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RNA参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肾脏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田平平 石明隽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5,17,共6页
目的: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所致的一种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发现miRNA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miRNA可以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 目的: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所致的一种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发现miRNA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miRNA可以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变化而影响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miRNA通过调控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肾脏纤维化疾病的影响做一综述,希望为以后研究肾脏纤维化及其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肾小球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与顺铂致慢性肾脏病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妮 简久莹 +4 位作者 王笑笑 余婷 陈思羽 郭兵 刘丽荣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SMYD2)与顺铂致慢性肾脏病(CKD)炎症反应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顺铂致CKD提供新方向。方法将16只小鼠分为对照组和顺铂组,每组8只。顺铂组小鼠给予10 mg/kg顺铂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顺铂溶媒,1次/周,...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SMYD2)与顺铂致慢性肾脏病(CKD)炎症反应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顺铂致CKD提供新方向。方法将16只小鼠分为对照组和顺铂组,每组8只。顺铂组小鼠给予10 mg/kg顺铂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顺铂溶媒,1次/周,连续注射3周,第4周处死小鼠后收集血清和肾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SMYD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素蛋白(E-cadherin)、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胶原蛋白3(Collagen-Ⅲ)、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STAT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顺铂组小鼠BUN和S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部分肾小球出现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发生颗粒变性和空泡样变,肾间质纤维增生明显,SMYD2、α-SMA、Vimentin、Fibronectin、Collagen-Ⅲ、STAT3、p-STAT3、TNF-α、IL-6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P<0.05);SMYD2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与α-SMA、Vimentin、Fibronectin、Collagen-Ⅲ、STAT3、p-STAT3、TNF-α、IL-6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MYD2在顺铂致CKD小鼠肾组织中表达上调,推测其可能与STAT3信号通路共同介导炎症反应参与顺铂致CK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肾疾病 顺铂 蛋白甲基转移酶类 STAT3转录因子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 肾脏纤维化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3K36me3与缺血再灌注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卫卫 伍聪聪 +5 位作者 王笑笑 简久莹 杨又璇 张妮 郭兵 刘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5-531,共7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H3K36三甲基化(H3K36me3)在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肾组织中N-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MYD2及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IR-AKI提供新的靶点。方法: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IR组(n=15... 目的:研究组蛋白H3K36三甲基化(H3K36me3)在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肾组织中N-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MYD2及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IR-AKI提供新的靶点。方法: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IR组(n=15)和假手术组(sham组,n=15),应用微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45 min构建IR模型,于造模后24 h收取小鼠血清和肾组织标本。生化法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肾组织中NGAL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GAL、SMYD2、H3K36me3、p-P53、P53、cleaved caspase-3、Bax、Bcl-2、STAT3、p-STAT3、JNK和p-JNK1/2/3蛋白的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H3K36me3与肾组织SMYD2及NGAL的相关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BUN和SCr水平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脱落、坏死,刷状缘脱落,管腔内大量细胞碎屑残留;IHC染色显示,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GAL和cleaved caspase-3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R组NGAL、SMYD2、H3K36me3、p-P53、cleaved caspase-3、Bax、STAT3、p-STAT3、JNK及p-JNK1/2/3蛋白的水平明显上调(P<0.05),Bcl-2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5);肾组织H3K36me3同SMYD2和NGAL的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H3K36me3与IR-AKI小鼠肾损伤程度及肾组织SMYD2均密切相关,H3K36me3表达上调可能与STAT3和JNK信号通路活化共同参与调控IR-AKI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K36me3 缺血再灌注 急性肾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对缺血再灌注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婷 张妮 +4 位作者 陈思羽 王笑笑 左思洋 郭兵 刘丽荣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301-1308,共8页
