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佳 《临床研究》 2014年第6期116-117,共2页
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指用带有引流管的聚乙烯乙醇水化的海藻盐泡沫的敷料覆盖或填充到有皮肤或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填充好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使用可控制的负压来... 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指用带有引流管的聚乙烯乙醇水化的海藻盐泡沫的敷料覆盖或填充到有皮肤或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填充好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使用可控制的负压来加快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治疗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 负压引流 引流技术 外科 引流管 创面愈合 生物半透膜 软组织缺损 聚乙烯乙醇 治疗方法 填充 密闭空间 可控制 负压源 水化 皮肤 泡沫 海藻 管接 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磊 张基仁 +2 位作者 齐勇 刘振阳 臧宏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142-4145,共4页
背景:对稳定型舟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与保守治疗相比可提高骨折愈合率、缩短骨折愈合及石膏外固定时间。目的:对使用空心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方法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比较不同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临床应用的安... 背景:对稳定型舟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与保守治疗相比可提高骨折愈合率、缩短骨折愈合及石膏外固定时间。目的:对使用空心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方法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比较不同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及CNKI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不同植入材料,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材料"或"Carpal bone,fracture ununited"为检索词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血管相关的文章;以25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了讨论。结果与结论:采用带有血液供应的骨瓣、骨膜移植技术治疗腕舟骨陈旧性不愈合,并加用克氏针、herbert钉、空心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采用空心螺钉内同定治疗可减少骨折不愈合率,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并具有多轴向、多平面稳固固定的特点,与克氏针内固定等材料相比较仍具有较优良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植入材料 内固定材料 空心螺钉 克氏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振阳 张基仁 +1 位作者 齐勇 李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3205-3208,共4页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使桡骨远端解剖达到复位已不是难事。但仍然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治疗全部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目的:综述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1-12PubMed数据库相关文...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使桡骨远端解剖达到复位已不是难事。但仍然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治疗全部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目的:综述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1-12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istal radius fracture,implant material,biocompatibilit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0-01/2011-12CNKI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桡骨远端骨折,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5篇。结果与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临床骨科较难处理的骨折,特别是复杂关节内骨折,无论何种处理方法,目的均是为了获得较满意的功能恢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仍然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治疗全部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而且有时一种治疗方法还不能完全解决某些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因此,尽可能选用最合适、对患者创伤最小的治疗方式来治疗此类骨折。而对于某些复杂骨折,可以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结合的方式来加以治疗,以达到桡骨远端的解剖复位和维持治疗后骨折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植入物 生物相容性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束膜与神经外膜吻合术修复尺神经损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立民 吴月欣 +2 位作者 齐勇 何勇 李秀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895-4896,共2页
高位神经损伤,特别是臂丛神经下干和高位尺神经损伤,已成为手部疾病病残的主要病因[1].由于手部内在肌体积小,肌纤维少,且多由尺神经支配,若长时间失神经支配将造成手内在肌萎缩变性,出现手畸形,手部精细动作受到较大影响[2].随着显微... 高位神经损伤,特别是臂丛神经下干和高位尺神经损伤,已成为手部疾病病残的主要病因[1].由于手部内在肌体积小,肌纤维少,且多由尺神经支配,若长时间失神经支配将造成手内在肌萎缩变性,出现手畸形,手部精细动作受到较大影响[2].随着显微外科手术修复周围神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高位尺神经损伤的治疗得到显著改善[3].神经束膜吻合术和神经外膜吻合术是神经修复的常用手术方式[4].本文通过回顾尺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吻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 神经束膜吻合术 神经外膜吻合术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评价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彩顺 吕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9期4658-4662,共5页
