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P的电源相序检测及断相保护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兆然 《电气应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92-94,97,共4页
为了满足主动式伺服电源控制系统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检测电网相电压相位信息的方法,并以该方法为基础进行断相保护和相序自适应控制。该方法以F2812为核心,捕获检测电路的过零信号来实现相位检测。对硬件及软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试... 为了满足主动式伺服电源控制系统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检测电网相电压相位信息的方法,并以该方法为基础进行断相保护和相序自适应控制。该方法以F2812为核心,捕获检测电路的过零信号来实现相位检测。对硬件及软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在整流器中采用PWM整流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电能双向流动,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的正弦波电流控制,提高直流电压的稳定度,改善传动系统性能,而且还可以减小储能电容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2812 捕获单元 相序自适应 鉴相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红艳 《电子世界》 2017年第24期71-72,共2页
本文针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特点,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保证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 本文针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特点,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保证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电力系统分析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路迭代算法的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计算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红玲 《电气应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5,共3页
为分析换流站接地极附近的中性点接地交流变压器受直流偏磁的影响,在研究常用变压器直流注入电流计算方法(场路耦合法和电阻网络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场路迭代法。场路迭代法不仅考虑直流换流站接地极电流对变电站... 为分析换流站接地极附近的中性点接地交流变压器受直流偏磁的影响,在研究常用变压器直流注入电流计算方法(场路耦合法和电阻网络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场路迭代法。场路迭代法不仅考虑直流换流站接地极电流对变电站接地网电位的影响,而且还考虑了各个变电站接地网上电流对其他变电站接地网电位的影响。通过算例模型对比分析证明,场路迭代法比场路耦合法和电阻网络法计算更准确,适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直流偏磁电流 场路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变压器隔离三端口变换器单输入双输出工作模式分析
4
作者 邵珠雷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131-13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非变压器隔离三端口变换器,以解决目前光伏系统中变换器结构复杂及效率不高的问题.该变换器结构简单,由三个主开关管控制端口间的能量流动,具有较高的能量传输效率,并提供较高的输出电压增益.通过理论分...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非变压器隔离三端口变换器,以解决目前光伏系统中变换器结构复杂及效率不高的问题.该变换器结构简单,由三个主开关管控制端口间的能量流动,具有较高的能量传输效率,并提供较高的输出电压增益.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性搭建了一台功率为300 W的样机.通过实验及分析可知,非变压器隔离三端口变换器在单输入双输出工作模式下的测试波形与理论分析相同,能够有效实现对光伏系统的能量控制.由效率实验可知,非变压器隔离三端口变换器单输入双输出工作模式在较大输出功率的状态下具有较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非变压器隔离 三端口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大功率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5
作者 苏良昱 《电气应用》 2015年第8期48-52,共5页
针对大功率异步电动机的非线性、强耦合和多变量等特性,采用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结合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大功率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利用载波移相脉宽调制方法获取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开关控制信号,以减少定子磁链和转矩的幅值... 针对大功率异步电动机的非线性、强耦合和多变量等特性,采用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结合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大功率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利用载波移相脉宽调制方法获取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开关控制信号,以减少定子磁链和转矩的幅值脉动;通过速度控制器对负载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以消除负载扰动引起的跟踪误差;基于自抗扰控制原理设计了速度控制器、转矩和磁链控制器;基于自适应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种磁链观测器,用于定子磁链和转矩估计;最后,采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大功率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消除负载、转速等参数突变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系统响应速度快、跟踪性能好以及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 异步电动机 自抗扰控制 自适应观测器 载波移相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轴电动机的无阻尼非线性传动控制仿真研究
6
作者 苏良昱 《电气应用》 2015年第12期75-79,共5页
立轴电动机的无阻尼非线性电力传动控制系统是整个立轴电动机电气控制的核心,是保证立轴电动机稳定运行的关键。传统方法采用基于PID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的无阻尼非线性电力传动控制系统,出现控制误差。为了提高立轴电动机的最大功率跟踪... 立轴电动机的无阻尼非线性电力传动控制系统是整个立轴电动机电气控制的核心,是保证立轴电动机稳定运行的关键。传统方法采用基于PID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的无阻尼非线性电力传动控制系统,出现控制误差。为了提高立轴电动机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能力,减少因转动惯量耦合出现的输出误差,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ID无差拍控制的立轴电动机电力传动控制模型,设计立轴电动机无阻尼非线性电力传动系统结构,分析立轴电动机的电磁力、电压及电流的关系,同时设计无阻尼非线性传动控制目标约束函数,使用转速控制逆变器对无阻尼非线性电力传动控制模型进行输出功率自适应调整,得到立轴电动机无阻尼非线性电力传动转子刷新时刻的无差拍控制输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进行立轴电动机的功率控制,控制误差为0.032%,而传统方法的误差达到2.45%,展示了较好的控制准确度,自进行电压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能够在2 s内迅速跟踪到输入信号,同时不会出现控制误差,性能优于传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轴电动机 非线性 传动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被动时反的时分复用下行通信研究
7
作者 李文鑫 《电子世界》 2014年第18期266-267,共2页
基于被动时反的时分复用下行通信这个方案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有的反通信方案不能够有效的实现在单工模式下行通信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该方案的性能和原理进行了仿真研究和理论分析,经过一系列的理论推导表明,在被动时经过反处理后... 基于被动时反的时分复用下行通信这个方案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有的反通信方案不能够有效的实现在单工模式下行通信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该方案的性能和原理进行了仿真研究和理论分析,经过一系列的理论推导表明,在被动时经过反处理后的信号中增加了一个由信道响应的互相关而产生的信号分量,本文还分析了该分量对于噪声干扰和码间干扰的影响,并推导出总干扰、噪声干扰和码间干扰的一般表达式。以典型的浅海信道模型为基础,对于总干扰、噪声干扰和码间干扰做出了计算,研究和分析了方案的阵元数与性能、输入信噪比与阵元间距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最终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但能够提高在输入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双工模式的下行通信性能,而且还可以解决在利用时反技术实现单工模式的下行通信时出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时反 时分复用 下行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欧阳峰 《电子世界》 2017年第23期31-32,共2页
本文对晶闸管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进行了主电路的设计,并在负载是电阻性负载的条件下,利用MATLAB进行仿真。通过在仿真电路中调节晶闸管的开通角,得到了不同值开通角情况下的仿真波形,将开通角和输出电压的关系清晰的展现出来。通过仿真进... 本文对晶闸管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进行了主电路的设计,并在负载是电阻性负载的条件下,利用MATLAB进行仿真。通过在仿真电路中调节晶闸管的开通角,得到了不同值开通角情况下的仿真波形,将开通角和输出电压的关系清晰的展现出来。通过仿真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高效理解课程内容,顺利克服重点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 单相交流调压 开通角 电阻性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在教室照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欧阳峰 《电子世界》 2017年第24期108-109,共2页
荧光灯在室内照明方面是目前的主流,而LED被认为是下一代高效的绿色照明光源。本文对教室照明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用LED日光灯提供教室的一般空间照明和黑板照明,从眩光控制、照度计算等方面探讨了教室照明的一般设计。
关键词 LED 眩光控制 节能 照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