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植物太子参3种病害的病原鉴定与病害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国辉 王龙 +5 位作者 任永权 范成明 陈宇红 胡赞民 贺定翔 兰才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7-179,共3页
2014—2015年,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发现了2种新的真菌病害和1种生理性病害。经实地调查、组织分离和显微鉴定,在发病块茎上得到主要致病菌博宁刺盘孢(Colletotrichum boninens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 2014—2015年,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发现了2种新的真菌病害和1种生理性病害。经实地调查、组织分离和显微鉴定,在发病块茎上得到主要致病菌博宁刺盘孢(Colletotrichum boninens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在病叶上得到的致病菌为茄匐柄霉(Stemphylium solani),同时还发现因棚内光照过强导致生理性病害高温日灼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腐烂病 褐斑病 高温日灼病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帅锋 郑传柱 +3 位作者 张丽 兰才武 贺定翔 丁安伟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69-7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质量,为何首乌药材适宜产地的确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何首乌主要含有的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为指标,通过HCLP法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运用matlab进行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研究产地差异对何首乌药材质...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质量,为何首乌药材适宜产地的确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何首乌主要含有的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为指标,通过HCLP法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运用matlab进行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研究产地差异对何首乌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地对何首乌各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中二苯乙烯苷与结合蒽醌类成分呈显著正相关性。聚类分析表明云南、贵州产何首乌质量较优。结论:不同产地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故有必要建立不同地域药材质量标准,以确保何首乌临床合理、安全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产地 高效液相色谱 二苯乙烯 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对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帅锋 郑传柱 +4 位作者 张丽 姚卫峰 兰才武 贺定翔 丁安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11期1177-1179,118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何首乌药材中二苯乙烯苷以及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何首乌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HPLC测定来自贵州施秉县不同采收期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采收期何...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何首乌药材中二苯乙烯苷以及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何首乌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HPLC测定来自贵州施秉县不同采收期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样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9月份>10月份>8月份>11月份>12月份>1月份。结合型蒽醌含量在9月份达到峰值,随后随时间推移而降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样品综合评价指数9、10月份较高。结论:9、10月份为何首乌较为适宜的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不同采收期 二苯乙烯苷 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立枯病的病害分析及生防初探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国辉 王龙 +5 位作者 任永权 贺定翔 兰才武 范成明 陈宇红 胡赞民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1期205-209,共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在每年3—5月份都会发生严重真菌病害,经实地调查、组织分离和显微鉴定,得到主要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其导致的病害为太子参立枯病。同时,还在病土中分离纯化得到对太...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在每年3—5月份都会发生严重真菌病害,经实地调查、组织分离和显微鉴定,得到主要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其导致的病害为太子参立枯病。同时,还在病土中分离纯化得到对太子参种苗有致病能力的病原菌互隔文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e)。生防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acillus spp.)GH18菌株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病原菌互隔文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e)的抑菌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立枯病 立枯丝核菌 互隔文链孢霉 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邹立思 马阳 +3 位作者 王胜男 侯娅 刘训红 兰才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6期766-771,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其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探讨其内在关系。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国内4个主产区太子参药材及其土壤中2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传统产区太子...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其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探讨其内在关系。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国内4个主产区太子参药材及其土壤中2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传统产区太子参药材中铁、铝含量远高于栽培基地药材,且对钙有富集作用;相关分析表明,传统产区太子参药材与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显著相关,栽培基地药材与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基本不相关。结论:太子参药材所含无机元素可能与其地道性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为认识太子参的地道性成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无机元素 土壤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蒽醌、黄酮及酚酸类成分 被引量:31
6
