(P<0.05)。移植后两组患者间歇性跛行症状均有较显著改善,实验组有效率为80.9%,对照组有效率为61.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踝肱指数(ABI)为(6.74±2.72),心踝血管指数(CAVI)为(0.85±0.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67±2.43)、(0.70±0.24)](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显著低于对照组(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对下肢缺血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移植成功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 下肢缺血性疾病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在中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天胜 刘永灿 +5 位作者 郭利 丁海蛟 王法 张英霞 杨晓凤 王红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5-508,共4页
青壮年因股骨头坏死而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其失败率明显比由于其他原因而行关节置换的病例高,故术前应选择保留股骨头的姑息性治疗,理想的治疗结果是避免关节面塌陷,推迟甚至免去行关节置换。2005-06/2006-12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骨科共... 青壮年因股骨头坏死而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其失败率明显比由于其他原因而行关节置换的病例高,故术前应选择保留股骨头的姑息性治疗,理想的治疗结果是避免关节面塌陷,推迟甚至免去行关节置换。2005-06/2006-12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骨科共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38例,其中成人股骨头坏死34例,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4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诊断,对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脐血干细胞来源于足月正常分娩产妇捐赠的脐带,由北科细胞工程生物研究所提供,产妇对本实验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成人股骨头坏死采用滑膜切除+股骨钻孔+死骨刮除+植骨+血管植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综合治疗方法,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仅将移植过程中的自体骨髓干细胞更换为脐血干细胞。术后9个月,放射线检查示股骨头、骨质、骨小梁清晰,股骨头内新骨大量生长,塌陷区域明显改善,骨质密度接近正常;VAS疼痛评分由术前6.2分降至2.2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54.3±5.32)分升高至(89.6±10.5)分。无一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髂骨采血部位无感染及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证实采用干细胞移植结合滑膜切除、股骨钻孔、死骨刮除、植骨、血管植入等方法能够明显缓解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股骨头坏死区域的血运及股骨头骨质的坏死状况,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股骨头坏死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真菌感染的新药与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吕乃武 王红梅 +2 位作者 张轶斌 刘福庆 贾锐 《当代医学》 2016年第7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真菌感染的新药与临床治疗。方法选取白血病患者共2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两性霉素B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新唑类药物伊曲康唑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白血病真... 目的探讨白血病真菌感染的新药与临床治疗。方法选取白血病患者共2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两性霉素B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新唑类药物伊曲康唑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白血病真菌感染患者中有83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14%,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白血病真菌感染患者中有60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8%,2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2,p〈0.05)。结论新唑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曲霉菌的生长,可以有效预防以及治疗白血病真菌感染,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性真菌感染 白血病 唑类 棘白菌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探讨
5
作者 吕乃武 王红梅 +2 位作者 张轶斌 刘福庆 贾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例血友病患者合并颅内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随访.结果 1例患者在院内抢救无效死亡,11例患者生活基本自理,4例患者出现偏瘫,4例患者出现二次颅内出血,最终出现... 目的 探讨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例血友病患者合并颅内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随访.结果 1例患者在院内抢救无效死亡,11例患者生活基本自理,4例患者出现偏瘫,4例患者出现二次颅内出血,最终出现精神障碍,其中1例患者合并偏瘫.诊断血友病前后颅内出血情况在≤1岁、3~6岁、≥6岁区间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鲜冷冻血浆注射等进行替代治疗,并采用一些降压药物如甘露醇、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并注射止血芳酸,可以有效治疗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疾病,在临床治疗上应该注重患者的精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颅内出血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移植患者术后环孢素应用情况探讨
6
作者 吕乃武 王红梅 +2 位作者 张轶斌 刘福庆 贾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23期3489-3490,共2页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患者术后环孢素应用情况.方法 选用40例骨髓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偏振免疫方法监测患者的全血CsA谷浓度,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不良反应.结果 同一个受体在不同时期对环孢素的敏感性以及耐受性比较差...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患者术后环孢素应用情况.方法 选用40例骨髓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偏振免疫方法监测患者的全血CsA谷浓度,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不良反应.结果 同一个受体在不同时期对环孢素的敏感性以及耐受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期的不同受体对环孢素的敏感性以及耐受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使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执行较多次数的监测,对干细胞的植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术 环孢素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于慧颖 何欢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血液净化(CRRT)对重症监护室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连... 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血液净化(CRRT)对重症监护室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进行血液净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及降钙素原、动脉血乳酸等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相关指标优于治疗前的指标,观察组患者心率、CBP水平、中心静脉压、肌酐、血钾、尿氮素和氧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CL和LAC治疗前后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感染性休克患者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血液净化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用不同输血方法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福庆 王红梅 贺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6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对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采用不同输血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共30例,依据输血的方法将其平均分成甲组(n=10)、乙组(n=10)以及丙组(n=10)。甲组患者行红细胞... 目的:探讨对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采用不同输血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共30例,依据输血的方法将其平均分成甲组(n=10)、乙组(n=10)以及丙组(n=10)。甲组患者行红细胞三洗输血、乙组患者行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丙组患者行红细胞三洗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对三组患者的HGB(血红蛋白)、红血球(RBC)等指标进行记录对比。结果:三组患者输血后的各项指标如血红蛋白以及RBC等均优于输血前,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其甲组患者和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选择去白红细胞的效果和三次洗涤红细胞疗效相符,同时对其联用血液置换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 红细胞三洗输血 去白红细胞悬液 血液置换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吸型肌肉活检联合免疫荧光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诊断中的应用
9
作者 宋楠 王红梅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针吸型肌肉活检结合免疫荧光染色诊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应用针吸型活检术取533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415例DMD,118例BMD)的肌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肌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抗肌营养... 目的探讨应用针吸型肌肉活检结合免疫荧光染色诊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应用针吸型活检术取533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415例DMD,118例BMD)的肌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肌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抗肌营养不良蛋白,以2例正常人的肌细胞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人肌细胞膜上抗肌萎缩蛋白染色阳性,可见沿肌细胞膜分布完整的荧光条带;DMD患者肌膜染色阴性,肌细胞膜完全不显色;BM D患者染色弱阳性,可见沿肌细胞膜分布的间断斑片状荧光带。结论应用针吸型活检术联合免疫荧光染色可以有效的检测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的表达,有助于DMD和BMD的确诊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肌萎缩蛋白 免疫荧光 针吸型肌肉活检
原文传递
1例异基因半相合非清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宁 吕欣 +1 位作者 杨晓凤 陆岩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13期1591-1593,共3页
患者,男,15岁,因行走缓慢,易摔跤,鸭步,双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四肢近端肌肉萎缩无力,Gower征阳性,血清肌酸激酶(CK)9606U/L,肌肉磁共振示双侧臀部及大腿肌肉对称性萎缩伴脂肪替代改变,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PCR检测45基因... 患者,男,15岁,因行走缓慢,易摔跤,鸭步,双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四肢近端肌肉萎缩无力,Gower征阳性,血清肌酸激酶(CK)9606U/L,肌肉磁共振示双侧臀部及大腿肌肉对称性萎缩伴脂肪替代改变,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PCR检测45基因外显子缺失,肌肉活检见骨骼肌抗肌萎缩蛋白阴性而诊断为D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