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冰袋在儿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罗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12期38-38,共1页
冰袋降温是发热病人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传统冰袋存在诸多不足,如冰块大小不一,放置不均匀,不能与体表充分接触,影响降温效果;冰块有尖锐棱角,极易刺破冰袋;小儿易躁动,冰袋稳定性差,需专人扶持,护理工作量大。为了避免... 冰袋降温是发热病人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传统冰袋存在诸多不足,如冰块大小不一,放置不均匀,不能与体表充分接触,影响降温效果;冰块有尖锐棱角,极易刺破冰袋;小儿易躁动,冰袋稳定性差,需专人扶持,护理工作量大。为了避免上述弊端,我们制作了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简易冰袋,经临床使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袋降温 应用 儿科 自制 物理降温方法 护理工作量 发热病人 降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27200名0~18岁健康儿童体质指数参考曲线(英文) 被引量:12
2
作者 尚磊 徐勇勇 +1 位作者 江逊 侯茹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8期2576-2578,共3页
目的用于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评价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评价方法,由此造成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肥胖及超重发病率缺乏可比性。近年来,WHO肥胖工作组的专家建议在儿童肥胖的常规评价中应采用体质指数(BMI)的... 目的用于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评价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评价方法,由此造成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肥胖及超重发病率缺乏可比性。近年来,WHO肥胖工作组的专家建议在儿童肥胖的常规评价中应采用体质指数(BMI)的年龄别百分位数。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BMI的年龄别百分位数报道。本文提供了陕西省0-18岁儿童的BMI的年龄别百分位数曲线。方法采用LMS法拟合曲线;所有分析均采用由TJCole教授提供的LMS法的特殊软件,分性别和地区进行分析。结果BMI中位数曲线由生命早期的12.70kg/m2迅速增加,8个月达高峰,为17.02kg/m2,然后下降,达6岁左右的14.61kg/m2最低点后平稳变化。城市儿童脂肪重聚比乡村儿童早2年,男生比女生早1年,脂肪重聚后,女生的BMI增加比男生快,城市儿童的增加比乡村儿童的快,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女生BMI逐渐大于男生,乡村男女生之间的差别大于城市的。陕西省儿童青少年超重百分位数所在曲线男女生分别为P95.3和P94.5,肥胖所在百分位数曲线男女生分别为P99.5和P99.8,明显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标准。结论通过LMS法,建立了陕西省儿童青少年BMI的年龄别百分位数曲线,百分位数曲线、超重与肥胖的界值可用于陕西省0-18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的评价,不同性别、地区间的差别可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0~18岁健康儿童 体质指数 肥胖 超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内血红素氧化酶-1和一氧化碳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玲 张薇 惠延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072-1073,T002,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时脑内血红素氧化酶-1(HO-1)和内源性一氧化碳(CO)及环化鸟苷酸(cGMP)的变化,探讨锌原卟啉(Znpp)的治疗作用。方法7d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氧缺血组(HI)及缺氧缺血+锌原卟啉组(HI+Znpp)。利用分光光度...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时脑内血红素氧化酶-1(HO-1)和内源性一氧化碳(CO)及环化鸟苷酸(cGMP)的变化,探讨锌原卟啉(Znpp)的治疗作用。方法7d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氧缺血组(HI)及缺氧缺血+锌原卟啉组(HI+Znpp)。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COHb含量和脑匀浆HO-1活性;放免法测定脑匀浆cGMP水平,并观察脑病理改变。结果HI组在1,4,12hHO-1、cGMP、CO水平与对照组比明显升高(P<0.01),在12h达到高峰;HI+Znpp组HO-1、cGMP、CO水平在1,4,12h均明显低于HI组(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病理检查可见HI组呈重度缺氧缺血改变,多数神经元细胞肿胀变性;而Znpp组神经元变性者少。结论HI后脑内HO-1活性明显增高导致内源性CO和cGMP增高,Znpp可阻抑这一病理生理过程,减轻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鼠 血红素 氧化酶-1 一氧化碳 锌原卟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合成硫酸糖胺多糖的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江逊 段小红 +3 位作者 狄静芳 史剑波 许庚 崔鹏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6期9041-9044,共4页