背景:作者前期制备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并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其内,成功构建了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目的: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逆行示踪技术,评价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背景:作者前期制备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并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其内,成功构建了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目的: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逆行示踪技术,评价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对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采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无细胞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空白对照组采用无细胞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自体神经对照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后12周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逆行示踪技术,对脊髓后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再生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移植12周后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再生评价结果提示,实验组与自体神经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优于空白对照组;足底皮肤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组皮下均见棕色阳性反应。提示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对大鼠脊髓后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间质干细胞 坐骨神经 神经节 神经元示踪剂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辣根过氧化物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无细胞神经移植物 神经缺损 后根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细胞神经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彩顺 吕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4591-4596,共6页
背景:作者已经成功制备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并且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目的: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方法:成年雄... 背景:作者已经成功制备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并且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目的: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构建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模型,分别应用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或自行神经桥接坐骨神经缺损。桥接后20周再生神经电生理学测定,手术侧胫骨前肌湿质量、腓肠肌组织学及透视电镜分析。结果与结论:桥接20周后,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与自体神经移植组胫骨前肌湿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干传导速度为(30.56±2.15)m/s。结果提示,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可以促进再生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人工神经 移植 腓肠肌 坐骨神经缺损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骨骨折脱位中使用可吸收材料棒固定治疗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臧宏伟 张基仁 +1 位作者 李磊 张彩顺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83-284,共2页
目的:讨论距骨骨折脱位使用可吸收材料棒的治疗体。方法:对于收治的8例距骨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可吸收材料棒固定治疗。结果:8例中,5例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A组),1例复位不满意(B组)。距骨体缺血坏死2例,其中A组1例,B组1例。缺血坏死颈... 目的:讨论距骨骨折脱位使用可吸收材料棒的治疗体。方法:对于收治的8例距骨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可吸收材料棒固定治疗。结果:8例中,5例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A组),1例复位不满意(B组)。距骨体缺血坏死2例,其中A组1例,B组1例。缺血坏死颈部1例,体部1例。Ⅰ、Ⅱ型未发生坏死,Ⅲ型发生1例,坏死一旦出现后,首先采取理疗,功能锻炼等保守治疗12~24周,其中1例自行恢复,未出现塌陷,1例采用Deis改良的Blair胫跟固定术治疗。结论:根据Howkin标准评定疗效,未并发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功能恢复均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骨折脱位 可吸收材料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复合导管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侧芽分化生长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学普 肖强 吕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3期6985-6989,共5页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类似,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定向分化成神经样细胞,可以按需分泌各种因子,提供神经再生的基质和基础细胞。目的:研究桥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壳聚糖复合神经导管在神经端侧吻合中的作用。方法:将3...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类似,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定向分化成神经样细胞,可以按需分泌各种因子,提供神经再生的基质和基础细胞。目的:研究桥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壳聚糖复合神经导管在神经端侧吻合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3组,切断右后侧腓总神经中部分支,近端结扎,翻转缝合于肌肉内,对照组将腓总神经远断端与胫神经以30°-45°夹角行传统端侧吻合,支架组以同等间隙及夹角桥接壳聚糖导管于胫神经-腓总神经端侧吻合口间,细胞-支架组以同等间隙及夹角桥接填充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壳聚糖复合导管于胫神经-腓总神经端侧吻合口间。术后12周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和抗S-1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12周,细胞-支架组壳聚糖复合神经导管完全降解,神经直径接近正常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与支架组(P<0.01);抗S-100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细胞-支架组可见大量棕红色增殖的许旺细胞排列在再生神经纤维周围,支架组与对照组棕红色物质少而稀疏,许旺细胞生长情况较差。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端侧吻合中对神经再生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诱导轴芽生长,加快再生纤维生长速度,促进许旺细胞生长及成熟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脐细胞移植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治疗指体离断伤5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磊 张基仁 +1 位作者 臧宏伟 齐勇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8期5014-5016,共3页
