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隐球菌荚膜形成条件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钟有添 王小丽 +2 位作者 刘文君 谢琼君 马廉兰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荚膜体外形成条件,为实验教学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成本低、效果好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试管培养法,用麦芽糖代替葡萄糖配制培养基并加入不同浓度的兔血清和(或)维生素B1,观察新生隐球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荚膜的形成...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荚膜体外形成条件,为实验教学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成本低、效果好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试管培养法,用麦芽糖代替葡萄糖配制培养基并加入不同浓度的兔血清和(或)维生素B1,观察新生隐球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荚膜的形成情况。结果:新生隐球菌在含1.4 mL 6%麦芽糖+0.4 mL兔血清+0.2 mL维生素B1的培养基中培养4天荚膜形成最佳。结论:在1.4 mL 6%麦芽糖+0.4 mL兔血清+0.2 mL维生素B1的培养基中新生隐球菌可形成典型荚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荚膜 维生素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抗凋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2
作者 黄丹丹 黄昌燕 张文平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25-229,234,共6页
目的:基于大鼠热敏模型观察热敏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体积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热敏灸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缺血对照组(20只)及悬灸组(40只)。根据悬... 目的:基于大鼠热敏模型观察热敏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体积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热敏灸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缺血对照组(20只)及悬灸组(40只)。根据悬灸时大鼠尾温变化,悬灸组进一步分为非热敏灸组(7d内尾温升高≤1℃)和热敏灸组(7d内尾温升高>1℃)。应用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采用TTC染色法评估大鼠脑梗死体积,使用TUNEL试剂盒检测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缺血对照组相比,热敏灸组大鼠缺血再灌注72h及7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0.05,P<0.01),而非热敏灸组与缺血对照组相比,于第7d时降低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2h后热敏灸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低于非热敏灸组及缺血对照组(P<0.05,P<0.01)。大鼠脑组织切片TUNEL阳性染色光密度值在缺血再灌注后24h,热敏灸组与缺血对照组及非热敏灸组相比均降低(两者均为P<0.05),而非热敏灸组与缺血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后72h,非热敏灸组与缺血对照组相比,光密度值降低(P<0.05),而热敏灸组与缺血对照组相比,光密度值降低(P<0.01),热敏灸组光密度值较非热敏灸组下降(P<0.05)。结论:热敏灸能有效地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尾温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市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网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莹娜 黄真 +2 位作者 黄丹丹 张宇宁 陈鑫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为赣州市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整理江西省和赣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以及赣州市各区县官方媒体公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 目的:为赣州市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整理江西省和赣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以及赣州市各区县官方媒体公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流行和防控相关的资料,绘制流行趋势图和传播网络图,分析两者与江西省防控举措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截至2020年2月26日,赣州市共报告SARS-CoV-2感染确诊病例76例,其中48例(63.2%)为外省返乡人员,7例(9.2%)有返乡人员接触史,21例(27.6%)未公布明确的病源信息。赣州市内的SARS-CoV-2传播以家庭聚集性为主,兼具共同旅行史,跨区县传播现象不明显。结论:赣州市的防控措施有效地抑制了SARS-CoV-2的暴发流行,但仍需增强有暴露史家庭成员的防护意识,降低其相互传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流行病学 传播网络 赣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HIV-1流行现状、治疗与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谢莹娜 程思维 陈鑫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82-187,共6页
江西省是低HIV-1流行地区,自1994年报道首例艾滋病例以来,HIV-1感染人数增长较为缓慢。2006年后,HIV-1感染人数逐年增长,现江西省已全面推行免费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但HIV-1疫情仍在蔓延,防控形势日益严峻。本文从HIV-1流行现状、传播... 江西省是低HIV-1流行地区,自1994年报道首例艾滋病例以来,HIV-1感染人数增长较为缓慢。2006年后,HIV-1感染人数逐年增长,现江西省已全面推行免费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但HIV-1疫情仍在蔓延,防控形势日益严峻。本文从HIV-1流行现状、传播途径、感染人群、治疗与耐药和流行亚型等方面综述其动态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江西省HIV-1的基础研究和预防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7年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预防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华之 侯良 +5 位作者 陈辉 周瑞芬 黄俊云 钟斌 廖一群 陈鑫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5-468,共4页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的情况,并提出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所有送检标本69 234份,进行病原菌鉴定、药敏试验和MDRO鉴别。整理MDRO感染的数据,分析MDRO的检出率及MDRO分布的科室、...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的情况,并提出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所有送检标本69 234份,进行病原菌鉴定、药敏试验和MDRO鉴别。整理MDRO感染的数据,分析MDRO的检出率及MDRO分布的科室、感染的部位。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等资料,归纳住院患者发生MDRO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三年间MDRO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5年MDRO检出率为30.99%(450/1 452)高于2016年25.67%(382/1 488)和2017年25.37%(390/1 537)(P<0.001);2016年和2017年MDRO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2015-2017年MDRO医院感染分布位居前三的科室均为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2015-2017年医院MDRO感染患者主要感染部位均为呼吸道,其次为泌尿系统。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动静脉置管、合并基础疾病是住院患者MDRO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015-2017年医院MDRO的检出率较高,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是感染的主要科室,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是主要的感染部位,临床应根据MDRO的监测情况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降低MDRO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菌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监测 防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