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影像学现状及其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曹洁莹 陈卫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62-166,共5页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广大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主要基于影像观察。在评估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敏感性以及疾病的预后方面,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广大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主要基于影像观察。在评估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敏感性以及疾病的预后方面,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 B-2)是最为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物。本文对医学影像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运用及评估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常用临床分子标记物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影像学 ER PR C-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T影像表现及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2
作者 洪慧勤 刘华之 +2 位作者 刘少强 钟田雨 刘惟优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5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T影像表现及核酸检测结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本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4例的CT和核酸检测资料。结果4例均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其中CT影像表... 目的分析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T影像表现及核酸检测结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本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4例的CT和核酸检测资料。结果4例均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其中CT影像表现主要包括双肺多发散在小片状影或斑片样稍高密度影及大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边缘不清晰;纵膈居中,且纵膈内伴或不伴有肿大的淋巴结;双侧胸腔并无明显积液。核酸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结论CT联合核酸检测可有效提高该病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影像表现 核酸检测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MR功能成像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卢环 王俊 +3 位作者 刘少强 许红雨 苏子慧 吴婷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935-2937,共3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波谱、弥散、M R动态增强联合检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2013年本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患者病历资料160例,其中乳腺癌72例,良性肿瘤88例,且同时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 目的:探讨氢质子波谱、弥散、M R动态增强联合检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2013年本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患者病历资料160例,其中乳腺癌72例,良性肿瘤88例,且同时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检查的患者资料,将所得图像信息分析,并与病理检验结果比较,分别得出波普、弥散、动态增强两两结合及三者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例均病理检验证实。DWI、动态增强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9.4%、特异性为88.3%、准确性为88.7%;M RS、动态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8.4%、特异性为85.7%、准确性为86.8%;DWI、M RS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5.1%、特异性为90.3%、准确性为88.1%;动态加强、M RS与DWI有机结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5.8%、特异性为97.7%、准确性为96.8%;DWI、M RS、动态增强两两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MRS、动态增强三者联合与DWI、MRS、动态增强两两联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MRS、动态增强三者有机结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独一种检查或其中两种检查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波谱 弥散 动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学结合3T功能成像组合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俊 卢环 吴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11-2414,共4页
目的:探讨形态学基础上磁共振功能成像(氢质子波谱、弥散、MR动态增强)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优化组合及价值。方法:收集2009-2013年来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的患者140例,其中恶性肿瘤63例,良性肿瘤77例,且同时行基础扫描、1H-MRS... 目的:探讨形态学基础上磁共振功能成像(氢质子波谱、弥散、MR动态增强)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优化组合及价值。方法:收集2009-2013年来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的患者140例,其中恶性肿瘤63例,良性肿瘤77例,且同时行基础扫描、1H-MRS、DWI及动态增强检查的患者资料,将所得图像信息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得出基础图像上波谱、弥散、动态增强两两组合信息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基础图上DWI、动态增强组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89.8%,特异性90.1%,准确性90.0%;MRS、动态组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7.9%,特异性77.3%,准确性79.3%;DWI、MRS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76.3%,特异性77.8%,准确性77.1%;3种组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结果比较,χ2=9.057,P=0.01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基础图像上DWI与动态增强组合对乳腺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最高,可以作为乳腺肿瘤功能成像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波谱 弥散 动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及联合弥散成像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俊 卢环 +4 位作者 叶军 刘少强 许红雨 苏子慧 吴婷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24-1225,122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并与弥散成像(DWI)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60例患者影像资料,共182处病灶,术前均行超声UE及DWI,UE采用5分法诊断,DWI依据所测病灶ADC值诊断,分别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并与弥散成像(DWI)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60例患者影像资料,共182处病灶,术前均行超声UE及DWI,UE采用5分法诊断,DWI依据所测病灶ADC值诊断,分别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UE诊断恶性肿瘤89处,其中,正确诊断恶性肿瘤78处,漏诊7处,良性误诊为恶性11处;诊断良性肿瘤93处,正确诊断86处,漏诊11处,恶性误诊为良性7处,敏感性为87.6%,特异性为92.5%,准确性为93.9%。