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秀炜 江红 杨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476-478,共3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西医治疗尚无特殊进展,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方面有独特的理念和优势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对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治疗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概况 被引量:2
2
作者 栗睿 郭玲 杨秀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4期178-180,共3页
慢性功能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病机为脾肾虚损,导致湿浊、瘀血等浊毒潴留于体内,弥漫于三焦。本虚标实为其致病特点。从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综合治疗等方面,介绍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概况。中医药能有效延缓病... 慢性功能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病机为脾肾虚损,导致湿浊、瘀血等浊毒潴留于体内,弥漫于三焦。本虚标实为其致病特点。从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综合治疗等方面,介绍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概况。中医药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寿命,防治早中期肾功能不全有独特优势。指出应重视古代文献研究,全面掌握有关本病论述,验证于临床,辅助现代科技,中西医结合,扩展中医药治疗CRF临床研究思路,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使中医药治疗该病发挥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关格 虚劳 水肿 溺毒 病因病机 本虚标实 辨证论治 治则 方药 综合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三级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倪晶 何学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12-114,共3页
慢性肾脏病三级预防可根据不用阶段,从整体把握疾病本质变化。中医药在三级预防中具有独特优势,一级合理膳食、慎用肾脏毒性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等;二级辨证论治,中成药、灌肠、药浴、穴位贴敷等多手段干预;三级替代疗法。在整个疾病... 慢性肾脏病三级预防可根据不用阶段,从整体把握疾病本质变化。中医药在三级预防中具有独特优势,一级合理膳食、慎用肾脏毒性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等;二级辨证论治,中成药、灌肠、药浴、穴位贴敷等多手段干预;三级替代疗法。在整个疾病发展变化中,突出治未病理念,发挥祖国医学的独特优势,临床疗效显著。但目前缺乏统一标准及循证医学支持,不利于中医药发展,未来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溺毒 癃闭 关格 三级预防 合理膳食 肾脏毒性药物 原发病 灌肠 药浴 穴位贴敷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秀炜 周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326-329,共4页
慢性肾衰竭(CRF)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中医在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就近年来中医对CRF的治疗概况从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中药针剂治疗、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药浴或足浴、针灸治疗、穴位注射治疗、其... 慢性肾衰竭(CRF)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中医在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就近年来中医对CRF的治疗概况从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中药针剂治疗、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药浴或足浴、针灸治疗、穴位注射治疗、其他疗法、综合治疗共9个方面进行总结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慢性肾病中医证候及其与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于艳 远方 +2 位作者 李岩 许烨 梁亮 《光明中医》 2019年第14期2103-2107,共5页
目的 根据临床资料比较分析生化指标与中医证候特点在糖尿病肾病Ⅳ~Ⅴ期患者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以2017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Ⅳ~Ⅴ期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6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对西医生化指标以及中医证型进行... 目的 根据临床资料比较分析生化指标与中医证候特点在糖尿病肾病Ⅳ~Ⅴ期患者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以2017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Ⅳ~Ⅴ期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6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对西医生化指标以及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生化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HUA)以及胱抑素C(Cys C)的含量明显增加,24 h尿蛋白(24 h-UPQ)与胆固醇的增加显著,具有差异性;在血凝方面,糖尿病肾病患者的PT、APTT、TT、FIB及DD的含量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本虚证中,脾肾阳虚组与气阴两虚组相比,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明显减退,血凝能力增强;而SCR、BUN、TC、TG以及24 h-UPQ可作为鉴别中医证型的指标,更好地诊断乃至治疗糖尿病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Ⅳ~Ⅴ期 血生化指标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证治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温旭 何学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10-211,共2页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伴免疫球蛋白沉积引起的肾脏损害。该病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主要为对症治疗,效果不很理想。何教授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总结治疗经验,治疗原则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止血...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伴免疫球蛋白沉积引起的肾脏损害。该病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主要为对症治疗,效果不很理想。何教授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总结治疗经验,治疗原则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止血贯穿始终,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辨证论治 何学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虚、毒、瘀探析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治 被引量:5
7
作者 纪玲玉 吕静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3期220-224,共5页
