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靶向递送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与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双敏 汪显耀 何志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75-4983,共9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具有免疫原性低且肿瘤归巢能力强等优点,在靶向递送药物方面备受关注。但外泌体在到达靶细胞前易被体内循环迅速清除,此外,由于外泌体表面性质和摄取机制复杂,其靶向性并不十分明显,需要一定的工程化策略提...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具有免疫原性低且肿瘤归巢能力强等优点,在靶向递送药物方面备受关注。但外泌体在到达靶细胞前易被体内循环迅速清除,此外,由于外泌体表面性质和摄取机制复杂,其靶向性并不十分明显,需要一定的工程化策略提高递送效率。目的:通过综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工程化修饰的不同策略,了解提高外泌体递送效率的相关机制、临床前应用和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工程化外泌体,靶向递送,抗肿瘤药物”和“mesenchymal stem cells,exosomes,engineered exosomes,targeted delivery,antineoplastic agents”,筛选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靶向递送抗肿瘤药物的文献,共计纳入85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工程化修饰复杂多样,可通过显著增强外泌体对器官或组织靶向能力,增加血液循环中停留时间,以及降低外泌体中促肿瘤分子的表达,以此达到提高外泌体递送效率的效果;(2)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目前的抗肿瘤治疗研究中递送传统和新型药物具有巨大前景;(3)当前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不能将其转化在临床中,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改进和深入研究递送机制,有望开发出更为高效和安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工程化外泌体 靶向递送 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2
作者 冉昕 孙铝 王明胜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5期218-221,共4页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在医学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但可以承担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作用,并且在医学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实验室在医学教育中承担着教学、科研的重要任务,关系着医学院校教...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在医学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但可以承担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作用,并且在医学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实验室在医学教育中承担着教学、科研的重要任务,关系着医学院校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作用,推动医学教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仍存在较多问题,限制了实验室的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提高教研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附属医院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方宁 李丹 +3 位作者 余丽梅 章涛 赵春华 陈代雄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的治疗效应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培养hAMSCs,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免疫表型;用豚鼠脊髓匀浆+完全弗氏佐剂+百日咳毒素复制大鼠EAE模型;模型动物随机...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的治疗效应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培养hAMSCs,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免疫表型;用豚鼠脊髓匀浆+完全弗氏佐剂+百日咳毒素复制大鼠EAE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培养基组、hAMSCs治疗组和泼尼松治疗组,每组6只。hAMSCs治疗组经双侧侧脑室移植5×105个hAMSCs;采用Kono评分法动态观察行为学变化;采用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脑和脊髓病理改变以及hAMSCs在脑和脊髓内的分布;采用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采用流式微球阵列法(CB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hAMSCs治疗后EAE大鼠行为学评分逐渐减低(P<0.01),脑和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减轻。hAMSCs移植第3周,大鼠脑和脊髓组织可见较多人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即hAMSCs存活;与模型组和培养基组相比,hAMSCs治疗组外周血Treg、Th2、Tc1、Tc2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Th17细胞显著减少(P<0.01);血浆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含量升高(P<0.05或P<0.01),而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含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 hAMSCs能改善大鼠EAE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组织的免疫损伤,其机制可能主要与上调FoxP3+Treg细胞和下调Th17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免疫调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治疗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效应及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丹 方宁 +3 位作者 陈代雄 余丽梅 章涛 赵春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1-1016,1032,共7页