UE联合DWI诊断恶性肿瘤86处,其中,正确诊断恶性肿瘤81处,漏诊4处,良性误诊为恶性5处;诊断良性肿瘤96处,正确诊断92处,漏诊5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95.8%,准确性为97.2%。结论 UE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联合DWI检查能明显提高对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乳腺肿瘤 弥散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炭母提取物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增殖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桥华 刘小云 +2 位作者 潘静 曾琪 胡海波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研究火炭母提取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MTT法筛选火炭母各部分提取物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活性作用部位;于荧光显微镜下采用Hoechst 33258凋亡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变化;通过An... 目的研究火炭母提取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MTT法筛选火炭母各部分提取物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活性作用部位;于荧光显微镜下采用Hoechst 33258凋亡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变化;通过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法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火炭母乙酸乙酯供试液对HCT-116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强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作用48小时后其IC50值为120.04 mg/L;凋亡染色显示有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火炭母乙酸乙酯供试液能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火炭母乙酸乙酯供试液能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炭母 抗肿瘤活性 细胞凋亡 人结肠癌HCT-11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单支冠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俊 卢环 +1 位作者 叶军 宋建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08-2211,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探讨单支冠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特征。方法:120例单支冠脉狭窄患者,依造影分为前降支组(A组)、回旋支组(B组)、右冠脉组(C组),并分成轻、中、重度狭窄组;3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探讨单支冠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特征。方法:120例单支冠脉狭窄患者,依造影分为前降支组(A组)、回旋支组(B组)、右冠脉组(C组),并分成轻、中、重度狭窄组;3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D组);测量圆周应变(CS)、扭转峰值(Ptw)。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轻、中度狭窄组CS及Ptw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狭窄组CS及Ptw均减低,组间变化有差异(P<0.05);A2、A3组间、B2、B3组间、C2、C3组间CS及Ptw变化有差异(P<0.05);A1、B1、C1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A2、B2、C2组间CS及Ptw变化有差异(P<0.05);A3、B3、C3组间CS及Ptw变化有差异(P<0.05)。结论:心肌应变及扭转峰值变化可以准确反映单支冠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圆周应变 左室扭转 二维斑点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CT诊断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渺新 钟福兴 刘少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研究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12~2006-06我院19例经CT诊断的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CT表现特征。结果:19例中,灰质异位7例,CT表现为白质内结节样、块样或带样的异位灰质灶;脑裂畸形8例,CT... 目的:研究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12~2006-06我院19例经CT诊断的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CT表现特征。结果:19例中,灰质异位7例,CT表现为白质内结节样、块样或带样的异位灰质灶;脑裂畸形8例,CT表现为横贯大脑半球内衬有皮质的裂隙;巨脑回畸形3例,CT表现为脑回变宽变平、脑皮层增厚、脑白质减少;无脑回畸形1例,CT表现为脑表面光滑、脑回脑沟消失。结论:神经元移行异常为先天性畸形,CT有特征表现能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元移行异常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动态增强在乳腺肿瘤诊断中价值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卢环 王俊 +3 位作者 刘少强 许红雨 苏子慧 吴婷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02-90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013年来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14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乳腺癌62例,良性肿瘤78例,且术前均行动态增强及弹性成像检查,将所得图像...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013年来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14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乳腺癌62例,良性肿瘤78例,且术前均行动态增强及弹性成像检查,将所得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分别获得弹性成像、动态增强及两者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80.8%,准确性80%;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77.4%,特异性78.2%,准确性77.9%;两种方法结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91.9%,特异性91%,准确性91.4%;弹性成像、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弹性成像、动态增强与两者联合的诊断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和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独一种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弹性成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并延髓内侧梗死一例
