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研型天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贵州师范大学"南仁东"创新人才实验班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董爱军 支启军 +4 位作者 肖文君 汪景琇 党世军 冯建超 朱化强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123,共9页
我国天文大科学设备郭守敬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LAMOST)、慧眼硬X射线调制卫星(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HXMT)以及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 我国天文大科学设备郭守敬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LAMOST)、慧眼硬X射线调制卫星(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HXMT)以及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陆续建成使用,急需大量从事天文前沿科学研究的创新人才.然而,天文专业发展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天文专业人才的培养.贵州师范大学立足于天文学科发展需求和贵州省省情,成立了"南仁东"创新人才实验班(简称南仁东班).同时,贵州师范大学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院校协同,借助其教育和科研资源优势,探索与实践了科研型天文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课程思政、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院校协同,培养科研型天文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开展天文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校协同 南仁东班 天文教育 天文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射电暂现源物理参数的统计研究
2
作者 吴晨斌 李威 +4 位作者 蔡沿庆 李清莹 余志祥 党世军 尚伦华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1,共16页
旋转射电暂现源被发现已有将近20yr,但是其具体的起源仍然不够清楚.该文通过收集文献共找到182颗已发现的旋转射电暂现源,更新了旋转射电暂现源数据库,并对旋转射电暂现源的空间位置、周期、周期导数、色散量、距离、特征年龄、特征磁... 旋转射电暂现源被发现已有将近20yr,但是其具体的起源仍然不够清楚.该文通过收集文献共找到182颗已发现的旋转射电暂现源,更新了旋转射电暂现源数据库,并对旋转射电暂现源的空间位置、周期、周期导数、色散量、距离、特征年龄、特征磁场、法拉第旋转量以及线偏振度等观测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除了法拉第旋转量,其他所有以上观测参数的对数均服从正态分布.与脉冲星相比,旋转射电暂现源的空间位置和脉冲星相近,周期和周期导数以及表面磁场的平均值比普通脉冲星略大,特征年龄和法拉第旋转量位于正常脉冲星范围,自转能损率、色散值以及距离比脉冲星更小.这些结果对于研究旋转射电暂现源的物理起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脉冲星:普通 脉冲星:旋转射电暂现源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损率射电脉冲星辐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庆东 王德华 +2 位作者 支启军 叶长青 王双强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4,共12页
脉冲星辐射理论认为,当中子星旋转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场及电压降低,以致不能产生足够多的正负电子对时,其射电辐射将消失,即"死亡".统计分析了34颗"死亡线"以下源,即低能损率射电脉冲星的空间分布及自转周期等物理性... 脉冲星辐射理论认为,当中子星旋转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场及电压降低,以致不能产生足够多的正负电子对时,其射电辐射将消失,即"死亡".统计分析了34颗"死亡线"以下源,即低能损率射电脉冲星的空间分布及自转周期等物理性质.首先,这类脉冲星都是场星,与特殊种类脉冲星和高能辐射脉冲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其次,这类脉冲星大多分布在低银纬和距离太阳系较近的区域;再次,这类脉冲星具有较大的特征年龄和较长的自旋周期;最后,这类脉冲星1400 MHz射电光度L1400和自转能损率˙E弱相关.低能损率射电脉冲星可能是由于星体通过辐射损失能量,导致自转减慢,自转能损率降低至"死亡线"以下.建议对于低能损率射电脉冲星的搜寻,应针对银河系场中年老的、长周期的射电源,而无需针对特殊种类的脉冲星,也无需针对特殊的空间位置.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有望观测到更多低能损率射电脉冲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普通 恒星:中子 射电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天文学本科教育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董爱军 陈秋莲 《德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7,19,共4页
通过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天文本科教育横向对比,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天文学本科教育存在的差异,探讨我国天文学本科教育改革.