目的:断指再植术的目的是修复受区缺失的组织,重建功能与外形。方法:回顾分析收治多指离断伤13例,中指离断伤5例,拇指离断伤33例,采用交叉吻合法,邻指动脉转移,动脉移植,指动脉移植,将血管成功接通。结果:对51例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 目的:断指再植术的目的是修复受区缺失的组织,重建功能与外形。方法:回顾分析收治多指离断伤13例,中指离断伤5例,拇指离断伤33例,采用交叉吻合法,邻指动脉转移,动脉移植,指动脉移植,将血管成功接通。结果:对51例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多指离断份再植13例,成活1例,拇指离断份成活31例,中指离断份成活4例。结论:对断指再植进行修复,可将完全离断手指恢复原有的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断指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表格书写之完整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佳 《医药与保健》 2014年第2期155-155,共1页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表格书写之完整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活动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对我科护理文书书写现状进行调查,制定流程图,收集资料,分析护理表格书写不完整及不正确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应用。结...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表格书写之完整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活动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对我科护理文书书写现状进行调查,制定流程图,收集资料,分析护理表格书写不完整及不正确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应用。结果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表明护理表格书写完整、正确性由整改前120处错误下降至整改后46次错误。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表格书写之完整性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护理文书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皮瓣修复手掌手指皮肤缺损及一次性两个以上指蹼重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彩顺 张基仁 +1 位作者 肖强 张锦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095-2096,共2页
[目的]报道应用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一次性修复手掌(背)、手指掌(背)侧及2个以上指蹼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桡动脉主干在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内发出分支的解剖特点,以各分支设计分叶皮瓣,同时修复手掌(背)、手指... [目的]报道应用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一次性修复手掌(背)、手指掌(背)侧及2个以上指蹼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桡动脉主干在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内发出分支的解剖特点,以各分支设计分叶皮瓣,同时修复手掌(背)、手指皮肤及2个手指指蹼间隙的皮肤缺损。[结果]临床观察术后皮瓣色泽良好,不肿胀;皮瓣完全成活,创面全部闭合,分指良好;患者对手部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依据桡动脉主干在皮瓣内发出分支的解剖特点,以各分支之间切开皮肤设计分叶皮瓣,皮瓣血运可靠,手术简便、实用,可以一次性修复手掌、手指及2个以上指蹼联合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皮瓣 皮肤缺损 指蹼重建
原文传递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月欣 梅晰凡 +1 位作者 李增炎 张英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受压及减压后,大剂量维生素C(vitaminC)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髓灰质血流量,体感诱发电位(SEP),组织学变化,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于SEP消失后5 min静脉注射MP 30 mg/kg,以5.4 ... [目的]探讨脊髓受压及减压后,大剂量维生素C(vitaminC)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髓灰质血流量,体感诱发电位(SEP),组织学变化,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于SEP消失后5 min静脉注射MP 30 mg/kg,以5.4 mg(kg.h)输液泵静脉注射;B组于SEP消失后5 min以同样方式注射vitaminC 200 mg/kg+MP 10 mg/kg,减压后12 h,24 h各注射vitaminC 200 mg/kg;C组于SEP消失后5min静脉注射0.9%氯化钠,同样以5.4 mg(kg.h)输液泵静脉注射。均持续90 min后减压,期间检测SEP及脊髓灰质血流量,减压后3 h重复检测,并进行改良Tarlov评分。减压后28 d通过病理组织学分析确定损伤的范围。[结果]在持续压迫期间A组4只犬出现了SEP,B组5只犬出现了SEP,C组无一出现。减压后A组有2只犬出现SEP,B组有2只犬出现SEP,C组有1只犬出现SEP。三组犬中出现SEP的脊髓灰质血流量明显高于没有出现SEP的犬(P<0.05)。A、B组脊髓灰质血流量明显高于C组(P<0.05)。A、B组动物后肢的运动功能可以较快恢复,C组不能恢复。A、B组脊髓损伤范围与C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病理改变与SEP及脊髓血流量具有相关性,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相关性。[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与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在神经功能保护及恢复方面提供了显著持续的作用,可能增加了脊髓局部的血流量。维生素C可以部分替代甲基强的松龙对于脊髓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血流量 SEP 维生素C 甲基强的松龙 减压
原文传递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术吻合口位置选择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杨立民 吴月欣 +2 位作者 齐勇 何勇 李秀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1-544,584,共5页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行端侧吻合术时吻合口位置对术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58只,随机选10只为定位组,行胫神经干功能束鉴定,分别确定运动神经纤维和混合神经集中的位置;余48只随机分为A、B组,各24只,切断腓总神经远...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行端侧吻合术时吻合口位置对术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58只,随机选10只为定位组,行胫神经干功能束鉴定,分别确定运动神经纤维和混合神经集中的位置;余48只随机分为A、B组,各24只,切断腓总神经远端,并与外膜开窗的胫神经端侧缝合。A组为实验组,吻合口位于运动神经纤维集中处;B组为对照组,吻合口位于混合神经纤维集中处。于术后1,2,3个月,A、B组每次各取8只,于吻合口近端行电生理检测,取吻合口远端0.5cm的腓总神经进行组织学及抗神经丝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光镜下可区分有髓神经纤维及无髓神经纤维团块并定位。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再生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逐渐缩短,波幅逐渐增大、肌湿重和肌纤维截面积逐渐增大、腓总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和神经束截面积显著增大,抗神经丝免疫组化阳性表达逐渐增强,且A组均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行端侧吻合术时,吻合口选在运动神经束集中处时,其再生的运动神经纤维数目多,再生神经纤维束截面积大,质量高,所支配肌肉的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端侧吻合术 神经再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