目的:观察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的治疗效应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培养hAECs,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免疫表型;用豚鼠脊髓匀浆+完全弗氏佐剂+百日咳毒素复制大鼠EAE模型;EAE大鼠经双侧侧... 目的:观察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的治疗效应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培养hAECs,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免疫表型;用豚鼠脊髓匀浆+完全弗氏佐剂+百日咳毒素复制大鼠EAE模型;EAE大鼠经双侧侧脑室移植5×105个hAECs;采用kono评分动态观察行为学变化;采用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脑和脊髓病理改变,以及hAECs在脑和脊髓内的分布;采用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采用流式微球芯片捕获技术(CB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hAECs治疗后EAE大鼠行为学评分逐渐减低(P<0.01),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体重稳定,脑和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减轻。hAECs移植后3周,宿主脑和脊髓组织中均有较多人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即hAECs存活;与对照组相比,hAECs治疗组FoxP3+Treg、Th2、CTL、NKT、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Th17细胞显著减少(P<0.01);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含量升高(P<0.05或P<0.01),而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含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hAECs能改善大鼠EAE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组织的免疫损伤,其机制可能主要与上调FoxP3+Treg和下调Th17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免疫调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卫红 肖瑜 +5 位作者 胡锡阶 章涛 范振海 王钰莹 刘金伟 余丽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2期297-298,F0003,共3页
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我院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进行风险评估,以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确保规范开展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工作。方法风险评估方法采用现场评估,并综合分析所采取措施的防范效果。结果回顾分析显示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 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我院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进行风险评估,以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确保规范开展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工作。方法风险评估方法采用现场评估,并综合分析所采取措施的防范效果。结果回顾分析显示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主要存在着危害度等级2级和3级的感染性微生物危害,主要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和结核杆菌等12种常见微生物危害风险,实验室建立的4个工作区布局合理,并采取了有效的控制风险措施,质量、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并能严格贯彻执行,有效防范了生物风险。结论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和建立防范措施是保证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措施,也是使实验室良好运行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扩增 生物安全 风险评估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卵巢早衰实验研究
6
作者 余丽梅 张小雨 +5 位作者 罗娇 杨进 王钰莹 刘祖林 祁莹 祁斌 《中国药理通讯》 2013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研究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amnioticmesenchymalstemcell,hAMSCs)对H202和顺铂所致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的治疗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H2O2灼伤和顺铂制备POF模型。hAMSCs腹腔注射移植,称重测卵巢指数... 目的:研究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amnioticmesenchymalstemcell,hAMSCs)对H202和顺铂所致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的治疗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H2O2灼伤和顺铂制备POF模型。hAMSCs腹腔注射移植,称重测卵巢指数,ELISA法检测激素含量,病理组织学检查组织病理与蛋白表达,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G显带技术分析小鼠染色体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早衰 实验研究 移植治疗 定量PCR检测 病理组织学检查 ELISA法 染色体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及细胞外囊泡治疗肺纤维化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艳阳 刘婵 +1 位作者 余丽梅 何志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4079-4086,共8页
背景:尽管在临床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疗措施,肺纤维化的治疗仍然面临着挑战。在近年的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认为可能是治疗肺纤维化的有希望的手段。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 背景:尽管在临床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疗措施,肺纤维化的治疗仍然面临着挑战。在近年的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认为可能是治疗肺纤维化的有希望的手段。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在肺纤维化治疗方面的应用,以期全面了解其治疗机制、疗效评估和面临的问题,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外囊泡”“肺纤维化”;英文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mesenchymal stem ce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pulmonary fibrosis”,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电子期刊数据库,通过人工阅读排除重复文献等,最终纳入112篇文献,重点对58篇中英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纤维化过程,如调节炎症反应、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促进受损组织修复,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也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包括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②然而,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治疗肺纤维化仍面临一些挑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解决细胞迁移和组织内定位等问题,以其能够准确到达受损肺组织。另外,长期安全性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对于其转化医学发展,细胞采集、细胞分离、细胞培养、细胞收获和细胞鉴定等标准化程序还需要被细化。③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通过科研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有望得到逐步解决。未来,可以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和探索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深入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的治疗机制,有望开发出更为高效和安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重点实验室细胞工程技术平台产学研用开放共享的实践探索
