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阮滨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98-201,共4页
分析精准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的效果。方法 双盲法将2023年1月-2024年5月100例老年DM患者分为A组(50例,常规护理)和B组(50例,精准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后B组血糖血脂水平、SDSCA评分、SAS评分优于A组... 分析精准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的效果。方法 双盲法将2023年1月-2024年5月100例老年DM患者分为A组(50例,常规护理)和B组(50例,精准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后B组血糖血脂水平、SDSCA评分、SAS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 精准护理用于老年DM患者,有利于其更好地控制血糖血脂,提高自护能力,改善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护理 老年 糖尿病 血糖水平 自护能力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麻醉复苏室患者非计划拔管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2
作者 张子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56-159,共4页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麻醉复苏室患者非计划拔管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12月期间,纳入166例麻醉复苏室患者,结合就诊前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23年1月-12月的患者作为常规组,2024年1月-1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常规组采取常...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麻醉复苏室患者非计划拔管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12月期间,纳入166例麻醉复苏室患者,结合就诊前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23年1月-12月的患者作为常规组,2024年1月-1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苏醒时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躁动发生率。结果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常规组和观察组在麻醉复苏患者护理后的苏醒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常规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为(52.61±5.26)分钟,而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则显著缩短至(36.31±3.42)分钟。通过统计分析,P=0.000,表明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此外,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还显示,两组麻醉复苏患者在护理后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躁动发生率等方面也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这些结果表明,观察组在麻醉复苏患者护理方面可能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 预见性护理用于麻醉复苏室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麻醉复苏室患者 非计划拔管 临床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干预对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
3
作者 原海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90-0193,共4页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取早产儿低体重的40例,根据时间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地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极低及超...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取早产儿低体重的40例,根据时间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地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效果,提高新生儿的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干预 低体重 早产 生长发育 智力发育 神经发育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导萌联合正畸矫治对小儿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疗效探讨
4
作者 陈银宇 韦木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73-076,共4页
研讨口腔科治疗小儿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时运用正畸矫治联合手术导萌的疗效与影响。方法 对象是76例本院口腔科小儿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儿,纳入时间即2022.8-2023.8,通过抽签法将患儿划分为参比组与研究组,38例患儿/组,通过手术导萌方案治... 研讨口腔科治疗小儿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时运用正畸矫治联合手术导萌的疗效与影响。方法 对象是76例本院口腔科小儿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儿,纳入时间即2022.8-2023.8,通过抽签法将患儿划分为参比组与研究组,38例患儿/组,通过手术导萌方案治疗参比组,研究组治疗方案是手术导萌+正畸矫治,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展开分析。结果 组间总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高于参比组,组间有明显区别(P<0.05);治疗时间比较,研究组短于参比组,组间有明显区别(P<0.05);比较并发症情况,研究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例数少于参比组,组间有明显区别(P<0.05);比较满意度,研究组明显比参比组高,组间有明显区别(P<0.05);研究组患儿的语言、咀嚼、吞咽等牙齿功能评分较参比组评分高(P<0.05),组间差异突出。结论 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小儿患儿治疗中,联合运用手术导萌及正畸矫治方案的疗效更突出,恢复时间缩减,并发症减少,在保障患儿预后、提高疗效满意度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阻生 上颌前牙 手术导萌 牙齿功能 正畸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型乳腺癌与急性乳腺炎的影像鉴别诊断分析
5
作者 张太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88-091,共4页
分析炎性乳腺癌与乳腺炎症影像特征。方法 筛选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本院就诊,且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0例炎性乳腺癌患者和20例乳腺炎患者,所有患者接受MRI(核磁共振)、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响特征。结果 MRI检查发现,乳腺癌组强... 分析炎性乳腺癌与乳腺炎症影像特征。方法 筛选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本院就诊,且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0例炎性乳腺癌患者和20例乳腺炎患者,所有患者接受MRI(核磁共振)、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响特征。结果 MRI检查发现,乳腺癌组强化特征、环形强化、水肿、淋巴结肿大等图像表现与乳腺炎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TIC分型比较,乳腺癌组Ⅱ、Ⅲ型多于乳腺炎组(P<0.05)。超声检查显示,两组患者在肿块形态、肿块边界及肿块回声水平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乳腺癌组微粒样钙化、边缘成角、后方回声衰减检出率均高于乳腺炎组(P<0.05)。结论 炎性乳腺癌、乳腺炎在超声和MRI检查下存在不同的影像特征与表现,两种疾病的特征表现差异显著,利用MRI、超声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MRI在判断乳腺病变方面效果更好,精确鉴别病变具体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乳腺癌 乳腺炎 超声检查 MRI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平片与MR影像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莫慧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06-0109,共4页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疾病诊断中要对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并且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还可以对不不同方法的价值,对患者诊断中选择X线平片与MR影像诊断方法能够判断患者的半月板和关节腔的变化情况,确定...