10
作者 朱海兵 谢高生 +1 位作者 钟善全 卢绍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14-1215,共2页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 artery syndrome,ASAS)是脊髓前动脉供血障碍导致的脊髓缺血性梗死,该病相当罕见,占所有脊髓病的5%~8%,为缺血性脑卒中的1%~2%,而ASAS并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更为罕见[1]。...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 artery syndrome,ASAS)是脊髓前动脉供血障碍导致的脊髓缺血性梗死,该病相当罕见,占所有脊髓病的5%~8%,为缺血性脑卒中的1%~2%,而ASAS并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更为罕见[1]。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报道极少。故本研究报道1例ASAS并MMI患者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1岁,右利手,因"四肢麻木、乏力14d,加重伴构音障碍1d"于2019年8月31日入住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入院前14d打麻将时突发右侧肩部及右上肢痛不适,随后逐渐感觉四肢麻木、乏力,以右侧肢体麻木、乏力为甚,右手持物不灵活,右腿行走稍困难,左侧肢体肌力稍差,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言语不清等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延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脑卒中4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11
作者 钟小明 罗开源 黄铀新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9期69-70,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脑卒中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以其提高诊治成功率,避免误诊。方法回顾2009年4月~2015年3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例小儿脑卒中患儿的发病过程、辅助检查(尤其是影像学)及诊治经过。结果4例脑卒... 目的:观察小儿脑卒中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以其提高诊治成功率,避免误诊。方法回顾2009年4月~2015年3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例小儿脑卒中患儿的发病过程、辅助检查(尤其是影像学)及诊治经过。结果4例脑卒中患儿中3例为缺血性脑卒中,1例为出血性脑卒中,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儿因病情进展快,家属救治消极,最终死亡出院。结论小儿脑卒中发病突然,表现多样,多有意识或肌力改变,及时头颅影像学检查可早发现并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脑卒中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并与DSA对照研究
12
作者 刘少强 陈惠 +4 位作者 钟福兴 郭少华 吴颋 李荣芳 许红雨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56-857,F000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3DTOFMRA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3DTOFMRA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病例与DSA检查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3DTOFMRA发现59个病人共67个动脉瘤,53例病例经DSA检查,除1例DSA证实为假阳性、3例因血肿影响显示不如... 目的:探讨磁共振3DTOFMRA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3DTOFMRA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病例与DSA检查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3DTOFMRA发现59个病人共67个动脉瘤,53例病例经DSA检查,除1例DSA证实为假阳性、3例因血肿影响显示不如DSA外,其余48例MRA所见无论是瘤腔大小、生长方向、瘤体与载体动脉的关系均与DSA相似,58病例66个动脉瘤均经手术证实。结论:3DTOFMR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效果较好,尤以VR成像效果好,可作为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或普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研究
13
作者 卢绍辉 廖书坤 +3 位作者 武飞 吴隆秋 吴迪 刘少强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944-947,共4页
目的:研究肺癌病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方法:使用飞利浦3.0T磁共振对62例肺癌患者进行前后2次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将肺癌分成肿块组、结节组及纵膈肿大淋巴结转移组,利用IMAge... 目的:研究肺癌病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方法:使用飞利浦3.0T磁共振对62例肺癌患者进行前后2次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将肺癌分成肿块组、结节组及纵膈肿大淋巴结转移组,利用IMAgenGINE磁共振弥散后处理软件生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相关的参数图(D、D*、f)。结果:其中60例患者顺利完成扫描,58例患者图像质量达到评估要求。D值:不同测量者之间以及前后两次检查之间,肿块组、结节组和纵膈肿大淋巴结组的组内相关系数均可靠性高(大于0.90);f值:肿块组不同测量者及前后两次检查的组内相关系数可靠性较高(0.86)或中等(0.64),结节组不同测量者及前后两次检查的组内相关系数均可靠性较低(0.25、0.04),纵膈肿大淋巴结组不同测量者及前后两次检查的组内相关系数均可靠性较好(0.84、0.92);D*:不同测量者之间以及前后两次检查之间,肿块组、结节组和纵膈肿大淋巴结组的组内相关系数可靠性中等或较差(均小于0.75)。结论:肺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方法可行;D值的可重复性最好,纵膈肿大淋巴结组f值重复性好,肿块组f值重复性好于结节组;D*的重复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 体素内不相干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3T磁共振研究壳核形态学及在头颅表面的定位
14
作者 凌峻 卢绍辉 +2 位作者 胡正 刘鹏 曾照彬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1036-1039,1047,共5页