慢性肾衰竭作为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尚未有成熟完备的诊疗方案。通过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将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归纳为正虚邪实,脾肾亏虚,浊毒、瘀血内生。分别从虚、毒、瘀三... 慢性肾衰竭作为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尚未有成熟完备的诊疗方案。通过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将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归纳为正虚邪实,脾肾亏虚,浊毒、瘀血内生。分别从虚、毒、瘀三方面,深入阐述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希望能为中医临床用药,降低患者肾损害,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发病机制 脾肾两虚 浊毒 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子地黄汤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中医证候及微循环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范菁 远方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4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花子地黄汤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中医证候及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沈阳市某医院收治的147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49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花子地黄汤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中医证候及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沈阳市某医院收治的147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花子地黄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1组患者给予花子地黄汤治疗,对照2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中医证候积分、血液微循环指标;比较3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79.59%、79.59%,观察组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mALB、BUN及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1组患者mALB、BUN及Scr水平均低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倦怠无力、盗汗、自汗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倦怠无力、盗汗、自汗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1组患者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倦怠无力、盗汗、自汗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1组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指标均低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2%、4.08%、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N的治疗中,花子地黄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调节微循环,疗效确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花子地黄汤 贝那普利 肾功能 中医证候 微循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辨治 被引量:6
9
作者 关兴楠 赵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随着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蛋白质的大量摄入,导致了蛋白尿发生几率逐渐增高。西医多以激素、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治疗为主,副作用较大且费用较高。中医中药治疗蛋白尿疗效显著,而且治疗上具有系统化、个体化的特... 随着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蛋白质的大量摄入,导致了蛋白尿发生几率逐渐增高。西医多以激素、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治疗为主,副作用较大且费用较高。中医中药治疗蛋白尿疗效显著,而且治疗上具有系统化、个体化的特点。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对其进行辨证分型,总结了补肾健脾、益气养阴、清利湿热、活血化瘀几大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尿 膏淋 中医药治疗:补肾健脾 益气养阴 消热利湿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证治思路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鹏禹 马晓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77-78,共2页
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归属"水肿"范畴。根据病因病机,应用异病同治思想,以温补脾肾为大法,辅以行气活血,化湿利水,灵活辨证;或结合西医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症状,疗效确切。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 温补脾肾 化湿利水 异病同治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大黄-积雪草”角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陈欢 马晓燕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7期1101-1106,I0001-I0003,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黄芪-大黄-积雪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核心成分、作用靶点、信息通路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并筛选“黄芪-大黄-积雪草”角药的活...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黄芪-大黄-积雪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核心成分、作用靶点、信息通路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并筛选“黄芪-大黄-积雪草”角药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CRF相关靶基因通过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和疾病关联数据库(GAD)数据库检索,对CRF的相关靶点及“黄芪-大黄-积雪草”角药的作用靶点取交集,其中蛋白信息转换成基因信息通过Uniprot数据库完成,绘制Venny图。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制作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通过Cytoscap3.9.1软件对PPI网络进一步分析,得到关键蛋白靶点。借助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与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应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黄芪-大黄-积雪草”角药治疗CRF的疾病-通路-靶点-成分-药物网络图。结果获得“黄芪-大黄-积雪草”共39种活性成分、226个靶点,其中黄芪-大黄-积雪草角药治疗CRF关键靶点82个。PPI网络图显示78个节点,互作关系269条,平均度值为6.9。GO分析共得到富集结果614个,KEGG分析得到142条信号通路,涉及晚期糖基化终未产物(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黄芪-大黄-积雪草”角药可通过多种成分、多个靶点、多条信号通路治疗C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大黄 积雪草 肾功能衰竭 慢性 网络药理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水提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汪卫红 许烨 +1 位作者 李志明 远方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86-1392,共7页