8
作者 何青 王钰莹 +6 位作者 范振海 林风琴 陈辉 刘燕飞 刘娟 何志旭 余丽梅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以细胞工程及其治疗学研究为特点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在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形成了3个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拥有科研能力强的管理和专业技术团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先进科研平台和平台开放管理机制。在长期坚持产学研用开放... 以细胞工程及其治疗学研究为特点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在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形成了3个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拥有科研能力强的管理和专业技术团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先进科研平台和平台开放管理机制。在长期坚持产学研用开放共享的过程中,实验室不断强化先进平台建设和技术水平提升;在贯彻国家有关细胞制剂研发政策与法规的同时,加强体系建设与规程的落实;通过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通过科研基本技能培训和学术、技术交流,提升科研效益和科技产出质量,坚持“三级管理”,推进科研“学术带头人负责制”与平台技术“技术负责人负责制”,以临床需求为纽带,促进学科群发展与合作共赢,通过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与研究方向交叉,促进前沿科学研究、临床技术孵化、产业资源存储、干细胞新药研发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因此,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本文旨在分享省级重点实验室细胞工程技术平台开放共享20年的主要管理和运行经验,并结合“产学研用”案例,提供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服务医疗需求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细胞工程 再生医学 开放 共享
原文传递
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经PGE2/EP2途径调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细胞免疫 被引量:2
9
作者 彭淋珅 刘娟 +6 位作者 李林艳 陈辉 王宇 于泓 吴雨曈 田梅 余丽梅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558-568,共11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SCs)调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T细胞免疫的作用与涉及PGE2/EP2途径的机制。方法含RA患者自体血浆的培养基非接触共培养AMSCs与RA患者外周血来源T细胞,实验分为T细胞组、AMSCs组、共培养组和EP2组,流式...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SCs)调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T细胞免疫的作用与涉及PGE2/EP2途径的机制。方法含RA患者自体血浆的培养基非接触共培养AMSCs与RA患者外周血来源T细胞,实验分为T细胞组、AMSCs组、共培养组和EP2组,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ELISA法检测PGE2和IL-6,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及其磷酸化蛋白水平。结果AMSCs降低RA患者T细胞增殖数量和Th17细胞比例,增高Treg细胞比例和Treg/Th17比值,减少共培养上清液IL-17含量,这些效应可被40 nmol/L的EP2受体拮抗剂AH6809所阻断。与AMSC组相比,共培养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和IL-8的含量明显降低,EP2受体拮抗剂组与共培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AMSCs增加T细胞p-PI3K蛋白水平,降低p-AKT蛋白水平,EP2受体拮抗剂只逆转AMSCs对p-AKT蛋白的下调。结论AMSCs抑制RA患者T细胞增殖、上调Treg/Th17和下调IL-17分泌的作用机制涉及激活PGE2/EP2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T细胞 炎症因子 前列腺素E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7个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比较研究
10
作者 李淑华 张昊 +5 位作者 罗丽 陈鹏宇 胡锡阶 万卫红 刘燕飞 余丽梅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71-277,共7页
目的基于15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探究贵州汉族与苗族与5个不同民族人群的遗传关系。方法通过15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数据,应用Arlequin v3.5软件计算各基因座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及P值,应用Phylip 3.695软件计算7个... 目的基于15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探究贵州汉族与苗族与5个不同民族人群的遗传关系。方法通过15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数据,应用Arlequin v3.5软件计算各基因座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及P值,应用Phylip 3.695软件计算7个群体的Nei’s遗传距离,应用TBtools软件进行可视化热图和聚类分析;基于Nei’s遗传距离,分别采用MEGA 7.0和SPSS 26.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遗传分化系数Fst及P值显示,贵州汉族或苗族群体分别与布依、水、仡佬、侗和土家族5个群体比较,遗传分化程度都较低(Fst分别介于0.00002~0.02567和0.0002~0.0377),但是汉族与苗族群体比较时显示出相对较高的遗传分化程度(Fst介于0.00111~0.01861)。Fst及P值、Nei’s遗传距离、热图、系统发生树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均显示,贵州汉族与仡佬族、侗族和土家族的遗传关系最近,与水族和布依族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远,与苗族的遗传关系最远。且苗族与布依、水、仡佬、侗和土家族5个民族之间遗传关系较远。结论贵州汉族与苗族群体之间遗传差异最大,而苗族与布依族、水族、仡佬族、侗族和土家族5个少数民族之间遗传差异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贵州 民族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具有分化成软骨及成骨细胞的潜能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宋秀军 陈代雄 +4 位作者 方宁 刘祖林 万卫红 刘金伟 章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0期10056-10060,共5页
