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气象局2009年新春寄语
1
作者 向红琼 《贵州气象》 2008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贵州省气象局 新春寄语 党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县级气象局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陈学磊 侯曼 张艺莲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23年第9期31-33,共3页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双重财务管理体制下贵州省县级气象局(县局)财务管理现状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贵州省气象部门财务管理实际,提出县局能够落实主体责任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财务管理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 问题分析 措施和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气象计量检定管理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亭 龙平 李翠翠 《科技风》 2018年第31期130-130,共1页
根据贵州省气象计量工作的特点,采用B/S架构开发了贵州省气象计量检定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按照业务规范和检定规程的要求,对常规仪器(气压计、温湿度表、水银温度计)、自动站传感器(地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进行检定,明... 根据贵州省气象计量工作的特点,采用B/S架构开发了贵州省气象计量检定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按照业务规范和检定规程的要求,对常规仪器(气压计、温湿度表、水银温度计)、自动站传感器(地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进行检定,明显提高了我省计量检定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计量检定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管理模式,加快了贵州省气象计量检定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计量 检定 管理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双阳飞机制造厂常规实时气象资料加工处理及显示系统
4
作者 兰方信 卜英竹 +2 位作者 袁顺 周和平 陈琪勇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第13期121-121,123,共2页
该系统实现了通过VPN方式接入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气象数据文件共享服务器,获取所需要的气象常规地面Z文件原始报文资料和高空资料,通过软件分析解码、整理分类、实时分发,再将其在Micaps系统中显示出来,以满足贵州省安顺市双阳飞机制造... 该系统实现了通过VPN方式接入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气象数据文件共享服务器,获取所需要的气象常规地面Z文件原始报文资料和高空资料,通过软件分析解码、整理分类、实时分发,再将其在Micaps系统中显示出来,以满足贵州省安顺市双阳飞机制造厂的实际需要,解决因取消航空天气报后无法在日常工作中制作天气预报的现象,实现了异地对气象数据加工及应用,使常规实时气象资料共享得到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N连接 资料获取 文件解码 加工处理 资料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0年贵州省特大气象干旱演变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润琼 陈静 周圣 《南方农业》 2013年第10期31-34,共4页
利用贵州省84个气象站1971年1月到2010年4月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引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对2009—2010年贵州特大气象干旱从气象干旱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等级干旱的发生发展时间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寻找2009—2010年贵州特大气象干旱发生... 利用贵州省84个气象站1971年1月到2010年4月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引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对2009—2010年贵州特大气象干旱从气象干旱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等级干旱的发生发展时间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寻找2009—2010年贵州特大气象干旱发生发展的时间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分析表明:2009年10月发生轻旱到中旱的站点最多,进入11月份干旱发生范围增大,干旱程度进一步加重;12月上旬到2010年1月中旬干旱有所缓解,1月下旬随着降水的持续偏少,重旱到特旱面积迅速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综合指数 演变分析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习水县暴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肖雨霞 张艳梅 +2 位作者 蹇昊 石方 李丽 《山地气象学报》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在极端天气频发的气候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习水县暴雨天气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利用1959—2022年贵州省习水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2010—2022年24个乡镇区域站日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及空间插值等方法,对习水县的... 【目的】在极端天气频发的气候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习水县暴雨天气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利用1959—2022年贵州省习水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2010—2022年24个乡镇区域站日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及空间插值等方法,对习水县的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习水县暴雨多发生在习水河谷和赤水河谷的迎风坡及东部喇叭口地形区域,空间分布特征为北多南少;年区域性暴雨日数呈增长趋势;区域性暴雨月变化呈“单峰”型分布特征,主要出现在5—9月,占比94%;区域性大暴雨日数月分布呈“双峰”型分布,峰值在6月、8月。