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与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邵晓珊 靳蓉 +2 位作者 蒋新辉 李宇红 仝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蛋白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微小病变(MCNS)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25例、...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蛋白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微小病变(MCNS)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25例、局灶节段硬化(FSGS)8例、膜性肾病(MN)7例,观察TGF-β1、bFGF蛋白在儿童肾小球疾病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肾小球疾病患儿肾小球上皮细胞及肾小管间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TGF-β1和bFGF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正常肾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管间质TGF-β1和bFGF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肾小球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加重,TGF-β1和bF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TGF-β1、bFGF的表达以FSGS最强,其次依次为MN、MsPGN、MCNS。同步观察发现TGF-β1与bFGF肾内表达在阳性染色强度及分布上基本一致,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肾小球疾病肾组织TGF-β1、bFGF表达水平与尿RBP、24h尿蛋白定量显著相关(P<0.05)。结论TGF-β1与bFGF在肾组织内的共同表达,提示二者对肾小球疾病的进展可能有协同作用。其过度共表达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进展,主要参与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因此,阻断TGF-β1和bFGF信号传导,可能会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小球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肾小管间质损伤 肾纤维化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肾组织TGF-β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邵晓珊 蒋新辉 +2 位作者 李宇红 靳蓉 仝铁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即用型免疫组化方法(Elivision二步法)检测MsPGN25例、微小病变(MCNS)10例、局灶性节段肾...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即用型免疫组化方法(Elivision二步法)检测MsPGN25例、微小病变(MCNS)10例、局灶性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8例、对照组5例,观察TGF-β1蛋白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在不同病理类型患儿肾小球上皮细胞及肾小管间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TGF-β1的表达以FSGS为最强,其次为MsPGN、MCNS。与正常肾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MsPGN组TGF-β1蛋白表达随着系膜增生程度明显增加(P<0.01);(3)MsPGN组随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加重,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4)MsPGN肾组织TGF-β1表达水平与蛋白尿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MsPGN肾组织内TGF-β1的表达增强,并与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儿童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肾小管间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母细胞瘤病理诊断共识 被引量:30
3
作者 杨文萍 武海燕 +13 位作者 张文 陈广生 陈卫坚 李惠 宋建明 安会波 许俊龙 赵文英 王一真 崔丽燕 安铮 陶菁 何乐健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9-154,共6页
肾母细胞瘤( nephroblastoma )又称 Wilms 瘤( Wilms tumor) ,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约占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的4%~7%,儿童肾脏肿瘤90%左右是Wilms瘤. 20世纪60年代末以北美为代表的肾母细胞瘤国家研究组( National Wilm... 肾母细胞瘤( nephroblastoma )又称 Wilms 瘤( Wilms tumor) ,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约占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的4%~7%,儿童肾脏肿瘤90%左右是Wilms瘤. 20世纪60年代末以北美为代表的肾母细胞瘤国家研究组( National Wilms Tumor Study Group,NWTSG)后改为儿童肿瘤研究协作组和欧洲的儿童肿瘤研究国际协作组对Wilms瘤进行统一诊断、治疗等研究,各自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者主要差别是对于手术切除肿瘤时期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儿童肿瘤 病理诊断 WILMS瘤 恶性实体瘤 国际协作组 手术切除
原文传递
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3例临床分析及尸检报告
4
作者 唐熔 陈建丽 +5 位作者 徐艳霞 李惠 凌萍 周茉 周麟永 倪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1133-1134,共2页
目的 探讨危重型手足口病死亡患儿各重要脏器的病理改变特点,分析其死亡原因。方法 对13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作尸体进行解剖,光镜下观察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并分析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系,以... 目的 探讨危重型手足口病死亡患儿各重要脏器的病理改变特点,分析其死亡原因。方法 对13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作尸体进行解剖,光镜下观察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并分析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系,以及导致患者死亡的病变基础。 结果 危重型手足口病起病急,进展快,病程短,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疱疹,突发性呼吸循环衰竭。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肠道病毒71型。病变累及的关键脏器主要是脑干和肺脏,脑干的病理改变是神经元变性坏死,脑软化灶形成,出现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和噬神经细胞现象,呈病毒性脑炎改变;肺的病理改变是肺泡间隔增宽,毛细胞血管扩张充血,并大量单核细胞渗出,肺泡腔内有大量水肿液,局部肺透明膜形成,局部肺组织出血性梗死,呈严重病毒性肺炎和急性肺水肿改变。此外,淋巴结和脾脏的结构破坏,淋巴小结变小萎缩,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细胞核碎裂,呈生发中心烧毁现象。 结论 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病毒累及肺、脑干和免疫器官,导致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脑炎和免疫器官损害;其中,脑干呼吸中枢的损害和肺部本身的严重病变协同作用,引起呼吸衰竭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危重 死亡 尸检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颖 潘佩英 李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9-380,共2页
患儿男婴,5个月,因发现右侧阴囊包块1周余入院。查体:右侧阴囊增大,右侧睾丸外缘可扪及大小3.0 cm×3.0 cm×2.0 cm的不规则包块,质地中等偏硬,无明显触痛。其余体格检查均正常。MRI示:右侧阴囊明显肿大,其间见一团片状异常信号... 患儿男婴,5个月,因发现右侧阴囊包块1周余入院。查体:右侧阴囊增大,右侧睾丸外缘可扪及大小3.0 cm×3.0 cm×2.0 cm的不规则包块,质地中等偏硬,无明显触痛。其余体格检查均正常。MRI示:右侧阴囊明显肿大,其间见一团片状异常信号灶,形态欠规则,略呈分页状,境界欠清,大小2.1 cm×1.6 cm×1.6 cm,其内信号尚均,呈T1WI稍低、T2WI稍低信号,DWI略弥散受限呈稍高信号,ADC图信号稍低;病灶后下方见斑片状T1WI等、T2WI稍高信号,与病灶分界不清,其信号与左侧阴囊内睾丸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层肿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病理诊断共识 被引量:14
6
作者 宋建明 陈卫坚 +11 位作者 张文 杨文萍 武海燕 陈广生 李惠 安会波 许俊龙 赵文英 王一真 崔丽燕 安铮 何乐健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59-464,共6页
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peripheral neuroblastic tumors。pNT)是一类起源于原始神经脊的儿童颅外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外的统计资料显示,0~14岁儿童中,神经母细胞性肿瘤发病率为1.2/10万;国内材料则为7.7/100万。在欧美国... 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peripheral neuroblastic tumors。pNT)是一类起源于原始神经脊的儿童颅外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外的统计资料显示,0~14岁儿童中,神经母细胞性肿瘤发病率为1.2/10万;国内材料则为7.7/100万。在欧美国家pNT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10%,占儿童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性肿瘤 肿瘤病理诊断 恶性肿瘤死亡 原始神经 统计资料 欧美国家 儿童 发病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