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味子酚对药物氧化性溶血性贫血模型家兔外周血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秀军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6期500-50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五味子酚(Sal.)对药物氧化性溶血性贫血(DOHA)模型家兔外周血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验证Sal.的抗氧化作用对DOHA 的治疗效果。方法以乙酰苯肼(APH)注射制作DOHA模型家兔,Sal.灌胃治疗12天... 目的通过研究五味子酚(Sal.)对药物氧化性溶血性贫血(DOHA)模型家兔外周血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验证Sal.的抗氧化作用对DOHA 的治疗效果。方法以乙酰苯肼(APH)注射制作DOHA模型家兔,Sal.灌胃治疗12天,观测各组家兔外周血象及间接胆红素、血清SOD活力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大剂量Sal.可明显改善DOHA家兔的贫血状况,疗效显著优于同等剂量的维生素E及小剂量Sal组(P<0.01);而小剂量Sal.组与维E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Sal.可改善DOHA模型兔的贫血状况,并升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表明Sal.对DOHA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五味子酚 丙二醛含量 家兔 贫血模型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药物氧化性溶血性贫血 丙二醛(MDA) MDA含量 SOD活力 贫血状况 抗氧化作用 间接胆红素 治疗效果 乙酰苯肼 外周血象 维生素E 疗效显著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健脾摄血法联合西药治疗成人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时INF-γ、IL-10的变化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庹德军 申宇宁 +3 位作者 姚宇红 刘道渺 李惠 罗珊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摄血法联合西药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在治疗前后干扰素-γ(INF-γ)、白介素10(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不摄血证的IT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用泼尼松1 mg/kg,口...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摄血法联合西药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在治疗前后干扰素-γ(INF-γ)、白介素10(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不摄血证的IT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用泼尼松1 mg/kg,口服,1次/d,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两组均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入选ITP患者分别在在治疗前、治疗第一个疗程、第二个疗程及第三个疗程血清中INF-γ、IL-10水平变化,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NF-γ下降、IL-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NF-γ下降与IL-10升高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80%,治疗组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F-γ和IL-10可能参与ITP自身免疫紊乱的过程,巩固并延长疗程有利于ITP的治疗,通过中西结合治疗抑制过强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力可能会达到治疗ITP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气不摄血证 干扰素-Γ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化瘀方逆转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思 姚宇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方对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逆转机制。方法:通过制备含解毒化瘀药的兔血清培养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P-gp。结果: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能下调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方对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逆转机制。方法:通过制备含解毒化瘀药的兔血清培养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P-gp。结果: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能下调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的P-gp表达。结论:解毒化瘀方逆转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与其能下调P-g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化方 逆转 多药耐药 P-G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8/VCR耐药细胞株裸鼠腹水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夏成玉 姚宇红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3期238-239,共2页
目的建立P388/VCR细胞白血病多药耐药动物模型,为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及筛选有效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药物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P388/VCR细胞,分别取对数生长的白血病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给裸鼠腹腔直接接种2.5×107个/mL、1×... 目的建立P388/VCR细胞白血病多药耐药动物模型,为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及筛选有效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药物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P388/VCR细胞,分别取对数生长的白血病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给裸鼠腹腔直接接种2.5×107个/mL、1×107个/mL、5×106个/mL细胞,0.2 mL/只,观察肿瘤、腹水的形成情况,收集腹水离心制成细胞悬液,检测其耐药倍数;并采取裸鼠外周血、腹水及胸骨骨髓涂片,吉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按细胞形态计算白血病细胞百分比,了解肿瘤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1)裸鼠腹腔注射P388/VCR耐药细胞量分别为2.5×107个/mL、1×107个/mL、5×106个/mL,其瘤块形成率分别为100%、100%、83.3%,平均形成天数分别是6.17 d、9.08 d、10.42 d,腹水形成率均为100%,平均形成腹水时间分别是5.42 d、6.58 d、8.25 d,接种细胞后平均存活时间分别是14 d、17.17 d、18.42 d;(2)MTT法测定体外培养P388/VCR细胞及其移植腹水瘤细胞的耐药倍数分别为7.6倍与5.7倍;(3)外周血、腹水及胸骨骨髓涂片均有白血病细胞浸润,每张涂片均有有核细胞且大于200个。结论以P388/VCR细胞建立的裸鼠耐药腹水瘤模型,裸鼠外周血、腹水及骨髓全部被白血病细胞所浸润,且仍保持近似体外的耐药活性,为耐药机制和逆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体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8 VCR细胞 裸鼠 动物模型 多药耐药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停药15年后复发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张岩 翁柠 严鲁萍 《内科》 2008年第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外周血组织细胞增生一例
6
作者 严鲁萍 周凌云 赵蓉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6-416,共1页
关键词 郎格罕组织 细胞增生症 外周血组织 治疗 病理组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