背景:软骨细胞的培养及稳定传代是转基因、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及异体移植的前提条件。目的:定量检测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合成分泌硫酸糖胺多糖的变化情况,评价其对不同代次软骨细胞生物学功能活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 背景:软骨细胞的培养及稳定传代是转基因、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及异体移植的前提条件。目的:定量检测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合成分泌硫酸糖胺多糖的变化情况,评价其对不同代次软骨细胞生物学功能活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的细胞学实验,于2004-01/2005-07在暨南大学组织移植与免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人鼻中隔软骨细胞来自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切除的软骨组织,患者对实验内容知情同意。方法:胶原酶消化分离原代人鼻中隔软骨细胞传代培养至第7代。主要观察指标:阿尔新蓝比色法测定各代细胞外基质的硫酸糖胺多糖含量,光镜观察甲苯胺蓝染色后细胞形态。结果:原代软骨细胞具有最高的硫酸糖胺多糖分泌活性,至第4代则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降,第4代以后很低下。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原代细胞对甲苯胺蓝呈明显的蓝色异染反应,第3代异染反应明显减弱,第4代以后异染反应微弱,其结果与硫酸糖胺多糖含量变化相一致。结论: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功能活性逐渐降低,第3代以后的细胞不适于作为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和用于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氨基浆糖类 软骨细胞 细胞外基质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血红素氧化酶-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年娣 王玲 张红爱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4期3306-3307,F00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abraindamage,HIBD)后海马区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ygenase-1,HO-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及作用。方法:7d龄SD仔鼠72只,完全随机分为HIB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观...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abraindamage,HIBD)后海马区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ygenase-1,HO-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及作用。方法:7d龄SD仔鼠72只,完全随机分为HIB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观测两组在不同时间点海马区HO-1mRNA及蛋白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HIBD组右侧海马HO-1mRNA表达4h开始升高(42.8±6.1,t=25,P<0.05),12h达高峰(85.7±6.4),48h开始略有下降(67.7±6.1),72h后(52.3±5.2)仍高于对照组(25.0±5.1,t=9.2,P<0.01)。HO-1蛋白的表达与HO-1mRNA表达变化规律相一致。结论:HO-1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增加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血红素 氧化酶-1mRNA 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对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文联 王玲 张红爱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期486-487,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HI)后钙离子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和研制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d龄SD鼠(n=126),完全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42只(仅作颈正中切口,游离右颈总动脉不结扎);...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HI)后钙离子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和研制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d龄SD鼠(n=126),完全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42只(仅作颈正中切口,游离右颈总动脉不结扎);缺氧缺血组42只、钙离子拮抗剂加缺氧缺血组(干预组)42只。后两组用0号线结扎右颈总动脉2h,予以低氧2h,制备成缺氧缺血(HI)脑损伤模型。干预组动物分别在模型制成前、后腹腔内注射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用免疫组化法测各组HI后不同时间点右侧海马CA1区P-CREB阳性细胞数。结果:HI组右侧海马CA1区P-CRE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4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干预组新生大鼠右侧海马CA1区P-CREB表达较HI组无明显减少(P=0.452>0.05)。结论:钙离子对CREB磷酸化无明显影响。钙离子拮抗剂可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大鼠 脑缺氧缺血 HI 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REB 免疫组化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便秘患儿胃肠传输时间的测定(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敏 王宝西 王茂贵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36-237,共2页