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疾病诊断中要对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并且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还可以对不不同方法的价值,对患者诊断中选择X线平片与MR影像诊断方法能够判断患者的半月板和关节腔的变化情况,确定患者病变程度,对于不同疾病诊断都有较大的帮助。方法 以我院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收诊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X线平片与MR影像诊断价值分析。结果 X线平片与MR影像诊断准确率半月板退变、关节腔内游离体、关节积液、软组织肿胀、滑膜增厚有差异,(P<0.05)。X线平片与MR影像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P<0.05)。结论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采取MR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对患者临床诊断结果更为准确,这种方法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平片 MR影像诊断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运动护理对妊高症产妇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秦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从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等2方面分析给予妊高症产妇预见性运动护理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3.4~2024.4)80例妊高症产妇,根据抽签法分为常规组、试验组,前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后组预见性运动护理,对比分析预见性运动护理取得的... 从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等2方面分析给予妊高症产妇预见性运动护理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3.4~2024.4)80例妊高症产妇,根据抽签法分为常规组、试验组,前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后组预见性运动护理,对比分析预见性运动护理取得的效果。结果 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等评分,护理后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见性运动护理对妊高症产妇具有积极影响,对其负性情绪的缓解、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均有显著益处,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妊高症产妇 预见性运动护理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8
作者 黎艳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38-0141,共4页
研究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电脑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予以循证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电脑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予以循证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感染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患者中的应用循证的集束化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而且还能促进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集束化护理 脑卒中患者 肺部感染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对学龄前期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度的影响
9
作者 秦毅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91-0094,共4页
探讨全程护理对学龄前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31日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学龄前期儿童共1071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这1071例儿童全程护理措施,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分析1071例儿童的接种配合度、疼痛... 探讨全程护理对学龄前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31日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学龄前期儿童共1071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这1071例儿童全程护理措施,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分析1071例儿童的接种配合度、疼痛程度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1071例儿童应种1675剂次,实种1671剂次,接种配合度为92.25%,护理满意度为95.52%。结论 在对学龄前期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时,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儿童的预防接种疼痛感,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配合度,并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将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更积极广泛地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 学龄前期儿童 预防接种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盆底肌肉恢复的影响体会
10
作者 陈君娇 洪妩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85-188,共4页
探究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为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对盆底肌肉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 时间取自2023.5~2024.5范围内,在此区间中取出66名病例,将其进行划分,其中33名为对照组,为其提供常规护理,另外33名为观察组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将各项数值汇总... 探究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为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对盆底肌肉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 时间取自2023.5~2024.5范围内,在此区间中取出66名病例,将其进行划分,其中33名为对照组,为其提供常规护理,另外33名为观察组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将各项数值汇总并实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可尽快恢复,术后疼痛较轻,盆底功能障碍改善,负面症状出现率低,P<0.05。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为病人提供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促进病人尽早恢复,减轻病人身体的疼痛感受,令病人的预后得到改善。同时在护理后能够有效使病人的盆底肌功能逐步提高,负面问题出现的概率较低,能够有效使病人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子宫肌瘤剔除术 盆底肌肉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对其产后出血的预防价值探讨
11
