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术后护理对患者疼痛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英霞 王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3期112-115,共4页
目的评价骨科术后护理对患者疼痛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住院并接受骨折而手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护理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 目的评价骨科术后护理对患者疼痛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住院并接受骨折而手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护理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测试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当前疼痛、过去24 h疼痛、术前疼痛及术前对术后的预期疼痛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住院期间疼痛照顾、术后止痛效果的护理满意度完全满意、满意、不满意、完全不满意两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针对护理服务需求的不同,结合以"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给予骨折手术患者有针对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度 骨科 护理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应用于骨科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武春晶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6期99-99,共1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骨科患者共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骨科患者共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属于0级和1级分别为30.8%、38.5%,对照组属于0级和1级的分别为7.7%、10.3%、观察组疼痛程度较轻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骨科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骨科患者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骨科疾病的疼痛护理方法及效果
3
作者 李会玲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7期117-117,共1页
目的:探讨骨科疾病的疼痛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8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对A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结果:... 目的:探讨骨科疾病的疼痛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8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对A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结果:在临床护理前,A组患者疼痛评分为78.12士1.53分,B组患者疼痛评分为76.15士1.36分。在临床护理后,A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5.25士1.25分,B组患者疼痛评分为67.21士1.48分。结论:疼痛护理方法在骨科疾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疾病 疼痛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天胜 滕寿发 +3 位作者 张英霞 马湘桥 丁海蛟 郭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5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处理,...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5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处理,对两组治疗效果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空骨陷窝率(20.38±3.55比34.01±3.85)、骨髓坏死面积比(9.19±2.85比19.42±4.57)及骨小梁体积比(38.01±3.54比28.58±4.15)比较,观察组更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1.84±0.27 ng/ml比8.46±1.15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方式可能是通过降低机体血清TNF-α水平达到修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骨髓基质干细胞 TNF-Α水平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微创治疗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海玉 张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11期49-51,共3页
总结了7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微创治疗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功能锻炼及科学的出院指导等方面。认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宣教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功能锻炼可减轻髋关节疼痛,保护... 总结了7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微创治疗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功能锻炼及科学的出院指导等方面。认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宣教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功能锻炼可减轻髋关节疼痛,保护关节软骨,促进髋关节的血液循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微创技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9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玉 张伟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年第12期41-42,共2页
总结了219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前准备以及术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功能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认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宣教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功能锻... 总结了219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前准备以及术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功能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认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宣教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功能锻炼对预防并发症、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技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引起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改变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天胜 王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7期48-49,共2页
股骨头坏死是常见病、多发病,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因素有很多种,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主要有:创伤、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长期酗酒、减压病等,在儿童主要为特发的Legg-Peryhes病。我院近年采用滑膜切除、股骨钻孔、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病理改变 糖皮质激素 长期服用 长期酗酒 滑膜切除 常见病 多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晓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4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切口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8月本院诊治的80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实验组... 目的探讨切口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8月本院诊治的80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实验组采用切El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74.39±12.24)min、术后愈合时间为(32.35±6.32)周,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8.35±11.62)min、术后愈合时间为(39.46±6.36)周1(P〈0.05)。结论胫骨Pilon骨折患者采用切口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理想,手术时间较短,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PILON骨折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对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英霞 德琳 王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1期137-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采用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采用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二期创面修复时间[(5.82±1.63)d]、平均换药次数[(1.65±0.52)次]、住院时间[(24.37±4.17)d]明显少于对照组二期创面修复时间[(10.21±3.70)d]、平均换药次数[(7.28±0.55)次]住院时间[(32.46±8.