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罡 张俊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5期11-13,共3页
胃癌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在癌症相关死亡中列第二位,近年来全球新增患者约8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63万例。在我国也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不同分期可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治疗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1、Cdc42在肿瘤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世洲 原禄双 张俊华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1期821-823,共3页
近年来对Rho家族蛋白的研究进展很快,其中以RhoA、Rac1、Cdc42最为人们所关注。这些小分子量G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和基因转录的调节。在调节细胞骨架、细胞运动、细胞凋亡、细胞恶性转化及肿瘤的浸润、转移等方面发挥重... 近年来对Rho家族蛋白的研究进展很快,其中以RhoA、Rac1、Cdc42最为人们所关注。这些小分子量G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和基因转录的调节。在调节细胞骨架、细胞运动、细胞凋亡、细胞恶性转化及肿瘤的浸润、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Rac1(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 Cdc4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RHO GTP酶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韶光 张先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6Z期9-11,共3页
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肿瘤.在西方国家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消化系统肿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确诊后平均生存时间不超过6个月。由于其诊断困难,因而寻求早期的诊断方法,对提高患... 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肿瘤.在西方国家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消化系统肿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确诊后平均生存时间不超过6个月。由于其诊断困难,因而寻求早期的诊断方法,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意义重大。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肿瘤标志物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韶光 郭世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6X期48-49,共2页
目的:检测大肠癌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环氧合酶(COX-2)的表达,探讨Survivin、COX-2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大肠癌标本及其病例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COX-2在大肠癌标本中的表述... 目的:检测大肠癌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环氧合酶(COX-2)的表达,探讨Survivin、COX-2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大肠癌标本及其病例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COX-2在大肠癌标本中的表述情况。结果:①大肠癌中Survivin、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80.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P<0.01);②Survivin、COX-2的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O.05)③Survivin、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r=0.333)。结论:Survivin、COX-2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二者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SURVIVIN C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结直肠癌30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罡 张俊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率、病死率与术前并存病、术前肠梗阻和术中患者情况的关系。方法:对我科就诊的307例6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52例手术患者中,78例(31.0%)发生165个并发症,1种并发症78例,2种并发...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率、病死率与术前并存病、术前肠梗阻和术中患者情况的关系。方法:对我科就诊的307例6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52例手术患者中,78例(31.0%)发生165个并发症,1种并发症78例,2种并发症26例,出现3种或3种以上并发症9例。围术期死亡15例(6.0%)。结论:并存病多少、术前有无肠梗阻和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均明显影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结直肠癌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药物预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景重阳 张俊华 《社区医学杂志》 2008年第9期47-49,共3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许多因子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外科和肝脏移植的重要研究内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了解有助于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肝脏手术的预后。因其是许多不同的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护也就...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许多因子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外科和肝脏移植的重要研究内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了解有助于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肝脏手术的预后。因其是许多不同的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护也就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药物预处理对其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缺血再灌注 药物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