作者 莫淑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从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产程用时等4方面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的价值。方法 在2022年5月~2024年5月期间选出80例高龄产妇,根据抽签法分为2组,两组给予不同护理干预,分析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助产护理干预)患者享受... 从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产程用时等4方面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的价值。方法 在2022年5月~2024年5月期间选出80例高龄产妇,根据抽签法分为2组,两组给予不同护理干预,分析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助产护理干预)患者享受到的护理质量。结果 阴道分娩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个产程用时、干预后VAS评分,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等4方面探讨得出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助产护理干预 高龄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炎衣原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焰芳 赵林 +2 位作者 李友琼 黄驾 谢超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10期962-964,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炎衣原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呼吸道感染的186例患者的痰液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检测,以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准确性。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炎衣原体的...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炎衣原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呼吸道感染的186例患者的痰液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检测,以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准确性。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炎衣原体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期值为80.8%,阴性预期值为100.0%,准确率为94.6%。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炎衣原体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用于临床快速诊断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肺炎衣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链脲佐菌素和过氧化氢诱导的β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莫香来 卢佩珮 +5 位作者 雷相国 Tamrakar Rashi 张劼 尹健兰 杨曦 梁杏欢 《蛇志》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链脲佐菌素(STZ)和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β细胞损伤影响。方法 (1)将NIT-1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2、5 mmol/L STZ和300、500μmol/L H_(2)O_(2)组,处理30 min后,采用Hoechst 33342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链脲佐菌素(STZ)和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β细胞损伤影响。方法 (1)将NIT-1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2、5 mmol/L STZ和300、500μmol/L H_(2)O_(2)组,处理30 min后,采用Hoechst 33342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qPCR检测Caspase3 mRNA水平。(2)将NIT-1细胞分为STZ及0.001、0.01、0.1 mmol/L厄贝沙坦组,作用24、48和72 h。(3)将NIT-1细胞分为H_(2)O_(2)及0.001、0.01、0.1 mmol/L厄贝沙坦组,作用24、48和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ROS)含量,RT-qPCR检测血管紧张素II型1受体(AT1R)mRNA表达。结果 Hoechst 33342染色显示,5 mmol/L STZ组相较于1、2 mmol/L STZ组,500μmol/L H_(2)O_(2)组相较于300μmol/L H_(2)O_(2)组的细胞荧光染色较强,细胞碎片较多。5 mmol/L STZ组凋亡率为70.42%高于1、2 mmol/L STZ组的凋亡率(8.75%、47.2%)(均P<0.05)。500μmol/L H_(2)O_(2)组凋亡率为70.45%高于300μmol/L H_(2)O_(2)组的58.13%(P<0.05)。2 mmol/L STZ和300μmol/L H_(2)O_(2)诱导的NIT-1细胞中Caspase3 mRNA表达分别上调2.63、6.25倍(均P<0.05)。在STZ和H_(2)O_(2)模型组中,0.001、0.01、0.1 mmol/L厄贝沙坦组的细胞凋亡率、ROS水平和AT1R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TZ组或H_(2)O_(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一浓度厄贝沙坦组中,72 h的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均低于48 h和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 mmol/L STZ和300μmol/L H_(2)O_(2)是诱导NIT-1细胞氧化急性损伤的适宜条件。厄贝沙坦可能通过抑制ROS生成和降低凋亡率来保护β细胞免受STZ和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其分子机制可能与AT1R mRNA水平的降低有关。厄贝沙坦有潜力成为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氧化损伤 凋亡 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培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5-2010年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42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西地兰组各21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分别加用胺碘酮、西地兰静脉注射... 目的:观察并比较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5-2010年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42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西地兰组各21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分别加用胺碘酮、西地兰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h后房颤转复率、心室率、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房颤疗效显效13例(61.9%),有效6例(28.5%),总有效率90.5%。西地兰组显效8例(38.1%),有效6例(28.6%),总有效率66.7%。而胺碘酮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5.7%,西地兰组总有效率为61.9%。两组比较胺碘酮组在转复房颤以及在心功能改善上均优于西地兰。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较静脉应用西地兰更迅速、有效,因此,胺碘酮可作为急诊处理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西地兰 快速型心房纤颤 急性左心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AP通气支持下天然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对血气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兵 邓湘 +1 位作者 蓝朔玲 吴创荣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9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支持下天然牛肺表面活性剂(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用药剂量和时机。方法:选取95例HMD患儿给予外源性PS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时间和出生体重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支持下天然牛肺表面活性剂(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用药剂量和时机。