目的:利用3T磁共振(3T magnetic resonance,3T MRI)研究壳核形态及在头颅表面的定位,为临床手术靶点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健康人常规MRI的T1加权像,分别测量双侧壳核最大层面的长径和横径以及壳核到头皮的距离。以外... 目的:利用3T磁共振(3T magnetic resonance,3T MRI)研究壳核形态及在头颅表面的定位,为临床手术靶点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健康人常规MRI的T1加权像,分别测量双侧壳核最大层面的长径和横径以及壳核到头皮的距离。以外耳门为坐标原点,测量壳核前后径及上下径距离。结果:健康人壳核形态学参数:壳核长径为(4.08±0.25)cm,横径为(0.93±0.08)cm,距离头皮的长度为(5.40±0.31)cm,与外耳门的前后径为(1.68±0.55)cm,上下径为(4.12±0.40)cm。不同性别健康人壳核长径、横径、距离头皮长度、距离外耳门上下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健康人壳核横径、距离头皮长度、距离外耳门上下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核的形态学数据,有利于壳核在头颅表面的定位,为高血压壳核脑出血进行手术定位提供一种新的简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 3T磁共振 定位 基底节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在腘动脉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茂源 邱兴庭 +4 位作者 谢春 高辉 何春耒 黄为民 刘氜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26-727,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CT血管成像(CTA)在腘动脉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行CTA检查的腘动脉损伤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A检查发现腘动脉断裂9例,栓塞4例。术中探查发现腘动脉完全断裂5例,不完全断裂4例,内膜损伤... 目的:探讨64排CT血管成像(CTA)在腘动脉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行CTA检查的腘动脉损伤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A检查发现腘动脉断裂9例,栓塞4例。术中探查发现腘动脉完全断裂5例,不完全断裂4例,内膜损伤4例,与CAT检查结果符合。结论:对疑有腘动脉损伤者应及时行CTA检查,CTA在其早期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CT血管成像 腘动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8
16
作者 赖吉安 邹良英 +1 位作者 曾祥泰 李才胜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7期37-39,共3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B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高龄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观...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B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高龄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观察组实施TUBVP,对照组行TURP,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最大尿流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9%)低于对照组(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BVP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高龄 等离子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治疗高龄患者枣核致乙状结肠穿孔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建祥 谢春 +6 位作者 谢云 周将来 黄玉祥 刘冬琴 汪昌鑫 曾祥福 赵书锋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153-1155,共3页
近些年微创外科理念及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取代开腹手术成为结直肠手术的主流方式,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手术也渐渐为人们所知。双镜联合即在同一台手术过程中同时使用腹腔镜及内窥镜,充分发挥二者的技术优势,腹腔镜技... 近些年微创外科理念及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取代开腹手术成为结直肠手术的主流方式,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手术也渐渐为人们所知。双镜联合即在同一台手术过程中同时使用腹腔镜及内窥镜,充分发挥二者的技术优势,腹腔镜技术与内窥镜技术均为微创检查及治疗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镜 枣核 乙状结肠穿孔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Ⅲ型胸膜肺母细胞瘤误诊1例
18
作者 罗萍 王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5-66,共2页
病例女,3岁,在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晕厥,随即出现意识障碍。入院后检查: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肿瘤标记物)108 pg/mL(参考范围25.3~77.8 pg/mL)。胸部CT(图1~4):右肺上叶后段团块影,边界清楚,大小约31 mm×28 mm×30 mm,其内可见... 病例女,3岁,在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晕厥,随即出现意识障碍。入院后检查: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肿瘤标记物)108 pg/mL(参考范围25.3~77.8 pg/mL)。胸部CT(图1~4):右肺上叶后段团块影,边界清楚,大小约31 mm×28 mm×30 mm,其内可见少许点状钙化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中间可见不规则无强化区,延迟期病灶表现为渐进、持续强化;右肺中叶外侧段肺大泡。患儿在全麻下行右肺上叶肺段切除术+右肺中叶肺大泡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图5,6):CK(散在+)、Vim(部分+)、TTF-1(散在+)、Desmin(+)、MyoD1(+)、Myogenin(+)、INI-1(+)、BRG-1(+)、CD99(弱+)、CD56(+)、Ki-67(约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在高血压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廖伟伟 刘少强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512-1515,共4页
高血压心脏病(HHD)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靶器官损害之一,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心功能损害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临床干预,防止不可逆的并发症发生。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CMR-FT)是新兴的一项心血管影像技术,基于常规心脏电影图像就能定... 高血压心脏病(HHD)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靶器官损害之一,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心功能损害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临床干预,防止不可逆的并发症发生。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CMR-FT)是新兴的一项心血管影像技术,基于常规心脏电影图像就能定量评估心肌纤维的形变,可检测出各类心血管疾病早期轻微的心肌功能障碍,优于常规心功能参数,为HHD的疾病诊断和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将对CMR-FT应用于HHD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心脏病 心脏磁共振 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Ⅰ型阴道斜隔综合征并大量经血潴留1例及文献复习
20
作者 易城辉 刘少强 刘荣秀 《当代医学》 2016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的通过探讨1例Ⅰ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表现,并复习文献.以提高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表现,复习近期国内外关于阴道斜隔相关文献。结果 MRI可见双子宫、双宫颈,右侧斜隔合... 目的通过探讨1例Ⅰ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表现,并复习文献.以提高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表现,复习近期国内外关于阴道斜隔相关文献。结果 MRI可见双子宫、双宫颈,右侧斜隔合并右肾缺如,斜隔侧阴道及官腔大量积血、积液,MRI诊断为阴道斜隔综合征并大量经血潴留;术后证实为Ⅰ型阴道斜隔综合征。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MRI在显示本病畸形解剖方面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斜隔综合征 MRI诊断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