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吗啡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损伤患儿的疗效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晓莉 朱志伟 +1 位作者 孔智培 王秋芬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56-2857,2861,共3页
目的观察吗啡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对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床确证的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损伤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除了常规的退热、补液及补充维生素C之外给予炎琥宁注射液10... 目的观察吗啡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对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床确证的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损伤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除了常规的退热、补液及补充维生素C之外给予炎琥宁注射液10 mg/(kg·d)加入100 m L 50 g/L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盐酸吗啡(0.05 mg/kg)用5 m 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推注,另将用50 g/L葡萄糖溶液稀释的盐酸吗啡以20μg/(kg·h)的速度匀速输注,1次/d,7 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phospho-D-glycerate hydrolase,NSE)、S-100β蛋白、内皮素-1(endothelin,ET-1)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显效率及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SE、S-100β、BDNF、ET-1、NPY及hs-CRP显著降低(P<0.05)。结论吗啡有利于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损伤的恢复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手足口病 神经损伤 超敏C反应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晓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23期4155-415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8年6月收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8年6月收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情况:达峰值容积比(VPT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呼吸阻力(Rrs)、吸气呼气时间比(Ti/Te),检测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同时记录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T/kg、tPTEF/tE、VPTEF/VE、Ti/Te值均高于对照组,且Rr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且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凹征、喘息、肺部啰音、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布地奈德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对比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会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9期183-185,共3页
目的 :比较观察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儿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 目的 :比较观察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儿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meal blood glucose,2hPB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的效果优于多次皮下注射,可更有效改善患儿血糖、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糖尿病 胰岛素 持续皮下注射 多次皮下注射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糖酸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彩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8期3392-3393,共2页
目的研究乳糖酸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接受头孢呋辛钠治疗的2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 目的研究乳糖酸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接受头孢呋辛钠治疗的2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接受乳糖酸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的27例患儿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26/27)]较对照组[72.00%(18/25)]高。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3/27)]与对照组[16.00%(4/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改善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儿童 乳糖酸阿奇霉素 头孢呋辛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C模式的教育干预对癫痫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郑雪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9期5562-5564,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的教育干预对癫痫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观察基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的教育干预对癫痫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FCC模式的教育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复发率、患儿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规范服药、健康饮食、定期复诊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0(0/46),低于参照组15.22%(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97.83%(45/46),高于参照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儿采取基于FCC模式的教育干预,能改善遵医行为,降低复发率,提升患儿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教育干预 遵医行为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80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爱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痢疾 杆菌性/药物疗法 小檗碱/治疗应用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岁以下小儿喘息的病因及肺功能状况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钦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3期456-457,共2页
目的分析3岁以下小儿喘息的病因及肺功能状况。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喘息性疾病患儿10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正常健康体检小儿106例设为对照组。均接受肺功能检测,统计观察组患儿喘息的发生病因,并对比... 目的分析3岁以下小儿喘息的病因及肺功能状况。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喘息性疾病患儿10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正常健康体检小儿106例设为对照组。均接受肺功能检测,统计观察组患儿喘息的发生病因,并对比两组肺功能情况。结果诱发哮喘的主要因素以过敏性哮喘及呼吸道感染疾病为主;对照组RH低于观察组,VPEF/VE、TPTEF/TE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T、Te、T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H低于治疗前,VT、VPEF/VE、TPTEF/TE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息多因哮喘及呼吸道感染引起,常使患儿出现阻塞性通气障碍,降低肺功能,凭借潮气肺功能检测发现喘息患儿气道表现出可逆性特征。因此,临床应早期诊断小儿喘息病因,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促进气道及肺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岁以下儿童 喘息 病因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肺炎患儿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法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1期5885-5887,共3页
目的探讨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00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入院后两组患儿均接受雾化、抗感染、止咳平喘、退热、解痉等... 目的探讨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00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入院后两组患儿均接受雾化、抗感染、止咳平喘、退热、解痉等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甲基泼尼松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止咳时间、退热时间、胸部阴影吸收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5 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47/50)]较对照组[70.00%(35/50)]高(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止咳时间、退热时间、胸部阴影吸收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甲基泼尼松龙 丙种球蛋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9
作者 张爱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3597-3597,共1页
关键词 表皮松解 大疱性/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神经损害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疗效分析及护理体会
10
作者 施志敏 郑雪梅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6期877-878,共2页
目的分析在脑神经损害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神经损害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0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 目的分析在脑神经损害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神经损害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0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中患儿接受常规的传统治疗,观察组中患儿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脑神经损害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肌力以及肌张力,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损害 重症手足口病 早期综合康复 效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必治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50例疗效观察