关键词 天文学本科教育 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ResNeXt语音欺骗检测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旺 杨乘 罗娅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8-302,共5页
针对残差神经网络在语音欺骗检测中存在超参数过多且对于高频特征显著性突出不够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ResNeXt-Attention网络(RA-Net)。RA-Net采用残差结合分组卷积的方式,用一组小卷积核代替大卷积核,且采用MFM(Max Feature... 针对残差神经网络在语音欺骗检测中存在超参数过多且对于高频特征显著性突出不够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ResNeXt-Attention网络(RA-Net)。RA-Net采用残差结合分组卷积的方式,用一组小卷积核代替大卷积核,且采用MFM(Max Feature Map)作为新的拼接方法。加入的注意力机制通过学习原始特征的信息,减少了对边缘信息的关注。在ASVspoof2019数据集上实验表明,RA-Net相比基准线高斯混合模型(GMM)的等错误率(EER)降低了4.72百分点和6.23百分点,与残差网络(Residal Neural Network,ResNet)相比EER降低了0.69百分点和0.89百分点,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欺骗检测 ResNeXt MFM 注意力机制 RA-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R J1701-3726脉冲消零现象研究
6
作者 蔡沿庆 李清莹 +6 位作者 田杰 李威 党世军 尚伦华 许鑫 支启军 吴家超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09,共7页
利用Parkes 64 m射电望远镜在中心频率为1369 MHz的观测数据,分析了PSR J1701-3726的脉冲消零现象,发现这颗星的脉冲消零现象存在准周期性,准周期值约为81.25P,其中P为PSR J1701-3726的自旋周期,并计算出脉冲消零比(Nulling Fraction,NF... 利用Parkes 64 m射电望远镜在中心频率为1369 MHz的观测数据,分析了PSR J1701-3726的脉冲消零现象,发现这颗星的脉冲消零现象存在准周期性,准周期值约为81.25P,其中P为PSR J1701-3726的自旋周期,并计算出脉冲消零比(Nulling Fraction,NF)为27%±0.97%.进一步研究单脉冲在脉冲辐射窗口区域的相对能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发现在消零态和爆发态之间存在a、b、c、d共4种不同的切换模式,其中,a模式出现23次,b模式出现6次,c模式出现5次,d模式出现79次,表明状态转换可能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个别:PSR J1701-3726 脉冲消零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rr-AdS黑洞的基于独立联络形式拉氏量的守恒量
7
作者 王耀 郭伟杰 彭俊金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4,共6页
基于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独立联络形式,由诺特定理可以导出一个含任意参考背景仿射联络的推广Katz-Bicak-Lynden-Bell(KBL)势,借此得到一个守恒量定义式.本文把该定义式应用于渐近anti-de Sitter(AdS)且转动的Kerr-AdS黑洞时空的质量与... 基于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独立联络形式,由诺特定理可以导出一个含任意参考背景仿射联络的推广Katz-Bicak-Lynden-Bell(KBL)势,借此得到一个守恒量定义式.本文把该定义式应用于渐近anti-de Sitter(AdS)且转动的Kerr-AdS黑洞时空的质量与角动量的定义,给出了与其他标准方法一致的结果.特别地,本文首次构造了一个比通常KBL超势中的参考背景联络更具一般性的新联络,相关结果表明KBL方法中的参考背景联络不具有唯一性,而对它的基本要求就是保持理论的协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rr-AdS黑洞 引力场的守恒荷 KBL方法 KERR黑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近重力场模型MRO120D的火星探测器轨道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钟振 刘子恒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3-139,共7页
针对火星探测器在轨运行时间的问题,利用动力学方法和最新火星重力场模型MRO120D,对220km和150km初始轨道高度的火星探测器进行轨道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重力场模型二阶位系数C_(20)时,探测器在220km轨道高度能够在计算时间内长期稳... 针对火星探测器在轨运行时间的问题,利用动力学方法和最新火星重力场模型MRO120D,对220km和150km初始轨道高度的火星探测器进行轨道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重力场模型二阶位系数C_(20)时,探测器在220km轨道高度能够在计算时间内长期稳定地运行,不考虑该系数的探测器在轨运行时间不足40d,说明位系数C_(20)是稳定轨道的重要因素.在相同条件下,探测器在150km轨道高度运行时间不足18d,说明大气阻力效应对低轨探测器的影响较大.在满足相关科学任务的条件下,建议初始轨道设计在220km以上,以此获得较长的在轨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重力场 扁率摄动 大气阻力 火星探测器 在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R B1237+25的强脉冲辐射特性的观测与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麦麦提艾力·米吉提 温志刚 +4 位作者 王娜 王兆军 袁建平 YUEN Rai 闫文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共16页
