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模块化折叠式活动房展开机构及运动过程分析
1
作者 严仁章 段茗爔 +2 位作者 刘畅 柳杨青 孙涛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5,共7页
为设计一种折叠效率高的新型模块化折叠式活动房,将可展机构应用于活动房结构中,提出了由四个可折叠框架榀双向对称布置组成的具有两向自由度的模块化可展单元,并对其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折叠式活动房展开机构的模块化组成... 为设计一种折叠效率高的新型模块化折叠式活动房,将可展机构应用于活动房结构中,提出了由四个可折叠框架榀双向对称布置组成的具有两向自由度的模块化可展单元,并对其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折叠式活动房展开机构的模块化组成方式。其次,根据机构展开过程的运动特征,将活动房展开机构简化为平面机构并计算自由度,基于速度瞬心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接着,采用CREO运动仿真软件,对运动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及分析,并确定了多模块组合时活动房的折展方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运动仿真模型所得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吻合度良好且符合框架榀折展时的运动规律,各杆件实现了协调联动,结构能顺利折展。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搭建了活动房可展机构的实体模型,并对其运动过程进行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机构良好的折展性以及所提折展方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房 模块化可展单元 折展方式 运动学分析 运动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区域价值链与产能合作分析
2
作者 贾思雨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第8期22-24,共3页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以来,倡导与伙伴国家实现共赢合作,中国与相关国家已开展的经济合作发展良好。随着“一带一路”的逐步推进,以及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合作开展,中国的要素禀赋产生改变。文章通过测量全球价值链参...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以来,倡导与伙伴国家实现共赢合作,中国与相关国家已开展的经济合作发展良好。随着“一带一路”的逐步推进,以及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合作开展,中国的要素禀赋产生改变。文章通过测量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和位置指数,分析在区域价值链中推进经济走廊内各国国际产能合作的可能性与建议,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共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 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 国际产能合作 区域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ySQL的油料勤务分队训练考评系统设计与分析
3
作者 李心阳 樊荣 万海鸥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为提高油料勤务分队训练效益,推进专业训练信息化目标实现,针对油料勤务分队训练信息化考评手段不规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MySQL的训练考评方法。采用MySQL数据库存储分析信息,实现对油料勤务分队训练实施、训练考核、考核评分、考核... 为提高油料勤务分队训练效益,推进专业训练信息化目标实现,针对油料勤务分队训练信息化考评手段不规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MySQL的训练考评方法。采用MySQL数据库存储分析信息,实现对油料勤务分队训练实施、训练考核、考核评分、考核成绩等统计及查询,方便掌握油料勤务分队训练情况,有效督促油料勤务分队训练落实,为油勤人员专业技能鉴定和开展油料专业训练监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SQL 油勤分队 训练考评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积砂-黄土混合料与钢界面的环形剪切力学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志华 张建华 +1 位作者 辛建平 穆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8,共8页
黄土高原北侧与诸多沙漠接壤,形成了广泛分布的风积砂-黄土混合区。不同比例条件下的风积砂-黄土混合料会呈现不同的物理力学特征,且风积砂-黄土混合料地基现场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常与其他材料产生界面接触力学行为,相关研究目前鲜有述及... 黄土高原北侧与诸多沙漠接壤,形成了广泛分布的风积砂-黄土混合区。不同比例条件下的风积砂-黄土混合料会呈现不同的物理力学特征,且风积砂-黄土混合料地基现场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常与其他材料产生界面接触力学行为,相关研究目前鲜有述及。鉴于此,本工作获得了不同掺砂率条件下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配制相同压实度和不同掺砂率的风积砂-黄土混合料环状试样,开展不同竖向压力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混合料与钢制界面的环形剪切试验,借助扫描电镜观测不同混合料的颗粒分布特征以及颗粒破碎特征,揭示风积砂-黄土混合料与钢制界面环形条件下的残余强度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掺砂率的增大,风积砂-黄土混合料的物理力学特征由黄土向砂土过渡。竖向压力小于100 kPa条件下,混合料产生剪胀的概率增大。混合料与钢界面之间的残余强度与竖向压力呈线性关系,变化趋势符合摩尔-库仑定律。随着掺砂率的增大,风积砂颗粒破碎效应增大,混合料与钢界面之间的残余内摩擦角及残余黏聚力均会减小。剪切速率的增大会缩短混合料与钢界面之间的接触时间,两者之间的接触、咬合效应尚不足以发挥作用进而减小了界面残余强度。研究结果预测了风积砂中掺入黄土的比例,可以为风积砂地基处理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为风积砂-黄土混合料施工力学行为研究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砂-黄土混合料 钢界面 环剪试验 界面残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加权谱密度的结构振型频域识别方法
5
作者 邹春蓉 邓长军 +2 位作者 蒋伟 刘纲 王惊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3953-13959,共7页
