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高兵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呼吸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赤峰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两组患者应... 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呼吸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赤峰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应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呼吸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_(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相关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_(2)、FEV_(1)、FEV_(1)/FVC、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应用呼吸康复护理模式干预不但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肺功能指标,减低负面情绪,而且可提高在整个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依从性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推荐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负面情绪 呼吸康复护理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肺康复治疗对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解小云 乔丽丽 +1 位作者 张晓宇 张文静 《系统医学》 202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究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行全面肺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赤峰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8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探究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行全面肺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赤峰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8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一般组采用常规治疗,全面组采用全面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全面组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分别为(3.61±0.24)L、(2.83±0.29)L、(60.12±3.05)%,均高于一般组的(3.29±0.22)L、(2.34±0.31)L、(55.87±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1、6.731、5.417,P均<0.05)。治疗后,全面组血气指标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全面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肺康复治疗能提高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重度稳定期 全面肺康复治疗 生活质量评分 肺功能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影丽 张海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7期108-112,共5页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于赤峰市医院呼吸内科实习的47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4)、参考组(n=23)。观察组予以案例教学法,参考组予以传统教学法...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于赤峰市医院呼吸内科实习的47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4)、参考组(n=23)。观察组予以案例教学法,参考组予以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单元测试成绩;对比两组教学查房效果评分;对比两组护士行为实践量表(nursing practice inventor,NPI)评分;对比两组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单元测试中的基础部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案例部分成绩与总成绩均较参考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教学查房效果评分均较参考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NPI中六个维度评分均较参考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为95.83%,较参考组的73.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案例分析成绩与总理论成绩,提高其教学查房效果,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护士实践能力,学生对该教学方式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呼吸内科护理 护理教学 护士实践能力 教学查房效果 教学方式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内科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
4
作者 张海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20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赤峰市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各45例。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呼吸频...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赤峰市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各45例。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心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指标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及呼吸频率指标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在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呼吸频率、心率方面有着突出效果,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可予以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康复护理 腹式呼吸 血气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继丽 刘艳飞 辛启蒙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究肺癌术后实行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赤峰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行肺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比... 目的探究肺癌术后实行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赤峰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行肺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比对两组肺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改良版英国的呼吸问卷(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评分、生活质量评定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结果研究组肺癌患者并发症率(2.44%)低于对照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48)。研究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肺癌术后患者mM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手术患者mMRC问卷表中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护理用于肺癌术后,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术后 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 护理效果 肺功能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效果分析
6
作者 辛启蒙 刘艳飞 胡继丽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3期146-14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对其肺功能和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赤峰市肿瘤医院治疗的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对其肺功能和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赤峰市肿瘤医院治疗的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COPD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持续性护理可以提升其肺功能指标,增强其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性护理 肺功能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邱云波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患者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并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CO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患者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并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CO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同时段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疾病认知水平、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项疾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对COPE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肺功能 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联合氨溴索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调控的价值研究
8
作者 曹亮亮 刘佳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21-224,共4页
探究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同时提供左氧氟沙星和氨溴索注射液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调控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近3年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选出80例患者,以小组患者例数40例为分组指标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方案中的药物为左氧... 探究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同时提供左氧氟沙星和氨溴索注射液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调控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近3年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选出80例患者,以小组患者例数40例为分组指标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方案中的药物为左氧氟沙星,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包括了左氧氟沙星和氨溴索注射液,对比两种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各方面带来的影响。结果 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症状更快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发生的变化更显著(P<0.05);两组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类型和患者例数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制定左氧氟沙星与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应用的用药方案,该药物治疗方案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症状和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同时两种药物合用也不会增加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风险,因而该药物治疗方案能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左氧氟沙星 氨溴索注射液 炎性因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慢阻肺患者用药安全性中的价值对比