强脉冲是一种特殊的单脉冲辐射,表现为较强的射电爆发.利用新疆天文台南山25 m射电望远镜研究了PSR B1237+25的强脉冲辐射特性.发现探测到的793个强脉冲出现在积分轮廓的所有辐射成分中,峰值流量密度是平均脉冲的10.2至82.5倍.用对数正... 强脉冲是一种特殊的单脉冲辐射,表现为较强的射电爆发.利用新疆天文台南山25 m射电望远镜研究了PSR B1237+25的强脉冲辐射特性.发现探测到的793个强脉冲出现在积分轮廓的所有辐射成分中,峰值流量密度是平均脉冲的10.2至82.5倍.用对数正态分布对强脉冲的峰值流量密度比、信噪比和脉冲宽度的分布进行了拟合.在1540 MHz频率下首次发现PSR B1237+25有新的、微弱的辐射成分.新发现的最内锥辐射属于部分锥,前导成分非常微弱,因此很难被探测到.对3层锥结构进行的详细研究发现新成分非常靠近核区,辐射区高度以约300 km为步长逐步升高,中心锥和外锥辐射可能来自同一套磁力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个别 PSR B1237+25 脉冲星 强脉冲 方法 观测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类型脉冲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双强 王娜 +6 位作者 张承民 李菂 尚伦华 王德华 潘元月 杨佚沿 岳友岭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共16页
脉冲星是演化末期的大质量恒星经过核坍缩形成的产物,它们在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和卫星导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自脉冲星发现50年来,其观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脉冲星主要在射电波段被探测到,部分脉冲星也有X射线和γ射线... 脉冲星是演化末期的大质量恒星经过核坍缩形成的产物,它们在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和卫星导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自脉冲星发现50年来,其观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脉冲星主要在射电波段被探测到,部分脉冲星也有X射线和γ射线等波段的辐射,它们的信息非常丰富。根据其不同的观测特征可以把脉冲星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对射电、X射线以及γ射线波段的特殊类型脉冲星,包括旋转射电暂现源、间歇脉冲星、态转换X射线脉冲星、磁星、暗X射线孤立中子星、中心致密天体以及γ射线脉冲星的基本性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星 脉冲星 射电脉冲星 X射线脉冲星 Γ射线脉冲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超强磁场中修正的相对论电子压强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爱军 高志福 +3 位作者 杨晓峰 王娜 刘畅 彭秋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51,共15页
当前脉冲星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是磁星.本文在朱翠等(Zhu C,Gao Z F,Li X D,Wang N,Yuan J P,Peng Q H 2016 Mod.Phys.Lett.311650070)工作的基础上,重新研究了磁星超强磁场下(B>>B_(cr),B_(cr)是电子的.量子临界磁场)电子朗... 当前脉冲星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是磁星.本文在朱翠等(Zhu C,Gao Z F,Li X D,Wang N,Yuan J P,Peng Q H 2016 Mod.Phys.Lett.311650070)工作的基础上,重新研究了磁星超强磁场下(B>>B_(cr),B_(cr)是电子的.量子临界磁场)电子朗道能级的稳定性及其对电子压强的影响.首先,对弱磁场极限下(B<<B_(cr))中子星内部电子压强进行必要的回顾;然后,通过引入电子朗道能级稳定性系数g_(v)和Dirac-δ函数,推导出在超强磁场下修正的相对论电子压强P_(e)的表达式,给出表达式适用条件:物质密度P≥10^(7)g·cm^(-3).和B_(cr)≤B<10^(17)G(1 G=10^(-4)T).超强磁场通过修正相对论电子的相空间,提高了电子数密度n_(e),而n_(e)的增加意味着Pe的增加.利用修正的电子压强表达式,讨论了超强磁场下费米子自旋极化现象、电子磁化现象以及超强磁场对物态方程的修正.最后,本文的结果与其他类似工作进行对比,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展望.本文的研究将为磁星以及强磁化白矮星的物态方程和热演化的探索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将为普通射电脉冲星等离子磁层数值模拟、高磁场脉冲星辐射机制等相关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磁场 朗道能级 磁星 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DNN的带噪声纹识别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娅娅 杨乘 +1 位作者 张旺 余萍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2期53-58,共6页