目的探讨猫爪草(RTT)对缺血再灌注(IR)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RTT预处理组(IR+RTT组),IR+RTT组术前14 d每天按2 g/kg剂量予RTT预灌胃处理,IR组和sham组给... 目的探讨猫爪草(RTT)对缺血再灌注(IR)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RTT预处理组(IR+RTT组),IR+RTT组术前14 d每天按2 g/kg剂量予RTT预灌胃处理,IR组和sham组给予等体积双蒸水灌胃;sham组小鼠仅钝性剥离肾蒂,另两组小鼠夹闭双侧肾蒂45 min构建IR模型;术后24 h处死小鼠,取眼球血液及肾脏;生化法检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HE染色观察肾组织改变,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蛋白H3赖氨酸36三甲基化(H3K36me3)、组蛋白H3赖氨酸4三甲基化(H3K4me3)的表达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H3K36me3、H3K4me3、TNF-α与NGAL的相关性。结果IR组小鼠血清Scr和BUN高于sham组(P<0.05),IR+RTT组小鼠血清Scr和BUN低于IR组(P<0.05);HE染色显示,sham组小鼠肾小管和肾小球形态结构清晰,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脱落、坏死,IR+RTT组肾脏病变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小鼠肾脏组织NGAL、TNF-α、H3K36me3、H3K4me3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IR组相比,IR+RTT组小鼠肾脏组织NGAL、TNF-α、H3K36me3、H3K4me3蛋白水平下调(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R-AKI小鼠肾组织H3K36me3、H3K4me3、TNF-α与NGAL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739、0.782、0.713,P<0.05)。结论RTT对IR-AKI小鼠肾功能及肾组织损伤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3K36me3、H3K4me3、TNF-α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损伤 猫爪草 小鼠 组蛋白H3赖氨酸36三甲基化 组蛋白H3赖氨酸4三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皮肤鳞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5
作者 苏羽屾 曾智锐 +5 位作者 荣冬芸 王叶 李丹 袁乡石 唐姗姗 曹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2-860,共9页
目的探讨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T)对皮肤鳞癌A431和Colo-1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20μmol·L-1的ST与紫杉醇处理皮肤成纤维细胞,CCK-8比较两者细胞毒性;以0、5、10和20μmol·L-1的ST处理A431... 目的探讨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T)对皮肤鳞癌A431和Colo-1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20μmol·L-1的ST与紫杉醇处理皮肤成纤维细胞,CCK-8比较两者细胞毒性;以0、5、10和20μmol·L-1的ST处理A431和Colo-16细胞,CCK-8、克隆平板、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应用分子对接技术明确ST与AKT蛋白的结合;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AKT、p-AKT(S473)、β-catenin、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PCNA的表达;以DMSO、ST以及ST联合AKT激动剂SC79处理A431和Colo-16细胞,采用CCK-8、克隆平板、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结果同浓度的ST毒性比紫杉醇小;ST抑制A431和Colo-16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ST可与AKT稳定结合;ST减少A431和Colo-16细胞中p-AKT(S473)、β-catenin、N-cadherin、Vimentin和PCNA的表达以及增加E-cadherin的表达;SC79可减轻ST的抑制作用。结论ST通过AKT/β-catenin通路抑制皮肤鳞癌A431和Colo-16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癌 芥子碱硫氰酸盐 增殖 迁移 侵袭 AKT/β-caten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抑制炎症信号TLR4和NLRP3的活化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纤维化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肖瑛 袁质平 +7 位作者 彭灿 张小欢 张莹莹 王圆圆 石明隽 张帆 孙兰 郭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5-340,共6页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Notch2、TLR4、NLRP3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LA在糖尿病肾病(DN)中抗炎、抗纤维化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STZ复制DM模型,分为DM组和ALA组,同时设对照组。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生化指标和...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Notch2、TLR4、NLRP3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LA在糖尿病肾病(DN)中抗炎、抗纤维化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STZ复制DM模型,分为DM组和ALA组,同时设对照组。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生化指标和氧化应激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肾皮质Notch2、TLR4、NLRP3的表达部位,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Notch2、TLR4、NLRP3和Col-Ⅳ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肾组织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24 h尿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T-AOC水平降低,MDA增多;ALA组除了血糖外,其余生化指标均低于DM组,而T-AOC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DM组肾组织Notch2、TLR4、NLRP3、Col-Ⅳ蛋白表达增多,炎性因子增多,ALA组各指标均降低。