作者 罗益远 刘娟秀 +4 位作者 刘廷 刘训红 兰才武 王胜男 华愉教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7-335,共9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何首乌中二苯乙烯(二苯乙烯苷、虎杖苷、白藜芦醇)、蒽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β-D-吡喃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黄酮(表儿茶素、芦丁、金丝桃苷、紫云英...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何首乌中二苯乙烯(二苯乙烯苷、虎杖苷、白藜芦醇)、蒽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β-D-吡喃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黄酮(表儿茶素、芦丁、金丝桃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和酚酸(没食子酸)等4类共14种目标成分的方法。何首乌样品用70%甲醇在室温下以料液比1∶25超声提取45min,提取液以12 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100mm×2.1mm×1.7μm),以水(含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体积流量0.25mL/min,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4种目标化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1 5;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85%~102.13%之间,RSD均小于5%。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何首乌中多元功效物质或指标成分的同时测定,为何首乌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二苯乙烯类 蒽醌 黄酮 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何首乌中10种核苷类成分 被引量:17
7
作者 罗益远 刘娟秀 +4 位作者 刘训红 兰才武 侯娅 马阳 徐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9-524,共6页
建立了何首乌药材中10种核苷类成分(尿嘧啶、胞苷、鸟嘌呤、尿苷、腺嘌呤、肌苷、鸟苷、胸苷、腺苷、2'-脱氧胞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QTRAP-MS/MS)同时测定的分析方法。不同产地何首乌样品用超纯水... 建立了何首乌药材中10种核苷类成分(尿嘧啶、胞苷、鸟嘌呤、尿苷、腺嘌呤、肌苷、鸟苷、胸苷、腺苷、2'-脱氧胞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QTRAP-MS/MS)同时测定的分析方法。不同产地何首乌样品用超纯水在室温下超声提取,提取液经高速离心处理,取上清液,经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2.1 mm×150 mm,3μm),以甲醇-5 mmol/L醋酸铵(含0.1%冰醋酸)为流动相,0.4 m L/min梯度洗脱,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10种核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1.05~9.68 ng/m 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8%~104.8%,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8%~5.0%之间。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为何首乌药材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 产地 核苷 碱基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不同加工何首乌中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益远 刘娟秀 +4 位作者 刘训红 王胜男 华愉教 兰才武 邢清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9,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加工何首乌中化学成分差异的分析方法。何首乌样品采用甲醇在室温下超声提取后,采用UPLC-QTOF-MS进行分析,对采集的图谱通过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加工何首乌中化学成分差异的分析方法。何首乌样品采用甲醇在室温下超声提取后,采用UPLC-QTOF-MS进行分析,对采集的图谱通过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然后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加工何首乌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初步筛选并鉴定出33种不同加工何首乌间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其中15种为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不同加工方法对何首乌代谢产物差异性的影响规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加工方法 差异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何首乌中核苷类成分 被引量:3
9
作者 罗益远 刘娟秀 +4 位作者 刘训红 兰才武 徐力 侯娅 马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分析何首乌中10种核苷类成分,探讨10种核苷类成分含量对总核苷含量的影响程度。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技术测定何首乌中10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到10种核苷类成分含量对总核苷含量影响程度... 分析何首乌中10种核苷类成分,探讨10种核苷类成分含量对总核苷含量的影响程度。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技术测定何首乌中10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到10种核苷类成分含量对总核苷含量影响程度的最优方程。结果显示何首乌核苷类成分中以尿苷、腺嘌呤、鸟苷、胞苷含量较高;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尿苷、胞苷和胸苷含量对总核苷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尿苷、胞苷和胸苷含量可标示总核苷作为何首乌药材质量评价的一项指标,为何首乌药材质量的多指标评价体系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 逐步回归分析 核苷 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的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侯娅 马阳 +5 位作者 邹立思 刘训红 罗益远 刘娟秀 兰才武 袁济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75-280,共6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化学组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根据...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化学组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别;用PCA和PLS-DA进行数据处理,找出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的差异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太子参水提物中主要含有氨基酸、核苷、糖、有机酸等17种化学成分,其主成分为精氨酸;4个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中化学成分差异明显,福建柘荣太子参水提物中异丁酰基甘氨酸、鸟嘌呤、腺苷含量较高,贵州施秉太子参水提物中含有较多的尿苷-5'-单磷酸、异麦芽糖,安徽宣城太子参水提物中精氨酸、月桂酸、5-甲基胞苷、谷氨酸、组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江苏句容太子参水提物中含有较多的N-乙酰-5-甲氧基色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UPL C-Triple TOF-MS/MS 水溶性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指标成分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阳 侯娅 +4 位作者 邹立思 刘训红 兰才武 罗益远 刘娟秀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23-1727,共5页