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67%)明显少于对照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8周末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末两组患者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4.62±3.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9.60±4.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9,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并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封闭负压吸引 治疗效果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被动运动在微创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天胜 杨文 +2 位作者 刘永灿 郭利 丁海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199-3199,共1页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发生率较高,而且严重的运动损伤。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膝关节镜下微创重建ACL手术无论何种方法,包括自体骨-髌腱-骨(BTB)、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同种异体的BTB等,其最终目的都是想获得一个稳定...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发生率较高,而且严重的运动损伤。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膝关节镜下微创重建ACL手术无论何种方法,包括自体骨-髌腱-骨(BTB)、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同种异体的BTB等,其最终目的都是想获得一个稳定的膝关节和完整的膝关节功能。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术前功能训练和术后康复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10例,手术前后采用持续被动运动进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运动 前交叉韧带 重建术 应用 术后 微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在中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天胜 刘永灿 +5 位作者 郭利 丁海蛟 王法 张英霞 杨晓凤 王红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5-508,共4页
青壮年因股骨头坏死而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其失败率明显比由于其他原因而行关节置换的病例高,故术前应选择保留股骨头的姑息性治疗,理想的治疗结果是避免关节面塌陷,推迟甚至免去行关节置换。2005-06/2006-12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骨科共... 青壮年因股骨头坏死而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其失败率明显比由于其他原因而行关节置换的病例高,故术前应选择保留股骨头的姑息性治疗,理想的治疗结果是避免关节面塌陷,推迟甚至免去行关节置换。2005-06/2006-12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骨科共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38例,其中成人股骨头坏死34例,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4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诊断,对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脐血干细胞来源于足月正常分娩产妇捐赠的脐带,由北科细胞工程生物研究所提供,产妇对本实验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成人股骨头坏死采用滑膜切除+股骨钻孔+死骨刮除+植骨+血管植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综合治疗方法,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仅将移植过程中的自体骨髓干细胞更换为脐血干细胞。术后9个月,放射线检查示股骨头、骨质、骨小梁清晰,股骨头内新骨大量生长,塌陷区域明显改善,骨质密度接近正常;VAS疼痛评分由术前6.2分降至2.2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54.3±5.32)分升高至(89.6±10.5)分。无一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髂骨采血部位无感染及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证实采用干细胞移植结合滑膜切除、股骨钻孔、死骨刮除、植骨、血管植入等方法能够明显缓解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股骨头坏死区域的血运及股骨头骨质的坏死状况,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股骨头坏死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组织中抗凋亡基因检测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星 赵俊伟 张力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8期1264-1265,共2页
目的检测了40例喉癌及喉正常声带组织的抗凋亡基因bcl-2,探讨其与术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多重PAP方法进行检测。结果40例喉癌组织中15例bcl-2阳性,占37.5%。阳性反应主要位于喉癌细胞中,呈棕黄色细颗粒状。6例喉正常组织... 目的检测了40例喉癌及喉正常声带组织的抗凋亡基因bcl-2,探讨其与术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多重PAP方法进行检测。结果40例喉癌组织中15例bcl-2阳性,占37.5%。阳性反应主要位于喉癌细胞中,呈棕黄色细颗粒状。6例喉正常组织中1例阳性,阳性反应于腺体中。bcl-2表达阳性组比阴性组生存曲线明显下降,死亡危险度提前1~4年。结论bcl-2表达与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预后生存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抗凋亡基因 检测 术后 生活质量 患者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陶瓷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及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兔大段桡骨缺损(英文)
13
作者 王天胜 滕寿发 +6 位作者 王法 郭利 丁海蛟 刘鹏 张英霞 曹宇 王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7-351,共5页
背景:人工合成生物陶瓷作为良好的生物支架材料与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并联合诱导成骨物质移植的骨组织工程为大段骨缺损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目的:观察生物陶瓷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及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兔大段桡骨骨缺损的疗效及可行... 背景:人工合成生物陶瓷作为良好的生物支架材料与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并联合诱导成骨物质移植的骨组织工程为大段骨缺损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目的:观察生物陶瓷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及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兔大段桡骨骨缺损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实验植入兔双上肢桡骨中段制造长约1.5 cm的大段骨缺损模型,将左侧骨缺损区作为实验组,植入生物陶瓷与骨髓基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右侧骨缺损区作为对照组,单纯植入生物陶瓷。建模后4,8,12,24周各时间点对各组动物行标本大体观察、X射线片观察及组织学观察,比较其骨缺损区修复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建模后4,8,12,24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兔桡骨骨缺损区修复较快,新骨形成量多,塑性完全,原生物陶瓷破碎吸收现象明显。建模后24周,桡骨骨缺损区与骨端完全桥接,骨质基本得到修复。结果证实,生物陶瓷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及骨形态发生蛋白作为复合移植材料治疗兔桡骨大段桡骨缺损疗效较好,效果优于单纯生物陶瓷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生物陶瓷 大段骨缺损 骨髓基质干细胞 桡骨 骨形态发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降低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截肢率及截肢平面:30例报告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忆峰 杨晓凤 +5 位作者 吴雁翔 王红梅 张轶斌 吕欣 张悦 王法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下肢缺血性疾病截肢率及截肢平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11/2004-07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30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已行单侧下肢截脚术3侧,均经药物治疗疼痛及创面无改善,经彩色超声多普勒和血管造影检查...