结论 ALA可下调DM大鼠肾组织TLR4和NLRP3炎症信号,减少炎性因子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减轻DN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OTCH2 TOLL样受体4 NLRP3 Α-硫辛酸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自噬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郑璐 韩冰 +7 位作者 汤雷 田甜 蔡爽 余蕾 马子华 杨婷 杨勤 谢汝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2-339,共8页
目的:观察二硫苏糖醇(DTT)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O2发生内质网应激的过程中自噬相关指标表达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2.0 mmol/L DTT处理LO2细胞0、6、12和24 h,诱导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葡萄... 目的:观察二硫苏糖醇(DTT)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O2发生内质网应激的过程中自噬相关指标表达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2.0 mmol/L DTT处理LO2细胞0、6、12和24 h,诱导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自噬相关基因12(Atg12)、自噬相关基因5(Atg5)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的产生情况。采用400 nmol/L的雷帕霉素预处理LO2细胞1 h,再给予2.0 mmol/L的DTT处理24 h,观察雷帕霉素预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2.0 mmol/L DTT处理LO2细胞6、12和24 h后,细胞中GRP78、PERK、ATF4、CHOP、Atg12、Atg5和LC3的mRNA及蛋白水平较0 h组显著上调(P <0.05);同时LC3Ⅱ/LC3Ⅰ也较0 h组显著增高(P <0.05);透射电镜检测发现,DTT处理6、12和24 h后,细胞中均可见自噬小体的产生;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DTT处理细胞6、12和24 h后,细胞凋亡较0 h组显著增加;而经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预处理后,DTT诱导的细胞凋亡显著下降(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可诱导自噬的发生,而雷帕霉素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内质网应激诱导的LO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自噬 雷帕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兰 田平平 +2 位作者 张帆 肖瑛 郭兵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922-3930,共9页
观察丹参的主要成分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可能机制。采用体外培养... 观察丹参的主要成分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可能机制。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G)、高糖组(HG)、高糖+10μmol·L^-1 Sal B组(Sal B),上述3组分别设6,12,24,48 h 4个时间点进行动态观察;高糖+Sal B不同浓度(1,5,10μmol·L^-1)组、高糖+5.0μmol·L^-1吡格列酮对照组(pioglitazone,PIO)、高糖+10μmol·L^-1 Sal B+5.0μmol·L^-1 GW9662对照组(Sal B+GW9662)。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γ,PTEN,α-SMA,E-cadherin的表达变化以及PI3K/Akt通路的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PPARγ,PTE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NG组相比,HG组PPARγ,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α-SMA,p-Akt(Thr308)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呈时间依赖性;与HG组相比,高糖+Sal B不同浓度组随Sal B剂量增加,PPARγ,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α-SMA,p-Akt(Thr308)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呈剂量依赖性(P<0.05),但1μmol·L^-1浓度的Sal B对PPARγ mRNA和蛋白、PTEN mRNA表达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与HG组相比,Sal B动态观察组PPARγ mRNA(除6 h)和蛋白(除6 h),PTEN mRNA(除6 h)和蛋白(除6,12 h)表达水平明显增高,α-SMA,p-Akt(Thr308)(除6 h)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HG组相比,Sal B和PIO显著增强PPARγ,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α-SMA,p-Akt(Thr308)蛋白表达水平(P<0.05),各用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al B+GW9662对照组PPARγ和PTEN的mRNA和蛋白,E-cadherin、α-SMA和p-Akt(Thr308)蛋白表达水平与高糖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Sal B的作用效应被PPARγ拮抗剂GW9662阻断。结果表明,丹酚酸B可抑制高糖诱导的NRK-52E细胞发生EMT,其机制可能为Sal B通过激活PPARγ的活性,上调PTEN表达,进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致纤维化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B PPARΓ PTEN 上皮-间充质转分化
原文传递
CHOP在索拉菲尼联合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诱导人肝癌细胞MHCC97L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蔡爽 韩冰 +7 位作者 郑璐 汤雷 陈雨丝 杨毅 赵金有 杨婷 杨勤 谢汝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228,共7页