针对传统加权谱密度(weighted spectral density,WSD)法中加权函数指数因子选取不当导致模态振型识别精度降低的问题,建立基于联合WSD的结构振型频域识别方法,提升了WSD方法的识别精度及适用范围。根据盲源分离与振型叠加法的相似性,采... 针对传统加权谱密度(weighted spectral density,WSD)法中加权函数指数因子选取不当导致模态振型识别精度降低的问题,建立基于联合WSD的结构振型频域识别方法,提升了WSD方法的识别精度及适用范围。根据盲源分离与振型叠加法的相似性,采用WSD方法对结构振动信号进行解耦与分离;利用预设的多个加权密度矩阵构建三维张量加权谱,并采用平行因子2模型自适应选取加权函数指数因子;在此基础之上,引入最小谱方差评判准则进行评价,从而实现模态振型分离矩阵的精确估计。三自由度系统理论模型的模态振型识别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准确获取各阶模态振型所对应的最优加权函数指数因子,针对结构模态振型的识别精度均优于传统频域分解法和二阶盲辨识方法,即使在数据较短、频谱毛刺严重时仍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为建筑结构模态振型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识别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振型识别 加权谱密度(WSD) 盲源分离 张量因子 频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波除冰的吸波骨料选择及路面吸波功能层设计
6
作者 赵静 王选仓 +3 位作者 辛磊 宋子豪 任俊儒 杨朝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89,共8页
相比传统除冰方式,微波可穿透冰层并选择性加热路面,进而破坏冰对路面的粘附性。针对现有吸波混凝土应用于整个面层,进而导致吸波骨料利用率不足的问题,本工作设计了一种具有吸波功能层的路面结构。首先综合对比分析了三种吸波骨料与石... 相比传统除冰方式,微波可穿透冰层并选择性加热路面,进而破坏冰对路面的粘附性。针对现有吸波混凝土应用于整个面层,进而导致吸波骨料利用率不足的问题,本工作设计了一种具有吸波功能层的路面结构。首先综合对比分析了三种吸波骨料与石灰岩的微波升温特性、微波耐久性、骨料与水泥石粘附性以及经济性能,选择综合性能较好的吸波骨料;然后探究了不同粒径的吸波骨料的升温速率和替代石灰岩后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厚度的吸波混凝土上、下表面温度及上下表面温度差变化规律,推荐了最佳的吸波骨料替换粒径及功能层厚度;最后研究了石墨掺量对微波均匀性及力学强度的影响,推荐了最佳石墨掺量。结果表明:在四种骨料中,磁铁矿的综合性能较好;磁铁矿的粒径为16~19 mm时升温速率最快,且其替换相应粒径的石灰岩所制备的吸波混凝土结构强度比普通混凝土高50%,吸波混凝土功能层设计厚度为5 cm可保证材料的最优利用率。同时,3%的石墨掺量可改善微波加热的均匀性并满足力学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微波除冰应用于道路及机场路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除冰 水泥混凝土路面 吸波功能层 升温性能 加热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磨添加剂在航空润滑油热腐蚀与安定性试验中的作用特性研究
7
作者 刘月皞 梅莉 +2 位作者 曾宁宁 杨鑫 向硕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采用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试验方法-热安定性和腐蚀性测定法对不同品牌的5mm^(2)/s航空润滑油进行试验,对试验后的金属片表面进行形貌与组成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配方体系,在274℃的高温试验中,磷、硫添加剂的腐蚀特征明显,... 采用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试验方法-热安定性和腐蚀性测定法对不同品牌的5mm^(2)/s航空润滑油进行试验,对试验后的金属片表面进行形貌与组成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配方体系,在274℃的高温试验中,磷、硫添加剂的腐蚀特征明显,但在富含硫的配方体系中,磷元素的影响作用被大幅度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mm^(2)/s航空润滑油 热安定性 腐蚀性 抗磨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餐饮4.0:融合人工智能的未来餐饮发展新方向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晓蒙 李想 +3 位作者 刘楠 褚泽军 沈群 胡小松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餐饮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工智能的应用,餐饮业正向着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梳理了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智慧餐饮4.0的内涵和外延,并系统阐述了相关新型食品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 餐饮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工智能的应用,餐饮业正向着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梳理了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智慧餐饮4.0的内涵和外延,并系统阐述了相关新型食品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趋势。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等手段实现了原料的品质分级;数字孪生技术不仅可以将上千种电子菜谱转化为工艺参数,而且可模拟烹饪大师烹饪技艺,将中国特色烹饪技法用于机器人烹饪;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自然语言处理、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可对顾客身份信息快速识别,实现个性化膳食推荐。总结了智慧餐饮的现状和主要技术手段,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即以健康为导向、以美味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核,以期为餐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慧餐饮 食品安全 个性化营养 智能烹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IMA-LSTM组合模型的油气集输系统能耗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贺思宸 陈由旺 +4 位作者 朱英如 侯磊 刘珈铨 满建峰 张鑫儒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7期82-89,共8页