目的:考察黄芪水提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后者灌胃25%腺嘌呤混悬液200 mg/kg(每天1次,连续2... 目的:考察黄芪水提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后者灌胃25%腺嘌呤混悬液200 mg/kg(每天1次,连续28 d)以复制CRF模型。造模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阳性对照,2 mg/kg)和黄芪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1.5、3、6 g/kg,按生药量计),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均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12 h后,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其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采用羟胺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的活性或含量,分别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肾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mRNA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调控蛋白[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肾功能指标含量、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肾组织MDA含量、Bax与Bcl-2 mRNA相对表达量的比值(Bax/Bcl-2)、Caspase-3 mRNA的相对表达量、MAPK信号通路相关调控蛋白磷酸化产物(p-p38 MAPK、p-JNK、p-ERK1/2)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肾组织SOD、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肾功能指标含量、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肾组织Bax/Bcl-2、MAPK信号通路相关调控蛋白磷酸化产物的相对表达量,贝那普利组和黄芪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MDA含量、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贝那普利组和黄芪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SOD、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贝那普利组MDA含量、Bax/Bcl-2均显著低于黄芪水提物高剂量组(P<0.05)。结论:黄芪水提物对CRF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抑制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相关调控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水提物 慢性肾功能衰竭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MAPK信号通路 调控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汤对慢性肾脏病-蛋白质能量消耗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烨 李志明 远方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358-2364,共7页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对慢性肾脏病-蛋白质能量消耗(CKD-PEW)模型小鼠骨骼肌萎缩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造模组(n=70)。造模组小鼠采用切除5/6肾联合低蛋白(4%酪蛋白)饮食法建立CKD-...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对慢性肾脏病-蛋白质能量消耗(CKD-PEW)模型小鼠骨骼肌萎缩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造模组(n=70)。造模组小鼠采用切除5/6肾联合低蛋白(4%酪蛋白)饮食法建立CKD-PEW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2.34、4.68、9.36 g/(kg·d),以生药量计]和复方α-酮酸片组[阳性对照,1 g/(kg·d)],每组10只。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14 d。末次给药后,称定小鼠体质量、左侧胫骨前肌(TA)湿质量,并测定TA横截面积;检测小鼠TA蛋白合成与分解代谢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小鼠TA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胱天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TA中肌萎缩蛋白Fbox-1(Atrogin-1)、肌环指蛋白1(MuRF-1)、Rho相关蛋白激酶1(ROCK1)、磷酸化肿瘤抑制基因(p-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TA湿质量、TA蛋白合成代谢能力以及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A横截面积显著减小(P<0.05),TA蛋白分解代谢能力、Bax/Bcl-2比值、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和Atrogin-1、MuRF-1、ROCK1、p-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和复方α-酮酸片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四君子汤能够增加CKD-PEW模型小鼠体质量,抑制其骨骼肌萎缩;其机制可能与调控ROCK1/PTEN/Akt信号通路,抑制Atrogin-1和MuRF-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慢性肾脏病 蛋白质能量消耗 Rho相关蛋白激酶1 磷酸化肿瘤抑制基因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益精降浊法治疗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志刚 马晓燕 +1 位作者 张明 刘剑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495-497,共3页
目的:观察温肾益精降浊法中药对腺嘌呤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西... 目的:观察温肾益精降浊法中药对腺嘌呤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腺嘌呤给大鼠灌胃,经7周后建立大鼠肾衰模型,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比较各组肾衰大鼠用药后血中RBC,HB,HCT,EPO,BUN,S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在BUN,Scr的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在RBC,HB,HCT治疗效果上与西药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上述指标均不如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结论:温肾益精降浊法对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在改善肾功能的同时还能纠正贫血,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益精降浊法 腺嘌呤 慢性肾衰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痰瘀互结论治膜性肾病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郭玲 远方 栗睿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46-249,共4页
