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保护剂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对血清SOD、MDA、NSE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霄 裴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525-4526,共2页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神经保护剂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各项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TIA患者用CT或MRI确诊138例病例,分为依达拉奉组(n=47)例、尼莫地平组(n=46)和对照组(n=45)例...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神经保护剂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各项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TIA患者用CT或MRI确诊138例病例,分为依达拉奉组(n=47)例、尼莫地平组(n=46)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控制血压、调整血糖和胆固醇指标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和尼莫地平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不同神经保护剂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 d和14 d SOD、MDA及NSE,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14 d的SOD水平显著高于7 d的SOD水平,但依达拉奉组7 d和14 d的SOD水平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依达拉奉组7 d和14 d的MDA水平均低于尼莫地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依达拉奉组7 d和14 d的NSE水平均低于尼莫地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个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可见两种神经保护剂均可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神经功能,但依达拉奉效果要好于尼莫地平(P<0.05)。结论 1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均可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各项指标有所改善,可降低血清MDA,提高SOD活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减轻自由基介导的毒性,增加抗氧化能力。2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可以明显改善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NSE含量,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3依达拉奉临床疗效好于尼莫地平组,早期应用神经保护剂治疗TIA能有效控制发作频率,减少缺血造成的脑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神经保护剂 依达拉奉 尼莫地平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蛋白在体外培养神经元中的表达及W-7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学文 胥向红 +1 位作者 郎森阳 蔡爱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0,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p38MAPK蛋白在体外培养神经元中的激活及钙调蛋白抑制剂W-7的干预作用。方法:神经元原代培养并采用NSE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鉴定神经元。取原代培养7d的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仅用DMEM/F12完全培养基;NMDA组,去除... 目的:探讨p38MAPK蛋白在体外培养神经元中的激活及钙调蛋白抑制剂W-7的干预作用。方法:神经元原代培养并采用NSE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鉴定神经元。取原代培养7d的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仅用DMEM/F12完全培养基;NMDA组,去除正常神经元培养液,加入NMDA50μmol.L-1,处理时间10min;W-7干预组,W-7浓度分别为25、50和100μmol.L-1,继续培养24h,加入NMDA 50μmol.L-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及免疫印记法检测皮质神经元内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培养6~12h后大部分神经元贴壁,随时间延长形态多变,突起逐渐增多,神经元突起间互相接触形成网络。NSE鉴定神经元纯度为90.8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NMDA组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W-7组低于NMDA组(P<0.05或P<0.01),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MDA组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W-7干预组p38MAPK表达水平低于NMDA组(P<0.01),呈剂量依赖性。结论:NMDA导致皮质神经元p38MAPK蛋白表达增高,W-7可降低p38MAPK的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神经元 N-甲基天冬氨酸 大鼠 Sprague-Dawley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次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急性期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斌 宁显忠 +1 位作者 王晓强 李志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最佳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给药频次,更有效地保护脑缺血急性期大鼠海马神经元。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均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又分为3个亚组,各亚组之间EPO给药... 目的探讨最佳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给药频次,更有效地保护脑缺血急性期大鼠海马神经元。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均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又分为3个亚组,各亚组之间EPO给药方法相同(腹腔注射)、剂量也相同(3000IU/kg),仅给药频次不同,3次给药组为缺血即刻给1次,缺血再灌后4h给1次,以及缺血再灌后12h给1次;2次给药组为缺血即刻给1次、缺血再灌4h给1次;1次给药组仅为缺血即刻给1次。以上5组大鼠均在缺血再灌24h后制作标本,分别用于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海马Bcl-2、Bax表达;另外用Western Blot测定海马组织Caspase-3的表达。结果 3个亚组对比模型组,Bax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2次给药组对比模型组,Bcl-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2次给药组与3次给药组对比模型组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EPO能够通过抑制凋亡来保护海马神经元,并且2次给药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由此可知,2次给药组接近最佳的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缺血 Bcl-2 BAX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对肺纤维化大鼠MMP-2与TIMP-1表达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媛媛 王庆 杨文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9-691,共3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干预肺纤维化形成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空白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第2d起干预组均给予红景天灌胃,其余各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 目的:观察红景天干预肺纤维化形成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空白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第2d起干预组均给予红景天灌胃,其余各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第7d、第14d和第28d,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ipro teinase-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各视野仅见少量MMP-2、TIMP-1阳性细胞,模型组在7d、14d、28d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治疗组与模型组对应时间点相比阳性细胞数均有减少(P<0.01),但仍比对照组增多(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能抑制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肺组织的MMP-2、TIMP-1的合成及分泌,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MMP-2和TIMP-1的比值使其趋于平衡,可减轻博莱霉素所致大鼠的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肺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大鼠血浆儿茶酚胺浓度与胃黏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邱月 宁显忠 +3 位作者 刘强 张辉 杨文海 王晓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大鼠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胃黏膜溃疡指数(UI)、增殖细胞、凋亡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每组分为1 d、2 d、3 d、5 d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 目的探讨脑出血大鼠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胃黏膜溃疡指数(UI)、增殖细胞、凋亡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每组分为1 d、2 d、3 d、5 d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制作脑出血大鼠模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定量检测血浆中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大体观察胃黏膜病变并计算UI,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ABC法原位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胃黏膜凋亡细胞。