油气集输是油田开发生产过程的重要阶段,准确预测油气集输系统能耗能够为生产调度和能源管控提供支持。为提高油气集输系统能耗预测的准确性,针对其线性和非线性特征,综合考虑数理统计和机器学习预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季节性差... 油气集输是油田开发生产过程的重要阶段,准确预测油气集输系统能耗能够为生产调度和能源管控提供支持。为提高油气集输系统能耗预测的准确性,针对其线性和非线性特征,综合考虑数理统计和机器学习预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SARIMA)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根据S油田M环状掺水油气集输系统6年的运行数据,设计组合模型的网络结构,训练组合模型的网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SARIMA模型和LSTM神经网络相比,组合模型对三个能耗指标的预测准确性显著提高,可为企业调整生产运行方案和优化能源管控方案提供指导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集输系统 能耗预测 SARIMA模型 LSTM神经网络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相变材料的封装制备及在建筑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成鑫磊 穆锐 +3 位作者 孙涛 刘元雪 胡志德 蒋昊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83,共15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但建筑能耗已逐渐成为绿色建造节能的突出性问题。相变储能技术是指通过相变材料的储热特性来储存或释放热量的热储能方式,最终实现调控温度的目标。近年来,相变材料凭借其...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但建筑能耗已逐渐成为绿色建造节能的突出性问题。相变储能技术是指通过相变材料的储热特性来储存或释放热量的热储能方式,最终实现调控温度的目标。近年来,相变材料凭借其储热密度高、等温相变等特性,常以潜热形式放出或吸收热量,从而在建筑领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相变储能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相变材料的制备、复合、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相变材料与建筑材料、构件结合使用,为建筑领域的保温储能材料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鉴于此,本文从建筑领域中常见的相变材料出发,以固液相变材料为例,对相变材料的传热理论、封装方法、传热储能、工程应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综述,提出了相变材料未来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面临的风险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相变材料 传热机理 封装 保温隔热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酶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桑叶总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均 吴俊葶 +5 位作者 杨碧文 王梅 赵珮 马婧秋 黄越 黄传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9,共9页
为建立一种绿色高效的桑叶总黄酮提取方法,本研究采用了超声-酶辅助低共熔溶剂法对桑叶总黄酮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桑叶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桑叶总黄酮对ABTS^(+)和DPP... 为建立一种绿色高效的桑叶总黄酮提取方法,本研究采用了超声-酶辅助低共熔溶剂法对桑叶总黄酮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桑叶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桑叶总黄酮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氯化胆碱/果糖/乙醇摩尔比为1:1:3、含水量为30%、液料比为40 mL/g、超声功率为360 W、超声温度为40℃、超声时间为40 min、酶添加量为4%条件下,桑叶总黄酮提取量为46.58 mg/g;当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08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8.36%,当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2 mg/mL时,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72.12%。因此,超声-酶辅助低共熔溶剂法可有效提取桑叶总黄酮,该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提取率高,为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桑叶总黄酮 超声-酶辅助 响应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保温隔热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穆锐 刘元雪 +5 位作者 欧忠文 胡志德 姚未来 成鑫磊 雷屹欣 杨秀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91-304,共14页
气凝胶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和导热系数低等结构功能特性,成为最主要的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之一。本文简述了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制备工艺及方法,从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热量传递组成、隔热传热... 气凝胶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和导热系数低等结构功能特性,成为最主要的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之一。本文简述了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制备工艺及方法,从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热量传递组成、隔热传热表征等方面对其保温隔热性能及机理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气凝胶复合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应用在军事航空航天、建筑节能环保、能源存储转化、极端环境材料、电动汽车电池、冷藏(冻)运输以及供热锅炉管道等诸多领域中取得的新进展。同时,对其在各个领域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并给出建议。此外,文末对气凝胶复合材料在未来的研发、生产及应用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基体增强 传热表征 隔热机理 保温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线聚焦菲涅尔透镜的聚焦变化研究
13