目的:探讨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在索拉菲尼联合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诱导人肝癌细胞MHCC97L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索拉菲尼联合SAHA对MHCC97L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索拉菲尼联合SAHA对细胞... 目的:探讨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在索拉菲尼联合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诱导人肝癌细胞MHCC97L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索拉菲尼联合SAHA对MHCC97L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索拉菲尼联合SAHA对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索拉菲尼联合SAHA对MHCC97L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p-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及CHOP蛋白表达的影响。此外,应用CHOP siRNA沉默CHOP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索拉菲尼联合SAHA对MHCC97L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索拉菲尼联合SAHA可使MHCC97L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细胞生长被阻滞在G 1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索拉菲尼联合SAHA可显著上调上述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同时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索拉菲尼联合SAHA可显著促进MHCC97L细胞凋亡(P<0.01);CHOP siRNA能显著抑制索拉菲尼联合SAHA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索拉菲尼联合SAHA可显著抑制MHCC97L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中CHO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索拉菲尼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处理促进糖尿病大鼠肾皮质骨形成蛋白和激活蛋白膜结合抑制物(BAMBI)表达并抑制炎症反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丹 彭灿 +6 位作者 肖雅文 潘秀超 李志阳 肖瑛 田陈 张帆 郭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控制糖尿病(DM)大鼠血糖后,DM大鼠肾皮质骨形成蛋白和激活蛋白膜结合抑制物(BAMBI)、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2(ASC-2)、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及炎性介质和相关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情况... 目的研究胰岛素控制糖尿病(DM)大鼠血糖后,DM大鼠肾皮质骨形成蛋白和激活蛋白膜结合抑制物(BAMBI)、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2(ASC-2)、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及炎性介质和相关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组及胰岛素处理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M大鼠模型,每组8只,DM成模4周后,胰岛素处理组予以皮下注射胰岛素[8 U/(kg·次)],每天3次,连续注射6周后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皮质BAMBI、NLRP3、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皮质BAMBI、NLRP3、ASC-2、caspase-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Ⅳ型胶原蛋白(Col4)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肾皮质中BAMBI、NLRP3的mRNA水平,ELISA检测肾皮质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的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BAMBI和NLRP3蛋白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肾皮质NLRP3的mRNA和蛋白水平及ASC-2、caspase-1的蛋白水平升高,α-SMA、FN、Col4蛋白表达也升高,而BAMBI的mRNA和蛋白水平及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降低,胰岛素处理组NLRP3的蛋白和mRNA水平及ASC-2、caspase-1的蛋白水平低于DM组,α-SMA、FN、Col4蛋白表达也低于DM组,而BAMBI的mRNA和蛋白水平及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高于DM组;胰岛素处理组IL-1β、IL-18的水平较DM组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在DM组以及胰岛素处理组中BAMBI和NLRP3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胰岛素处理可恢复DM大鼠肾皮质中BAMBI的表达,进而抑制NLRP3炎性体激活,减轻DM大鼠肾脏的炎症反应,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 骨形成蛋白和激活蛋白膜结合抑制物(BAMBI) 炎症反应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联合索拉菲尼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爽 韩冰 +6 位作者 郑璐 汤雷 马子华 陈雨丝 杨婷 杨勤 谢汝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51-155,168,共6页
目的:探讨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联合索拉菲尼(SOR)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MTT)法检测SAHA联合SOR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联合索拉菲尼(SOR)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MTT)法检测SAHA联合SOR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AHA联合SOR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SAHA联合SOR对HepG2细胞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磷酸化PERK(p-PERK)及活化转录因子4(ATF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单独的SAHA及SOR组比较,SAHA联合SOR可使HepG2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并显著促进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AHA联合SOR可显著上调GRP78、p-PERK及ATF4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A联合SOR可显著增强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内质网应激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内质网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索拉菲尼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花青素对油酸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小鼠Plin5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晨驰 韩萧萧 +3 位作者 杨柳 张景允 刘冉阳 杨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7-12,共6页
