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成人高等教育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刘永萍 朱越 严由铭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596-597,共2页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质量 成人高教 班主任工作 成人高校 成人高等学校 几点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神经后根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仰斌 盛瑶环 +1 位作者 王维洛 郭明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1-433,403,共4页
目的 :为胸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术 )提供可靠的后根分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成人尸体胸神经后根的自然分束和后根间神经纤维联系 (CR)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测。结果 :1条胸神经后根有 4~ 6条根丝组成 ,然后形成 2~ 4根... 目的 :为胸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术 )提供可靠的后根分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成人尸体胸神经后根的自然分束和后根间神经纤维联系 (CR)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测。结果 :1条胸神经后根有 4~ 6条根丝组成 ,然后形成 2~ 4根神经亚束 ,最后形成上、下 2股神经束。后根间神经纤维联系出现率为 5 5 .4% ,根据形状可分为 5型 ,根据位置可分为 3类。结论 :胸神经后根各级神经分束较易分离 ,神经纤维联系较为简单 ,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SPR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神经后根 显微外科 解剖学 SPR术 神经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神经根鞘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仰斌 王维洛 +1 位作者 郭明宇 盛瑶环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为研究腰腿疼痛等疾病与腰神经根鞘的关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6 0侧成人尸体的腰神经根鞘的有关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与测量。结果 :(1 )从L1 ~L5,根鞘的长度、横径在逐渐增加 ,倾斜度在加大。 (2 )左、右根鞘的长度、横... 目的 :为研究腰腿疼痛等疾病与腰神经根鞘的关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6 0侧成人尸体的腰神经根鞘的有关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与测量。结果 :(1 )从L1 ~L5,根鞘的长度、横径在逐渐增加 ,倾斜度在加大。 (2 )左、右根鞘的长度、横径基本对称。 (3)由上到下 ,根鞘开口逐渐减至 1孔。结论 :(1 )根鞘长度、横径的增加 ,与周围接触范围就加大 ,危险增大。 (2 )开口孔数的减少 ,鞘内的前、后根同时受累的机会就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 脊神经根鞘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静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4
作者 符信清 刘仰斌 郭明宇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为临床下肢血管外科和静脉插管造影术开展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0 8侧下肢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的结构、静脉与动脉、胫神经位置关系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①静脉组成有 2种类型 ,以一支型为主 ,占 97.2 %。②瓣膜出现... 目的 :为临床下肢血管外科和静脉插管造影术开展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0 8侧下肢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的结构、静脉与动脉、胫神经位置关系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①静脉组成有 2种类型 ,以一支型为主 ,占 97.2 %。②瓣膜出现率为 5 5 .6 % ,以 1~ 2个多见。③动脉、静脉、胫神经经过窝上、中、下三段时 ,由内向外排列逐渐转向由深向浅排列。结论 :①静脉合成较为复杂 ,但仍有一定规律。②在窝上半部穿刺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静脉 应用解剖 解剖学 下肢血管外科 腘静脉插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髂腹下神经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仰斌 郭明宇 王维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 :为临床上阑尾切除术对右髂腹下神经的鉴别 ,确定手术切口的位置、长度和方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 70例成人尸体对右髂腹下神经的行程、分支 ,与麦氏点、髂前上棘的位置关系等进行了应用解剖观测。结果 :右髂腹下神经从行程... 目的 :为临床上阑尾切除术对右髂腹下神经的鉴别 ,确定手术切口的位置、长度和方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 70例成人尸体对右髂腹下神经的行程、分支 ,与麦氏点、髂前上棘的位置关系等进行了应用解剖观测。结果 :右髂腹下神经从行程上可分为三型 :Ⅰ型占 6 4.3% ;Ⅱ型占14 .3% ;Ⅲ型占 2 1.4 %。由分支也可分三型 :A型占 71.4 % ;B型占 14 .3% ;C型占 14 .3%。右髂腹下神经通过髂前上棘内侧 4 5mm内占 96 .2 5 % ,通过麦氏点外侧 15mm以外占 95 %。右髂腹下神经与脐—棘线相交近似垂直。结论 :行阑尾切除术时选择McBurney切口的方向应与脐—棘线垂直 ,宜在麦氏点外侧 15mm以内或距髂前上棘内侧 4 5mm外进行 ,否则 ,易损伤右髂腹下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髂腹下神经 应用解剖 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神经根鞘的形态学观察与临床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仰斌 符信清 +2 位作者 郭明宇 王维洛 盛瑶环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95-497,共3页