针对时延神经网络算法(TDNN)在声纹识别过程中,随着神经网络深度的增加,存在梯度消失、网络退化以及在噪声环境下鲁棒性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时延神经网络算法(ResTDNN)。该算法首先利用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的输入层能对输出层进... 针对时延神经网络算法(TDNN)在声纹识别过程中,随着神经网络深度的增加,存在梯度消失、网络退化以及在噪声环境下鲁棒性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时延神经网络算法(ResTDNN)。该算法首先利用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的输入层能对输出层进行不断修正以减少特征信息损失的特点,在TDNN网络结构中引入了残差神经网络,直接对TDNN网络结构进行修改,使得神经网络退化现象得到缓解并提高了声纹识别系统的鲁棒性。其次,在网络结构中利用批量归一化处理来减少内部协变量的移位,进而改善了梯度消失的现象。最后通过在Aishell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TDNN算法相比,ResTDNN算法在无噪声环境下及带噪声环境下的等错误率(EER)分别相对降低15.6%和35.8%,从而验证了噪声环境下ResTDNN算法用于声纹识别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纹识别 噪声环境 时延神经网络 网络结构 残差神经网络 批量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星质量分布与诞生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鹏 张洁 +4 位作者 支启军 王德华 尚伦华 杨佚沿 潘元月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70,共14页
统计研究了63对双星系统中的72颗中子星(NS)的测量质量,其中包括18对X射线双星(XB)、9对双中子星(DNS)、4对中子星主序星系统(NSMS)、32对中子星白矮星系统(NSWD).运用Monte-Carlo随机抽样的方法,模拟出NS的质量分布,然后基于模拟结果... 统计研究了63对双星系统中的72颗中子星(NS)的测量质量,其中包括18对X射线双星(XB)、9对双中子星(DNS)、4对中子星主序星系统(NSMS)、32对中子星白矮星系统(NSWD).运用Monte-Carlo随机抽样的方法,模拟出NS的质量分布,然后基于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质量的统计研究,发现其质量呈双峰分布,分别集中在(1.328±0.220)M_⊙和(1.773±0.416)M_⊙.值得注意的是,在不考虑DNS的情况下,发现其质量分布仍然是双峰分布,质量集中在(1.360±0.337)M_⊙和(1.854±0.322)M_⊙.18颗DNS质量为单峰分布,平均质量为(1.330±0.0089)M_⊙.NS质量的双峰结构显示出,其可能有两种诞生方式.认为可能是铁核塌缩超新星爆发和电子俘获超新星爆发.DNS质量的单峰结构意味着DNS诞生演化机制可能与其他双星系统不同.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子星质量分布的特性,将53颗测量到自旋周期的NS在20 ms处分为两组,分别为毫秒中子星(MSP,Ps≤20 ms)和正常中子星(PSR,Ps>20 ms),发现这两类NS质量也都呈现出双峰分布,而且MSP的平均质量要比PSR的平均质量大~0.22 M_⊙.这表明NS在诞生后吸积约0.22 M_⊙的物质时,将可能成为MSP.根据NS质量与周期在M-Ps图上的分布,拟合出质量与周期之间的关系为:M=1.4+(Ps/ms)^(-3/2)M_⊙.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 中子 双星 质量 方法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体环境下^(66)Fe的电子俘获几率计算
14
作者 秦文韬 支启军 杨友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39-44,共6页
弱相互作用几率的计算对于原子核物理和核天体物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在天体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核素^(66)Fe,考虑一级禁戒跃迁,利用壳模型计算了^(66)Fe在不同天体环境下的电子俘获几率,着重考察了容许Gamow-Teller跃迁和禁戒跃... 弱相互作用几率的计算对于原子核物理和核天体物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在天体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核素^(66)Fe,考虑一级禁戒跃迁,利用壳模型计算了^(66)Fe在不同天体环境下的电子俘获几率,着重考察了容许Gamow-Teller跃迁和禁戒跃迁的贡献.结果发现,在一些天体环境下,禁戒跃迁对于电子俘获几率有重要贡献,其中非唯一型禁戒跃迁起主要作用.我们的结果对于研究原子核弱相互作用和天体环境下的核素合成和演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俘获几率 容许跃迁 禁戒跃迁 天体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衍射式闪烁观测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陶振钊 王培 +3 位作者 姚菊枚 朱炜玮 支启军 董爱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9,共8页
介绍脉冲星星际闪烁效应产生的机制,简要描述衍射式闪烁的观测研究方法,并总结了近些年衍射式闪烁观测研究的进展,主要包含使用闪烁效应限制星际介质电子密度涨落谱、估算脉冲星切向速度、分辨脉冲星射电辐射区尺度、获取脉冲星双星轨... 介绍脉冲星星际闪烁效应产生的机制,简要描述衍射式闪烁的观测研究方法,并总结了近些年衍射式闪烁观测研究的进展,主要包含使用闪烁效应限制星际介质电子密度涨落谱、估算脉冲星切向速度、分辨脉冲星射电辐射区尺度、获取脉冲星双星轨道参数、搜索脉冲星的非脉冲射电辐射等,以及总结了国内一些射电望远镜对脉冲星闪烁观测研究工作及FAST观测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星际介质 散射 闪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特征提取的胶质瘤分割方法
16
作者 丁冬冬 陈世国 +2 位作者 杜进楷 杨乘 石平霞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9期33-37,共5页
