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在2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帆 陈小春 +3 位作者 官诗芬 黄宏毅 晏赛亚 许荣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8-62,73,共6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目前T2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持续增加,治疗效果差。为了早期防治T2DM及其微血管...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目前T2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持续增加,治疗效果差。为了早期防治T2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研究人员提出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作为预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指标,TyG指数简单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对TyG指数与T2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TyG指数与T2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相关,因此认为TyG指数可以作为T2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栓形成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许荣 何明杰 +2 位作者 彭璐璐 陈芳 陈懿建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833-839,共7页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血栓形成的风险高,并伴随着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栓形成之间关系复杂,并且目前的抗血栓治疗手段虽有一定成效,但面临药物出血倾向、作用机制单一及长期用药可能引发药物抵抗等...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血栓形成的风险高,并伴随着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栓形成之间关系复杂,并且目前的抗血栓治疗手段虽有一定成效,但面临药物出血倾向、作用机制单一及长期用药可能引发药物抵抗等挑战,亟须创新治疗策略。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密切,其发病机制涉及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小板活化、凝血系统激活、血液流变学改变、炎症发生等多个方面。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治疗需采取综合性策略,包括控制血糖、血脂,使用抗血小板与抗凝药物,以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栓形成之间的关联以及抗血栓治疗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血小板活化因子 凝血 血液流变学 炎症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变异性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官诗芬 许荣 +1 位作者 陈小春 吕维名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945-949,共5页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一类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研究表明,血糖变异性(Glycemic variability,GV)可能是影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文献,从血糖变异性影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以及改善血...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一类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研究表明,血糖变异性(Glycemic variability,GV)可能是影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文献,从血糖变异性影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以及改善血糖变异性的措施2大方面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高水平的血糖变异性通过激活氧化应激通路、加重炎症及促进细胞凋亡等方面综合导致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阐明该作用机制对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重要意义,为改善血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微血管并发症 血糖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血管组分治疗糖尿病慢性创面的有效性及进展
4
作者 彭璐璐 曾田雨 +1 位作者 何明杰 许荣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尤其是其复杂的并发症,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性伤口容易形成慢性不愈合性创面,并有复发的倾向,甚至可能导致截肢。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近年来以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尤其是其复杂的并发症,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性伤口容易形成慢性不愈合性创面,并有复发的倾向,甚至可能导致截肢。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近年来以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慢性创面的新措施。干细胞中的基质血管组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有促进创面周围血管再生和抗炎的作用,糖尿病慢性创面可以实现血液循环的重建和血液补给,最终达到治愈糖尿病慢性创面的目的。本文从SVF促进糖尿病慢性创面愈合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同时指出SVF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血管组分 慢性创面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模型在甲状腺癌研究中的优势、进展与前景
5
作者 黄宏毅 黄雪梅 +5 位作者 魏海燕 陈芳 何明杰 彭璐璐 徐帆 许荣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25-231,共7页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难以用体外模型再现。近年来,斑马鱼模型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研究工具,因其体积小、胚胎及幼鱼透明、生长周期短等独特优势,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对T...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难以用体外模型再现。近年来,斑马鱼模型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研究工具,因其体积小、胚胎及幼鱼透明、生长周期短等独特优势,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对TC的研究中,发现斑马鱼可以很好地模拟人类T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为研究TC的分子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有力依据。本综述简要回顾斑马鱼模型在临床研究中的发展历程和在癌症研究中的优势,并重点介绍斑马鱼模型在TC研究中的成果,最后讨论斑马鱼模型在TC研究上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斑马鱼 动物模型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IL-1β的作用及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芳 魏海燕 +3 位作者 许鹏翔 曾书琴 吕维名 许荣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7-560,共4页
DR是导致失明和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在高血糖、氧化应激或缺氧中,IL-1β上调介导视网膜炎症,持续低度炎症可引起视网膜血管损伤及神经变性,刺激氧化损伤,破坏血液-视网膜屏障,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本文综述IL-1β在DR中的作用机制... DR是导致失明和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在高血糖、氧化应激或缺氧中,IL-1β上调介导视网膜炎症,持续低度炎症可引起视网膜血管损伤及神经变性,刺激氧化损伤,破坏血液-视网膜屏障,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本文综述IL-1β在DR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小春 官诗芬 +1 位作者 曾田雨 吕维名 《中国糖尿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54-957,共4页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DM的严重并发症,4%~10%的DM患者出现DFU,其中10%~20%的DFU无法愈合。常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无法从根本上解决DFU,截肢率高达25%,术后5年死亡率39%~68%,生存率较低。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多向...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DM的严重并发症,4%~10%的DM患者出现DFU,其中10%~20%的DFU无法愈合。常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无法从根本上解决DFU,截肢率高达25%,术后5年死亡率39%~68%,生存率较低。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可促进血管再生、伤口愈合,并改善血供。本文综述MSCs治疗DFU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足溃疡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