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2011至2014年现患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江南 袁小兰 +1 位作者 杨帅君 袁亮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204-206,共3页
背景:现患率调查可在短时间内了解医院感染现状。目的: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发现潜在的医院感染问题,为确定科室医院感染的基线水平、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目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患率调查方法,调查2... 背景:现患率调查可在短时间内了解医院感染现状。目的: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发现潜在的医院感染问题,为确定科室医院感染的基线水平、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目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患率调查方法,调查2011至2014年调查日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送检率。结果与结论:应调查1477例住院患者,实际调查1466例,实查率99.26%,发生医院感染41例、医院感染例次4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80%、例次感染率2.93%;社区感染138例、142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941%、例次感染率9.69%;4年病原学送检率由27.45%上升到45.00%(P〈0.01);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6.14%下降至4.84%(P〈0.05)。结果说明,2011至2014年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现患率逐年下降,社区感染现患率逐年增高,必须重点关注社区感染,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避免导致精神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专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防控策略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江南 杨帅君 +1 位作者 袁亮菊 谌文菊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5期185-186,共2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目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新发传染病。精神障碍高发易发,国内绝大多数精神病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病房实施封闭式管理,从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建筑布局、功能设计到筛查工作流程等诸多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目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新发传染病。精神障碍高发易发,国内绝大多数精神病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病房实施封闭式管理,从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建筑布局、功能设计到筛查工作流程等诸多环节在防控传染性疾病方面均较为薄弱,难以有效应对疫情。针对新冠肺炎感染防控的难点,结合医院防控实践,本文从医院应急防控体系的建立、过渡病区的设立、防护用品使用等方面的防控难点与对策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精神障碍患者 医院感染防控 难点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技术在双下肢CTA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昌美 胡容 +2 位作者 刘宗才 王荣品 曾宪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NLB)技术在双下肢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疑似双下肢血管病变并行双能量CTA检查的患者52例,扫描后分别行线性融合(LB)技术和NLB技术重建,得到LB和NLB图像。对比LB、NLB及原始图像低kV(80 kV... 目的:探讨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NLB)技术在双下肢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疑似双下肢血管病变并行双能量CTA检查的患者52例,扫描后分别行线性融合(LB)技术和NLB技术重建,得到LB和NLB图像。对比LB、NLB及原始图像低kV(80 kV组)3组图像质量,包括客观评价(CT值、SD、SNR、CNR)和主观评分,以及图像优良率和图像可诊断率。结果:3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B组评分最高。80 kV组、LB组、NLB组图像可诊断率分别为61.54%(32/52)、38.46%(20/52)、65.38%(34/52),优良率分别为30.77%(16/52)、0(0/52)、38.46%(20/52)。3组图像对应部位血管CT值、SD及CNR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B组CT值最高,且CT值、SD及CNR均高于LB组(均P<0.05)。3组图像对应部位血管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能量CT的NLB技术可提高双下肢CTA检查的图像质量,有望增加双下肢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肢 血管造影术 线性融合技术 非线性融合技术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列线图模型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滢 张满 +3 位作者 卢联合 孙永清 孙江南 杨怀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7-940,共4页
目的 探索贵州省三家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构建可视化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和贵州茅台医院三所医院,综合ICU病房2022年5月24日2023年5月24日收治的所有患者共850例为... 目的 探索贵州省三家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构建可视化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和贵州茅台医院三所医院,综合ICU病房2022年5月24日2023年5月24日收治的所有患者共8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医院感染266例,未发生医院感染584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临床可视化列线图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性能。结果 共850例患者中有266例发生医院感染(31.3%);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住院时间长、血常规送检多次异常、降钙素原送检多次异常、入院科室为非ICU、多重耐药菌检出次数多和长期使用呼吸机;基于以上风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很直观的计算出ICU患者未来可能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概率;且根据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72。结论 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贵州省ICU患者医院感染列线图模型,能量化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利于更好地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列线图 模型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