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黔东南自治州气象探测环境 被引量:1
1
作者 田菊萍 《贵州气象》 2010年第C00期178-180,共3页
通过选取黔东南自治州16个县地面观测环境中不符合要求障碍物累计遮挡方位及遮挡面积、日出日落方向障碍物最大仰角、遮拦仪器感应面障碍物个数进行综合评定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自治州有5个县市的地面气象探测环境表现出较差,综合评分... 通过选取黔东南自治州16个县地面观测环境中不符合要求障碍物累计遮挡方位及遮挡面积、日出日落方向障碍物最大仰角、遮拦仪器感应面障碍物个数进行综合评定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自治州有5个县市的地面气象探测环境表现出较差,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只有4个县市气象探测环境相对较好,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外部的影响和内部建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环境 定量评估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气象观测环境现状分析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再禹 李祥 《贵州气象》 2009年第6期39-41,共3页
气象探测环境是获取气象探测资料的场所,该文对黔东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进行系统性的评估与分析,指出保护好气象探测环境的重要性及其保护措施。
关键词 气象环境 保护 重要性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良平 谢俊英 +1 位作者 袁芳菊 顾欣 《贵州气象》 2008年第2期10-13,共4页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1985~2005年气象实时资料和贵州省民政厅、黔东南州民政局自然灾害年表,对黔东南州常出现的几类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近21a来黔东南州各类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演变特征。
关键词 黔东南 气象灾害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1年7月黔东南州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的气象原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艳 闵新平 梁平 《贵州气象》 2011年第3期24-27,共4页
气象要素对乙脑的发病流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利用黔东南州16个站点1971年5-8月逐日最高和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黔东南州1971年7月乙脑流行的气象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1年黔东南适宜乙脑发生和... 气象要素对乙脑的发病流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利用黔东南州16个站点1971年5-8月逐日最高和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黔东南州1971年7月乙脑流行的气象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1年黔东南适宜乙脑发生和传播乙脑病毒的三带喙库蚊孵化、成活的20℃初日较常年提前了1~10d,在气温适宜三带喙库蚊孵化、成活时期,高湿天气持续,日平均相对湿度均在60%以上,传播乙脑病毒的媒介密度迅速达到高峰;乙脑病毒传播媒介密度达到高峰后约1个月乙脑流行的规律同样适用黔东南。黔东南水溪、稻田多,传播乙脑病毒媒介生存的水分条件充足,是乙脑高发区,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初日前注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脑 三带喙库蚊 20℃初日 25℃初终日 5d滑动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州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锦 杨胜忠 +1 位作者 梁平 罗立 《贵州气象》 2012年第3期29-31,共3页
依据1961—2009年气象资料对黔东南州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出全州1-12月的特吉旺气候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各县近50 a年平均气温为14.6~18.5℃,气候温和,高温日数少;年降水量在1 028.6~1 432.9 mm之间,降雨多集中在4-8... 依据1961—2009年气象资料对黔东南州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出全州1-12月的特吉旺气候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各县近50 a年平均气温为14.6~18.5℃,气候温和,高温日数少;年降水量在1 028.6~1 432.9 mm之间,降雨多集中在4-8月,强降雨主要出现在夜间;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之间,季节变化不明显;日照适宜,冬季较少;大风日数少。综合各种气象因素分析,黔东南的气候资源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旅游 气候资源 特吉旺气候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3月初黔东南州森林火灾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白慧 姚源山 +2 位作者 张健 郭永杰 张有林 《贵州气象》 2008年第6期18-20,共3页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测资料和M ICAPS常规资料,从天气形势、降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主要火源等方面分析了2008-02-29—03-06全州境内森林火灾频繁发生的气象条件。得出:前期降雨量偏少,高空到地面均为有利于天...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测资料和M ICAPS常规资料,从天气形势、降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主要火源等方面分析了2008-02-29—03-06全州境内森林火灾频繁发生的气象条件。得出:前期降雨量偏少,高空到地面均为有利于天气晴好的环流形势长时间控制,使各地气温持续偏高、相对湿度持续偏小,空气十分干燥,火险等级急剧飙升到5级,并维持达一周之久,加之年初1月中旬到2月初,黔东南州遭受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重创后,山地草木枯死,大量林木折枝断干,林内可燃物急剧增加,是大范围森林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州 森林火灾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黔东南州专业气象服务平台介绍