目的观察蓝莓花青素对油酸诱导AML12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过程中Plin5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AML12小鼠肝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油酸诱导组、维生素C组和蓝莓花青素组,每组设置3个复孔。对照组用DMEM/F12... 目的观察蓝莓花青素对油酸诱导AML12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过程中Plin5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AML12小鼠肝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油酸诱导组、维生素C组和蓝莓花青素组,每组设置3个复孔。对照组用DMEM/F12培养基培养;油酸诱导组、维生素C组及蓝莓花青素组用含0.75 mmol/L油酸的培养基处理24 h,复制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采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水溶性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维生素C组及蓝莓花青素组分别更换含50μg/ml维生素C及50μg/ml蓝莓花青素的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微板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沉积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AML12细胞Plin5、PI3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100μg/ml、150μg/ml、200μg/ml组细胞指数较0μg/ml组下降(P<0.05)。蓝莓花青素处理24 h后100μg/ml组抑制率为14.4%,而50μg/ml组未显示。油酸诱导组ALT、AST、T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维生素C组、蓝莓花青素组较油酸诱导组降低(P<0.05),蓝莓花青素组较维生素C组降低(P<0.05)。油酸诱导组积分光密度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维生素C组、蓝莓花青素组较油酸诱导组降低(P<0.05),蓝莓花青素组较维生素C组降低(P<0.05)。油酸诱导组Plin5、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维生素C组、蓝莓花青素组细胞较油酸诱导组降低(P<0.05),蓝莓花青素组细胞较维生素C组降低(P<0.05)。结论蓝莓花青素对油酸所致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该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的Plin5蛋白表达、减少了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滴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脂肪变性 蓝莓花青素 增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蛋白酶2及自噬相关蛋白5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雨丝 韩冰 +9 位作者 郑璐 蔡爽 汤雷 杨毅 郭怡歆 梁猜 赵金有 杨婷 杨勤 谢汝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7-853,共7页
目的:探讨二硫苏糖醇(DTT)诱导大鼠正常肝细胞BRL-3A发生内质网应激(ERS)过程中钙蛋白酶2(calpain-2)及自噬相关蛋白5(Atg5)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2.0 mmol/L DTT处理BRL-3A细胞0、6、12和24 h,诱导细胞发生ERS;实时无标记细胞... 目的:探讨二硫苏糖醇(DTT)诱导大鼠正常肝细胞BRL-3A发生内质网应激(ERS)过程中钙蛋白酶2(calpain-2)及自噬相关蛋白5(Atg5)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2.0 mmol/L DTT处理BRL-3A细胞0、6、12和24 h,诱导细胞发生ERS;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RTCA)检测DTT对BRL-3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检测calpain-2和Atg5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lpain-2、Atg5、Atg7、Atg12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水平的变化;免疫共沉淀(Co-IP)方法研究calpain-2与Atg5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DTT处理细胞后,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发现,DTT处理BRL-3A细胞6、12和24 h后,细胞凋亡较0 h组显著增多(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发现,DTT处理细胞后,细胞被阻滞在G1期(P<0.05)。DTT处理细胞6、12和24 h后,细胞中calpain-2和Atg5的m RNA表达水平较0 h组显著上调(P<0.05),calpain-2、Atg12和Atg7的蛋白水平也较0 h组显著升高,且LC3-II/LC3-I比值明显增大,而Atg5的表达较0 h组显著降低(P<0.05)。Co-IP发现,calpain-2抗体可以将Atg5蛋白从细胞裂解物中沉淀下来,Atg5抗体也可以将calpain-2从细胞裂解物中沉淀下来,证实calpain-2与Atg5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calpain-2可能通过与Atg5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ER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自噬相关蛋白5 钙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苏糖醇抑制序列相似性家族134成员B(FAM134B)介导的内质网自噬促进大鼠肝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怡歆 韩冰 +6 位作者 杨婷 陈雨丝 杨毅 梁猜 李佳瑶 杨勤 谢汝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04-1110,共7页