方法:选取95例HMD患儿给予外源性PS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时间和出生体重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PS治疗后HMD患儿的发绀、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且血气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t=36.383,t=16.362;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将给药时间分为<12 h和≥12 h,出生体重分为<1500 g和≥1500 g,不同给药时间PS总用量、PaO_2和Pa C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有统计学差异(t=10.853,t=5.761,t=8.374;P<0.05),不同出生体重患儿PS总用量无统计学差异(t=1.686,P>0.05),PaO_2、PaCO_2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天数有统计学差异(t=4.697,t=8.215,P<0.05)。结论:PS联合CPAP作为临床治疗HMD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在改善患儿肺功能方面效果显著,治疗效果和给药时间、出生体重密切相关,外源性PS的使用量首要考虑的因素是给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牛肺表面活性剂 持续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用药剂量 用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一期缝合加胆管内支撑管引流在胆总管切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明柱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加胆管内支撑管引流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胆管内支撑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漏1例,无胆道狭窄、胆道出血并发症,手术后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加胆管内支撑管引流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胆管内支撑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漏1例,无胆道狭窄、胆道出血并发症,手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9 d,出院后1~2周门诊拔管,在胃镜下取出胆管内支撑管,拔管后无发热、黄疸、腹痛等症状。结论选择性胆总管一期缝合加胆管内支撑管引流术是安全有效的,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道内引流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因素和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敏敏 李倩 王锦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5期574-575,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诊断和治疗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因素及护理。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通过对6例并发动脉瘤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了解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处理措施。结果 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徒手压迫瘤颈1h后局部冷敷加...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诊断和治疗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因素及护理。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通过对6例并发动脉瘤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了解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处理措施。结果 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徒手压迫瘤颈1h后局部冷敷加压包扎12~24h,经保守治疗均治愈。结论经股动脉穿刺介入诊断和治疗术后发生假性动脉瘤主要与穿刺技术不规范、术后压迫时间过短、术后早下床活动有关。根据假性动脉瘤发生的因素进行严密的观察,实施有效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对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促进假性动脉瘤患者康复,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介入治疗 假性动脉瘤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残端瘘24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明柱 黄艺雄 黄居朴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十二指肠残端瘘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结论正确处理十二指肠残端可避免残端瘘的发生;早期诊...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十二指肠残端瘘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结论正确处理十二指肠残端可避免残端瘘的发生;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治疗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胃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早期及早期心律失常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培群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4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超早期及早期发生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分析2007年3月~2009年3月本院收治的6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超早期及早期发生的心律失常。结果 63例AMI患者出现心律失常52例,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2.5%,其中超早期检出心...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超早期及早期发生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分析2007年3月~2009年3月本院收治的6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超早期及早期发生的心律失常。结果 63例AMI患者出现心律失常52例,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2.5%,其中超早期检出心律失常21例,早期检出心律失常31例。超早期中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15例,占超早期心律失常的71.4%;早期出现室性心律失常20例,占早期检出心律失常的64.5%。结论通过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超早期(发病后6h内)及早期(发病后6~72h)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超早期以缓慢型心律失常为主,而早期则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因此,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监护和观察,及早发现心律失常,根据心律失常特点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尽量或避免心律失常,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超早期及早期 心律失常 特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特点与误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培群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1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并进行误诊分析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6例ERS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RS的J点抬高和J波形成以及ST段抬高、高耸T波改变,以V2~V5最为明显,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并进行误诊分析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6例ERS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RS的J点抬高和J波形成以及ST段抬高、高耸T波改变,以V2~V5最为明显,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到基线。结论:ERS是一种特发性心电图改变,对部分表现有症状的患者常易与急性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心包炎相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心电图 特点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