习水县暴雨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夜雨特征明显,大暴雨夜雨占比81.1%;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19时—次日06时,占比76.9%。习水从春季至秋季都有暴雨出现,暴雨日数频次大值区自西向东移动,夏季暴雨出现最多,占比69%。将造成区域性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分为低涡切变型、冷锋低槽型、梅雨锋型、台风外围型等4种类型。低涡切变型产生暴雨最多,占比77.3%。【结论】习水县暴雨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区域性暴雨主要出现在5—9月,夜雨特征明显,该研究成果可为更好地开展习水县暴雨灾害性天气预报及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特征 成因分析 习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气象科技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关清 李逸 +2 位作者 杨群 胡萍 方标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9年第1期64-68,共5页
该系统使用C#编程语言,基于B/S体系结构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等实现对贵州省气象系统业务项目、科研项目、横向课题、预备项目、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科技论文、科技信息公开等电子化管理;针对不同用户给予不同权限,确保数据安全... 该系统使用C#编程语言,基于B/S体系结构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等实现对贵州省气象系统业务项目、科研项目、横向课题、预备项目、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科技论文、科技信息公开等电子化管理;针对不同用户给予不同权限,确保数据安全可靠。该系统改变以往的纸质化管理弊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信息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模式 气象科技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贵州省气象部门财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万洁 《财会学习》 2018年第13期245-246,共2页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基石,对于承担具体会计事务的财务核算中心,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证。本文从财务核算中心对气象部门内部控制建设的推动着手,分析了贵州省气象部门当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基石,对于承担具体会计事务的财务核算中心,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证。本文从财务核算中心对气象部门内部控制建设的推动着手,分析了贵州省气象部门当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核算中心 内部控制情况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岑巩县多花黄精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
9
作者 李圳坤 王政杰 +1 位作者 皮义均 陈家辉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11-114,共4页
以岑巩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统计分析2010—2020年岑巩县区域内各气象要素与多花黄精生长发育及关键期所需气象条件符合程度,确定多花黄精生长气候适宜区域,为岑巩县发展黄精产业提供依据。岑巩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 以岑巩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统计分析2010—2020年岑巩县区域内各气象要素与多花黄精生长发育及关键期所需气象条件符合程度,确定多花黄精生长气候适宜区域,为岑巩县发展黄精产业提供依据。岑巩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5.85℃,平均年降水量1096.4mm,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特点,这一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植被生长。由于雨热同季,夏季是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期,同时也是气温最高的时期,为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和温度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平均日照时数在1117.3h,无霜期260~290d,充足的日照既能满足光照需求,又避免强光照对黄精的影响,同时无霜期长也使得多花黄精能够全年生长,良好的土壤和坡度条件让多花黄精活性成分和微量元素得到积累。综上所述,岑巩县种植多花黄精气候优势明显,整体适宜多花黄精种植,以思旸镇、县城作为多花黄精种植基地更能提升黄精整体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适宜性 气候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气象台短期短时预报业务信息流程方案设想
10
作者 唐宝均 《贵州气象》 1996年第2期25-28,共4页
1 制定此信息流程的必要性。 我省自1992年9月开始实施“贵州省防灾抗灾气象服务工程”的建设以来,在工程领导小组的统筹规划,有关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业已建成一个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将综合通信、S... 1 制定此信息流程的必要性。 我省自1992年9月开始实施“贵州省防灾抗灾气象服务工程”的建设以来,在工程领导小组的统筹规划,有关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业已建成一个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将综合通信、STYS、气候资料分析处理、卫星遥感、农气情报预报、防雹指挥等系统连为一体,结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运行流畅的气象现代化系统。 随着我省新业务系统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短期预报 业务信息流程 预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气象甚高频通信网最佳方案的研究
11
作者 任开智 贾泽喜 张声亮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30-39,共10页