目的: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具有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强的扩增能力和免疫原性低等优势。建立体外适宜的诱导培养条件,观察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 目的: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具有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强的扩增能力和免疫原性低等优势。建立体外适宜的诱导培养条件,观察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材料来源:经产妇知情同意,无菌采集健康足月分娩新生儿胎盘6份,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采用机械法剥离羊膜组织,二步酶消化法分离收获人羊膜间充质细胞,按2.2×10~8L^(-1)密度接种,传至第1~2代用于诱导分化实验。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时,人羊膜间充质细胞按3×10~8L^(-1)密度接种,诱导培养液为含体积分数0.01的胎牛血清、10 mg/L转化生长因β1、100 nmol/L地塞米松、50 mg/L抗坏血酸、1%培养基添加物。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时,人羊膜间充质细胞按6×10~7L^(-1)密度接种,诱导培养液为含体积分数0.1的胎牛血清、100 nmol/L地塞米松、50 mg/L抗坏血酸、5 mmol/Lβ-甘油磷酸。③实验评估:原代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表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波形蛋白表达鉴定。分别于体外诱导第7,14,21,28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的表达,细胞化学法检测蛋白聚糖的表达,钙-钴法检测成骨细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表达,茜素红S检测钙盐沉积情况。结果:①免疫组化与表型特征:人羊膜间充质细胞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29、CD44和间充质细胞标志波形蛋白。②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诱导14 d后,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由长梭型逐渐变为多角形,可检测到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及软骨细胞特异性细胞外基质蛋白聚糖。③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诱导21 d后,可观察到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的胞浆内有碱性磷酸酶表达,且可见钙盐沉积。结论: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具有分化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特性,可作为骨及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 诱导分化 软骨细胞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特性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路 方宁 +4 位作者 陈代雄 刘祖林 万卫红 刘金伟 章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分化实验,评价人羊膜上皮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对象:经产妇知情同意,无菌采集健康足月剖宫产胎盘6份,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分化实验,评价人羊膜上皮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对象:经产妇知情同意,无菌采集健康足月剖宫产胎盘6份,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采用机械法将羊膜从胎盘组织上剥离,D-Hank’s液冲洗后剪成碎片,加入含有0.2g/L乙二胺四乙酸的0.5g/L胰蛋白酶溶液,离心、消化、过滤,收集滤液,加入胎牛血清终止消化,重复消化2次。合并3次消化所得的细胞悬液,离心后将细胞沉淀悬浮于L-DMEM培养基中,按1.25×108L-1密度接种,常规培养3d后更换培养基,待细胞达80%~90%融合后用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联合消化,终止后离心弃上清,细胞沉淀用培养基重新悬浮,按1×107L-1密度传代。③实验评估:用流式细胞仪鉴定人羊膜上皮细胞表型;使用10μmol/L5-氮杂胞苷和1mmol/L抗坏血酸磷酸盐诱导第2代人羊膜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诱导后细胞中特异蛋白结蛋白和α-辅肌动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GATA-4和心肌特异性收缩蛋白α-肌球蛋白重链mRNA的表达。结果:①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免疫组化特征:人羊膜上皮细胞几乎不表达CD44,不表达波形蛋白,表达角蛋白19。②人羊膜上皮细胞α-辅肌动蛋白和结蛋白的表达:人羊膜上皮细胞经诱导分化后,表达肌系细胞标志α-辅肌动蛋白和结蛋白。③人羊膜上皮细胞Nkx2.5、GATA-4和α-肌球蛋白重链mRNA的表达:人羊膜上皮细胞经诱导分化后,表达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 mRNA和GATA-4 mRNA,心肌特异的可收缩蛋白α-肌球蛋白重链mRNA未见表达。结论: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获得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特性,可能成为细胞心肌成形术的候选供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心肌样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具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特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路 方宁 +4 位作者 陈代雄 刘祖林 刘金伟 万卫红 章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4-89,共6页
探讨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cells,hAM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能力。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hAMCs,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鉴定;用5-氮杂胞苷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hAMCs... 探讨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cells,hAM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能力。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hAMCs,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鉴定;用5-氮杂胞苷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hAMCs向心肌细胞分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诱导后细胞中特异蛋白结蛋白和α-辅肌动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GATA-4和心肌特异性收缩蛋白α-肌球蛋白重链(α-myosin heavy chain,α-MHC)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1)hAMCs原代培养至第6d,贴壁细胞汇合度可达80%,呈漩涡状生长。传代后hAMCs增殖迅速,3~4d细胞汇合度可达100%,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2)hAMCs表达CD44和波形蛋白,不表达CK19。