目的:分析太子参指标成分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CA)、偏最小二乘分析(PLS)、PCA排序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太子参中指标成分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探究影响太子参指标成分积累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产地与采收时间对太子... 目的:分析太子参指标成分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CA)、偏最小二乘分析(PLS)、PCA排序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太子参中指标成分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探究影响太子参指标成分积累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产地与采收时间对太子参中指标成分含量均存在影响。气候因子中月最低气温、月平均气湿、月降水量以及年降水量是影响太子参指标成分含量的主导因素。结论:通过气候因子与指标成分间的正负相关性分析,可以解释太子参传统采收时间的合理性以及江苏句容太子参环肽B含量较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指标成分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质太子参核苷类成分QTRAP LC-MS/MS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阳 侯娅 +4 位作者 邹立思 刘训红 徐力 兰才武 袁济端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1-714,共4页
目的:分析太子参中核苷类成分,比较不同种质太子参间的差异。方法:采用QTRAP LC-MS/MS技术同时测定5个种质太子参中13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质太子参核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核苷总量以福建柘荣(... 目的:分析太子参中核苷类成分,比较不同种质太子参间的差异。方法:采用QTRAP LC-MS/MS技术同时测定5个种质太子参中13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质太子参核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核苷总量以福建柘荣(ZS2)最高,贵州施秉(SB)最低。福建柘荣(ZS1)与安徽宣城(XC)间核苷含量差异较小。结论:为进一步阐明生态环境对太子参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儿参 种质 核苷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Pathogen and Bio-control of Dampingoff Disease in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in Qiandongnan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13
作者 张国辉 王龙 +5 位作者 任永权 贺定翔 兰才武 范成明 陈宇红 胡赞民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10期2304-2308,共5页
Fungal diseases occur seriously in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in Qian- dongnan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from March to May every year. By field in- vestigation, tissue isolation and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 Fungal diseases occur seriously in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in Qian- dongnan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from March to May every year. By field in- vestigation, tissue isolation and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the main pathogen was iden- tified as Rhizoctonia solanL the pathogen of damping-off disease. At the same time, Alternaria alternate was also isolated from the sampled diseased soil, and it has pathogenicity to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seedlings. The bio-control test showed that GH18 strain (Bacillus spp.) had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Rhizoctonia solani and Alternaria altern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Damping-off disease Rhizoctonia solani Alternaria alternate Bacillus s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何首乌的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16
14
作者 罗益远 刘娟秀 +4 位作者 刘训红 王胜男 华愉教 兰才武 邢清清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8-689,共12页
为了探讨不同产地对何首乌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 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何首乌中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 为了探讨不同产地对何首乌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 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何首乌中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以提取特征峰;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4个不同产地的何首乌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可得到有效区分;初步筛选出36种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并鉴定出33种成分,其中有12种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该结果可为揭示产地对何首乌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 MS/MS) 差异性化学成分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RAP-MS/MS分析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核苷类成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益远 刘娟秀 +4 位作者 刘训红 兰才武 侯娅 马阳 徐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922,共4页
目的:分析何首乌中核苷类成分积累的动态变化,以确定何首乌的适宜采收期。方法:采用UPLCQTRAP-MS/MS技术测定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9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何首乌核苷类成分中,以尿苷、腺嘌呤、鸟苷、胞苷含量较高;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 目的:分析何首乌中核苷类成分积累的动态变化,以确定何首乌的适宜采收期。方法:采用UPLCQTRAP-MS/MS技术测定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9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何首乌核苷类成分中,以尿苷、腺嘌呤、鸟苷、胞苷含量较高;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核苷类成分含量呈峰谷状变化,12月份含量相对较高。结论:何首乌核苷类成分的积累与生长期密切相关,其积累高峰期与当地传统采收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UPLC-QTRAP-MS/MS 核苷类成分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的规范化栽培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玉德 王桃银 +4 位作者 李世玉 赵鹏 肖平阔 贺定翔 兰才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2年第7期31-34,共4页