9
作者 刘佳铭 曹亮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20-223,共4页
探讨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慢阻肺(COPD)患者用药安全性中的价值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8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用药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 探讨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慢阻肺(COPD)患者用药安全性中的价值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8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用药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的用药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用药期间,A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4.88%)、头晕头痛3例(7.32%)、皮肤瘙痒1例(2.44%),B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2.44%)、头晕头痛1例(2.44%)、眼部不适1例(2.44%),总发生率(7.32%)低于A组(14.63%),P<0.05。结论 在COPD治疗中,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抗菌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慢阻肺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CNA、MIC-1及Hcy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慧敏 斯琴 +1 位作者 王方颖 李晓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 目的探讨血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23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腺癌71例、鳞癌52例。检测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PCNA、MIC-1及Hcy水平[其中血清PCNA、MIC-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cy水平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血清PCNA、MIC-1及Hcy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年龄以及病理类型的NSCLC患者血清PCNA、MIC-1及Hcy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NSCLC患者血清PCNA、MIC-1及Hcy水平比较均差异明显(均P<0.05)。以NSCLC患者预后为因变量,对单因素分析中NSCLC患者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分化程度、PCNA、MIC-1、Hcy均为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PCNA≤452 pg/mL患者总生存期(16.85±2.36)个月明显大于血清PCNA>452 pg/mL患者(9.53±1.48)个月(t=20.029,P<0.001);血清MIC-1≤1000 pg/mL患者总生存期(18.29±2.92)个月,明显大于血清MIC-1>1000 pg/mL患者(9.47±1.26)个月(t=23.289,P<0.001);血清Hcy≤22μmol/L患者总生存期(13.76±2.04)个月,明显大于血清Hcy>22μmol/L患者(11.61±1.68)个月(t=6.405,P<0.001)。结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较低、PCNA、MIC-1以及Hcy均为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PCNA、MIC-1及Hcy呈低表达水平的NSCLC患者总生存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NA MIC-1 HCY NSCLC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华 王慧敏 温霞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040-1046,共7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20只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及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给予100 m...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20只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及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给予100 mg/kg的阿司匹林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30 d;灌胃结束后,提取大鼠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受损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其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ax)的表达;取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及Bax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证明阿司匹林对肺部气道平滑肌组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MTT检测发现阿司匹林可以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ASMCs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实验发现模型组ASMCs中PCNA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阿司匹林组ASMCs中PCNA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实验证明,模型组ASMCs中Bcl-2/Bax比值较对照组升高,阿司匹林组ASMCs中Bcl-2/Bax比值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平滑肌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还可改善气道重塑以达到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平滑肌细胞 增殖 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文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0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0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特布他林治疗,试验组糖皮质激素与特布... 目的探究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0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特布他林治疗,试验组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试验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P<0.05;两组治疗后的PaCO2值均低于治疗前,PaO2值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PaCO2值低于对照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FVC、FEV1、FEV1/FVC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水平,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特布他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肺功能 血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影丽 张桂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4期1-4,22,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赤峰市医院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工作的1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10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于2020年11月—2021年12月...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赤峰市医院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工作的1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10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于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实施绩效考核体系管理(观察组)。对比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培训考核成绩、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培训考核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技术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11.76%)低于对照组(4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51,P<0.001)。结论通过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有效应用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提高培训考核成绩与合格率,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护理管理 绩效考核 应用效果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斯琴 李晓华 马天啸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9期204-206,共3页
本文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系统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对提高NTM肺病诊断与防治水平提供基于较高循证水平上的建议,减少其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危害。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肺病诊断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窦海艳 乔丽丽 +2 位作者 张晓波 张亚芳 解小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79-181,共3页
综合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时间内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恢复期患者为研究病例,依据随机双盲法以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划分,单组40例;对照组开... 综合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时间内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恢复期患者为研究病例,依据随机双盲法以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划分,单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开展肺康复运动训练、患者及家人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与PaO2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可见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CAT评分接近(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肺康复训练可显著优化患者的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对患者预后生活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训练 肺功能 焦虑评分 CAT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