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开创傩学研究新局面——开拓奋进中的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1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第3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贵州民族学院 傩文化研究 研究院 资源优势 西南 中国美术馆 研究机构 学术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傩戏文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庹修明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第3期89-95,133-136,共11页
傩文化是以驱疫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的古文化现象。傩戏是傩文化的载体,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贵州民间傩戏系统,主要是两个系列,三个层次。汉、苗、... 傩文化是以驱疫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的古文化现象。傩戏是傩文化的载体,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贵州民间傩戏系统,主要是两个系列,三个层次。汉、苗、侗、土家、彝、仡佬等民族地区的傩戏,为一个系列,即民间傩系列。彝族傩戏"撮泰吉"完成了傩祭向傩戏的初步过渡,是傩戏的雏形,属低级层次;汉、苗、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的傩戏,是向单一的戏剧艺术过渡的中间层次;贵州地戏属于军傩系列,是傩戏发展的较高层次,是地道的"农民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戏 类型 分布 仪式 演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筹建中国傩戏傩面具博物馆的评估与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庹修明 《文化遗产》 CSSCI 2010年第4期18-23,157-158,共8页
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傩戏傩面具,是民族民间艺术多因子的复合体。西南地区傩戏、傩面具,具有不同类型、层次和形态,在中国傩文化中最具学术和审美价值,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在当前社会大变迁、经济大转型之际,傩文... 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傩戏傩面具,是民族民间艺术多因子的复合体。西南地区傩戏、傩面具,具有不同类型、层次和形态,在中国傩文化中最具学术和审美价值,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在当前社会大变迁、经济大转型之际,傩文化正面临随风而逝的挑战,再不抢救、保护、创新,就永远都来不及了。建立中国傩戏、傩面具主题博物馆,条件已经成熟,机不可失。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就在贵州省贵阳市建馆提出十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戏 傩面具 保护 开发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傩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玉平 龚德全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第3期96-100,共5页
傩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区域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其表现形式亦多种多样。概括而言,傩文化的教育价值结构可分为三个层面:一为傩文化的宗教信仰体系;二为傩文化的知识价值再现;三为作为文化消费品的自在教育价值。现代... 傩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区域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其表现形式亦多种多样。概括而言,傩文化的教育价值结构可分为三个层面:一为傩文化的宗教信仰体系;二为傩文化的知识价值再现;三为作为文化消费品的自在教育价值。现代传媒的深刻介入,导致了傩文化的教育价值强化与弱化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文化 教育价值 信仰体系 知识价值 文化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教文化与中国傩文化资源之现代开发 被引量:12
5
作者 庹修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10,共6页
傩坛与道教同源合流,是农村流传最广的民间信仰与宗教。傩坛科仪斋醮化,傩坛神系道教化;傩坛掌坛师道士化,使傩坛与道坛难分难解。傩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傩文化资源之现代开发,为道教文化研究提供鲜活、形象生动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 傩坛 道教 同源合流 发掘研究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傩戏美学特质探微——以贵州傩戏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龚德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9-25,共7页
作为一种原始演剧形态,傩戏所呈现出来的美学景观与美学想像同现代戏剧有着诸多不同之处。文章以贵州省各种类型的傩戏为分析文本,论析了其美学特质的几个层面:傩戏的戏剧结构体现了碎片与连贯的辩证法则;张扬着生命本质力量与生命觉醒... 作为一种原始演剧形态,傩戏所呈现出来的美学景观与美学想像同现代戏剧有着诸多不同之处。文章以贵州省各种类型的傩戏为分析文本,论析了其美学特质的几个层面:傩戏的戏剧结构体现了碎片与连贯的辩证法则;张扬着生命本质力量与生命觉醒意识的群体美是傩戏的审美本性;用大量象征符号建构的傩戏面具蕴孕了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中和、气韵和意境。富蕴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符码,熟谙中国民众深层审美心理习惯的傩戏表演,将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戏 美学特质 戏剧结构 群体审美 傩面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屯堡地戏的文化变迁与保护开发 被引量:13
