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肿瘤科在医患沟通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潘琦津 韦燕 龚建忠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期73-75,共3页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诊疗过程中应把医患沟通作为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精细化管理制定医患沟通具体流程,加强对医师业务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及法律意识,提高医患沟通的有效...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诊疗过程中应把医患沟通作为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精细化管理制定医患沟通具体流程,加强对医师业务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及法律意识,提高医患沟通的有效率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水平。该文就该院肿瘤科在提高医患沟通的有效率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及过程中的体会做一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医患沟通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港市医务人员癌痛三阶梯治疗认知度调查及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毅 韦平原 +8 位作者 韦燕 韦宝含 黄振忠 刘业广 张启家 张东胜 朱德新 廖月娥 覃夏婵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573-576,共4页
目的:调查本地区医务人员癌痛三阶梯治疗的认知度,并分析癌症疼痛治疗认知干预后的效果,为本地区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癌痛三阶梯治疗调查问卷,对本地区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干预前后某三级医院... 目的:调查本地区医务人员癌痛三阶梯治疗的认知度,并分析癌症疼痛治疗认知干预后的效果,为本地区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癌痛三阶梯治疗调查问卷,对本地区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干预前后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的癌痛三阶梯治疗认知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地区医务人员对癌痛三阶梯治疗知识回答正确率不高,部分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三级医疗机构优于二级医疗机构;医生和药师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优于护士;医务人员接受过相关规范化培训的比例较低(35.9%);影响医生使用麻醉镇痛药品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太严格、担心成瘾及药物不良反应;干预后医务人员的癌痛三阶梯治疗认知度、麻醉镇痛行为和态度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贵港市医务人员对癌痛三阶梯治疗知识了解不够深入,通过加强对医务人员开展癌痛三阶梯治疗知识的规范化培训,积极推广无痛病房的建设,可有效促进临床合理使用镇痛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三阶梯治疗 认知度 调查 干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的中医病机和治疗原则及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韦燕 赵善琳 黄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6例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与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单纯放疗组:全脑照射采用6MV X线常规左右对穿照射,2Gy/次,5次/W,共4W,总量40Gy,全脑放疗后,复查脑部MR,对未消退的部分...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6例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与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单纯放疗组:全脑照射采用6MV X线常规左右对穿照射,2Gy/次,5次/W,共4W,总量40Gy,全脑放疗后,复查脑部MR,对未消退的部分局部病灶三维适形局部加量至50~56Gy。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放疗方法同单纯放疗组,放疗过程中同步化疗,替莫唑胺75mg/m2 po,放疗当天同时服用。放疗结束后4周开始替莫唑胺治疗,第1周期150mg/m2po,连续5d,28d一疗程,耐受良好增量至200mg/m2po,共化疗6个周期。评价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的有效率(CR+PR)为89.3%,疾病控制率(CR+PR+SD)为96.4%。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60.7%,9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的一年生存率为32.1%,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高于单纯放疗组的一年生存率10.7%,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纯放疗组高,Ⅰ~Ⅱ度的消化道反应、乏力,Ⅰ~Ⅱ度骨髓抑制,患者均能耐受。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是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治疗是安全的,是可耐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放疗 脑转移瘤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6
4
作者 曾俊韶 叶慧芬 韦燕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8期2979-2982,共4页
静脉血栓(VTE)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静脉血栓可发生于肿瘤形成的任何阶段并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本文就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等方面做一综述,利于早期识别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并作早期治疗。
关键词 静脉血栓 肿瘤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口咽炎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潘琦津 龚建忠 韦燕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8期3592-3597,共6页
头颈部肿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综合治疗是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常见不良反应放射性口咽黏膜炎(RIOM)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治疗中断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减... 头颈部肿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综合治疗是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常见不良反应放射性口咽黏膜炎(RIOM)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治疗中断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减轻RIOM的严重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可能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疾病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目前RIOM尚无特效防治方法,寻找理想的防治手段一直是肿瘤科医师的热点课题。近年来使用生长因子、氨磷汀、谷氨酰胺、锌剂等药物防治RIOM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最佳药物、药物途径、药物标准剂量等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性口咽黏膜炎 生长因子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相关参数对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曾俊韶 韦燕 叶慧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9期3121-312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对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恶性肿瘤118例,其中血栓组58例,非血栓组60例,6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血小板参数特点。结果:入院时检测血栓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对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恶性肿瘤118例,其中血栓组58例,非血栓组60例,6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血小板参数特点。结果:入院时检测血栓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分别为(8.7±1.0)fl、(12.6±1.4)%,非血栓组MPV及PDW分别为(8.8±1.3)fl、(12.8±1.4)%,正常对照组MPV及PDW分别为(8.0±1.1)fl、(11.5±1.9)%,血栓组及非血栓组外周血MPV及PDW水平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栓组于血栓检出时检测MPV及PDW分别为(10±1.6)fl、(14.1±1.8)%,同期检测非血栓组MPV及PDW分别为(9.28±1.6)fl、(13.3±1.6)%,血栓组MPV及PDW要显著高于非血栓组(P<0.05),两次检测血栓组外周血MPV及PDW变化的百分比要显著高于非血栓组(P<0.05)。结论:血栓组患者外周血MPV、PDW及其变化百分比明显增高,提示这些指标对早期预测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栓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外周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曾俊韶 韦燕 叶慧芬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784-1786,共3页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伴血栓形成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参数的特点。