目的探讨序列相似性家族134成员B(FAM134B)介导的内质网自噬在内质网应激(ER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0、0.5、1.0、2.0、4.0、6.0)mmol/L的二硫苏糖醇(DTT)处理BRL-3A大鼠肝细胞48 h,实时无标记细胞动态分析(RT... 目的探讨序列相似性家族134成员B(FAM134B)介导的内质网自噬在内质网应激(ER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0、0.5、1.0、2.0、4.0、6.0)mmol/L的二硫苏糖醇(DTT)处理BRL-3A大鼠肝细胞48 h,实时无标记细胞动态分析(RTCA)检测肝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ERS及内质网自噬相关蛋白、内质网-线粒体接触位点相关蛋白及线粒体凋亡途经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内质网及溶酶体的荧光探针检测DTT处理细胞后二者的荧光共定位;线粒体钙离子荧光探针罗丹明2乙酰氧基甲酯(Rhod-2 AM)检测DTT对线粒体中钙离子水平的影响。结果DTT可显著抑制肝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DTT处理肝细胞后ERS及内质网自噬相关蛋白、内质网-线粒体接触位点相关蛋白及线粒体凋亡途经相关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DTT处理细胞后内质网和溶酶体的荧光共定位显著减弱,同时,线粒体内钙离子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结论DTT通过抑制FAM134B介导的内质网自噬,进而增加线粒体内Ca^(2+)的水平,促进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内质网自噬 序列相似性家族134成员B(FAM134B) 线粒体凋亡途经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A1在狼疮小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星丞 张帆 +7 位作者 严瑞 潘秀超 余洁 潘洪奖 田平平 刘忠强 石明隽 郭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561-2565,2575,共6页
目的:探讨SAA1在狼疮小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自发性狼疮肾炎小鼠(LN小鼠)与阴性对照的C57/BL小鼠用于体内实验,应用Masson染色检测其肾脏组织纤维化程度,应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技术检... 目的:探讨SAA1在狼疮小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自发性狼疮肾炎小鼠(LN小鼠)与阴性对照的C57/BL小鼠用于体内实验,应用Masson染色检测其肾脏组织纤维化程度,应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中SAA1以及相关EMT指标的表达情况;体外实验中,将mRTEC细胞应用不同处理后,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LPS+Si-NC和LPS+Si-SAA1组,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荧光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LN小鼠肾脏发生明显纤维化,SAA1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LPS能诱导mRTECs中SAA1、FN和α-SMA的表达,并降低E-Ca蛋白水平,而同时沉默SAA1能有效减缓LPS这一作用。结论:SAA1在狼疮小鼠中表达明显升高,且能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EMT mRTEC细胞 SA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血糖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Ski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露群 任飞燕 +7 位作者 刘玲伶 彭伟 张小欢 毛彦稳 刘慧铭 王圆圆 石明隽 郭兵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观察控制血糖前后Ski蛋白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DM组和胰岛素治疗(INS)组,DM组和INS组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DM大鼠模型,INS组于造模成功4... 目的:观察控制血糖前后Ski蛋白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DM组和胰岛素治疗(INS)组,DM组和INS组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DM大鼠模型,INS组于造模成功4周后给予胰岛素22 U/(kg·d)治疗6周,于造模后第10周,采用生化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及24 h尿蛋白量,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Ski、Collagen-Ⅲ及E-cadherin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D大鼠肾组织中Ski、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ollagen-Ⅲ、Smad3及p-Smad3(Ser432/42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大鼠相比,DM组大鼠体质量减轻、血糖及Hb A1c增高,肾小管和肾小球纤维化改变明显,INS组上述改变有所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肾组织Ski、Collagen-Ⅲ表达从高到低依次为DM组>INS组>NC组(P<0.05),E-cadherin表达从高到低依次为NC组>INS组>DM组(P<0.05);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肾组织TGF-β1、Collagen-Ⅲ、p-Smad3(Ser 432/425)和Ski蛋白的表达从高到低依次为DM组>INS组>NC组(P<0.05)。结论:DM大鼠肾组织Ski蛋白表达增高、TGF-β1/Smad3通路活化导致肾脏纤维化;而控制血糖后,Ski蛋白表达下调,TGF-β1/Smad3信号活化减弱,纤维化病变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糖尿病肾病 肾纤维化 Ski蛋白 胰岛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P2C降低eNOS Ser1177的磷酸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敬杰 张倩 +4 位作者 秦思 骆妍蓓 于敏 丁菁 陆德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0-526,共7页
目的探讨棕榈酸(PA)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蛋白磷酸酶2C(PP2C)对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第1177位丝氨酸(eNOS Ser1177)磷酸化的调控作用。方法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PA组、特异性PP2C抑制剂血根碱(San)联合PA组以及转染PP2Cα特异性小干... 目的探讨棕榈酸(PA)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蛋白磷酸酶2C(PP2C)对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第1177位丝氨酸(eNOS Ser1177)磷酸化的调控作用。方法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PA组、特异性PP2C抑制剂血根碱(San)联合PA组以及转染PP2Cα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总蛋白、eNOS Ser1177磷酸化水平和PP2Cα蛋白水平,二氨基荧光素-FM二乙酸酯(DAF-FM DA)负载法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NO)含量,免疫共沉淀法观察eNOS与PP2C之间的共定位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处理组eNOS Ser1177磷酸化水平及NO含量均降低,San预处理组可逆转以上变化。