7
作者 杨胜忠 陈少华 李光芬 《贵州气象》 2009年第S1期96-97,共2页
气象科技服务作为气象部门面向社会服务的一个窗口,其服务的方法、途径也必须网络化。因此,建立网络化的气象服务平台势在必行。黔东南州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平台的开发、使用,不但规范了专业气象服务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气象科技服务作为气象部门面向社会服务的一个窗口,其服务的方法、途径也必须网络化。因此,建立网络化的气象服务平台势在必行。黔东南州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平台的开发、使用,不但规范了专业气象服务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还丰富了服务产品,为用户及时、准确、便捷地获取各种气象服务产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气象服务 网站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新一代天气雷达伺服系统驱动分机故障处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凯明 李路长 +1 位作者 龙天强 杨锦 《贵州气象》 2012年第5期49-51,共3页
该文根据伺服系统驱动分机的工作原理,对黔东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CD)的伺服系统驱动分机故障进行处理,分析故障现象和原因,给出具体维修措施,以快速排除故障,恢复雷达正常运行。
关键词 新一代天气雷达 伺服系统驱动分机 脉宽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2012年4月10日大冰雹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路长 白慧 曹凯明 《贵州气象》 2012年第5期23-26,共4页
利用三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12年4月10日发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跟踪探测,揭示了冰雹云形成发展、成熟和消散过程的主要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过程由多个对流单体组成,强回波区的反射率因子超过65 dBz... 利用三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12年4月10日发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跟踪探测,揭示了冰雹云形成发展、成熟和消散过程的主要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过程由多个对流单体组成,强回波区的反射率因子超过65 dBz,三体散射长钉的反射率因子最大值为21 dBz,最大长度20 km;径向速度有风暴顶辐散特征和逆风区存在,逆风区存在对大冰雹的出现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出现跃增现象,最大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为56 kg.m-2;垂直风廓线中风向、风速出现较大垂直切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大冰雹 三体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冰雹天气雷达临近预警指标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路长 白慧 +2 位作者 杨胜忠 龙天强 周艳 《贵州气象》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该文利用2012—2013年黔东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探空资料,应用统计和对比分析方法,对黔东南地区10次冰雹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强回波强度dBzM≥55 dBz、回波顶高ET≥9km、45 dBz强回波伸... 该文利用2012—2013年黔东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探空资料,应用统计和对比分析方法,对黔东南地区10次冰雹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强回波强度dBzM≥55 dBz、回波顶高ET≥9km、45 dBz强回波伸展高度H45 dBz≥7.5 km、回波顶高与0℃层高度差(ET-H0)≥6.5 km、最强回波高度与0℃层高度差(HTH0)≥-2 km、风暴顶高与-20℃层高度差(TOP-H-20)≥-1 km、VIL密度(VILM)≥2.5g·m-3、VIL密度与(ET-H0)的乘积VILE≥20g·m-2,可作为黔东南地区预警冰雹灾害的雷达阈值和指标,为冰雹灾害短时临近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天气雷达 预警指标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近40a来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龙先菊 张淑莹 +3 位作者 罗巧梅 刘良平 谢俊英 田菊萍 《贵州气象》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利用黔东南州16个气象观测站1964—2005年共41 a的逐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及最低气温和稳定通过0℃、5℃、10℃、15℃和20℃积温等资料,对黔东南州近40 a来气温变化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将近20 a与前20 a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黔东南州16个气象观测站1964—2005年共41 a的逐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及最低气温和稳定通过0℃、5℃、10℃、15℃和20℃积温等资料,对黔东南州近40 a来气温变化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将近20 a与前20 a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20 a的气温比前20 a的气温基本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气温 变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近21a的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菊萍 龙先菊 +1 位作者 黄艳 张钟鸣 《贵州气象》 2011年第1期32-34,共3页