目的:推进钩藤的野生转家种并探索钩藤的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深圳津村药业有限公司结合业务发展需要与贵州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了钩藤的规范化栽培研究工作,并进行了不同定植年限、不同采收时间... 目的:推进钩藤的野生转家种并探索钩藤的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深圳津村药业有限公司结合业务发展需要与贵州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了钩藤的规范化栽培研究工作,并进行了不同定植年限、不同采收时间、不同采收部位和不同加工方法的试验。结果:从定植年限来看,定植2年后随着定植年限的增加,钩藤总生物碱含量没有明显差异;10月至次年1月由于钩藤枝条中总生物碱含量较高,属于最佳采收期;煮后再烘、蒸后再烘、直接烘干和直接晒干4种加工方法加工的钩藤,其总生物碱含量也没有明显差异,但从外观颜色来看,直接烘干的较深,其他3种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人工栽培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钩藤的生长适宜于林下间种栽培方式,结合贵州省山多林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可以支持当地产业的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人工栽培 采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首乌藤中13种成分 被引量:17
17
作者 罗益远 刘娟秀 +4 位作者 王锋 刘训红 王胜男 华愉教 兰才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74-1479,共6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首乌藤中二苯乙烯(二苯乙烯苷、虎杖苷、白藜芦醇)、蒽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黄酮(表儿茶素、芦丁、金丝桃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及酚酸(没...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首乌藤中二苯乙烯(二苯乙烯苷、虎杖苷、白藜芦醇)、蒽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黄酮(表儿茶素、芦丁、金丝桃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及酚酸(没食子酸)等13种成分的方法。采用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25 m 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采用TOPSIS法对13种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3种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1 5,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24%~102.3%,RSD均小于5%。TOPSIS分析显示广州产的样品综合质量较好。所建立的方法准确、专属性、重复性较好,可用于首乌藤中多元功效物质或指标成分的同时测定,为首乌藤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乌藤 UPLC-MS/MS 二苯乙烯类 蒽醌 黄酮 酚酸 同时测定
原文传递
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多元功效物质的动态积累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罗益远 刘娟秀 +5 位作者 刘训红 兰才武 侯娅 马阳 王胜男 蔡宝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565-2570,共6页
考察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多元功效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何首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MEKC-DAD)测定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蒽醌类及儿茶素的含量,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多元功效物质进行综合... 考察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多元功效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何首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MEKC-DAD)测定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蒽醌类及儿茶素的含量,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多元功效物质进行综合评价。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多元功效物质的含量呈现动态变化,二苯乙烯苷的含量11月份最高;结合蒽醌的总量11—12月份最高;儿茶素的含量在9月份相对较高;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显示,11月份采收的何首乌药材综合评价指数明显高于其他采收期样品。11月份为何首乌药材适宜的采收期,与当地传统采收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 多元功效物质 动态积累
原文传递
何首乌中核苷类成分QTRAP UPLC-MS/MS分析
19
作者 徐力 罗益远 +5 位作者 刘娟秀 刘训红 房克慧 兰才武 侯娅 马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5-58,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何首乌中10种核苷类成分的QTRAP UPLC-MS/MS分析方法,分析比较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中核苷类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QTRAP UPLC-MS/MS技术,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2.1 mm×150 mm,3μm),流动相甲醇-5 mmol·L-...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何首乌中10种核苷类成分的QTRAP UPLC-MS/MS分析方法,分析比较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中核苷类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QTRAP UPLC-MS/MS技术,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2.1 mm×150 mm,3μm),流动相甲醇-5 mmol·L-1乙酸铵(含0.1%冰乙酸),0.4 m L·min-1梯度洗脱,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何首乌商品药材中10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10种核苷类成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何首乌商品药材中核苷类成分尿苷、腺嘌呤、鸟苷、胞苷含量均较高;生何首乌与制何首乌中核苷类成分含量差异明显。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该研究为何首乌药材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核苷 碱基
原文传递
何首乌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帅锋 丁安伟 +2 位作者 张丽 兰才武 贺定翔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003-3008,共6页
目的优选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工艺,为何首乌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一体化加工工艺中烘干温度、时间这2个显著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何首乌中指标性成分... 目的优选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工艺,为何首乌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一体化加工工艺中烘干温度、时间这2个显著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何首乌中指标性成分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通过综合评分法对一体化工艺进行优选研究;以小肠推进率、首次排便时间及粪便含水量为指标,比较2种工艺"润肠通便"的作用;以小鼠耳廓肿胀度及炎症因子为指标,比较2种工艺饮片的抗炎作用。结果优选结果显示,新鲜何首乌切6 mm厚片,置于干燥箱内在50℃下烘16 h的工艺较优;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的传统工艺所得饮片相比,一体化工艺所得饮片指标成分及润肠通便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抗炎效果优于传统工艺。结论何首乌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工艺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工艺 传统工艺 正交试验 综合评分法 润肠通便 抗炎 二苯乙烯苷 结合蒽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