11
作者 张爱真 《中华当代医学》 2006年第1期66-66,共1页
2003年8月至2004年12月,我科用莲必治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50例,并以50例病毒唑、思密达治疗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莲必治注射液 思密达治疗 疗效观察 病毒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于手足口病患儿护理舒适度的影响
12
作者 郑雪梅 施志敏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第5期736-737,共2页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于手足口病患儿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的8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于手足口病患儿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的8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满意度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长和溃疡与疱疹消失时长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循证护理方式,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患儿舒适程度,护理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 护理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5在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爱真 刘海潮 +4 位作者 王冬雨 李功权 张嘉凯 潘洁 郭文治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19-2121,共3页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5(ANXA5)在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48例患者分为肝细胞肝癌组及正常对照组,其中肝细胞肝癌组82例,正常对照组66例,包括肝血管瘤患者47例、肝内胆管结石7例、...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5(ANXA5)在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48例患者分为肝细胞肝癌组及正常对照组,其中肝细胞肝癌组82例,正常对照组66例,包括肝血管瘤患者47例、肝内胆管结石7例、肝挫裂伤1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血清及组织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ANXA5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标本中ANXA5的表达.结果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ANXA5的含量为(46.22 ±21.02)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3.13 ±12.44) μg/L(P<0.05),肝细胞肝癌组中ANXA5的阳性表达率为68.29%,正常对照组为22.72%(P<0.05);甲胎蛋白(AFP)值较高、分化程度较低、肿瘤直径较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及发生复发转移的肝癌患者癌组织中ANXA5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但患者血清中ANXA5的浓度与AFP浓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ANXA5的高表达可能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膜联蛋白A5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桂芍镇痫片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连新生 孙思胜 +1 位作者 申金星 王伟明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研究桂芍镇痫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30 mg/... 目的研究桂芍镇痫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30 mg/(kg·d),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桂芍镇痫片,6片/次,3次/d。两组患儿持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情况、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和平均症状控制时间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hs-CRP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BDNF和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芍镇痫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小儿癫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芍镇痫片 丙戊酸钠缓释片 小儿癫痫 临床症状 血清学指标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阿斯匹林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15
作者 张爱真 王冬雨 +3 位作者 李功权 张嘉凯 潘洁 郭文治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88-2190,共3页
目的 探讨阿斯匹林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H-SY5Y和CHLA-119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细胞,不同浓度的阿斯匹林(0 ~ 10 mmol/L)处理细胞,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的死亡率... 目的 探讨阿斯匹林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H-SY5Y和CHLA-119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细胞,不同浓度的阿斯匹林(0 ~ 10 mmol/L)处理细胞,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的死亡率,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记检测阿斯匹林诱导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9/-3活化,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以及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xL、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表达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阿斯匹林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和CHLA-119细胞72 h,50%增殖抑制率(IC50)分别为4.8mmol/L和4.6mmol/L.阿斯匹林(5mmol/L)处理SH-SYSY和CHLA-119细胞48 h,在两株细胞中可分别诱导45%和46%的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细胞死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阿斯匹林(5 mmol/L)处理SH-SY5Y和CHLA-119细胞24 h,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6%和4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阿斯匹林(5 mmol/L)处理SH-SYSY和CHLA-119细胞24 h,可诱导Caspase-9、-3活化,PARP裂解,以及诱导bcl-2抗凋亡家族蛋白Mcl-1、bcl-xL表达的下调.结论 阿斯匹林能够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Mcl-1和bcl-xL表达下调,疏通凋亡信号传导,到达强效的凋亡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匹林 神经母细胞瘤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L 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miR-145表达水平及其与Th1/Th2失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晓莉 朱志伟 孔智培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miR-155)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Th1/Th2失衡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3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HSP患儿101例为HSP组,并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7人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miR-155)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Th1/Th2失衡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3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HSP患儿101例为HSP组,并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7人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血清miR-145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h1细胞、Th2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并计算Th1/Th2比值;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分析HSP患儿血清中miR-145、Th1、Th2、Th1/Th2水平与IFN-γ、IL-4及miR-145表达水平与Th1/Th2比值的相关性。结果HSP组患儿血清miR-145、IFN-γ表达水平及外周血Th1、Th1/Th2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IL-4水平、Th2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SP患儿血清miR-145水平、Th1细胞比例、Th1/Th2比值与IFN-γ水平(r=0.381、0.366、0.445,P均<0.05)、Th2细胞比例与IL-4水平(r=0.537,P<0.05)、miR-145表达水平与Th1/Th2比值均呈正相关(r=0.566,P<0.05),HSP患儿血清miR-145水平、Th1/Th2比值与IL-4水平呈负相关(r=-0.426、-0.395,P均<0.05)。结论HSP患儿血清miR-145水平、Th1/Th2比值均呈低水平,miR-145与Th1/Th2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两者可能通过相互影响,从而共同在HSP发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微小RNA-145 TH1/TH2
原文传递
痰热清注射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玉辉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痰热清治疗,对照组70例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主要观察体温及相关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6%、...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痰热清治疗,对照组70例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主要观察体温及相关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6%、对照组为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体温及相关症状、体征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童 痰热清注射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