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资源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鲍扬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36期167-168,共2页
《文化资源学》是贵州师范学院旅游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该门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流于形式;任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应用类辅助课程等问题.因而应从加强多功能实验室建设、积... 《文化资源学》是贵州师范学院旅游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该门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流于形式;任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应用类辅助课程等问题.因而应从加强多功能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完善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培养出符合地方文化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源学》 实践教学改革 复合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文化赋能贵州节庆文旅品牌叙事
2
作者 姚莉 《当代贵州》 2025年第9期52-53,共2页
从民俗叙事的视角深度挖掘、创新利用民俗节庆文化资源,可为民俗文化赋能贵州节庆文旅品牌建设提供新思路。民俗节庆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旅游资源。以语言、物象、仪式、数字化等多维叙事形式深度挖掘和展现... 从民俗叙事的视角深度挖掘、创新利用民俗节庆文化资源,可为民俗文化赋能贵州节庆文旅品牌建设提供新思路。民俗节庆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旅游资源。以语言、物象、仪式、数字化等多维叙事形式深度挖掘和展现民俗节庆文化,是讲好贵州故事,赋能节庆品牌建设的重要方法。当前,贵州各地积极打造以民族民俗节庆为依托的文旅品牌,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从民俗叙事的视角深度挖掘、创新利用民俗节庆文化资源,可为民俗文化赋能贵州节庆文旅品牌建设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俗文化 文旅产业 民俗叙事 创新利用 深度挖掘 节庆 叙事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及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孙小龙 秦彬朦 +3 位作者 郜捷 刘红兰 朱林彤 侯晓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9-48,共10页
文旅融合是推动贵州省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全面和准确的评价贵州省及9个市(州)文旅融合效率特征与空间格局有助于推动贵州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2015-2019年贵州省9个市(州)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 文旅融合是推动贵州省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全面和准确的评价贵州省及9个市(州)文旅融合效率特征与空间格局有助于推动贵州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2015-2019年贵州省9个市(州)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进行评价,通过ArcGIS以及GeoDa软件探究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受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影响,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总体效率水平不高;2)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上升趋势,但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仍然没有达到最佳状态;3)空间分布方面,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的高热值区均分布在黔中和黔西南,黔东南地区融合效率最低;4)空间关联方面,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空间关联度不高,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中仅贵阳市呈现“H-H”集聚。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融合效率 时空演化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开发背景下的贵州传统农耕保护与民族文化传承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杰 《新农业》 2022年第2期93-95,共3页
传统农耕孕育民族文化,保护传统农耕也即保护民族文化。贵州境内尚存一定数量的资源禀赋极高的传统农耕存留区,在不改变其自然变迁趋势的前提下,其存续前景不容乐观。对此,应通过农旅融合手段重构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机制,进而重构民族... 传统农耕孕育民族文化,保护传统农耕也即保护民族文化。贵州境内尚存一定数量的资源禀赋极高的传统农耕存留区,在不改变其自然变迁趋势的前提下,其存续前景不容乐观。对此,应通过农旅融合手段重构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机制,进而重构民族文化可持续传承机制。依托价值观照、过程收益、主客共享等运作要素,农旅融合促成了传统农耕活态传承机制的构建与运行。通过促发主动保护、促成活态传承以及促进良性变迁,农旅融合又促成民族文化可持续传承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 传统农耕 民族文化 商业开发 活态传承
原文传递
《文化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
5
作者 张亚芝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年第2期171-174,共4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范式,为高校落实德育教育指明了新航向和新途径。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文化政策与法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与国家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天然的联系和一致性,是全...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范式,为高校落实德育教育指明了新航向和新途径。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文化政策与法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与国家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天然的联系和一致性,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实践。结合《文化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具体教学目标与内容,构建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内容体系,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应从统筹规划专业课程思政制度建设、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能力、创新无痕式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评教又评学双向维度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等方面具体构建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政策与法规》 课程思政 内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利用完备乡村基础设施推动乡村旅游轻资产运营模式走向深远
6
作者 路健桥 周杰 宗积章 《基建管理优化》 2025年第1期23-25,共3页
经过多年建设,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备,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质。为促使更多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事业,应积极推广乡村旅游轻资产发展模式。发展轻资产型乡村旅游,有利于构建良性的乡村旅游竞争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相产业联动发展;能有... 经过多年建设,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备,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质。为促使更多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事业,应积极推广乡村旅游轻资产发展模式。发展轻资产型乡村旅游,有利于构建良性的乡村旅游竞争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相产业联动发展;能有效提升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乡村旅游接待户的经营成本;也能极大丰富乡村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延长停留时间,提升乡村旅游经营户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基础设施 资源利用率 乡村旅游 轻资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贵州侗族非遗的保护困境与纾解对策
7
作者 姚莉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5-50,共6页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空间分布、类型、级别、保护状况等方面梳理贵州侗族非遗资源的现状,并从文化环境、文化认同、传承主体、政策制度等方面分析城镇化背景下非遗保护困境。基于此,城...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空间分布、类型、级别、保护状况等方面梳理贵州侗族非遗资源的现状,并从文化环境、文化认同、传承主体、政策制度等方面分析城镇化背景下非遗保护困境。基于此,城镇化建设中贵州侗族非遗保护的纾解对策有:在重视人居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在重视完成“规定性”发展指标的同时,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在重视高效益产业培育的同时,加强对非遗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在重视非遗项目的管理的同时,重视对各类非遗传承人的引导与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制型制度环境、旅游投资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来自贵州旅发大会的证据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小龙 郜捷 +1 位作者 林璧属 李磊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100,共8页