目的 :为临床胸神经根鞘性疾患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6 0侧成人尸体的胸神经根鞘的有关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与测量。结果 :(1 ) :T1神经根鞘的长度、横径最大 (2 ) :左、右神经根鞘的长度、横径基本对称。 (3) :胸神经根鞘... 目的 :为临床胸神经根鞘性疾患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6 0侧成人尸体的胸神经根鞘的有关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与测量。结果 :(1 ) :T1神经根鞘的长度、横径最大 (2 ) :左、右神经根鞘的长度、横径基本对称。 (3) :胸神经根鞘开口式以 2孔为主。结论 :T1神经根鞘的长度、横径更大 ,与周围接触范围就更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神经根鞘性疾病 形态学 脊神经根鞘 临床研究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神经根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仰斌 王维洛 +1 位作者 盛瑶环 郭明宇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 :为临床胸神经根性疾患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6 0侧成人尸体的胸神经根的有关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 :后根粗于前根 ,且T1是最大、最长的。结论 :后根 ,特别是T1更易受损。
关键词 胸神经根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男尸与病理造影直径对比及临床
8
作者 郭明宇 刘仰斌 刘凤恩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 :为给通过临床造影术来诊断下肢静脉系统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为断肢再植、自体大静脉移植或搭桥以重建血液循环术[1~ 3 ] 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取患有下肢静脉疾病的男性成人X线造影片和正常成人男尸下肢各 31侧 (左右各半 ) ,... 目的 :为给通过临床造影术来诊断下肢静脉系统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为断肢再植、自体大静脉移植或搭桥以重建血液循环术[1~ 3 ] 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取患有下肢静脉疾病的男性成人X线造影片和正常成人男尸下肢各 31侧 (左右各半 ) ,在股、静脉上取五个位点分别进行外管径测量。结果 :发现在第一、二、三、四、五位点上 ,男尸左侧依次为 9.9871± 0 .3385 (χ±Sχ)mm ,8.1194± 0 .4 0 5 2mm ,8.5 2 4 2± 0 .3812mm ,8.2 2 74± 0 .4 347mm ,8.1932± 0 .384 0mm ;男患左侧分别是 13.5 984± 0 .4 5 2 9mm ,13.95 97± 0 .345 2mm ,13.4 6 77± 0 .3379mm ,13.96 13± 0 .375 0mm ,13.0 74 2± 0 .3933mm ;男尸右侧为 9.4 80 6± 0 .390 3mm ,8.1790± 0 .3889mm ,8.2 935± 0 .3879mm ,7.772 6± 0 .3876mm ,8.0 387± 0 .4 393mm ;男患右侧 14.32 4 2± 0 .4 6 2 9mm ,12 .4 72 9± 0 .2 92 8mm ,14.2 30 6± 0 .4 16 7mm ,13.932 3± 0 .4 6 13mm ,13.796 8± 0 .4 4 5 6mm。经方差分析 ,P值 <0 .0 1。结论 :尸体与病理造影片的股、静脉外径大小有显著性差异 ,下肢静脉造影是临床诊断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4 ] 。尸体与病理造影的股、静脉管径均数比 ,有九个位点是 <0 .6 6 6 7,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深静脉 直径 尸体 病理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状韧带的形态观测及临床
9
作者 盛瑶环 徐静 +1 位作者 郭明宇 王维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17-618,共2页
目的 :为临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术 )和选择性脊神经前根切断术 (SAR术 )的开展提供齿状韧带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30例 (6 0侧 )成人尸体的齿状韧带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 :左、右齿尖平均为 2 0齿 ,最上一齿 85 .0 %位于... 目的 :为临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术 )和选择性脊神经前根切断术 (SAR术 )的开展提供齿状韧带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30例 (6 0侧 )成人尸体的齿状韧带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 :左、右齿尖平均为 2 0齿 ,最上一齿 85 .0 %位于C1N根上方 ,最下一齿 91.7%位于T12 N与L1N根之间 ,颈脊神经前、后根之间有恒定的齿状韧带。结论 :在SPR和SAR术中 ,齿状韧带的形态、位置、齿数等相关指数 ,是鉴别前后根的主要依据 ,尤以颈部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韧带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10
作者 郭明宇 李旺 《江西教育(管理版)(A)》 2006年第6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工作 高校 就业形势 就业压力 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