(3)hAMCs经诱导分化8~10d后细胞排列紧密,多为长梭形。hAMCs诱导2w和4w表达α-辅肌动蛋白和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4)诱导前后的hAMCs均表达结蛋白和GATA-4,但均未见α-MHC表达。说明hAMCs具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能力,可望成为细胞心肌成形术(cellular cardiomyoplasty,CCM)的候选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 心肌样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下颌下腺干/祖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春宇 黄桂林 +4 位作者 张霓霓 张跃荣 宋庆高 潘光华 方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8464-8468,共5页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了唾液腺组织中的确存在一类具有成体干细胞特性的唾液腺细胞,但是这类干细胞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的唾液腺,而人类唾液腺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较少。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唾液腺干/祖细胞,并观察其生物...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了唾液腺组织中的确存在一类具有成体干细胞特性的唾液腺细胞,但是这类干细胞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的唾液腺,而人类唾液腺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较少。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唾液腺干/祖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征。方法:从流产胎儿下颌下腺中分离、单克隆培养获得人唾液腺干/祖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上皮细胞标志CK19,Laminin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90.1和CD117的表达。绘制人唾液腺干/祖细胞生长曲线,评价体外增殖能力。结果与结论:人唾液腺干/祖细胞胞浆表达上皮细胞标志CK19及Laminin;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D90.1,CD29及CD117的表达率分别为99.69%,98.83%及67.27%;体外培养也表现出高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较高的传代数等组织干细胞特性。提示人胎儿下颌下腺中能分离出具有组织干细胞特性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下颌下腺 人唾液腺干/祖细胞 分离培养 体外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提取物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虹麟 陈代雄 +10 位作者 方宁 余丽梅 刘金伟 刘祖林 文国容 杨小生 肖瑜 祈莹 肖建辉 万卫红 胡锡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829-832,共4页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活细胞OD值,计算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磁珠分选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细胞记数、双色直...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活细胞OD值,计算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磁珠分选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细胞记数、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变化。结果:MTT检测法显示,0.01~10μmol.L-1的CL1处理,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经14 d的培养,与细胞对照组相比,10、1μmol.L-1的CL1细胞数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表达粒系/单核巨噬系细胞表型CD15和CD11b的细胞百分数无显著差异。经14 d的培养,与培养0 d比较,CD15显著增高(P<0.05),CD11b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人脐带血CD34+HSPC的增殖、和向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表明CL1在抗肿瘤作用剂量下,不会明显抑制造血干/祖细胞向粒-单细胞的增殖分化,提示CL1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造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CL1 胃癌 造血干/祖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室共培养中人羊膜上皮细胞诱导分化为腺泡细胞样细胞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霓霓 黄桂林 +3 位作者 王军胜 宋庆高 赵玉洁 王钰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研究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体外诱导分化为唾液腺腺泡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分离hAECs并体外培养、鉴定。与8 d龄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SMGCs)在双室共培养系统中共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检测α-淀粉酶及... 目的:研究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体外诱导分化为唾液腺腺泡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分离hAECs并体外培养、鉴定。与8 d龄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SMGCs)在双室共培养系统中共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检测α-淀粉酶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双室共培养1、2周,hAECs中α-淀粉酶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共培养前的3.38倍及6.6倍。结论:hAECs具有向唾液腺腺泡细胞样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分化 人羊膜上皮细胞 腺泡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B27检测辅助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宁 章涛 +3 位作者 胡锡阶 万卫红 祁莹 陈代雄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B27和血清多项免疫指标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52例疑似A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B27表达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对AS作出诊断;对其中37例男性病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B27和血清多项免疫指标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52例疑似A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B27表达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对AS作出诊断;对其中37例男性病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52例疑似AS患者共检测出HLA-B27+13例(男性12例,女性1例),确诊AS患者12人(男性患者11人,女性1人),包括男性HLA-B27+AS患者9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58岁),男性HLA-B27-AS2例(分别为20岁和78岁),女性HLA-B27-AS1例为(9岁),男性AS确诊患者的HLA-B27阳性率为82%。除补体C3外,男性AS组IgG、IgA、IgM、C4及CRP均较男性非AS组高(P<0.05)。结论AS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明显活跃,HLA-B27检测有助于临床资料疑似病例的AS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HLA-B27 T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组织造血干/祖细胞的分离富集 被引量:4