作者 杨毅 马兴龙 +3 位作者 郑宏飞 董玉杰 吴洋 吕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6-400,共5页
针对平面线聚焦菲涅尔太阳能聚光透镜在光线倾斜入射条件下的焦距变化问题,从菲涅尔透镜结构、材料折射率以及光线倾斜入射角对其焦距的影响出发,分析得出兼顾许用倾斜入射角范围大和焦距变化范围小的设计参数。进而示例设计宽度为200 m... 针对平面线聚焦菲涅尔太阳能聚光透镜在光线倾斜入射条件下的焦距变化问题,从菲涅尔透镜结构、材料折射率以及光线倾斜入射角对其焦距的影响出发,分析得出兼顾许用倾斜入射角范围大和焦距变化范围小的设计参数。进而示例设计宽度为200 mm、焦距为300 mm、材料折射率为1.5的平面线聚焦菲涅尔透镜,分析其焦距变化特性,并采用缩短接收面与菲涅尔透镜之间安装距离的方法,分析得到适用于该菲涅尔透镜的最佳接收器宽度和安装位置,使其许用光线倾斜入射角范围达到±40°以上,以此维持平面线聚焦菲涅尔太阳能聚光器的有效工作时间达到接近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菲涅尔透镜 线聚焦 倾斜入射 焦距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成鑫磊 穆锐 刘晓英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95-4312,共18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作为一种先进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高寒、高盐碱、海洋等特殊环境或大跨度及特殊强度要求的建筑结构中被广泛应用。针对UHPC的力学性能及改良调控方法,本文从设计理论与制备方法、力学性能机...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作为一种先进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高寒、高盐碱、海洋等特殊环境或大跨度及特殊强度要求的建筑结构中被广泛应用。针对UHPC的力学性能及改良调控方法,本文从设计理论与制备方法、力学性能机理与表征、影响因素与调控手段等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介绍了UHPC在力学性能及改良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对UHPC的配合比、养护制度、工作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深入探讨了影响UHPC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并针对UHPC的制备方法、耐久性研究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体系进行展望,以期能促进其在工程实践中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制备方法 紧密堆积模型 力学性能 增强增韧机理 水化硅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和骨料对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正峰 欧忠文 +2 位作者 罗伟 王飞 王廷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09,115,共4页
混凝土暴露在高温下,其组成材料经历不同的体积变化与损伤时就会产生裂纹使得耐久性能与力学性能降低,胶凝材料与粗骨料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对比掺入10%硅灰和采用碎石、页岩陶粒对混凝土高温后强度损失的影响与形貌变化。高温后... 混凝土暴露在高温下,其组成材料经历不同的体积变化与损伤时就会产生裂纹使得耐久性能与力学性能降低,胶凝材料与粗骨料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对比掺入10%硅灰和采用碎石、页岩陶粒对混凝土高温后强度损失的影响与形貌变化。高温后持续荷载下的徐变至关重要,所以还对比了不同骨料类型与荷载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400℃后混凝土强度明显下降,硅灰的掺入增大了强度降幅。轻骨料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在高温下远高于常规混凝土,且内部由于热膨胀应力的缓解出现了较少的裂缝。当施加恒载时,500℃以下轻骨料混凝土变形大,超过500℃,普通混凝土变形高于轻骨料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 硅灰 徐变 高温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型减缩剂延缓水泥水化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正峰 欧忠文 +2 位作者 罗伟 王飞 王廷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74,共5页
减缩剂在抑制混凝土收缩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对水泥水化进程会产生阻碍,探究产生这种负面影响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聚醚型减缩剂是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减缩剂,以此类减缩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水泥的水化热和水化程度、液体... 减缩剂在抑制混凝土收缩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对水泥水化进程会产生阻碍,探究产生这种负面影响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聚醚型减缩剂是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减缩剂,以此类减缩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水泥的水化热和水化程度、液体的表面张力、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浆体孔隙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硫酸盐的最大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探讨了聚醚型减缩剂延缓水泥水化进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减缩剂会显著降低砂浆前期的力学性能和水泥的水化程度,但随着龄期的延长这种负面影响会逐渐减弱;减缩剂还会延长砂浆的凝结时间,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孔隙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和硫酸盐的最大溶解度、溶解速度降低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含有减缩剂的孔隙溶液、去离子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减缩剂浓度呈双线性关系,拐点之后减缩剂浓度的增加对表面张力无明显作用;延迟掺入减缩剂可以降低其对水泥水化的不利影响,减少砂浆强度降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缩剂 抗压强度 水化程度 水化热 离子浓度 表面张力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VDT重复性影响因素及优化方法研究
