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
1
作者 蒋谨慎 《唐都学刊》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针对经济增长与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内在矛盾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反对“深绿”思潮提出的放弃经济增长的后现代方案,也不赞同“浅绿”思潮主张的技术化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方案,而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提出实现生态地发展需... 针对经济增长与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内在矛盾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反对“深绿”思潮提出的放弃经济增长的后现代方案,也不赞同“浅绿”思潮主张的技术化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方案,而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提出实现生态地发展需要在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的存在方式。虽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是对当代西方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作的反思和对当代西方社会发展道路探索的结果,存在着如何落地的现实困境,但这不仅对于我们深化对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在关联的理解,而且还对于我们反思现代社会的生态价值观、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人们的生存方式的生态缺陷,增进对我国绿色发展观的理解和研究,彰显其对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意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发展观 当代价值 绿色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的发展伦理意蕴 被引量:1
2
作者 蒋谨慎 《唐都学刊》 2017年第2期43-47,共5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把异化消费批判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批判勾连起来,重点探讨了异化消费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造成的危害,指认导致异化消费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扩张主义的经济逻辑,主张建构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解,实现人的...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把异化消费批判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批判勾连起来,重点探讨了异化消费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造成的危害,指认导致异化消费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扩张主义的经济逻辑,主张建构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解,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着从发展价值观反思到资本逻辑批判的深层发展伦理思想。这对我们审视发展的合理性,深入理解发展的本质以及克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现代性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异化消费 发展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决定论的生态批判及其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蒋谨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0-74,共5页
在如何看待技术与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上,西方绿色思潮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因于技术进步本身,并把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寄希望于开发更好的技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此指出,脱离社会结构抽象地谈论技术与生态危机的关系容易落入技术决定... 在如何看待技术与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上,西方绿色思潮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因于技术进步本身,并把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寄希望于开发更好的技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此指出,脱离社会结构抽象地谈论技术与生态危机的关系容易落入技术决定论的陷阱。技术决定论指认在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下的技术使用本质上是为资本增殖服务的,其结果造成了人与人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异化。他们提出在重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一种新的技术伦理,使之与社会进步相一致,从而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这对于我们坚持和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理论,防范技术运用的生态风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技术决定论 技术伦理 生态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美好生活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蒋谨慎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7期75-80,共6页
美好生活是现代社会发展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但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以资本扩张为内在驱动力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不但不能兑现它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承诺,反而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人与人之间的剥夺以及人的片面发展等异化... 美好生活是现代社会发展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但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以资本扩张为内在驱动力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不但不能兑现它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承诺,反而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人与人之间的剥夺以及人的片面发展等异化现象。对此,他们提出,只有破除资本逻辑的支配地位,选择走生态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这对我们注重防范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推动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美好生活观 当代价值 资本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蒋谨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28,共6页
与西方其他绿色思潮抽象地从文化价值观的维度反思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机制的内在逻辑进行生态审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利润逻辑、积累逻辑和竞争逻辑与生态逻辑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与西方其他绿色思潮抽象地从文化价值观的维度反思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机制的内在逻辑进行生态审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利润逻辑、积累逻辑和竞争逻辑与生态逻辑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提出,如果要从根本上化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防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的破坏和人的损害,需要实现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双重转变,并且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最为根本。这一思想虽然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作的反思,存在着如何借助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来实现其生态社会主义理想的现实困境,但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结构性矛盾以及生产方式矛盾的理解,而且还对于我们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绿色内涵、厘清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内在勾连和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生态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 生态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理路与当代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琴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49-53,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形成以前,各种所谓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风起云涌,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中创立了科学的共产主义思想,为领导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形成以前,各种所谓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风起云涌,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中创立了科学的共产主义思想,为领导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蓝图构想和终极追寻,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中建构了共产主义思想,梳理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理路及精神实质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运用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敏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114-115,共2页
情境教学具有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性,明确的指向性、教学的协同性和创设的完整性是其设计原则。在经典原著情境、巧妙的问题情境、互动的体验式情境和适度的多媒体情境的路径演绎中,给学生深刻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实现知识到情感的... 情境教学具有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性,明确的指向性、教学的协同性和创设的完整性是其设计原则。在经典原著情境、巧妙的问题情境、互动的体验式情境和适度的多媒体情境的路径演绎中,给学生深刻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实现知识到情感的转化、情感到信仰的升华,有助于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探析
8
作者 余红红 《品位·经典》 2024年第7期13-15,共3页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优秀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是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角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助于他们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用科学的价值观指导实践。大学生能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优秀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是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角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助于他们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用科学的价值观指导实践。大学生能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的决定因素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因此,厘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这既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主观要求,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实现自我担当和社会担当的必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式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运用探索
9
作者 罗敏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6期127-129,共3页
智慧式教学是借力互联网技术,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特点形成的具有内在契合性教学模式。遵循感染力和渗透力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统一、知和行统一的原则构建,按照问题导学、情景组织、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路径展开教学。
关键词 智慧式 契合性 构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与生态共荣共生——贵州建设“六大产业基地”的生态伦理向度
10
作者 蒋谨慎 《当代贵州》 2025年第10期58-61,共4页