进行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胃黏膜UI、PCNA阳性细胞数、TUNEL凋亡细胞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胃黏膜UI、TUNEL凋亡细胞数呈正相关(P<0.01);与胃黏膜PCNA阳性细胞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脑出血时血浆儿茶酚胺浓度与胃黏膜细胞增殖及凋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儿茶酚胺 增殖 凋亡 胃黏膜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红艳 戚肪 +1 位作者 胥向红 王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8-940,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盐酸法舒地尔组)、治疗Ⅱ组(高压氧联合半量盐酸法舒地尔组)、治疗Ⅲ组(高压氧联合足量盐酸法舒地尔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盐酸法舒地尔组)、治疗Ⅱ组(高压氧联合半量盐酸法舒地尔组)、治疗Ⅲ组(高压氧联合足量盐酸法舒地尔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结果治疗组各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Ⅰ组(P<0.01)。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盐酸法舒地尔可有效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使用高压氧后可减少药物的用量而对治疗效果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盐酸法舒地尔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和骨保护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强 戚昉 龙似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30-2431,共2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和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和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 w后血清中sTRAIL和OPG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清中sTRAIL和OPG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对血清中sTRAIL和OPG的表达有更明显的下调作用,有效地调节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羟乙基淀粉 缺血性脑卒中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 sTRAIL) 骨保护素( O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0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文海 宁显忠 +1 位作者 邱月 王媛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535-5536,共2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的脑血管潜在性疾病,具有历时短暂、反复发作的特点,发作时引起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是脑梗死前兆,如治疗不及时,33%发展为脑梗死,33%反复发作。TIA发作越频繁、持续时间越...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的脑血管潜在性疾病,具有历时短暂、反复发作的特点,发作时引起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是脑梗死前兆,如治疗不及时,33%发展为脑梗死,33%反复发作。TIA发作越频繁、持续时间越长,脑损伤越重,脑梗死发生危险性越高。本研究拟分析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TIA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多普勒超声(T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8和-23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强 戚昉 龙似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04-2705,共2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IL)-18和-23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应用酶联...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IL)-18和-23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MG B1、IL-18和IL-23的表达。结果治疗2 w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HMGB1、IL-18和IL-23的含量均下降,但是研究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临床疗效明显,丁苯酞可有效下调血清中HMGB1、IL-18和IL-23的表达,阻止脑卒中促进因子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卒中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丹 宁显忠 《医学综述》 2009年第7期1003-1005,共3页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综述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致病机制及近年来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而为脑梗死的...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综述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致病机制及近年来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而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急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邱月 宁显忠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与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脑出血大鼠模型,检测正常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后24h、48h、72h(每组8只)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参数及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目的探讨脑出血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与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脑出血大鼠模型,检测正常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后24h、48h、72h(每组8只)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参数及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进行空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参数值与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小肠绒毛高度与血浆肾上腺素(r=-0.566,P<0.01)、血浆去甲肾上腺素(r=-0.545,P<0.01);绒毛面积与血浆肾上腺素(r=-0.755,P<0.01)、血浆去甲肾上腺素(r=-0.702,P<0.01);黏膜厚度与血浆肾上腺素(r=-0.478,P<0.01)、血浆去甲肾上腺素(r=-0.405,P<0.01);肠壁厚度与与血浆肾上腺素(r=-0.536,P<0.01)、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肠(r=-0.489,P<0.01)均成显著的负相关。结论脑出血时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儿茶酚胺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宁显忠 赵德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959-1961,共3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1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n=72):假手术组,模型组,EPO干预组;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后3、6、12、24、48和72h6个亚组,每亚组大鼠各12只,采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1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n=72):假手术组,模型组,EPO干预组;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后3、6、12、24、48和72h6个亚组,每亚组大鼠各12只,采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模型组和EPO干预组缺血2h后再灌注,EPO干预组于缺血2h后腹腔注射EPO(3 000U/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于同一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分别于上述6个时间点断头取材,标本分别用于免疫组化、Westernblot分析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CAM-1和VCAM-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EPO干预组ICAM-1和VCAM-1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ICAM-1和VCAM-1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EPO对此过程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缺血-再灌注 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洛他唑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红艳 戚肪 +1 位作者 胥向红 王晓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防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SAH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105):常规治疗加尼莫地平1 mg/h持续泵入14 d;治疗组(n=105):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西洛他唑50mg,2次/d。