17
作者 王小英 黄劼 +2 位作者 龙浩辰 姚锐 秦玉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4,共6页
针对LVDT在使用中重复性受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软件仿真,认为LVDT的铁心受干扰时会产生径向跳动,从几何关系与磁场两方面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文中设计了LVDT重复性测试系统,在LVDT量程范围内选取5、15、25 mm 3个测量... 针对LVDT在使用中重复性受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软件仿真,认为LVDT的铁心受干扰时会产生径向跳动,从几何关系与磁场两方面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文中设计了LVDT重复性测试系统,在LVDT量程范围内选取5、15、25 mm 3个测量点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际测试具备良好的一致性。为提高LVDT的重复性,提出用精密直线轴承限制LVDT铁心的径向运动。优化后,5、15、25 mm处测量值的重复性标准差分别从0.07323、0.12633、0.15966 mm降低到0.03757、0.04868、0.04301 mm,测量值的离散程度明显减小,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VDT 重复性 径向跳动 非轴向偏移 互感变化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耐热铝合金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书俊 肖文龙 +1 位作者 杨昌一 吴舒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71-179,共9页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性能耐热铝合金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了实现复杂构件的一体化成型,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增材制造技术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相比传统铸造成型,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的...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性能耐热铝合金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了实现复杂构件的一体化成型,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增材制造技术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相比传统铸造成型,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的构件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目前,对L-PBF增材制造传统高强韧铝合金已开展较为深入的研究,而针对耐热铝合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综述首先介绍了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技术的特点,随后总结了近年来针对耐热铝合金体系及相应高温性能的研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难点进行了概括,最后对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 耐热铝合金 合金化策略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压与无压烧结雪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比试验研究
19
作者 霍海峰 杨雅静 +3 位作者 孙涛 樊戎 蔡靖 胡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5,共6页
雪层烧结是全球高纬度寒区雪跑道建造的重要环节,是指雪颗粒间胶结强度随时间不断增长的过程。为确定压实雪层烧结时间设计值,并深入对比有压烧结和无压烧结雪层烧结强度变化规律,自主研发加压设备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表明,无... 雪层烧结是全球高纬度寒区雪跑道建造的重要环节,是指雪颗粒间胶结强度随时间不断增长的过程。为确定压实雪层烧结时间设计值,并深入对比有压烧结和无压烧结雪层烧结强度变化规律,自主研发加压设备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表明,无侧限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有峰值强度和无峰值强度两种形式,有峰值的情况更易发生在高压和长烧结时间下。有压烧结时雪颗粒不断受到挤压,促进雪融化成水,有利于冰的形成,故雪的密度随烧结时间延长先快后慢不断增长,而无压烧结时密度基本不发生变化,进而造成有压烧结雪样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大于无压烧结雪样。无压烧结15 d后雪的强度增长显著放缓,故雪跑道建设过程中,在烧结温度为-10℃左右,建议取15 d作为压实雪层烧结时间设计值。研究成果可用来指导雪跑道建造中雪层强度指标和变形指标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纬度寒区 压实雪层 烧结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常规三轴Drucker-Prager准则
20
作者 冯嵩 郑颖人 高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19-2928,共10页
随着三维数值极限分析得到日益关注,亟需发展适用于岩土常规三轴应力状态的Drucker-Prager(DP)准则。当前尚无适用于岩土常规三轴条件的DP准则的精确解,而是使用近似的等面积圆DP-3_(1)准则,该准则偏安全。基于岩土三剪能量准则,推导了... 随着三维数值极限分析得到日益关注,亟需发展适用于岩土常规三轴应力状态的Drucker-Prager(DP)准则。当前尚无适用于岩土常规三轴条件的DP准则的精确解,而是使用近似的等面积圆DP-3_(1)准则,该准则偏安全。基于岩土三剪能量准则,推导了该准则最高点(即该准则与摩尔-库仑准则的切点)对应的罗德角的表达式,进而通过最高点建立了岩土常规三轴DP-3_(2)准则,并将其应用于常规三轴条件下土体的极限荷载计算与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DP-3_(2)准则计算的常规三轴下土体极限荷载为实测值的87%~97%,DP-3_(2)准则与DP-3_(1)准则计算的极限荷载之比可达1.19,且随着围压减小、黏聚力c增大或者内摩擦角φ增大,二者计算结果的差异增大;DP-3_(2)准则计算的土质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DP-3_(1)准则计算结果的1.01~1.04倍,且二者差异随着坡度增大而增大。这些结果表明DP-3_(2)准则适用于岩土常规三轴应力状态下的数值极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极限分析 强度准则 有限元法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