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脑梗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威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脑梗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护理组19例中医护理干预。①辨证施治、对症治疗。②推拿与穴位按摩。常规...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脑梗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护理组19例中医护理干预。①辨证施治、对症治疗。②推拿与穴位按摩。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同对照组。连续护理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护理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护理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2.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护理干预 常规神经内科护理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简况 被引量:5
2
作者 郝玉芳 焦富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4期121-123,共3页
中风急性期经抢救治疗,病情稳定,渐入恢复期,但仍有半身不遂、口歪、语言謇涩或失音等后遗症,积极治疗并加强护理,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辨证论治,个性化拟定治疗方案,中药汤剂内服、针灸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手段、多方式施治,可... 中风急性期经抢救治疗,病情稳定,渐入恢复期,但仍有半身不遂、口歪、语言謇涩或失音等后遗症,积极治疗并加强护理,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辨证论治,个性化拟定治疗方案,中药汤剂内服、针灸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手段、多方式施治,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易于接受,但仍存在如周期较长,治疗和服药尚不十分方便,缺乏同意治疗标准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恢复期 辨证论治 针灸 补虚泻实 平衡阴阳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病名病机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汤聪 海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3期194-197,共4页
运动神经元病是指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运动神经元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西医对该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中医根据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是指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运动神经元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西医对该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中医根据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不同,可将其归属于"痿证""颤证""痉证""喑痱"等范畴,对于其病因病机中医各家提出了多种学说,多以五脏虚弱为主,亦与肝风内动、湿毒侵犯、瘀血阻络有关。中医以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主的治疗体系及多样化的治疗手段是值得重视的治疗选择和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中医病名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鹏琴 王健 周鸿飞 《上海针灸杂志》 2008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眼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自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起病7天内的12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眼针加基础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眼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自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起病7天内的12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眼针加基础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应用凝固法定量测定血浆FIB水平。结果眼针组总有效率95.0%,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之和占5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0%,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之和占2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眼针加基础治疗疗效优于基础治疗;血浆FIB水平,眼针组由(3.89±1.02)g/L降至(2.53±0.81)g/L,对照组由(3.91±1.04)g/L降至(3.17±0.94)g/L,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针刺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纤维蛋白原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文金 李庆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64-2565,共2页
目的:研究采用针刺方法结合口服自拟面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针灸科门诊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纳入标准的患者56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患者30例,针刺组患者26例,其中针药组采用毫针针刺结合... 目的:研究采用针刺方法结合口服自拟面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针灸科门诊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纳入标准的患者56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患者30例,针刺组患者26例,其中针药组采用毫针针刺结合自拟面瘫汤口服进行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毫针针刺治疗。每组患者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经过疗效评价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4.6%,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采用SPSS.V 16.0统计软件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明显优于针刺组,说明治疗后两组病例在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状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采用针刺结合口服自拟面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过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毫针针刺治疗。该方法对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状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针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通法治疗急性稳定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晓丽 汪振宇 孙守治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29-530,共2页
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疾病,属于中医“中风”范畴。资料统计显示,脑出血患病率占所有脑卒中患者10%~20%,因脑出血住院的患者病死率往往高达43%~51%[1],即使有幸存活下来的患者大多也有各种各样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以及家... 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疾病,属于中医“中风”范畴。资料统计显示,脑出血患病率占所有脑卒中患者10%~20%,因脑出血住院的患者病死率往往高达43%~51%[1],即使有幸存活下来的患者大多也有各种各样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以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急性稳定型脑出血是脑出血的一种形式,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残、致死率、复发率高等特点[2-4]。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论治 急性疾病 脑出血 稳定型 脑卒中患者 治疗 通法 资料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桑 吴晓丹 林冠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436-438,共3页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2组进行Portmann评分、H-B分级...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2组进行Portmann评分、H-B分级、临床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Portmann评分,H-B分级Ⅰ级、Ⅱ级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Ⅳ~Ⅵ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较单独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康复功能训练 面神经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及凝血功能、Hcy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卢志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分析法舒地尔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及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分析法舒地尔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及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法舒地尔联合常规治疗。治疗14 d后,检测两组脑血流灌注参数、神经功能指标、血小板功能指标、Hcy含量。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低值血流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高于对照组,磷脂酸(P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黑质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DMT1)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血小板功能指标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140(GMP-140)、纤维蛋白原受体-1(PAC-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Hcy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常规治疗可优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在降低Hcy含量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法舒地尔 神经功能 凝血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威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17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针对两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7.1%,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4.78±7.86,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达84.78±7.86,其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血压值处于正常状态,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 高血压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桑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24期87-88,共2页
目的:探索分析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两组患者... 目的:探索分析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显效率分别为96.3%和87.2%,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ortman评分分别为(21.86±2.35)和(17.01±2.39),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舒血宁、地塞米松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为有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急性面神经炎 舒血宁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运动神经元病1例
11