通过时在贵州山区组建甚高频通信网进行工程设计、方案试验、运行调整,确立了该通信网的最佳方案。所谓最佳方案,即要求该网的复盖率为100%,中转环节最少、信号稳定可靠,既能进行话传,又能进行数传。目前,在山区组建这样的甚... 通过时在贵州山区组建甚高频通信网进行工程设计、方案试验、运行调整,确立了该通信网的最佳方案。所谓最佳方案,即要求该网的复盖率为100%,中转环节最少、信号稳定可靠,既能进行话传,又能进行数传。目前,在山区组建这样的甚高频通信网及其实现的方法,在我国尚属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高频通信 通信网 最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气象记录档案管理体制转变的总结与思考
12
作者 孙纳卡 王仁珍 《贵州气象》 2010年第3期44-46,共3页
该文总结贵州省气象记录档案管理业务体制"四改二"的做法及经验,分析新体制下气象记录档案管理的特点、重点,并提出新体制下进一步加强气象记录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对今后开展记录档案集中管理具有非常有价值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气象档案 体制调整 档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NDVI变化及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13
作者 郑有飞 刘宏举 +2 位作者 吴荣军 吴战平 牛鲁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7,共6页
运用全球检测与模型研究(GIMMS)组制作的取每隔15d最大值合成的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贵州省84个气象站点提供的气候资料,分析1987—2003年贵州省植被变化状况以及NDVI与主要气候因子温度、降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7a间... 运用全球检测与模型研究(GIMMS)组制作的取每隔15d最大值合成的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贵州省84个气象站点提供的气候资料,分析1987—2003年贵州省植被变化状况以及NDVI与主要气候因子温度、降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7a间贵州省年均NDVI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春季NDVI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年均NDVI下降主要是冬季NDVI大幅下降造成。植被变化在年际尺度上与温度和降水均无显著相关,但在季节尺度上与春季温度在α=0.05水平上显著相关。整体上看,春季NDVI与温度和降水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他季节;温度与NDVI的同季相关高于滞后相关,而降水与NDVI的滞后相关却高于同季相关;与温度的相关性高于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贵州省 温度 降水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贵州省冰雹分布与地形因子关系分析 被引量:56
14
作者 王瑾 刘黎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7-634,共8页
使用贵州省1961—2004年84个气象台站44年历史冰雹记录及1:1000000全国数字高程模型(DEM)资料,采用基于GIS的数字地形分析、分区统计和图像分类方法,研究了冰雹分布与地形高程、坡向、坡度及地形切割深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地形高程是影... 使用贵州省1961—2004年84个气象台站44年历史冰雹记录及1:1000000全国数字高程模型(DEM)资料,采用基于GIS的数字地形分析、分区统计和图像分类方法,研究了冰雹分布与地形高程、坡向、坡度及地形切割深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地形高程是影响贵州省降雹分布的最主要地形影响因子;微观地形因子如坡向和坡度对降雹日数的变异并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大范围的地势抬升及暖湿空气的迎风坡有利于降雹;地形切割深度并不是年平均降雹日数差异的显著影响因子;纬度位置的不同,使其受暖湿空气影响程度不同,热力条件也存在差异,也是影响平均降雹日数差异的因子之一;根据3个影响因子建模获得的方程及贵州省冰雹风险分区图,经统计检验和与历史乡镇降雹资料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分布 地形因子 数字地形分析 分区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南部两次局地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杨利群 杨静 +1 位作者 廖移山 彭芳 《暴雨灾害》 2010年第3期208-215,267,共9页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6月12日夜间和2008年5月27日夜间贵州南部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发生在西高东低、东北低涡稳定维持的有利环流形势下,700 hPa巴塘低涡东移是造成...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6月12日夜间和2008年5月27日夜间贵州南部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发生在西高东低、东北低涡稳定维持的有利环流形势下,700 hPa巴塘低涡东移是造成贵州西南部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巴塘低涡和低空西南急流在贵州东南部维持对贵州西南部暴雨起重要作用,同时不稳定能量在贵州南部积聚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相对于后一过程,前一过程在贵州水汽辐合区更大,其大雨量级以上降水范围更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生成发展是两次局地大暴雨发生发展的可能触发原因,暴雨中心位于辐合线南侧暖区中;前一过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强且位置偏西(西脊点到达110°E),南支槽东移有利于引导700 hPa低涡移动,弱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形成能量锋锋生,引起低涡强烈发展、涡旋环流增强,而后一过程副高偏弱且位置偏南、偏东,500 hPa上无高原槽影响,以及地面贵州南部为低压控制且无冷空气影响,是前一过程比后一过程降水强度更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暴雨 低涡 能量锋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遵义地区暴雨Z-I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晓松 周枫 +1 位作者 王君军 李明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559-7561,共3页