方法恶性肿瘤患者118例,其中血栓组58例,非血栓组60例,在肿瘤治疗前采集血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血小板参数特点。结果血栓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伴血栓形成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参数的特点。方法恶性肿瘤患者118例,其中血栓组58例,非血栓组60例,在肿瘤治疗前采集血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血小板参数特点。结果血栓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明显升高(P<0.05),并且随着肿瘤进展有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患者PLT及PCT升高,该指标对早期预测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栓形成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压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善琳 韦燕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4期2114-2117,共4页
相当一部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从而导致化疗中断,影响患者的预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包括化疗前的HBV-DNA载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利妥昔单... 相当一部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从而导致化疗中断,影响患者的预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包括化疗前的HBV-DNA载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利妥昔单抗及诊断为乳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可降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发病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在化疗前应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化疗期间除监测肝功能外,应常规监测HBV-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化疗 乙型肝炎病毒 再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PICC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其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韦燕 原浩 +1 位作者 黎一雄 易海振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1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其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来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肿瘤科进行PICC化疗的345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其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来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肿瘤科进行PICC化疗的345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176)与对照组(n=169).对两组患者均进行PICC化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及其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遵医嘱在院内自我维护导管的依从率、对遵医嘱在约定的时间内回医院进行导管维护的依从率和对遵医嘱在院外自我维护导管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导管维护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PICC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能显著降低其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提高其对遵医嘱进行导管维护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恶性肿瘤 化疗 医护一体化护理 导管相关性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化疗泵配合股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小梅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55-256,共2页
总结便携式化疗泵配合股静脉置管在21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正确的导管维护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全程化疗,未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等现象,提示便携式化疗泵配合股静脉置管持续化疗安... 总结便携式化疗泵配合股静脉置管在21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正确的导管维护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全程化疗,未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等现象,提示便携式化疗泵配合股静脉置管持续化疗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泵 股静脉置管 肿瘤化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流程再造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秋燕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1028-1029,共2页
关键词 护理流程再造 肿瘤化疗 静脉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进展
12
作者 刘安芳 《蛇志》 2006年第4期304-306,共3页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化疗 恶心呕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引导技术分析不同定位方式对NSCLC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13
作者 容翠梅 曾伟明 陈家信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2期2221-222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图像引导技术(IGRT)分析不同定位方式对NSCLC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5例NSCLC患者为对象,按照固定体位分为观察组(真空负压垫体位固定系统)与对照组(塑形垫及热塑成形网膜体... 目的:探讨基于图像引导技术(IGRT)分析不同定位方式对NSCLC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5例NSCLC患者为对象,按照固定体位分为观察组(真空负压垫体位固定系统)与对照组(塑形垫及热塑成形网膜体固定系统)。比较两组摆位误差。结果:观察组x轴、z轴线性误差低于对照组,y轴线性误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旋、倾斜、旋转角度误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空负压垫固定系统用于接受放疗的NSCLC患者,可缩小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技术 定位方式 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疗效
14
作者 赵善琳 原浩 +4 位作者 韦燕 曾伟明 黄店 冯荣浩 潘琦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0期156-160,共5页
目的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收治的使用白蛋... 目的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收治的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同期联合放疗的28例NSCLC伴SVC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28例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28例NSCLC伴SVCS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71.43%,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9.2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30个月(95%CI 2.56~4.0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7.20个月(95%CI 6.44~7.98个月)。化疗线数、T分期是影响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化疗线数和N分期是影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良反应有血液学反应、胃肠道、关节及外周神经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及放射急性反应。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对NSCLC伴SVCS患者有较好的客观疗效,安全性良好;T分期≤3、N分期<2的患者在治疗中可能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放射治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化疗 肺癌 同步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癌放疗相关口咽念珠菌病患者的临床影响因素及炎症指标
15