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下肢缺血性疾病截肢率及截肢平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11/2004-07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30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已行单侧下肢截脚术3侧,均经药物治疗疼痛及创面无改善,经彩色超声多普勒和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闭塞,临床已诊断以闭塞部位确定截肢平面。施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移植治疗后截肢率和截肢平面的降低情况,以及经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足部皮温,踝脓比、经皮氧分压、疼痛的改善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3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降低截肢率情况:27例患者移植后截肢8例,截肢率为30%(8/27),截肢率降低了70%。②截肢患者降低截肢平面情况:3例已截肢患者行再次截肢,8例移植后截肢,移植术后截肢患者11例中拟截肢平面为大腿6例、小腿2例、足3例,实际截肢平面为大腿3例、小腿4例、足趾3例、趾1例。降低截肢平面者8例。③移植前后患足皮温和经皮氧分压变化情况:移植后患者皮温较移植前明显升高[(325±1.3],(28.1±1.5)℃,P<0.011,移植后经皮氧分压测定较移植前明显增高[(4.0±0.80),(3.2±0.53)kPa,P<0.01]。④移植后3个月局部疼痛及创面愈合情况随访;疼痛消失、剖面愈合11例;疼痛减轻,创面面积减少5例;疼痛减轻,创面面积无明显变化7例;无效7例。结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血管病,可促进剖面愈合,降低截肢率和降低截肢平面,无明显副作用及并发症,可望成为一种简单的、有效的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 自体 截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在评估骨强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尤涛 温鑫鑫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66-268,共3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进而导致骨折风险增高的骨骼疾病,目前可以通过在体的检测方法对骨量和骨结构进行评估。临床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利用双能X射线骨吸收测定(DXA)测量单位面积内的骨密度,但是由于DXA...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进而导致骨折风险增高的骨骼疾病,目前可以通过在体的检测方法对骨量和骨结构进行评估。临床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利用双能X射线骨吸收测定(DXA)测量单位面积内的骨密度,但是由于DXA测量的骨密度是三维空间分布的骨组织在二维平面的投影,并不能真实反映骨组织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同时不能有效区分松质骨和皮质骨,使其在评估骨强度准确性方面存在明显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定量CT 双能X射线吸收仪 骨密度 微观结构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胶原属性与骨强度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鑫鑫 丁海蛟 +3 位作者 张英霞 马翔宇 刘鹏 王天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50-1253,共4页
骨组织作为一种复杂的生物复合材料,胶原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成分,为骨组织提供韧性以维持骨组织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大量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等能导致骨强度降低的疾病发生时,骨组织胶原属性会发生显著改变。在决定骨强度方面,骨胶... 骨组织作为一种复杂的生物复合材料,胶原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成分,为骨组织提供韧性以维持骨组织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大量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等能导致骨强度降低的疾病发生时,骨组织胶原属性会发生显著改变。在决定骨强度方面,骨胶原属性已经成为独立于骨密度之外的决定性参数。研究骨组织的胶原属性对骨强度的影响,能更好的理解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评估人体骨强度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根据文献回顾,骨胶原分子结构、胶原纤维排布走向、胶原分子间的交联等都会对骨强度产生显著影响,同时笔者重点总结了骨质疏松症和糖尿病两种导致骨强度降低的疾病发生时,骨胶原属性会发生如下改变:胶原排布走向改变、基团修饰改变和糖基化改变增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骨强度 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缆钢板系统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海蛟 王天胜 +3 位作者 付雷 李建新 温鑫鑫 高燕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观察线缆钢板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在解放军463医院骨科采用切开复位、Cable-ready past system线缆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8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 目的观察线缆钢板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在解放军463医院骨科采用切开复位、Cable-ready past system线缆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8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对未次随访情况行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早期行非负重功能练习,2~3周后下床扶拐部分负重,3~6个月后逐渐脱拐正常行走。随访过程中,未见感染、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假体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未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88.9%。结论线缆钢板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方法简单,固定牢固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缆钢板 VANCOUVER B1型假体周围骨折 骨折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线照射臀部引起皮下出血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艳 唐红 《中华理疗杂志》 2001年第3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臀部 远红外线照 皮下出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控制对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野丹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6期101-101,共1页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对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骨折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术后进行疼痛控制护理,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对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骨折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术后进行疼痛控制护理,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和肿胀分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46±3.89)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6±4.12)d。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推动作用,能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控制 骨折 术后康复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WIX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距骨骨折20例
20
作者 刘鹏 郑强 +1 位作者 滕寿发 王直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78-78,80,共2页
距骨骨折是较少见的骨折之一。典型距骨骨折是高能量损伤的结果,常伴有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使不具备单独血供的距骨缺血坏死,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根据Hawkins[1]分型方法:Ⅰ型距骨颈骨折无移位。Ⅱ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有距下关节脱位或半... 距骨骨折是较少见的骨折之一。典型距骨骨折是高能量损伤的结果,常伴有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使不具备单独血供的距骨缺血坏死,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根据Hawkins[1]分型方法:Ⅰ型距骨颈骨折无移位。Ⅱ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有距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Ⅲ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脱位或伴脱位。Ⅳ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距舟关节、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脱位或伴脱位。临床上Ⅰ型骨折通常可采取石膏外固定,进行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骨折 QWIX 距骨颈 距下关节 空心加压螺钉 胫距关节 Ⅲ型距骨颈骨折 距骨缺血坏死 骨折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