背景:功能性便秘对小儿的身心健康、社会心理发育和远期生活质量均有很大影响。目前国内尚无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确切定义,无明确分型,亦无统一诊断标准和系统的治疗方案。而胃肠传输时间测定是客观了解胃肠转运功能的动力学检查方法之一,... 背景:功能性便秘对小儿的身心健康、社会心理发育和远期生活质量均有很大影响。目前国内尚无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确切定义,无明确分型,亦无统一诊断标准和系统的治疗方案。而胃肠传输时间测定是客观了解胃肠转运功能的动力学检查方法之一,对胃肠道动力异常的诊断、病因研究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诊断慢传输型便秘的惟一无创手段。目的:分析功能性便秘患儿和正常儿童胃肠传输时间区别,了解胃肠传输时间测定在评估全胃肠及各段动力的意义。设计:以患儿、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病例-对照,观察对比研究。单位:武警部队广东总队医院儿科。对象:研究对象为2002-08广州市某幼儿园和某小学健康儿童共68例及2002-03/2003-01在武警部队广东总队医院儿科门诊确诊或住院的功能性便秘患儿28例。方法:通过口服不透X线标志物,用X线拍片法分别于12,24和48h摄腹部平片,测定28例功能性便秘患儿和68例正常儿童全胃肠传输时间、口-盲时间和结肠传输时间。主要观察指标:功能性便秘患儿与正常儿童全胃肠传输时间、口-盲时间、结肠传输时间以及右半结肠传输时间、左半结肠传输时间、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比较。结果:正常儿童及功能性便秘患儿的50%全胃肠传输时间犤(23.6±1.6),(80.4±2.1)h犦,口-盲时间犤(9.9±1.4),(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活动 便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林燕 王玲 赵一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7-69,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给予外源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实验室进行。①取新生7d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 目的:观察给予外源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实验室进行。①取新生7d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各组又分为造模后6,24,48,72h组4个亚组,每组6只大鼠。②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和模型组大鼠结扎右颈动脉,手术后即刻分别腹腔内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10U/g)及同体积生理盐水,手术后2h两组大鼠吸入体积分数为0.08氧气和体积分数为0.92氮气的混合气体2h,建立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鼠模型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模型。假手术组分离动脉不结扎,不缺氧。③各组大鼠在造模后相应时间点断头处死,采用TUNEL法检测大脑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经补充后72只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6h右侧海马CA1区出现凋亡细胞[(19.10±5.90)个],24h显著增高,48h达高峰[(65.70±8.33)个]后逐渐下降,但72h仍高于假手术组[(28.70±5.74),(0.60±0.84)个,F=71.587,P<0.01]。②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各个时间点CA1区的凋亡细胞数均少于模型组(P<0.01),尤其在24h最明显[(28.20±7.77),(60.30±7.75)个,t=-9.251,P<0.01]。结论:外源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能抑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对脑组织确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 新生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细胞凋亡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苓止泻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萍 刘卫华 张玉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观察苍苓止泻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 65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33例 ,给予苍苓止泻液保留灌肠 ,2次 /d ;对照组 32例给予蒙托石粉剂口服 ,3次 /d,均治疗 72h。结果治疗 72h后两组临床总有效... 目的 观察苍苓止泻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 65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33例 ,给予苍苓止泻液保留灌肠 ,2次 /d ;对照组 32例给予蒙托石粉剂口服 ,3次 /d,均治疗 72h。结果治疗 72h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轮状病毒转阴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苍苓止泻液可有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观察 苍苓止泻液 保留灌肠 婴幼儿 秋季腹泻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促小鼠软骨细胞增殖分化的效应(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剑波 江逊 +2 位作者 狄静芳 许庚 崔蕴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34-236,F003,共4页
背景:根据软骨为单一类型细胞组成的无血管组织,对氧和营养的供应要求较低,同种免疫性较低,体内功能较简单,易于在体外构建成可供移植的人工移植细胞系等特点,从建立用于组织工程的通用人类同种软骨细胞系着手,为人工组织和人工器官走... 背景:根据软骨为单一类型细胞组成的无血管组织,对氧和营养的供应要求较低,同种免疫性较低,体内功能较简单,易于在体外构建成可供移植的人工移植细胞系等特点,从建立用于组织工程的通用人类同种软骨细胞系着手,为人工组织和人工器官走向标准化和批量生产奠定基础。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和胰岛素在原代培养软骨细胞的增殖过程中的效应,为组织工程中细胞因子的应用与作用进行评估。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分组对照重复观察测量。单位:一所大学的组织移植与免疫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2-11/2003-05在暨南大学组织移植与免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研究对象为随机获取的培养的软骨细胞。