7
作者 庹修明 《文化遗产》 2009年第1期30-37,共8页
屯堡地戏及其面具的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是屯堡地戏及面具研究的薄弱环节。传统地戏及面具,与旅游市场的开发,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急功近利中走出来,把地戏演出、面具雕刻传统当财富来规划、保... 屯堡地戏及其面具的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是屯堡地戏及面具研究的薄弱环节。传统地戏及面具,与旅游市场的开发,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急功近利中走出来,把地戏演出、面具雕刻传统当财富来规划、保护、经营,在传统艺术和市场之间找到新的结合点。一方面要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有所创新、开拓,另一方面要保持特色、个性,这是屯堡人几百年来创造的文化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堡 地戏 文化变迁 保护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傩坛巫术与特技 被引量:3
8
作者 庹修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傩坛是要驱鬼逐疫,祈福纳吉的。献牲、仪式、祈求巫术,搬演歌舞戏、媚神是与鬼神"和解",是巫师必备的"软功夫",和解不成则要武力驱赶、消灾。巫师必须掌握与鬼神较量的"硬功夫"——巫术。巫术是巫师沟通... 傩坛是要驱鬼逐疫,祈福纳吉的。献牲、仪式、祈求巫术,搬演歌舞戏、媚神是与鬼神"和解",是巫师必备的"软功夫",和解不成则要武力驱赶、消灾。巫师必须掌握与鬼神较量的"硬功夫"——巫术。巫术是巫师沟通神鬼的重要手段和技能,具有可操作性。从表演的角度看也可以叫傩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傩坛和巫师声望和地位的高低,巫术、傩技水平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上刀山""下火海"、"开红山"等是表演给凡人看的也是为了震撼鬼神的。巫术名目繁多,各有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技 祈求 驱赶 灵符 占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通过仪式及其戏剧展演——贵州荔波布依族“做桥”仪式探微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玉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2-26,共5页
在总体描述贵州布依族"搭花桥"仪式的基础上,将荔波布依族"做桥"仪式视为一种特殊的人生通过仪式,并从仪式戏剧的角度对其展演过程、剧目内容、表现形态进行分析。认为"做桥"仪式作为一种戏剧性的酬神还... 在总体描述贵州布依族"搭花桥"仪式的基础上,将荔波布依族"做桥"仪式视为一种特殊的人生通过仪式,并从仪式戏剧的角度对其展演过程、剧目内容、表现形态进行分析。认为"做桥"仪式作为一种戏剧性的酬神还愿仪式,不仅展现了荔波布依族民间信仰对人类生育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寄托了荔波布依族对家庭平安顺利和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期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过仪式 戏剧 做桥 生育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傩坛正戏表演的象征意涵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玉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土家族在举行傩祭仪式时一般都要进行戏剧表演,分"正戏"和"插戏"。正戏是傩祭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须佩戴面具表演;戏神必须从桃源洞中请出,分别担任领兵、押兵、开路(开山)、驱邪、镇坛、搜魂、判案等职责。傩坛正... 土家族在举行傩祭仪式时一般都要进行戏剧表演,分"正戏"和"插戏"。正戏是傩祭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须佩戴面具表演;戏神必须从桃源洞中请出,分别担任领兵、押兵、开路(开山)、驱邪、镇坛、搜魂、判案等职责。傩坛正戏表演的各个环节和角色都充分体现了象征的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坛 正戏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依戏“大王调”与“浪哨腔”中的民间信仰内涵 被引量:3
11
作者 龚德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11,共4页
布依戏中的代表性唱腔[大王调]与[浪哨腔]具有深刻的民间信仰内涵,在从布依族民间音乐走向布依戏戏曲音乐的过程中,[大王调]与[浪哨腔]或许经历了音乐形式的某种改变,但其审美本质却一直留存于音乐审美形式的"根底",与布依族... 布依戏中的代表性唱腔[大王调]与[浪哨腔]具有深刻的民间信仰内涵,在从布依族民间音乐走向布依戏戏曲音乐的过程中,[大王调]与[浪哨腔]或许经历了音乐形式的某种改变,但其审美本质却一直留存于音乐审美形式的"根底",与布依族社会的深层历史、文化紧密相连,直接指向隐秘的"族群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戏 音乐唱腔 大王调 浪哨腔 信仰蕴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依戏舞台动作与艺术审美 被引量:2
12
作者 龚德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8-24,共7页
从形式上看,布依戏的舞台动作体现出了程式化与生活化互融、虚拟性与现实性交织、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审美气质;从功能上看,布依戏的舞台动作涵括了深沉的、别样的审美涵义,具有多重审美价值。布依戏舞台动作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审美多元化... 从形式上看,布依戏的舞台动作体现出了程式化与生活化互融、虚拟性与现实性交织、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审美气质;从功能上看,布依戏的舞台动作涵括了深沉的、别样的审美涵义,具有多重审美价值。布依戏舞台动作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审美多元化特征,有着深刻的历史、现实等多方面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戏 舞台动作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