根据2007年32次暴雨天气过程中遵义新一代天气雷达提供的每6 min一次体扫回波资料和120 km扫描范围内9个地面观测站点相应时段的雨强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建立适合本地区暴雨过程的Z-I关系。选取2008年11次暴雨天气过程进... 根据2007年32次暴雨天气过程中遵义新一代天气雷达提供的每6 min一次体扫回波资料和120 km扫描范围内9个地面观测站点相应时段的雨强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建立适合本地区暴雨过程的Z-I关系。选取2008年11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效果检验,并从多方面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按强度范围划分建立的Z-I关系较WSR88D默认的Z-I关系(Z=300I1.4)更适合本地,准确率高。可为今后强降水过程的定量估测提供较好的判据,在暴雨灾害预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Z-I关系 最小二乘法 降水定量估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雯 万洁 《经济导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73,共2页
贵州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省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生产的损失数以万讹例如,2001-2006年自然灾害对全省农业生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97.24亿元,占全省因灾害总经济损失的84.93%。
关键词 贵州省 农业 农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业巨灾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0年贵州秋、冬、春季干旱气象要素与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55
18
作者 池再香 杜正静 +4 位作者 陈忠明 于俊伟 帅士章 龙先菊 付琼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6-184,共9页
利用2009年9月—2010年5月贵州88个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800个自动气象站温度、降水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持续干旱过程中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气象要素分布特征,同时运用气候干湿指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此次持续干旱程度进行了... 利用2009年9月—2010年5月贵州88个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800个自动气象站温度、降水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持续干旱过程中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气象要素分布特征,同时运用气候干湿指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此次持续干旱程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贵州此次持续干旱天气主要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南支系统偏弱及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北偏东的环流条件下。在干旱期间,贵州西部地区气温为正距平,降水为负距平,空气相对湿度为38%~73%,气候干湿指数<0.6;东部地区气温除2009年11月和2010年4~5月为负距平外,其余月份均为正距平,降水基本上为负距平,空气相对湿度为60%~81%,除2009年11月和2010年4~5月气候干湿指数>1.0外,其余月份均<0.6。总体上,贵州西部地区的旱情较东部地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干旱特征 气候干湿指数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凝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谷晓平 于飞 +1 位作者 汤泌 罗宇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498-6500,6569,共4页
探讨了基于信息扩散的模糊数学理论模型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为了更完全地描述气象灾害风险,在超越概率计算的基础之上,分析其分布曲线规律,并定义了超越概率信息熵来衡量风险的不确定性,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更详细的参考。利用贵... 探讨了基于信息扩散的模糊数学理论模型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为了更完全地描述气象灾害风险,在超越概率计算的基础之上,分析其分布曲线规律,并定义了超越概率信息熵来衡量风险的不确定性,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更详细的参考。利用贵州省凝冻灾害指数资料,对贵州省凝冻灾害风险评估进行实例分析,并得出凝冻灾害风险区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信息扩散 信息熵 凝冻灾害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季贵州省东西部区域干湿状况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池再香 李贵琼 +3 位作者 白慧 龙先菊 潘徐燕 肖艳林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1-367,共7页
利用贵州85个气象观测站1960年10月-2010年3月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小型蒸发量等资料,选用线性趋势、M-K突变、Morlet小波、积温干燥度指数以及气候干湿指数等方法,对贵州干季(10月-翌年3月)气象干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60-2010... 利用贵州85个气象观测站1960年10月-2010年3月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小型蒸发量等资料,选用线性趋势、M-K突变、Morlet小波、积温干燥度指数以及气候干湿指数等方法,对贵州干季(10月-翌年3月)气象干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60-2010年贵州东西部区域干季降水量均无显著线性变化趋势,但有一定的阶段性变化特点;西部区域2002年之后降水量呈极显著减少趋势,其线性变化率为-59.5mm·10a^(-1)(P<0.01),东部区域2005年之后降水量呈极显著减少趋势,其线性变化率为-97.7mm·10a^(-1)(P<0.01)。21世纪前10a贵州东西部区域气象干旱均呈加重趋势。两区域降水量的突变时段和周期性特征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西部区域1979年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存在5~7a的周期振荡,东部区域1995年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存在2~3a的周期振荡。(2)近50a西部区域的积温干燥度、气候干湿指数的变化比东部区域明显偏大、偏低,西部区域的气象干旱比东部区域偏重。(3)贵州东西部区域的积温干燥度、气候干湿指数与降水距平百分率线性拟合率均较高,R^2均在0.8以上,但西部区域更高,积温干燥度和气候干湿指数均能真实体现贵州东西部区域干季气象干旱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半年 降水量 干燥度 气候干湿指数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