该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黔东南州16个气象观测站1985-2005年共21a的各级降水量、四季降水,降水日数、降水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州近21a平均降水量为1003.8—1366.7mm,年平均降水量≥1300mm的地区主要是丹寨、麻江、黎平... 该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黔东南州16个气象观测站1985-2005年共21a的各级降水量、四季降水,降水日数、降水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州近21a平均降水量为1003.8—1366.7mm,年平均降水量≥1300mm的地区主要是丹寨、麻江、黎平、锦屏;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以下的有黄平、施秉、镇远、三穗;黔东南州各县日降水量≥0.1mm的降水日数年平均154~192d,其分布趋势由州西部分别向北部、南部递减,最多为麻江192d,最少为从江的154d;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的大小取决于降水量和降水时间,降水时间越短而降水量越大,则降水强度越大;州内各地降水以小雨为主。年平均为119~157d,占年总雨量的77%~82%,以麻江157d最多,从江119d为少,此研究结果可为农业生产和气象预报及气象公共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降水 气候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山洪对黔东南漂流旅游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胜忠 陈少华 《贵州气象》 2012年第6期22-24,共3页
该文采用黔东南州气象局山洪水位监测站降水量和水位资料,通过分析,翁密河降水量与水位涨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水位上涨的幅度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降水量越大,水位上涨越明显。水位涨幅与降水量之间的预测方... 该文采用黔东南州气象局山洪水位监测站降水量和水位资料,通过分析,翁密河降水量与水位涨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水位上涨的幅度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降水量越大,水位上涨越明显。水位涨幅与降水量之间的预测方程为:y=0.013 9 x-0.172 4,线性预测方程适用于降水量小于大暴雨以下的量级,对大暴雨以上降水量级的水位预测应该寻找更为科学的预测方法。翁密河起漂点与终漂点之间有支流汇入,且终漂点流域面比起漂点大2.6倍,因此,当有一定降水量且水位上涨时,终漂点的水位涨幅要比起漂点大。当降水量>20 mm时,不利于漂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山洪 黔东南 漂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山区两次雷暴大风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超 周艳 +1 位作者 杨帆 韦波 《贵州气象》 2016年第3期37-42,共6页
对2013年4月17日和2015年5月10日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两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物理环境场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雷暴大风的发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抬升指数LI、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总指数TT、深对流指数DCI等对黔东南... 对2013年4月17日和2015年5月10日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两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物理环境场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雷暴大风的发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抬升指数LI、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总指数TT、深对流指数DCI等对黔东南雷暴大风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通过对多普勒雷达回波产品的分析,表明这两次雷暴大风均为典型的下击暴流,雷暴单体反射率因子核的突然升高和持续下降可用于短时临近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大风 雷达回波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环境场与雷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帆 白慧 李路长 《贵州气象》 2013年第6期16-20,共5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黔东南三穗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13年3月12日黔东南州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低空急流的建立为黔东南降雹提供良好水汽通道,中等到强的风垂直切变、超过25℃的850 hPa与500 hPa温度差以及一定的SI指数、K...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黔东南三穗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13年3月12日黔东南州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低空急流的建立为黔东南降雹提供良好水汽通道,中等到强的风垂直切变、超过25℃的850 hPa与500 hPa温度差以及一定的SI指数、K指数、CAPE值等物理量加上适宜的0℃与-20℃层高度均指示当天有利的降雹环境;此次冰雹天气过程是由一次飑线活动造成的,飑线移速与其前沿阵风锋移速相匹配,使得飑线持续时间超过6 h;给三穗县款场乡带来大冰雹的风暴共经历了普通多单体风暴-非超级单体强对流风暴—超级单体风暴阶段,这3个阶段出现了大小不一的冰雹,其中第3阶段具有钩状回波、弱回波区、高悬的强回波、回波穹窿以及深厚持久的中气旋;VIL值大小与冰雹直径大小没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超级单体阶段VIL值不大,这与风暴的倾斜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环境场 超级单体风暴 雷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的黔东南州近52a的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德智 张杰 +1 位作者 杨帆 罗岚心 《贵州气象》 2015年第1期9-13,共5页
