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研型天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贵州师范大学"南仁东"创新人才实验班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董爱军
支启军
+4 位作者
肖文君
汪景琇
党世军
冯建超
朱化强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123,共9页
我国天文大科学设备郭守敬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LAMOST)、慧眼硬X射线调制卫星(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HXMT)以及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
我国天文大科学设备郭守敬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LAMOST)、慧眼硬X射线调制卫星(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HXMT)以及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陆续建成使用,急需大量从事天文前沿科学研究的创新人才.然而,天文专业发展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天文专业人才的培养.贵州师范大学立足于天文学科发展需求和贵州省省情,成立了"南仁东"创新人才实验班(简称南仁东班).同时,贵州师范大学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院校协同,借助其教育和科研资源优势,探索与实践了科研型天文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课程思政、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院校协同,培养科研型天文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开展天文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校协同
南仁东班
天文教育
天文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焦知识、情境与意义:重识科学传播模式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一鸣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9-54,共6页
科学传播模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尝试厘清模式的特征、关联与共性,有助于理解其丰富内涵,澄清国内学界的部分误解。缺失模式、外行专家模式、公众参与(participant)模式、民主模式以及"河流"类比、"阐述连续体"&qu...
科学传播模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尝试厘清模式的特征、关联与共性,有助于理解其丰富内涵,澄清国内学界的部分误解。缺失模式、外行专家模式、公众参与(participant)模式、民主模式以及"河流"类比、"阐述连续体""混合型论坛"等均不同程度地聚焦知识,涉及线性特征的构建、知识黑箱的开启、各类知识的相容。科学传播在情境上具有复杂性,背景、情感等因素均会影响公众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与理解,情境模式、公众参与(engagement)模式、科学传播的当代定义等均已体现;"概念空间"及文化视角则揭示了科学传播的趋势已从知识的传播转向了意义的建构。天文学传播案例或可为探索融合知识、情境与意义的科学传播模式带来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学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传播模式
天文学传播
原文传递
题名
科研型天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贵州师范大学"南仁东"创新人才实验班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董爱军
支启军
肖文君
汪景琇
党世军
冯建超
朱化强
机构
贵州
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贵州
省射电
天文
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
贵州师范大学天文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
台
出处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12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831120)
贵州省教学改革项目(2021049、2021056)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GZZD35)资助。
文摘
我国天文大科学设备郭守敬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LAMOST)、慧眼硬X射线调制卫星(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HXMT)以及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陆续建成使用,急需大量从事天文前沿科学研究的创新人才.然而,天文专业发展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天文专业人才的培养.贵州师范大学立足于天文学科发展需求和贵州省省情,成立了"南仁东"创新人才实验班(简称南仁东班).同时,贵州师范大学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院校协同,借助其教育和科研资源优势,探索与实践了科研型天文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课程思政、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院校协同,培养科研型天文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开展天文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院校协同
南仁东班
天文教育
天文创新人才培养
Keywords
collaboration of institution and university
Nan Ren-Dong Class
astronomical education
astronomical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分类号
P1-4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焦知识、情境与意义:重识科学传播模式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一鸣
机构
贵州
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天文
系
贵州师范大学天文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9-54,共6页
基金
贵州省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贵州依托FAST打造世界天文高地对策研究”(20GZZD35)。
文摘
科学传播模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尝试厘清模式的特征、关联与共性,有助于理解其丰富内涵,澄清国内学界的部分误解。缺失模式、外行专家模式、公众参与(participant)模式、民主模式以及"河流"类比、"阐述连续体""混合型论坛"等均不同程度地聚焦知识,涉及线性特征的构建、知识黑箱的开启、各类知识的相容。科学传播在情境上具有复杂性,背景、情感等因素均会影响公众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与理解,情境模式、公众参与(engagement)模式、科学传播的当代定义等均已体现;"概念空间"及文化视角则揭示了科学传播的趋势已从知识的传播转向了意义的建构。天文学传播案例或可为探索融合知识、情境与意义的科学传播模式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科学社会学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传播模式
天文学传播
Keywords
sociology of scienc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model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ng astronomy with the public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研型天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贵州师范大学"南仁东"创新人才实验班为例
董爱军
支启军
肖文君
汪景琇
党世军
冯建超
朱化强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聚焦知识、情境与意义:重识科学传播模式
张一鸣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