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肌电技术指导下督脉电针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清云 林频容 +2 位作者 谢雨濛 丁燕洪 阮志芳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技术指导下督脉电针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痉挛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肌电组各40例...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技术指导下督脉电针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痉挛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肌电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督脉电针治疗,肌电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表面肌电技术指导下督脉电针治疗。比较2组干预后肌张力、足背屈角度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下肢腓肠肌与比目鱼肌肌电图均方根振幅(RMS)值协同收缩率变化情况;比较2组随访半年下肢关节功能及欧洲脑卒中评分(ESS)和整体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变化;统计2组干预后痉挛改善情况。结果肌电组干预后肌张力为(2.4±0.2)级,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0.4)级;足背屈角度为(49.7±2.5)°,显著大于对照组的(43.4±1.6)°;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为(2.6±0.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1)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1周和干预后1个月,肌电组下肢腓肠肌与比目鱼肌肌电图RMS值协同收缩率[(35.6±3.3)%和(40.5±3.9)%]均较同期对照组[(32.1±2.0)%和(34.5±2.6)%]显著增高(P<0.01)。随访半年,肌电组出现下肢关节半脱位、下肢关节挛缩、下肢关节僵硬等比例分别为7.5%、5.0%和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40.0%和32.5%(P<0.01);肌电组神经功能ESS得分为(86.6±4.6)分,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得分为(80.1±3.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3.8)分和(67.6±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电组痉挛改善率达到90.0%(36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运用表面肌电技术下进行督脉电针治疗,可有效降低下肢肌张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与运动功能协调,减少骨骼肌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最终达到促进下肢痉挛改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技术 督脉电针 脑卒中 下肢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远程指导的核心肌群训练对雷达兵腰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平冬 周越 +1 位作者 苏文杰 林友聪 《东南国防医药》 2022年第5期546-548,共3页
目的探讨远程指导下的核心肌群训练对雷达兵腰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名某部雷达兵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核心肌群训练(CMT)组,每组50例。CMT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线上的腰痛相关知识宣教,每周1次;CMT组在健康宣教的基础上进行线上的... 目的探讨远程指导下的核心肌群训练对雷达兵腰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名某部雷达兵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核心肌群训练(CMT)组,每组50例。CMT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线上的腰痛相关知识宣教,每周1次;CMT组在健康宣教的基础上进行线上的腰部核心肌群训练,每周3次,每次70min,持续4周。核心肌群训练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特定动作来评估雷达兵的疼痛情况、功能障碍情况和躯干肌耐力水平,并且在核心肌群训练后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调查此种方式对腰痛缓解的帮助度及满意度。结果核心肌群训练前,2组雷达兵的VAS评分、ODI评分及躯干肌耐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周后,CMT组的VAS及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躯干肌耐力水平和帮助度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指导下的核心肌群训练可有效改善雷达兵腰部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且可提高躯干肌耐力水平,值得在部队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核心肌群训练 远程指导 雷达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骨动力障碍对肩部疼痛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苏文杰 周甜甜 陈毕能 《安徽医学》 2020年第8期973-975,共3页
肩胛骨连接着肱骨与锁骨,是肩关节复合体运动中肩肱节律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整个上肢运动链不可缺少的结构[2]。许多肌肉也附着在肩胛骨上,维持着肩部的稳定性,并产生关节运动。同时这些肌肉的平衡与协调对肩胛骨的位置和稳定性至关重... 肩胛骨连接着肱骨与锁骨,是肩关节复合体运动中肩肱节律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整个上肢运动链不可缺少的结构[2]。许多肌肉也附着在肩胛骨上,维持着肩部的稳定性,并产生关节运动。同时这些肌肉的平衡与协调对肩胛骨的位置和稳定性至关重要[3]。肩胛骨正确的位置和协调运动能使关节盂方向以及周围肌肉处于最佳功能状态,联合肱骨完成肩关节的各种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肩痛 肩胛骨动力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杨聪德 林友聪 +2 位作者 曾清泽 林天华 刘甲兴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72-476,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60例。观察组行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行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左心室功能指标变化及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脂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5.12±0.81)、(1.88±0.31)、(2.45±0.52)mmol/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素-1含量分别为(18.20±1.02)、(61.32±4.28)ng/L,左心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分别为(172.48±5.37)、(202.34±5.64)ml,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为(1.48±0.20)mmol/L,一氧化氮含量为(67.96±6.45)mmol/L,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1.96±2.79)%,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和心电图表现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5.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利于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丹参酮ⅡA磺酸钠 高压氧 心功能 血管内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