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法学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型法律人才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祖平 《前沿》 2005年第4期136-139,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健全和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法律人才。高等学校法学教育应立足于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健全和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法律人才。高等学校法学教育应立足于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加大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实践教学 创新型法律人才 培养目标
原文传递
高师法学实践教学与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祖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4,共3页
文章分析影响高师法学实践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确定了培养模式,以此力求确立实践教学在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法学 实践教学 创新型法律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祖平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7-148,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文对高校即将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五点教学改革建议,认为转变思想观念是前提,改革教学内容是核心,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改进教学方法是难点,创新考试方式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文对高校即将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五点教学改革建议,认为转变思想观念是前提,改革教学内容是核心,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改进教学方法是难点,创新考试方式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考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与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捍东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5,共4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工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农村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有财产权法律保护的现实差距
5
作者 刘运根 曾晓林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5-206,共2页
保护私有财产权写入宪法,顺应民心民意,是我国宪政史上的伟大里程碑。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主要群体缺乏实践维权意识,以及公共利益、补偿范围法律规定的欠缺,宪法规定的这一权利的现实保护尚存差距。增强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现实性,... 保护私有财产权写入宪法,顺应民心民意,是我国宪政史上的伟大里程碑。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主要群体缺乏实践维权意识,以及公共利益、补偿范围法律规定的欠缺,宪法规定的这一权利的现实保护尚存差距。增强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现实性,是最大限度地释放公众创造财富的智慧和热情,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财产权 维权意识 公共利益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与高师创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6
作者 李祖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与调整。高等法学教育应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改革考试制度,从而更多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法... 目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与调整。高等法学教育应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改革考试制度,从而更多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法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司法考试 高等法学教育 创新型法律人才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泽民教育经济思想体系的构建及意义
7
作者 李祖平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共3页
江泽民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背景,就教育和经济的关系作了 大量论述,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切实加大教育改 革力度,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江泽民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背景,就教育和经济的关系作了 大量论述,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切实加大教育改 革力度,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以促进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贯彻江泽民教 育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教育经济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视域中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祖平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5-108,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重中之重在于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程度。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但当前有诸多因素影响了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重中之重在于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程度。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但当前有诸多因素影响了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的进程,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机制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弱势群体 社会融合机制 农村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结构转型进程中农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祖平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7-89,共3页
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如何建立农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处于“边缘社会保障”阶段,存在着严重缺位的现象,分析了建立农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如何建立农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处于“边缘社会保障”阶段,存在着严重缺位的现象,分析了建立农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建立农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构想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 农民 农村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历史使命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岚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2-125,共4页
“和谐社会”的提出可以让我们对经济法的功用进行重新审视,经济法需要也可能担当起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加速构建社会保障体制和机制是经济法发挥平衡功用的重要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着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是经济法治... “和谐社会”的提出可以让我们对经济法的功用进行重新审视,经济法需要也可能担当起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加速构建社会保障体制和机制是经济法发挥平衡功用的重要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着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是经济法治化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积极发挥社会分配法功能是经济法发挥重大作用的根本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和谐社会 历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转型期“文化堕距”对贫困地区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晓林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7-249,共3页
“文化堕距论”对社会转型期的贫困地区青少年社会化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针对贫困地区青少年犯罪的内在特点和规律,文化堕距已成为社会转型期贫困地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文化根源。本文还提出了有效控制社会转型期贫困地区青少年犯罪的... “文化堕距论”对社会转型期的贫困地区青少年社会化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针对贫困地区青少年犯罪的内在特点和规律,文化堕距已成为社会转型期贫困地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文化根源。本文还提出了有效控制社会转型期贫困地区青少年犯罪的若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堕距 青少年犯罪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构建路径: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兼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关怀制度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祖平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134,共4页
社会排斥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时期的一个不和谐音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消除社会排斥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同时也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关怀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 社会排斥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时期的一个不和谐音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消除社会排斥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同时也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关怀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宏伟目标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排斥 社会融合 伦理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青少年信仰教育思想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祖平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6,共4页
邓小平历来十分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信仰教育工作,认为青少年的信仰问题事 关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安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主导,培育青少年的崇高信仰。在新形势下,深刻认识和 认真贯彻邓小平的青少年信仰教... 邓小平历来十分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信仰教育工作,认为青少年的信仰问题事 关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安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主导,培育青少年的崇高信仰。在新形势下,深刻认识和 认真贯彻邓小平的青少年信仰教育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青少年 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犯罪预防角度看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贫困心理及调适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晓林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社会贫富差距背景下,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程度不一地存在贫困心理现象,这是高校急需正视与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犯罪预防角度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贫困心理特征、危害与消除办法作出阐述,以期实现这部分大学生群体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贫困心理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论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祖平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62,共6页
社会转型期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给党的执政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和现实威胁。要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安全,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建理论创新水平为基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加... 社会转型期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给党的执政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和现实威胁。要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安全,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建理论创新水平为基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为保证,并正确处理好多重关系,使党始终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安全 中国共产党 社会转型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关于俄共(布)如何增强执政意识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祖平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15,共4页
列宁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开始到1924年1月逝世的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里,为增强俄共(布)的执政意识,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中一些重大而现实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思想。重温列宁关于... 列宁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开始到1924年1月逝世的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里,为增强俄共(布)的执政意识,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中一些重大而现实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思想。重温列宁关于增强执政意识的思想,总结列宁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强化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共(布) 执政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祖平 《实事求是》 2005年第2期34-36,共3页
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 ,必须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地位 ,针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与时俱... 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 ,必须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地位 ,针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多渠道、多角度探索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从而全面提高全民族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普及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泽民民族精神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祖平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共3页
江泽民高度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其民族精神教育思想是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坚实理论基础,这一思想具有历史传承性、发展创新性、全面系统性和指导前瞻性等四大鲜明特色。
关键词 江泽民 民族精神教育 特色 教育思想 历史传承性 全面系统性 民族凝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改革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广生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5-108,共4页
邓小平改革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是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一个总判断 ;江泽民同志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改革理论 ,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 邓小平改革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是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一个总判断 ;江泽民同志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改革理论 ,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的著名论断。改革是创新的动力和前提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教育创新 文化创新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体验式民族精神教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祖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42,共2页
基于当代大学生体验式民族精神教育状况,文章认为,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体验式民族精神教育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民族精神教育,常抓不懈。
关键词 大学生 体验式教育 高校 民族精神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