18
作者 章涛 陈代雄 +3 位作者 方宁 刘祖林 祁莹 刘金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55-958,共4页
为了探索从胎盘组织中分离富集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标化流程,采用机械法加胶原酶消化法制备人胎盘组织单个细胞悬液,用羟乙基淀粉(6%HES)法从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再经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出CD34-、CD34+CD38-、CD34+CD38+3个细胞... 为了探索从胎盘组织中分离富集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标化流程,采用机械法加胶原酶消化法制备人胎盘组织单个细胞悬液,用羟乙基淀粉(6%HES)法从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再经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出CD34-、CD34+CD38-、CD34+CD38+3个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术对各阶段分选细胞进行表型分析并计算分选细胞的富集度和回收率。结果表明:机械法加胶原酶消化法制备的人胎盘组织单个细胞悬液中单个核细胞(MNC)数达(12.30±3.51)×108,与脐血初始样品所含的MNC数(8.86±5.38)×1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CD34+细胞所占百分率[(3.93±2.31)%]则明显高于脐血[(0.44±0.29)%]。胎盘组织单个细胞悬液经6%HES分离后MNC和CD34+细胞的回收率分别为(45.3±11.7)%和(51.1±9.8)%;MNC经免疫磁珠分选后,其CD34+细胞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73.4±14.1)%和(52.7±11.7)%。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机械法加胶原酶消化法-HES分离MNC-MACS分选目标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从胎盘组织获得高丰度、高富集度、高活性的HSPC,为进一步研究胎盘HSPC提供了比较经济、效果较好的分离富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抗原 造血干细胞 胎盘 免疫磁珠细胞分选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 被引量:9
19
作者 戴支凯 石京山 +2 位作者 吴芹 余丽梅 徐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05-1508,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抗人肺腺癌A549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形态学和MTT法观察TanⅡA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oechest33258和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钙及线粒体膜电位;R...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抗人肺腺癌A549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形态学和MTT法观察TanⅡA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oechest33258和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钙及线粒体膜电位;RT-PCR检测Bad和MT-1A mRNA的表达。结果 TanⅡA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且随TanⅡA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TanⅡA作用A549细胞24、48和72h的IC50分别为117.85、14.87和6.89μmol·L-1。TanⅡA作用A549细胞24h后,A549细胞出现染色质聚集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且随TanⅡA剂量的增加,A549细胞凋亡百分率逐渐增大。TanⅡA作用后,A549细胞的细胞内钙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ad mRNA表达增加、MT-1A mRNA表达下调。结论 TanⅡA具有抗A549作用,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钙依赖性通路和MT-1A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肿瘤 人肺腺癌A549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钙依赖性通路 MT-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受损肝组织中分化为肝细胞 被引量:9
20
作者 宫黎明 方宁 +5 位作者 陈代雄 万卫红 章涛 刘祖林 余丽梅 赵春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6709-6713,共5页
背景: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而在受损肝脏原位是否可分化为肝细胞值得探讨。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肝损伤原位植活及分化情况。方法:采用胰酶-胶原酶二酶消化法从羊膜组织中分离人... 背景: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而在受损肝脏原位是否可分化为肝细胞值得探讨。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肝损伤原位植活及分化情况。方法:采用胰酶-胶原酶二酶消化法从羊膜组织中分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造模后注射L-DMEM悬浮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L-DMEM。结果与结论:①FCM分析结果显示,所分离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44和CD166;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不表达CK19。②与对照组比较,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肝病理无明显差异,均呈急性肝坏死病理改变。③免疫荧光双染色结果显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周主要定植于肝小叶且表达CK19,至2周表达CK18,至3周表达Alb。结果表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受损肝组织中能被植活,且可分化为肝细胞,提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临床肝病的治疗方面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分化 肝细胞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