连用14 d。...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防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SAH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105):常规治疗加尼莫地平1 mg/h持续泵入14 d;治疗组(n=105):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西洛他唑50mg,2次/d。连用14 d。2组均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比较治疗前后2组临床表现,意识变化以脑血管痉挛(GCS)、病情以Hunt&Hess分级,预后以CT、MRI、TCD结果为评价指标。结果 (1)总体病情、GCS、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治疗前2组无明显差异(P>0.05)。(2)头部CT或MRI:治疗组出现脑梗死灶11例(10.5%),低于对照组(23例,21.9%)(P<0.05)。(3)TCD:出血后1 d大脑中动脉(MCA)平均流速对照组(115.6±12.5)cm/s,治疗组(112.5±10.92)cm/s,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比较3,7,14 d血流速度,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4)疗效:治疗组显效率(74.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P<0.05)。结论 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联合防治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脑出血急性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邱月 宁显忠 杨文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脑出血急性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替米沙坦组,每组32只,各组再分为1、2、3和5d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脑出血急性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替米沙坦组,每组32只,各组再分为1、2、3和5d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制作脑出血大鼠模型,大体观察胃黏膜病变并计算溃疡指数;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TUNEL检测胃黏膜凋亡细胞。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大鼠1、2、3和5d胃黏膜溃疡指数明显增大、PCNA表达明显减少、TUNEL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1)。与脑出血组比较,替米沙坦组大鼠1、2、3和5d胃黏膜溃疡指数明显减小、PCNA表达增多、TUNEL凋亡细胞减少(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够减小脑出血急性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增加PCNA表达、减少TUNEL凋亡细胞,减轻应激性胃黏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胃黏膜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术后组织中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耀东 孙尚奎 刘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05-2206,共2页
目的检测胶质瘤患者术后组织中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Bmi)-1、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抑癌基因PTEN(PTEN)的表达,研究三者在肿瘤中表达的差异。方法确诊的97例胶质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8例因脑血管畸形切除的正常脑... 目的检测胶质瘤患者术后组织中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Bmi)-1、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抑癌基因PTEN(PTEN)的表达,研究三者在肿瘤中表达的差异。方法确诊的97例胶质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8例因脑血管畸形切除的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特点。结果两组中Bmi-1、CD147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与肿瘤的最大径、分级、是否伴有坏死、Ki67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胶质瘤术后组织Bmi-1和CD147高表达,PTE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同进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Bmi-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对PTEN的表达有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BMI-1 CD147 PTEN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诺塞林对脑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强 戚昉 +1 位作者 宋媛 龙似维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探索匹诺塞林对脑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osenberg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根据是否制造出脑出血模型分为假模型组和真模型组,真模型组根据是否静脉给予匹诺塞林分为不给药组和给药组。于给药后24 h... 目的探索匹诺塞林对脑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osenberg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根据是否制造出脑出血模型分为假模型组和真模型组,真模型组根据是否静脉给予匹诺塞林分为不给药组和给药组。于给药后24 h分别记录3组的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线粒体钙离子泵(Ca-ATP)酶活性和线粒体肿胀程度。结果相对于假模型组,不给药组的大鼠脑组织的线粒体肿胀更明显,Ca-ATP酶活性更低,ATP、ADP、AMP和能量代谢更低,2者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与不给药组相比,给药组的大鼠脑组织的线粒体肿胀程度减轻,Ca-ATP酶活性更高,ATP、ADP、AMP和能量代谢更高,2者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匹诺塞林通过保护大鼠脑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改善大鼠脑组织缺氧,降低脑出血后脑组织的水肿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诺塞林 脑出血 线粒体 能量代谢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高血压的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甲壳质酶蛋白40和可溶性CD40配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健 徐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72-2674,共3页
目的检测伴高血压的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甲壳质酶蛋白(YKL)-40和可溶性CD40配体(CD40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伴高血压的脑梗死老年患者117例为观察组,高血压老年患者70例为对照组,收集体检证实健康的老年... 目的检测伴高血压的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甲壳质酶蛋白(YKL)-40和可溶性CD40配体(CD40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伴高血压的脑梗死老年患者117例为观察组,高血压老年患者70例为对照组,收集体检证实健康的老年人7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HMGB1、YKL-40和sCD40L的表达。结果观察组HMGB1、YKL-40和sCD40L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MGB1、YKL-40和sCD40L的表达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组HMGB1、YKL-40和sCD40L的表达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伴高血压的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HMGB1、YKL-40和sCD40L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对促进疾病的发生及进展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梗死 HMGB1 YKL-40 S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穿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挺 刘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5875-5876,共2页
关键词 脑脊髓液分流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注射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19
作者 周照新 宁显忠 《新医学》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急性脑损伤后药物治疗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尚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通过缺血预处理激活脑组织的内源性抗损伤保护机制及损伤后的修复机制受到重视,为脑损伤的临床保护治疗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该文就缺血预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急性脑损伤后药物治疗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尚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通过缺血预处理激活脑组织的内源性抗损伤保护机制及损伤后的修复机制受到重视,为脑损伤的临床保护治疗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该文就缺血预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缺血性脑损伤 脑组织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6例分析
20
作者 戚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479-2480,共2页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诊断 窦血栓形成 颅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