敲低PP2Cα蛋白表达水平后,eNOS Ser1177磷酸化水平增加。eNOS与PP2C在细胞内共定位。结论PA通过激活HUVEC的PP2C引起eNOS Ser1177磷酸化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PA) 蛋白磷酸酶2C(PP2C)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通饮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保护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楠楠 侯胜开 +2 位作者 马欢 屈璐 潘艳伶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糖通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 10只,剩余45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造模,将造模... 目的:通过观察糖通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 10只,剩余45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造模,将造模成功的40只均分为模型组(M组)、糖通饮组(T组)、厄贝沙坦组(Ⅰ组)及糖通饮联合厄贝沙坦组(T+Ⅰ组),T组、Ⅰ组、T+Ⅰ组均给予对应的药物灌胃治疗,N、M组均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8周末处死大鼠取肾皮质检测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TGF-β1、Smad2及Smad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N组比较,M组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2及Smad3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M组比较,T组、Ⅰ组、T+Ⅰ组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2及Smad3蛋白表达降低(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N组比较,M组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2及Smad3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M组比较,T组、Ⅰ组和T+Ⅰ组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2及Smad3 mRNA表达降低(P<0.05); T组、T+Ⅰ组与Ⅰ组比较,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2、Smad3蛋白及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通饮能够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TGF-β1表达,下调Smad2、Smad3,有效的保护肾脏,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通饮 糖尿病肾病 肾组织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2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在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简久莹 张妮 +5 位作者 余婷 王笑笑 伍聪聪 徐卫卫 郭兵 刘丽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194-3198,共5页
目的检测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SMYD2)在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 目的检测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SMYD2)在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提供新的方向。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DM12周组、DM24周组和DM28周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DM小鼠模型,处死小鼠后收集血清和肾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糖(BG)、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利用HE和Masson染色进行肾脏病理分析;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SMYD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小鼠BG、Scr和BUN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24周组和28周组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纤维增生,α⁃SMA、Vimentin、SMYD2和TGF⁃β1蛋白表达增加(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5),其中SMYD2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与α⁃SMA,Vimentin和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MYD2在DM小鼠肾组织中表达上调,推测其可能和TGF⁃β1表达上调共同参与EMT的发生,进而参与调控DN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 糖尿病肾病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通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楠楠 侯胜开 +1 位作者 屈璐 潘艳伶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糖通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10只,剩余的45只造模,将造模成功的40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B组)、糖通饮组(C组)、厄贝沙坦组(D组)及糖通饮+厄贝沙坦组(E组),每组10只;... 目的:探讨糖通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10只,剩余的45只造模,将造模成功的40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B组)、糖通饮组(C组)、厄贝沙坦组(D组)及糖通饮+厄贝沙坦组(E组),每组10只;C、D、E组给予对应的药物灌胃治疗,A组及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末检测大鼠的空腹血糖(FBG)、血清肌酐(SCr)及24h尿蛋白定量,取右侧肾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变化明显,FBG、SCr及24h尿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E组的FBG、SCr及24h尿蛋白明显降低,D组的SCr及24h尿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E组治疗后病理改变均明显减轻。结论:糖通饮能够有效地减少早期DN大鼠的24h尿蛋白,降低FBG和SCr水平,对大鼠肾脏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通饮 厄贝沙坦 尿蛋白 血清肌酐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