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凉膈白虎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动脉血气分析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王英 刘景春 +1 位作者 魏铁垒 李建生 《海南医学》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凉膈白虎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中医证候积分、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0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探讨凉膈白虎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中医证候积分、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0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LMW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凉膈白虎汤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动脉血气分析参数、呼吸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气促、发热、痰壅积分分别为(1.49±0.38)分、(0.85±0.26)分、(1.11±0.52)分、(0.93±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0.45)分、(1.20±0.37)分、(1.74±0.58)分、(1.36±0.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分别为(96.21±1.04)mm Hg、(320.68±25.18)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16±1.25)mmHg、(285.19±21.44)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为(46.23±4.84)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12±5.1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为(41.13±3.51)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8±4.04)次/min,呼气中段流量(MFF)、呼吸峰流速(PEF)分别为(1.52±0.33)L/s、(2.47±0.39)L/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0.27)L/s、(1.88±0.32)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分别为(8.13±2.04)mg/L、(24.32±3.60)pg/mL、(31.15±4.81)ng/L、(35.62±8.2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9±2.25)mg/L、(28.76±4.05)pg/mL、(37.64±5.22)ng/L、(48.70±9.5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膈白虎汤加减联合LMWH治疗重症肺炎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气、呼吸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疗效确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凉膈白虎汤加减 低分子肝素 疗效 动脉血气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1
2
作者 魏铁垒 刘景春 +3 位作者 杨牧源 王英 张福红 郭俊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28-16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内皮素-1(ET-1)、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第7天下肢静脉...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内皮素-1(ET-1)、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第7天下肢静脉彩超阳性报告术后并发DVT作为判断依据,将患者分为DVT组77例和非DVT组17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的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术后水平与术后发生DVT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术后患者发生DVT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度。结果术后1 d、3 d,DVT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67.41±5.02)%、(73.46±6.23)ng/mL、(159.34±13.91)ng/L,(61.79±4.85)%、(68.17±5.31)ng/mL、(147.39±12.46)ng/L]明显高于非DVT组[(49.25±4.87)%、(55.28±5.36)ng/mL、(115.29±12.28)ng/L,(40.02±4.17)%、(46.15±4.29)ng/mL、(90.36±11.1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ra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r=0.682、0.711)、ET-1(r=0.653、0.691)、sEPCR(r=0.535、0.728)与术后发生DVT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联合预测术后发生DVT的AUC分别为0.898(95%CI:0.854~0.933)、0.928(95%CI:0.889~0.957);经危险度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高水平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的2.181倍、2.463倍、3.073倍和3.058倍、3.611倍、4.247倍(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与术后DVT发生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术后是否发生DVT有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骨科术后发生DVT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小板聚集率 内皮素-1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豁痰降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气指标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杨小静 黄浦 +1 位作者 王英 李素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3967-3971,共5页
目的观察清肺豁痰降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对血气指标和其他实验指标的监测来为临床提供客观性依据。方法选择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此次试验的对象,并依据治疗手段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接受常规... 目的观察清肺豁痰降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对血气指标和其他实验指标的监测来为临床提供客观性依据。方法选择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此次试验的对象,并依据治疗手段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47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口服清肺豁痰降气汤治疗,分别治疗14 d。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和运动耐力、血清内的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方面,相较于治疗组,对照组更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更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较对照组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试验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内的CRP、PCT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豁痰降气汤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方法,在改善相关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方面疗效显著,经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豁痰降气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血气指标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ET-1、ADM、TXA2、hs-CRP联合诊断DVT合并急性肺栓塞继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魏铁垒 刘景春 +2 位作者 杨牧源 王英 张福红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687-269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素-1(ET-1)、肾上腺髓质素(ADM)、血栓素A2(TX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急性肺栓塞(APE)继发肺动脉高压(PH)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4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DVT合...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素-1(ET-1)、肾上腺髓质素(ADM)、血栓素A2(TX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急性肺栓塞(APE)继发肺动脉高压(PH)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4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DVT合并A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PH将其分为PH组37例和非PH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ET-1、ADM、TXA2、hs-CRP水平,并采用Spearman分析其与PH、PH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病情程度继发PH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VT合并APE患者继发PH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指标联合检测对DVT合并APE患者继发PH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PH组患者的血清ET-1、ADM、TXA2、hs-CRP水平分别为(7.16±2.23)ng/L、(4.38±1.07)ng/L、(249.85±23.07)pg/mL、(64.79±7.41)mg/L,明显高于非PH组的(2.85±0.59)ng/L、(0.76±0.23)ng/L、(137.51±15.44)pg/mL、(15.09±3.25)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水平与PH、PH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随着继发PH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其血清ET-1、ADM、TXA2、hs-CR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患者的血清ET-1、ADM、TXA2、hs-CRP水平为DVT合并APE患者继发PH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检测诊断DVT合并APE患者继发PH的AUC为0.926,最佳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89%、83.72%。结论血清ET-1、ADM、TXA2、hs-CRP水平与DVT合并APE患者PH、PH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其联合检测对DVT合并APE患者继发PH具有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急性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血清内皮素-1 肾上腺髓质素 血栓素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帅 刘景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912-916,共5页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至2020年1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各53例。化疗组接受TC化疗...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至2020年1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各53例。化疗组接受TC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接受安罗替尼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治疗前及治疗3个周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E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及微小RNA-498(miR-498)、微小RNA339-5p(miR-339-5p)相对表达量、卡氏功能状态评估量表(KPS)评分、无瘤生存时间。结果联合组ORR高于化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EA、CYERA21-1、SCCA、CA15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联合组血清CEA、CYERA21-1、SCCA、CA153水平低于化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MMP-2、MMP-9水平、miR-498、miR-339-5p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联合组血清MMP-2、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miR-498、miR-339-5p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联合组KPS评分高于化疗组(P<0.05)。随访1 a后,联合组失访1例,化疗组失访2例。联合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9个月,高于化疗组(7个月)(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LAC患者疗效确切,可抑制肿瘤细胞浸润、增殖,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安罗替尼 TC化疗 肿瘤标志物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杜永红 《北方药学》 2018年第8期63-64,共2页
目的:研究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给予氨... 目的:研究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左氧氟沙星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元胶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
7
作者 王帅 刘景春 王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研究正元胶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以许昌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治疗的98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9例。B组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A组接受正元胶囊联合帕博利珠单... 目的研究正元胶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以许昌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治疗的98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9例。B组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A组接受正元胶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E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随访1、2 a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高于B组(P<0.05);治疗3个月后A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B组(P<0.05);治疗3个月后A组血清NLR、LDH、NSE、CA199、SCCA、CYERA21-1水平低于B组(P<0.05);A组1、2 a生存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正元胶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肺癌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利于病情恢复,且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正元胶囊 帕博利珠单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