方法:在低血清培养基培养条件下进行小鼠原代软骨细胞培养,采用WST1比色法和荧光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bFGF和胰岛素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①bFGF对小鼠原代软骨细胞增殖影响。②胰岛素对小鼠原代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次要结局:软骨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原代软骨细胞在4g/L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条件下,不同浓度的bFGF和胰岛素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有剂量相关性。形态学观察表明,bFGF和胰岛素不仅促进细胞增殖,而且可使细胞分泌基质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艳华 王玲 曹玉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9期1776-1777,共2页
背景:目前研究认为,Mr 70000热休克蛋白(HSP 70)是缺氧缺血的敏感指标。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_1)是哺乳类神经节苷脂的主要种类,HSP70及GM_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enceph... 背景:目前研究认为,Mr 70000热休克蛋白(HSP 70)是缺氧缺血的敏感指标。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_1)是哺乳类神经节苷脂的主要种类,HSP70及GM_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作用及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后海马CA_1区Mr70000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病理学损伤变化和外源性GM_1对其的影响。 设计:完全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 地点、材料和干预:本实验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航空医学系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完成。实验采用7日龄SD乳鼠。按随机抽签法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6只,缺氧缺血组24只,缺血后治疗组24只。干预:建立HIBD模型,用免疫组化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检测缺氧缺血和GM_1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脑海马组织HSP70阳性细胞及病理学改变。 主要观察指标:正常大鼠、缺氧缺血大鼠及缺氧缺后给予GM_1大鼠的海马CA_1区HSP70染色程度及神经损伤分级比较。 结果:HI后新生大鼠海马CA_1区仅能检出少量阳性HSP核蛋白,呈1级染色,海马CA_1区神经元呈较严重的缺血损伤性改变,损伤程度达3~4级。而GM1组可见应激蛋白HSP 70明显表达,24h达高峰,呈2~3级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 新生大鼠 保护作用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不良患儿胃运动及排空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文彬 王茂贵 +1 位作者 姜敏 袁丽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7年第3期9-12,共4页
为了解营养不良患儿的胃动力及排空情况,应用B型实时超声对30例营养不良患儿液体试验餐后的胃运动与排空功能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营养不良患儿餐后胃体蠕动和胃窦收缩频率明显减少,液体胃排空速度明显减慢(P均<0.... 为了解营养不良患儿的胃动力及排空情况,应用B型实时超声对30例营养不良患儿液体试验餐后的胃运动与排空功能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营养不良患儿餐后胃体蠕动和胃窦收缩频率明显减少,液体胃排空速度明显减慢(P均<0.01),提示对营养不良症的治疗可应用促进胃动力药物(如吗丁林,普瑞博恩)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以增加胃排空速度,增加能量的摄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营养不良 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约束带在暖箱患儿中的应用
13
作者 史维娟 张俊 王艳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3期68-68,共1页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躺在暖箱内全身裸露的患儿,易烦躁、激惹,双手很容易抓伤面部、腹部皮肤,在静脉输液、吸氧、鼻饲管喂养,气管擦管时很容易抓脱管道,造成一系列伤害,重新置管也会增加患儿的痛苦。为此,我科用床单自制约束带简单约束患...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躺在暖箱内全身裸露的患儿,易烦躁、激惹,双手很容易抓伤面部、腹部皮肤,在静脉输液、吸氧、鼻饲管喂养,气管擦管时很容易抓脱管道,造成一系列伤害,重新置管也会增加患儿的痛苦。为此,我科用床单自制约束带简单约束患儿双上肢,安全舒适,也保证了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暖箱内使用的床单1条,需制动时将床单折成长约80 cm,宽约15 cm,将折好的床单平整压于患儿背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箱 约束带 鼻饲管 静脉输液 儿科护理 腹部皮肤 抓伤 松紧度 上缘 撕脱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无神经节细胞巨结肠乳鼠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姣 杜春艳 +6 位作者 林燕 张薇 王春晖 王惠霞 仝海霞 王宝西 江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 建立不同类型无神经节细胞巨结肠乳鼠实验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可靠模型。方法 将6~8日龄 SD 大鼠4窝(每窝10只乳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包括短段型组、常见型组、长段型组)及对照组。... 目的 建立不同类型无神经节细胞巨结肠乳鼠实验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可靠模型。