“六大产业基地”的建设是一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伟大实践,贵州深刻认识到协调工业化与绿色化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并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如何协调工业化与绿色化之间... “六大产业基地”的建设是一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伟大实践,贵州深刻认识到协调工业化与绿色化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并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如何协调工业化与绿色化之间的内在矛盾,是现代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对贵州而言,“六大产业基地”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更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六大产业基地”在推动贵州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与当地生态建设紧密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可持续发展 贵州经济 产业升级 产业基地 生态保护 关键举措 伦理向度 共同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周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探析
11
作者 刘青锋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15,共5页
全面抗战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解放》周刊通过借助纪念活动、采用通俗语言、巧用图像符号等多种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理论学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等内容进行... 全面抗战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解放》周刊通过借助纪念活动、采用通俗语言、巧用图像符号等多种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理论学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等内容进行了广泛宣传。有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激发了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热情,为团结全民族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解放》周刊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特征与价值意蕴——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
12
作者 陈兴明 陈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10期210-212,共3页
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多种教学理论的协同运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充分融合、教学过程的全面把握上存在固有矛盾,导致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运行机制不顺畅,作用发挥不充分,教学效能不理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 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多种教学理论的协同运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充分融合、教学过程的全面把握上存在固有矛盾,导致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运行机制不顺畅,作用发挥不充分,教学效能不理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开展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是在教学理论、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的综合运用与全面把握上呈现出独特性;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三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该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指导性、模仿性,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教学模式 原理课 实践特征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析——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
13
作者 赵兴平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创新不仅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要求,也决定着国家...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创新不仅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要求,也决定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相对缺乏,往往不能满足新发展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此,阐述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大意义和现状,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以期培养出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创新能力 现状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校网络平台的《贵州省情》课程在线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
14
作者 李惠华 《电脑乐园》 2023年第3期238-240,共3页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的融合掀起了一场新的教学革命,使得利用网络开展课程在线教学,成为一种新的选择。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在线课程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所起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贵州省情》是结合贵州医科大学以及...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的融合掀起了一场新的教学革命,使得利用网络开展课程在线教学,成为一种新的选择。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在线课程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所起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贵州省情》是结合贵州医科大学以及贵州省其他高校的网络教育平台而开展的一门在线课程,该课程经过几年的努力与探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基于贵州医科大学以及贵州省其他高校网络平台的《贵州省情》课程在线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推动该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其他课程的在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网络平台 《贵州省情》 在线课程建设 贵州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机制探究
15
作者 陈兴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33期1-4,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文化特质表现为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上具有共通性,在认识的来源上具有相同性,在民本思想上具有趋同性,在世界观上具有一致性,以上4点构成了二者融合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文化特质表现为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上具有共通性,在认识的来源上具有相同性,在民本思想上具有趋同性,在世界观上具有一致性,以上4点构成了二者融合的文化基因。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创新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交流和学习机制的基础上,在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作用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探索
16
作者 罗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1期123-125,共3页
思政课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作为高校思政课主干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塑造政治认同的理论优势、厚植爱国情怀的价值优势、铸就理想信念的实践优势。面对环境变迁、理念偏差和成效不足的困难... 思政课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作为高校思政课主干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塑造政治认同的理论优势、厚植爱国情怀的价值优势、铸就理想信念的实践优势。面对环境变迁、理念偏差和成效不足的困难和挑战,课程应确立理性爱国精神培养目标,挖掘整理课程内在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红色基因植入课堂,开展“课堂革命”,充分发挥课程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价值意蕴 课堂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案例教学探析
17
作者 唐倬 《科学咨询》 2022年第21期229-231,共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抽象性让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以案例教学作为实践教学手段用于日常教学过程,其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真实情景与理论相结合,超越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藩篱。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教育内外部关系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及其当代启示
18
作者 刘青锋 郑佳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15期309-311,共3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维过程、实践过程和理论结果。从要不要马克思主义的激烈论争,到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艰辛探索,并最终寻求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径,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维过程、实践过程和理论结果。从要不要马克思主义的激烈论争,到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艰辛探索,并最终寻求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径,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重大转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最新成果和璀璨明珠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其理论思维具有主体自觉性、分析批判性、继承创新性的特点,这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理论思维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生成逻辑与当代启示——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琴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2期50-58,110,共10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同时开启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新的研究路向。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理论自觉和实践斗争昭示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生成逻辑。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形...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同时开启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新的研究路向。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理论自觉和实践斗争昭示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生成逻辑。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理路对当下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启示有: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元批判武器,坚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以祛意识形态之蔽;揭露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真实面目,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以寻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提升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蓉 《大学(思政教研)》 2022年第9期5-8,共4页
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并多次强调加强“四史”教育,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赓续革命传统,勇担时代重任。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深厚的教育优势,是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 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并多次强调加强“四史”教育,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赓续革命传统,勇担时代重任。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深厚的教育优势,是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基于此,文章探讨了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几种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红色文化 “四史”教育 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