作者 刘晓团 闫也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脑梗死 运动神经元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萍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齿状回(DG)新生神经细胞增殖及成熟的影响。方法:用慢性束缚法制作大鼠慢性应激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试验对其进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评价,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观察慢性应激后海马DG...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齿状回(DG)新生神经细胞增殖及成熟的影响。方法:用慢性束缚法制作大鼠慢性应激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试验对其进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评价,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观察慢性应激后海马DG区DCX阳性细胞的数量及树突长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在水迷宫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为(48.13±4.7)s,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3.64±3.55)s;模型组大鼠在限定时间内穿越平台的次数为(1.33±0.09)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75±0.1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DG区每张切片的DCX阳性细胞数量为(19.35±5.6)个,较对照组的(37.89±9.4)个明显减少;模型组大鼠海马DG区DCX阳性细胞树突总长度为(168.44±9.46)μm,较对照组的(235.67±19.57)μm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应激会抑制大鼠新生神经细胞的增殖及成熟,并可能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海马齿状回 神经发生 树突 细胞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医院随访系统构建及其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蔡小津 梁秀莉 +1 位作者 蔡津津 王晓雅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9期161-165,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医院随访系统,探究分析其在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随访应用效果。方法:采用iOS软件开发平台,选择Parse为BaaS服务器,并在Parse云上存储数据对象与文件,构建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医院随访系统。选取医院收治的112例... 目的:构建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医院随访系统,探究分析其在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随访应用效果。方法:采用iOS软件开发平台,选择Parse为BaaS服务器,并在Parse云上存储数据对象与文件,构建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医院随访系统。选取医院收治的112例脑出血术后患者,按照随访系统使用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随访及指导,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医院随访系统进行随访。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评价量表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患者对随访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随访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4,P<0.05),而按时吃药、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和及时复诊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36,x^2=6.237,x^2=3.975,x^2=7.850;P<0.05);观察组患者对随访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0,P<0.05)。结论: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医院随访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可明显提高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患者对该随访方法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技术 医院 随访系统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郗欧 焦富英 马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1期1568-1572,共5页
目的观察针灸(头/体针)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失语患者120例,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观察针灸(头/体针)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失语患者120例,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头皮针与体针,观察组患者在此次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连续治疗20 d。治疗结束后采用以下方案进行评定:采取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评定患者的言语功能(言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力、书写文字能力)情况,采用失语商(AQ)评分评定患者的失语症,采用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对其失语情况进行分级,采用功能性言语沟通能力判定法(CFCP)评估患者语言功能能力,治疗后采用北京大学汉语言失语症检查法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在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指数、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在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指数、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上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针灸(头/体针)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鼠神经生长因子 脑卒中 失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郗欧 焦富英 +3 位作者 马进 张东 姚亮 李丽丽 《河北中医》 2018年第6期913-91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后退出12例)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头皮针与体针治疗;治疗组55例(后退出8例)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后退出12例)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头皮针与体针治疗;治疗组55例(后退出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2组均连续治疗20 d,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8周分别评估肢体功能[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MA)]、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并于治疗后3、6个月统计病死率、残疾率、复发率。结果治疗后8周,2组上、下肢FMA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MMSE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SF-36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3、6个月随访时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很好地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认知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针刺疗法 神经生长因子 中医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穴丛刺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能量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明睿 张威 《河北中医》 2019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能量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5例予常规神经内科常用药物加高压氧治疗;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头穴丛刺。2组均连续...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能量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5例予常规神经内科常用药物加高压氧治疗;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头穴丛刺。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及其能量代谢(血糖、乳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其神经功能。结果 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 <0. 05),且观察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血糖、乳酸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头穴丛刺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很好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能量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压氧 针刺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肺论治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士成 海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5期7-9,52,共4页
中医认为,气是生命的本源,百病生于气,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肺的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现代医学中肺功能的概念包括呼吸、代谢和防御三个方面。肺主一身之气、主治节、朝百脉,若肺功能异常,肺气失宣,则体内浊气难以排出,水液停聚、痰... 中医认为,气是生命的本源,百病生于气,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肺的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现代医学中肺功能的概念包括呼吸、代谢和防御三个方面。肺主一身之气、主治节、朝百脉,若肺功能异常,肺气失宣,则体内浊气难以排出,水液停聚、痰浊阻滞,可影响神经系统,如急性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痴呆、重症肌无力、抑郁症。在治疗用药时,常见与肺气相关的药材,如续命汤治疗脑血管疾病用麻黄、桂枝、杏仁等归肺经的药材;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中补益中气的黄芪为主要药材等。可见,从治肺着手,可能为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找到新方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疾病 帕金森病 痴呆 重症肌无力 抑郁症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护理治疗颈性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雪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5S期157-158,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颈眩汤(川楝子10g,白芍20g,生龙牡各20g,勾藤、元胡、牛膝各10g,菊花15g,白芷12g,云苓15g,泽泻10g,葛根15g,生甘...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颈眩汤(川楝子10g,白芍20g,生龙牡各20g,勾藤、元胡、牛膝各10g,菊花15g,白芷12g,云苓15g,泽泻10g,葛根15g,生甘草6g);1剂/d,水煎300mL,早晚温服。护理组60例①基础护理;②热敷护理;③牵引护理;④导引。连续治疗护理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护理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护理组痊愈4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00%,痊愈率70.0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00%,痊愈率50.00%。护理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颈眩汤 基础护理 热敷护理 牵引护理 导引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小儿外感发热干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雪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1S期84-85,共2页
外感发热主要指因外界温热疫毒之气或六淫之邪侵入机体,造成的脏腑阴阳失调、营卫失和等症状,通常伴随不同的临床表现,在小儿临床中较为常见,具有病程短、起病急及传变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分析贴敷、洗浴、涂膜、滴鼻、推拿及雾化吸入等... 外感发热主要指因外界温热疫毒之气或六淫之邪侵入机体,造成的脏腑阴阳失调、营卫失和等症状,通常伴随不同的临床表现,在小儿临床中较为常见,具有病程短、起病急及传变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分析贴敷、洗浴、涂膜、滴鼻、推拿及雾化吸入等中医方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疗效,旨在为小儿外感发热中医护理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外感发热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概况
20
作者 胡昊 周鸿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8期81-83,共3页
阐述中西医对三叉神经痛病因、病机的理解,总结近年来中医药物及针灸治疗及西医药物和外科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头风 病因 病机 中药 针灸 西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