方法 将6~8日龄 SD 大鼠4窝(每窝10只乳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包括短段型组、常见型组、长段型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乳鼠经肛门推注9 g/L盐水,实验组分别采用经肛门置入不同长度的导管,推注不同剂量、不同浓度苯扎氯铵(BAC)的方法进行处理。分别于处理后2、4、6、8周行大体观察,取全段结肠及直肠,固定、包埋、切片后行 HE 染色,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蛋白基因产物9.5 (PGP9.5)的表达以鉴定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确定病变累及肠管的范围。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狭窄肠段与相应部位正常肠段c-kit标记的Cajal间质细胞(ICC)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处理后4周逐渐出现腹胀,粪便颗粒变小。8周处死后解剖发现肠管出现痉挛狭窄,狭窄近端粪便潴留;组织学检查可见处理段肠管肠神经节细胞基本消失,且不同的实验处理方法造成病变累及的肠段明显不同。对照组无上述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kit标志的ICC在狭窄段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经肛门灌注不同浓度、不同剂量BAC的方法成功建立了短段型、常见型、长段型3种类型无神经节细胞巨结肠的乳鼠实验模型,该方法建立的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好,为深入研究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神经节细胞巨结肠 苯扎氯铵 蛋白基因产物9 5 CAJAL间质细胞 c—kit
原文传递
小鼠胚胎胃肠道和胎盘组织的菌群构成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雷达 林燕 +3 位作者 江逊 兰莉 张薇 王宝西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 探讨小鼠胚胎胃肠道和胎盘组织的菌群构成.方法 采集昆明系孕鼠的胚胎组织和胎盘组织24份,分别为孕早期(孕12- 13 d)胚胎胃肠道组织、孕晚期(孕19 -20 d)胚胎胃肠道组织和孕晚期(孕19 -20 d)胎盘组织各8份.应用血液或组织DN... 目的 探讨小鼠胚胎胃肠道和胎盘组织的菌群构成.方法 采集昆明系孕鼠的胚胎组织和胎盘组织24份,分别为孕早期(孕12- 13 d)胚胎胃肠道组织、孕晚期(孕19 -20 d)胚胎胃肠道组织和孕晚期(孕19 -20 d)胎盘组织各8份.应用血液或组织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胃肠道组织和胎盘组织菌群的DNA,然后将24个样本所提取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孕鼠胚胎胃肠道组织及胎盘组织的菌群在“门”水平有4个优势菌群,分别是变形菌门(95.00%、88.14%、87.26%),拟杆菌门(1.71%、2.15%、2.63%),放线菌门(1.16%、4.10%、3.38%)及厚壁菌门(0.75%、2.62%、2.01%).在科水平有9个优势菌科,其中以肠杆菌科(46.99%、44.34%、41.08%)、希瓦菌科(21.99%、21.10%、19.05%)、莫拉菌科(9.18%、7.09%、5.64%)为主.菌群种类孕早期和孕晚期胚胎胃肠道菌群分别为65.44%和62.73%,与孕晚期胎盘组织菌群相同.菌群丰度“科”水平3组相同菌群的含量分别占78.16%、72.53%及65.78%.结论 胚胎胃肠道和胎盘组织有菌群定植,同时对其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小鼠 胃肠道 胎盘 DNA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腹泻 反复发热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逊 林燕 +1 位作者 王茂贵 王宝西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3-566,共4页
1病例摘要 患儿男,2个月10d。于2008—04—20以“腹泻1月余,反复发热伴纳差14d”为主诉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
关键词 腹泻 发热 艰难梭菌
原文传递
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江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9-560,共2页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肠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系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第2位。由于严重的并发症如小肠结肠炎或中毒性巨结肠的高风险发生,早期诊断尤为必要,但对其诊断及治疗尚存在许多争议。现就目前国内外...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肠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系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第2位。由于严重的并发症如小肠结肠炎或中毒性巨结肠的高风险发生,早期诊断尤为必要,但对其诊断及治疗尚存在许多争议。现就目前国内外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新方法及治疗新进展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症 先天畸形 儿童
原文传递
脂质过氧化损伤与新生儿硬肿症肾功能障碍
18
作者 王宝西 陈明鈺 +2 位作者 窦桂林 王茂贵 孙秀丽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111-113,143,共4页
本文通过测定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尿素氮(BUN),发现硬肿症患儿血清LPO与BUN浓度明显增加,硬肿程度愈重,其值愈高。Ⅲ°硬肿症患儿血清LPO及BUN浓度均明显高于Ⅱ°硬肿(P<0.01)。死亡组高于成活组(P<0... 本文通过测定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尿素氮(BUN),发现硬肿症患儿血清LPO与BUN浓度明显增加,硬肿程度愈重,其值愈高。Ⅲ°硬肿症患儿血清LPO及BUN浓度均明显高于Ⅱ°硬肿(P<0.01)。死亡组高于成活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患儿血清LPO与BU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1)。表明硬肿症患儿肾功能受损,致使肾脏对BUN廓清能力降低,其原因可能与体内自由基产生增加,脂质过氧化增强有关,预防性使用抗氧化剂对抑制体内自由基产生,减轻肾功能损伤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硬肿症 脂质过氧化物 尿素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