膜性肾病是临床常见肾脏疾病,本文围绕痰、瘀的致病特点探究其病机本质,创“痰瘀膜肾方”应用于临床。痰邪因水液运化失常而产生,其致病因素可贯穿于疾病始终,且导致疾病变化多端。久病不愈后因气、痰而产生瘀血,瘀血阻于肾络,也是膜性... 膜性肾病是临床常见肾脏疾病,本文围绕痰、瘀的致病特点探究其病机本质,创“痰瘀膜肾方”应用于临床。痰邪因水液运化失常而产生,其致病因素可贯穿于疾病始终,且导致疾病变化多端。久病不愈后因气、痰而产生瘀血,瘀血阻于肾络,也是膜性肾病重要的病理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痰瘀交结互为因果,使病情缠绵。而痰或瘀的产生,是因为脾肾亏虚为本,也是疾病发生的关键。以此理论为基础,将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合方为基础的“痰瘀膜肾方”治疗膜性肾病应用于临床,全方旨在以培元祛痰活血法治疗膜性肾病,标本同治,消补兼施。由于膜性肾病缠绵难愈,变证丛生,因此在临证中要根据病情进行辨证分析,强调痰瘀治有主次、因人制宜、顾护胃气,临床疗效较好,为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邪 瘀血 痰瘀互结 脾肾亏虚 痰瘀膜肾方 何学红 膜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类药在慢性肾脏病中的治疗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笛 远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67-168,共2页
虫类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纯熟,在慢性肾脏病的方向更是出众。虫类药大多具有搜风剔络、活血化瘀、破积消瘾、消痈散结、生肌收敛等功效,蝉蜕、地龙、僵蚕、水蛭等虫类药对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慢性肾脏病都有着很好... 虫类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纯熟,在慢性肾脏病的方向更是出众。虫类药大多具有搜风剔络、活血化瘀、破积消瘾、消痈散结、生肌收敛等功效,蝉蜕、地龙、僵蚕、水蛭等虫类药对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慢性肾脏病都有着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类药 祛风 利湿 化瘀 固本 攻毒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益精降浊法对慢性肾衰竭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志刚 马晓燕 +1 位作者 刘剑明 史佳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871-873,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肾益精降浊药治疗肾性贫血(RA)药效学机制及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采用腺嘌呤给大鼠灌胃7周建立肾衰竭模型,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 目的:探讨温肾益精降浊药治疗肾性贫血(RA)药效学机制及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采用腺嘌呤给大鼠灌胃7周建立肾衰竭模型,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鼠用药后血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尿素氮(BUN)、肌酐(Scr)、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 mRNA)表达量等指标变化。结果:温肾益精降浊法中药能够改善BUN、Scr,提高EPO含量,使EPOR 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温肾益精降浊法中药通过提高骨髓有核细胞EPOR mRNA表达量,增强慢性肾衰竭(CRF)时骨髓对内源性EPO反应性,达到抗RA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益精降浊法 慢性肾衰竭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肾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络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杰一 马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48-149,共2页
从络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GRF),肾络受损,变证丛生,认为络虚是GRF的始动因素,络瘀是GRF的病理基础,邪盛络阻是GRF加重恶化的关键,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祛除因"虚、瘀、毒"等致络脉阻滞的因素,疏通络脉,改善肾脏气血津液灌渗,保... 从络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GRF),肾络受损,变证丛生,认为络虚是GRF的始动因素,络瘀是GRF的病理基础,邪盛络阻是GRF加重恶化的关键,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祛除因"虚、瘀、毒"等致络脉阻滞的因素,疏通络脉,改善肾脏气血津液灌渗,保护肾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络脉 从络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浊”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玲 栗睿 《陕西中医》 2015年第8期1046-1047,共2页
目的:探讨从"浊"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虚劳、水肿、关格"等疾病范畴,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浊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疾病加重及反复发作的病理因素,故在健脾益肾治... 目的:探讨从"浊"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虚劳、水肿、关格"等疾病范畴,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浊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疾病加重及反复发作的病理因素,故在健脾益肾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化湿泄浊治疗,可以使得病情得以缓解。结论:提出了"化浊、驱浊、散浊、泄浊"之治浊四法,通过辨证施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医药疗法 化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下焦湿热型IgA肾病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岩 远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清热利湿法对下焦湿热型Ig 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焦湿热型Ig A肾病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益肾清... 目的探讨益肾清热利湿法对下焦湿热型Ig 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焦湿热型Ig A肾病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益肾清热利湿法,2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焦湿热型中医证候积分、α1-微球蛋白(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炎性因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并计算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0.05);治疗组α1-MG、RBP、β2-M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治疗组TNF-α、IL-6、IL-15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对照组的66.66%(P <0.05)。结论益肾清热利湿法可以改善下焦湿热型Ig A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较好的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中医证候 血清炎性因子 益肾清热利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