作者 原浩 韦燕 +2 位作者 梁国栋 方菲 曾伟明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分析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放疗相关口咽念珠菌病发病危险因素以及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TNF-α,TGF-β1,IL-6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治疗的218例有完整临床资料以及相关随访信息的头... 目的分析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放疗相关口咽念珠菌病发病危险因素以及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TNF-α,TGF-β1,IL-6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治疗的218例有完整临床资料以及相关随访信息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对各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筛查口咽念珠菌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随机抽取30例放射治疗中出现以及未出现口咽念珠菌病的患者进行TNF-α,TGF-β1,IL-6检测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1~2级者占68.3%(149/218),3级者占31.7%(69/218);20.2%(44/218)患者出现口咽念珠菌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腔口咽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发生白细胞下降、贫血、3级口腔黏膜炎的患者,口咽念珠菌病的发生率升高。发生口咽念珠菌病的患者血清TNF-α,TGF-β1,IL-6水平高于未发生口咽念珠菌病的患者。结论口腔口咽癌患者以及3级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口咽念珠菌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NF-α,TGF-β1,IL-6是发生放射性口咽念珠菌病的炎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口咽念珠菌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静脉置管区细菌污染与导管相关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杨连招 林源 +7 位作者 莫显伟 林月双 黄春叶 黄伊明 黄秀兰 谭美群 黄丽明 伍胜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深静脉置管区不同时段不同部位细菌培养阳性与导管相关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对103例深静脉置管术后第1、3、7、14天体外段导管、管周皮肤、穿刺口各412份样本及拔管时导管血、导管头各103份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观察局部和全... 目的研究深静脉置管区不同时段不同部位细菌培养阳性与导管相关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对103例深静脉置管术后第1、3、7、14天体外段导管、管周皮肤、穿刺口各412份样本及拔管时导管血、导管头各103份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观察局部和全身症状。结果深静脉置管术后第1、3、7天穿刺口细菌培养阳性与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均P<0.01),第14天无相关性(P>0.05);导管头培养阳性9例,导管血培养阳性1例,符合导管相关感染22例。同一时段各采样点培养出的细菌类型一致。结论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感染与管周皮肤、体外段导管细菌污染有关,且在术后早期导管感染风险较高;置管术后穿刺口细菌培养可作为评估导管相关感染风险的常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置管 细菌培养 导管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与其发生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小梅 林月双 +7 位作者 江锦芳 杨秋燕 黄春叶 林少虹 钟宇玲 梁红梅 黎一雄 龚建忠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影响张口困难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对156例患者跟踪调查3年,观察放疗后不同时段张口困难发生率及其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功能锻炼依从性、放疗后口腔炎、皮炎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生张口困...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影响张口困难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对156例患者跟踪调查3年,观察放疗后不同时段张口困难发生率及其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功能锻炼依从性、放疗后口腔炎、皮炎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生张口困难67例(42.95%);随着放疗后时间推移张口困难发生率升高,12个月达高峰后有下降趋势,但程度加重(χ2=35.75,F=141.634,P<0.05);张口困难的发生与依从性及放射性口腔炎、皮炎严重程度有关(Z=-2.887,P=0.004;r分别为0.644、0.451);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张口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张口困难发生与放疗后不同时间、遵医行为、放射性口腔炎、皮炎及文化程度存在相关性。临床中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准确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放射性口腔炎、皮炎,以减少张口困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 张口困难 前瞻性调查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彦帆 韦燕 +3 位作者 龚建忠 赵善琳 张芸 宁春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977-1979,共3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28例。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80mg/m2,分3天...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28例。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80mg/m2,分3天静脉滴注,第1-3天。化疗以21天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6.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5个月。合并有肝脏转移者化疗效果差。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Ⅲ-Ⅳ级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分别为10.4%和7.1%。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对蒽环类及紫杉类均耐药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仍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有效的援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 吉西他滨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颌关节循证康复训练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张口困难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19
作者 黄春叶 林月双 +7 位作者 江锦芳 林少虹 杨秋燕 陈小梅 钟宇玲 梁红梅 黎一雄 龚建忠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颞颌关节循证康复训练在预防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张口困难的效果。方法将鼻咽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锻炼;观察组按颞颌关节循证康复训练录像锻炼。观察两组放射治疗期间、放... 目的观察颞颌关节循证康复训练在预防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张口困难的效果。方法将鼻咽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锻炼;观察组按颞颌关节循证康复训练录像锻炼。观察两组放射治疗期间、放射治疗后1年内每3个月的门齿距、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放射治疗后不同时间张口困难发生情况。结果放射治疗期间,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均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张口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随着放射治疗后时间的延长其发生率越高,但张口困难程度与治疗后时间无相关性。结论应用系统的颞颌关节循证康复训练录像进行颞颌关节锻炼,可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依从性,降低张口困难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颞颌关节 循证康复训练 张口困难 放射治疗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疼痛评价教育对癌症疼痛患者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韦燕 陈彦凡 +2 位作者 赵善琳 张芸 杨师俊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23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癌症疼痛评价教育对癌痛患者疼痛治疗的影响。方法对60例癌症疼痛患者在住院期间予以疼痛评价教育,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进行调查,比较教育前后的结果。结果与疼痛评价教育前比较,教育后患者对疼痛评价在疼... 目的探讨癌症疼痛评价教育对癌痛患者疼痛治疗的影响。方法对60例癌症疼痛患者在住院期间予以疼痛评价教育,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进行调查,比较教育前后的结果。结果与疼痛评价教育前比较,教育后患者对疼痛评价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如实报告疼痛,正确表达疼痛,及时报告疼痛治疗效果及疼痛的变化。结论对癌症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价教育,可以改善疼痛评价不足对疼痛治疗的影响,提高疼痛治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评价 教育 癌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