为提高胶质瘤分割精度,提出一种基于U⁃net的双通道特征提取(DPFE⁃Unet)的胶质瘤分割2D网络结构。DPFE⁃Unet在编码阶段采用双通道特征提取的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在解码阶段对拼接后的特征向量进行跨通道特征融合;使用批归一化处理对网络进... 为提高胶质瘤分割精度,提出一种基于U⁃net的双通道特征提取(DPFE⁃Unet)的胶质瘤分割2D网络结构。DPFE⁃Unet在编码阶段采用双通道特征提取的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在解码阶段对拼接后的特征向量进行跨通道特征融合;使用批归一化处理对网络进行正则化,提高网络泛化能力并加快网络收敛速度。对整体肿瘤区域、肿瘤核心区域和增强肿瘤区域进行分割,分别得到平均Dice系数(向量的相似性系数)为89.7%,77.1%和71.8%,与U⁃net网络相比,对应系数分别提升9.7%,14.3%和7.8%。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胶质瘤分割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神经胶质瘤 U⁃net 图像分割 深度学习 Dice系数 双通道 批归一化 特征融合 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双星回旋吸收线研究进展
17
作者 叶长青 王德华 +1 位作者 张承民 吴庆东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47,共19页
X射线双星中的回旋共振散射吸收特征(即回旋吸收线特征)是直接测量中子星磁场的工具。回旋吸收线表现为X射线能谱中多阶吸收特征。截至目前,已在30多颗源中探测到该现象,其能量范围为10-80 keV,对应的磁场强度范围为10^7-10^9 T。随着X... X射线双星中的回旋共振散射吸收特征(即回旋吸收线特征)是直接测量中子星磁场的工具。回旋吸收线表现为X射线能谱中多阶吸收特征。截至目前,已在30多颗源中探测到该现象,其能量范围为10-80 keV,对应的磁场强度范围为10^7-10^9 T。随着X射线探测技术的进步,回旋吸收线观测及理论研究也迅速发展,包括谐频和基频回旋吸收线能量之比、回旋吸收线形状的复杂性、回旋吸收线形态参数间的相关性、回旋吸收线能量与光度的关系、回旋吸收线的脉冲相位解析谱及回旋吸收线能量的长时标演化等。未来,人们将通过对回旋吸收线的研究,在探测高磁场中子星,以及在探究中子星磁场结构和吸积柱物理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双星 中子星 磁场 回旋吸收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奇星算子与外微分算符的组合规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俊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4,共8页
系统探讨了霍奇星算子与外微分算符作用于任意微分形式场时二者的一般组合规律.首先,找到了保持微分形式场的次不变的2个组合算符,并通过二者的线性组合得到了一个新算符.其次,当由任意数目的霍奇星算子与外微分算符进行组合时,导出了... 系统探讨了霍奇星算子与外微分算符作用于任意微分形式场时二者的一般组合规律.首先,找到了保持微分形式场的次不变的2个组合算符,并通过二者的线性组合得到了一个新算符.其次,当由任意数目的霍奇星算子与外微分算符进行组合时,导出了所有形式上彼此互异的组合算符的统一表达式.这些表达式由单个霍奇星算子与外微分算符以及二者的任选2个的非零组合构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所有算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根据这些算符对微分形式的次的改变情况,对它们进行了具体分类.最后,作为一个应用,详细讨论了如何由次相同的微分形式的线性组合来构造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星算子 外微分算符 麦克斯韦方程 广义相对论 微分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慧 杨乘 《信息与电脑》 2021年第9期237-239,共3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迭代更新,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已广泛应用在军事、航天、医疗等领域.基于此,笔者结合中职汽车维修教学的现状,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汽车维修教学中,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虚拟现实VR 中职 汽车维修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反对称化操作探究Levi-Civita与Kronecker符号的性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俊金 雷良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32,共7页
从度规张量的行列式出发,应用通过反对称化Kronecker符号与逆变Levi-Civita张量的乘积所得到的恒等式,证明了Levi-Civita符号(张量)的一个重要性质,即:两个Levi-Civita符号(张量)的部分或全部指标缩并后可由(推广的)Kronecker delta符... 从度规张量的行列式出发,应用通过反对称化Kronecker符号与逆变Levi-Civita张量的乘积所得到的恒等式,证明了Levi-Civita符号(张量)的一个重要性质,即:两个Levi-Civita符号(张量)的部分或全部指标缩并后可由(推广的)Kronecker delta符号表示。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两个重要推论,且借助行列式与矩阵的性质给出二者的又一证明。与此同时,给出了推广的Kronecker delta符号的若干重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i-Civita符号 Kronecker符号 度规张量 广义相对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