基于1961—2012年黔东南州16站的逐月降水资料,从单站干旱SPI指数出发,分析了黔东南州52 a来年际干旱和季节性干旱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2 a间,年际干旱和季节性干旱呈上升趋势,干旱主要集中在1985—1989年和2001—2... 基于1961—2012年黔东南州16站的逐月降水资料,从单站干旱SPI指数出发,分析了黔东南州52 a来年际干旱和季节性干旱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2 a间,年际干旱和季节性干旱呈上升趋势,干旱主要集中在1985—1989年和2001—2012年;2除冬旱以外,无论是年际干旱还是季节性干旱,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地区位于黔东南州中部以北地区,州南部年际干旱、春旱、夏旱和秋旱发生频率较低;3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发生干旱的频次最低,降水较少地区发生干旱的频次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旱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旅游气候资源优越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俊英 袁芳菊 刘良平 《贵州气象》 2008年第4期15-16,共2页
利用黔东南自治州16个自动气象观测站1971—2007年的气候资料,根据最适宜于旅游的基准气候指标,分析黔东南州旅游气候资源的优越性。结果表明:黔东南州适宜于旅游的气温持续时间长、降雨湿度条件好、太阳辐射少、负离子浓度高、大气压... 利用黔东南自治州16个自动气象观测站1971—2007年的气候资料,根据最适宜于旅游的基准气候指标,分析黔东南州旅游气候资源的优越性。结果表明:黔东南州适宜于旅游的气温持续时间长、降雨湿度条件好、太阳辐射少、负离子浓度高、大气压适宜于人体身心健康,各种旅游气候条件都十分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旅游 气候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一次暖区暴雨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代辉 杨帆 吴菲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年第1期34-41,共8页
该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雷达资料及地面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6年7月20日黔东南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前倾槽东移,副高稳定略西伸北抬,低空急流建立及加强,地面辐合线共同作用带来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热带型中-β尺度强对... 该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雷达资料及地面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6年7月20日黔东南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前倾槽东移,副高稳定略西伸北抬,低空急流建立及加强,地面辐合线共同作用带来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热带型中-β尺度强对流回波中镶嵌多个中-γ尺度的对流单体所产生的"列车效应"是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2)"逆风区"的出现及其所在的位置与PPI强度图上强回波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暴雨的落区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从暴雨的不同时期来看,在VAD风廓线产品(VWP)中,"ND"区域的消失和出现对强降水的生消都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低空西南急流的脉动与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强降水的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黔东南雷达 逆风区 VWP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冰雹气候变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菊萍 黄艳 顾欣 《贵州气象》 2010年第4期11-14,共4页
利用黔东南州1961—2008年近48 a冰雹日数资料,采用统计、小波分析、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冰雹是典型的春季冰雹区,春季冰雹日数占年冰雹日数的62.7%;20世纪80年代后存在6~8 a和24 a的周期变化;日变化十分明显... 利用黔东南州1961—2008年近48 a冰雹日数资料,采用统计、小波分析、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冰雹是典型的春季冰雹区,春季冰雹日数占年冰雹日数的62.7%;20世纪80年代后存在6~8 a和24 a的周期变化;日变化十分明显,多出现在午后到傍晚;地理分布是西北区域和东南区域多,东北区域和西南区域少;近48 a黔东南冰雹呈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黔东南的西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冰雹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一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触发维持机制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淑莹 顾欣 +1 位作者 周艳 杨胜忠 《贵州气象》 2008年第4期17-19,共3页
利用2008-01-12—02-02 T 08常规天气图资料,对黔东南州发生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环流形势及触发、维持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的存在、中高层强的暖湿气流在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利用2008-01-12—02-02 T 08常规天气图资料,对黔东南州发生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环流形势及触发、维持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的存在、中高层强的暖湿气流在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低层的逆温层维持,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触发起着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低温雨雪冰冻 环流场条件 维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