基于制度创新理论视角,以贵州9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以(旅游产业发展)发大会为代表的管制型制度环境对中小尺度城市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2000—2018年举办旅发大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 基于制度创新理论视角,以贵州9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以(旅游产业发展)发大会为代表的管制型制度环境对中小尺度城市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2000—2018年举办旅发大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比较发现,由于客源市场结构的差异,旅发大会对国内旅游接待人次的影响要高于国内旅游收入.旅发大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为累积叠加的滞后效应形式,其影响系数在逐年成倍递增,并从第4个年度开始逐渐变为显著影响.旅发大会通过旅游投资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政府投入规模和社会资本引入力度.基于以上结论,提出选择旅游资源禀赋好和旅游产业潜力强的城市举办旅发大会,持续性的举办旅发大会,充分发挥旅发大会综合协调机制平台作用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制型制度环境 旅游投资 旅游经济增长 旅发大会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验文化学习的酒店管理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以贵州高校为例
9
作者 孙小龙 秦彬朦 郜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22期195-198,共4页
该研究以贵州省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在校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检验了体验文化学习对学生从业技能和实习满意度的积极影响作用,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贵州高校 体验文化学习 教学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郜捷 孙小龙 朱林彤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27-34,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梳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空间差异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贵州省各地区间旅游发展差距与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区域间旅游业发展相对差异在逐年缩小,但黔东南州相对差距反向... 高质量发展是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梳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空间差异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贵州省各地区间旅游发展差距与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区域间旅游业发展相对差异在逐年缩小,但黔东南州相对差距反向扩大,遵义市和黔南州相对差距正向扩大。并结合贵州省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交通区位、地区经济方面分析旅游业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空间差异 旅游业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遗”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贵州省从江县侗族非遗资源评估为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姚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99-110,共1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估是非遗项目级别认定和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诸多制度、规范、标准并不完善,各地在非遗项目遴选和申报时缺乏完善的非遗价值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难以有效地保障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估是非遗项目级别认定和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诸多制度、规范、标准并不完善,各地在非遗项目遴选和申报时缺乏完善的非遗价值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难以有效地保障非遗项目评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建构一套适宜的"申遗"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贵州省从江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对非遗项目的类别及构成、濒危状况、保护状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从非遗的品质评估、价值评估、濒危度评估、保护评估四个维度构建了非遗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价结论分析各类非遗资源的申遗价值与重要级别,划分出不同性质非遗资源差异化保护的形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项目申报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标体系 价值评估 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学院视角的文旅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乐京 姚小燕 李楠楠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35-41,共7页
基于产业学院的视角,明晰文旅融合所需人才的培养定位逻辑与关联,在聚焦文旅产业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协同建设虚拟教研室,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等方法策略,构建文旅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模... 基于产业学院的视角,明晰文旅融合所需人才的培养定位逻辑与关联,在聚焦文旅产业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协同建设虚拟教研室,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等方法策略,构建文旅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业学院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输送融合型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文旅融合 虚拟教研室 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莉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2-18,共7页
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巨变,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保护与传承的危机。数字化技术能高效、完整、生动、海量的记录、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对贵州省六个县的侗族非物质文... 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巨变,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保护与传承的危机。数字化技术能高效、完整、生动、海量的记录、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对贵州省六个县的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情况进行调研,主要从动力、模式、工作机制、路径几个方面分析当前贵州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现状,总结数字化保护中数据库建设、平台建设、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资源配置等重点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建议,旨在为贵州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侗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经验探索——以贵州M村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红梅 张香菊 +1 位作者 费广玉 刘锋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十二五期间,贵州旅游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成效显著,其中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旅游扶贫的重要手段。贵州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实践中优化旅游要素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推动了贵州旅游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主要分析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中的... 十二五期间,贵州旅游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成效显著,其中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旅游扶贫的重要手段。贵州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实践中优化旅游要素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推动了贵州旅游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主要分析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中的生产要素投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改革的经验,提出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经验,探索出一条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供给侧改革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旅游扶贫产业组织模式研究——以雷山县朗德镇“总社+分社+农户”为讨论对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红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9-31,共3页
