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电导率的测定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1
作者 周强 彭芙蓉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4期95-98,共4页
不同原材料和热解条件制备的生物炭含盐量不同,在土壤中若不能正确施加,其可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而电导率可表征生物炭中可溶性盐含量的多少,可为生物炭的正确施加提供准确依据。本文将选用杉木木屑、水稻秸秆、玉米秸秆、鸡粪... 不同原材料和热解条件制备的生物炭含盐量不同,在土壤中若不能正确施加,其可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而电导率可表征生物炭中可溶性盐含量的多少,可为生物炭的正确施加提供准确依据。本文将选用杉木木屑、水稻秸秆、玉米秸秆、鸡粪等典型的四种农业废弃生物质材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不同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制备生物炭,并以不同炭水质量比测定生物炭电导率,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和炭水比对生物炭电导率具有显著性。在250℃~300℃,生物碳电导率降低;300℃~650℃,生物碳电导率升高,其中在350℃~450℃,水稻和鸡粪变化幅度最快,增幅分别为40.56%、48.24%;在450℃~550℃木屑和玉米增幅最快,分别为97.53%、87.74%。随炭水比的增大(1/200~1/20),电导率单调性升高,其中从1/50增加到1/20时,电导率变化最快,且四种生物碳电导率关系为鸡粪>稻草>玉米秸秆>木屑。该研究结果将为生物碳电导率的规范分析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奠定一定的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碳 盐分 电导率 热解温度 热解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化工厂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研究
2
作者 周强 彭芙蓉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4期254-258,262,共6页
为避免某化工厂地块内残留的污染物可能对未来地块内及周边活动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先后对该地块开展了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工作,采集并分析土壤样品240个,地下水样品16个。土壤样品检测项目48项,地下水样品检测项目26项。根据土... 为避免某化工厂地块内残留的污染物可能对未来地块内及周边活动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先后对该地块开展了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工作,采集并分析土壤样品240个,地下水样品16个。土壤样品检测项目48项,地下水样品检测项目26项。根据土壤污染调查结果,该地块内土壤样品超筛选值污染物为砷、钡,部分土壤样品污染物超过建设用地第二类用地管制值;地下水超标污染物多,地下水水质较差;需尽快启动地块风险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地下水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曲酱香白酒醇甜酒典型体与成品酒风格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陈吉 李海军 《现代食品》 2024年第7期160-164,共5页
目的:分析3、4、5轮次酒中含量大于1%的微量成分与口感特点的相关性,并分析这些微量成分在成品酒中的含量以及对其口感的影响。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酱香型白酒醇甜酒体的3、4、5轮次酒与成品酒酒样进行风味物质分析,找出3... 目的:分析3、4、5轮次酒中含量大于1%的微量成分与口感特点的相关性,并分析这些微量成分在成品酒中的含量以及对其口感的影响。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酱香型白酒醇甜酒体的3、4、5轮次酒与成品酒酒样进行风味物质分析,找出3、4、5轮次酒与成品酒酒样对比的差异性微量成分。结果:3、4、5轮次酒与成品酒具有差异性的物质分别为棕榈酸乙酯、呋喃甲醛、四甲基吡嗪,采用聚类分析对7个轮次醇甜酒与成品酒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成品酒与3、4轮次酒的相似度最高,相似度分别是0.993、0.980。结论:3轮次酒中主要香气成分是酯类物质,其中棕榈酸乙酯含量最高,呋喃甲醛在4轮次酒中含量较高,是影响4轮次酒独特风格与口感的关键物质,四甲基吡嗪对5轮次酒独特的香气与口感有重要影响,3、4轮次醇甜酒典型体中酯类物质种类占比与成品酒最为接近,在物质成分种类上体现了3、4轮次酒与成品酒最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白酒 微量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砷的检测与微流控水质传感器研究进展
4
作者 关林瑞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0期151-157,共7页
快速、准确地开展砷检测对地下水的可持续安全供给至关重要。然而,现有地下水砷检测方法存在着诸如设备成本高昂、操作流程复杂等问题,给砷的常规分析带来了挑战。近年来,微流控技术成为了水化学分析领域的新型技术之一。相较于传统砷... 快速、准确地开展砷检测对地下水的可持续安全供给至关重要。然而,现有地下水砷检测方法存在着诸如设备成本高昂、操作流程复杂等问题,给砷的常规分析带来了挑战。近年来,微流控技术成为了水化学分析领域的新型技术之一。相较于传统砷检测方法,微流控技术具有反应时间更快、过程控制更好、废物产生更少、系统紧凑和并行化、成本低和可处置性强等优点。研究中,综述了现有的实验室和现场砷检测方法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之后介绍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砷光学检测和砷电化学检测的研究进展,为受砷影响地区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微流控技术 光学检测、电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