本文以贵州省雷山县朗德镇“总社+分社+农户”的旅游扶贫模式调查为基础,采取了实地调查法、深度访谈、对比研究方法,分析了雷山县朗德镇旅游扶贫产业组织模式的组织结构及制度优势。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总社+分社+农户”的旅游扶贫... 本文以贵州省雷山县朗德镇“总社+分社+农户”的旅游扶贫模式调查为基础,采取了实地调查法、深度访谈、对比研究方法,分析了雷山县朗德镇旅游扶贫产业组织模式的组织结构及制度优势。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总社+分社+农户”的旅游扶贫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深化,弥补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模式的制度化缺陷,有效地避免了交易成本过高及“敲竹杠”行为。因此,“总社+分社+农户”旅游扶贫产业组织模式,以农业、旅游业融合为纽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乡村旅游共同体,充分发挥了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强、返贫率低的特点,真正实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扶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产业组织模式 “总社+分社+农户” 产业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影响效应评价——以《贵州省旅游条例》为例
16
作者 郜捷 孙小龙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5-99,共5页
通过对贵州省地方综合性旅游立法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内容的变动对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旅游资源、全域旅游发展、民生效益、旅游管理体制以及相关经济主体的影响。《贵州省旅游条例》对旅游综合执法的实际指导意义... 通过对贵州省地方综合性旅游立法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内容的变动对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旅游资源、全域旅游发展、民生效益、旅游管理体制以及相关经济主体的影响。《贵州省旅游条例》对旅游综合执法的实际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不强,缺少对重要利益主体社区居民的权利和义务明晰。建议突出地方旅游业特色,加强文旅融合发展,提高旅游综合执法的可操作性,并关注当地居民在旅游立法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 旅游业发展 旅游条例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贵州省68位返乡农民工的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雪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1期3-5,44,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创”政策的大力推进及脱贫攻坚战役在西部贫困地区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回自己的家乡,开始从事乡村旅游创业。通过对来自贵州省的68位返乡从事乡村旅游创业的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结果显示,...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创”政策的大力推进及脱贫攻坚战役在西部贫困地区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回自己的家乡,开始从事乡村旅游创业。通过对来自贵州省的68位返乡从事乡村旅游创业的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从事乡村旅游创业和个人、家庭、家乡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政策环境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其中家乡所在地的环境因素俨然成为了影响西部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推动西部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实践进一步发展,首先必须做好地方乡村旅游创业环境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贫困地区 返乡农民工 乡村旅游创业 影响因素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设计与营销策略研究——以贵州省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家乐 任可欣 +2 位作者 刘宇芳 金琼 刘鹏鹏 《文化产业》 2020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作为当代博物馆发展的产物,承载着每个博物馆自身的文化内涵。本文以贵州省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参考文化衍生品开发和营销现状,提出博物馆应结合现代新的营销手段,开发设计出新颖有亮点的衍生品,使其在经济效益和文化效...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作为当代博物馆发展的产物,承载着每个博物馆自身的文化内涵。本文以贵州省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参考文化衍生品开发和营销现状,提出博物馆应结合现代新的营销手段,开发设计出新颖有亮点的衍生品,使其在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上实现双赢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衍生品 开发设计 营销策略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效应比较研究--以秀水村、寨沙侗寨、云舍村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锋 刘韬 刘慧 《广东蚕业》 2022年第8期143-146,共4页
秀水村、寨沙侗寨、云舍村是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给民族村寨各方面带来了提升。文章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 24.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与检验;按照1~9标度法,在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确定各指标权... 秀水村、寨沙侗寨、云舍村是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给民族村寨各方面带来了提升。文章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 24.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与检验;按照1~9标度法,在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确定各指标权重值,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3个案例地的旅游效应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旅游效应与经济效应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地理区位优势越大,居民旅游参与率越高,旅游效应则更优;环境效应评价水平较高,社会效应无明显差异;村寨居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等有待进一步提升,村寨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开发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乡村旅游 旅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后期困境的形成机制——基于贵州省丹寨县卡拉村的探索性研究
20
作者 白雪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0-78,共9页
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的乡村旅游创业实践因受到诸多环境因素及个人因素的影响而面临许多后期困境,严重阻碍其创业实践的可持续性。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对贵州省丹寨县卡拉村返乡农民工的乡村旅游创业实践进行探索性研究。... 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的乡村旅游创业实践因受到诸多环境因素及个人因素的影响而面临许多后期困境,严重阻碍其创业实践的可持续性。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对贵州省丹寨县卡拉村返乡农民工的乡村旅游创业实践进行探索性研究。以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搜集研究资料,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凝练出卡拉村返乡旅游创业者面临着资金、土地、人才、管理技能、客源聚集等创业后期困境,继而进一步探讨了产生这些后期困境的深层次逻辑原因。基于此,构建了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后期困境的形成路径理论模型,以此揭示了其形成机制。最后,从金融、土地和智力支持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后期困境的扶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 乡村旅游创业 后期困境 形成机制 卡拉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