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胶质瘤术后组织中黑色素瘤核蛋白18与组织蛋白酶-B、-D表达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耀东 孙尚奎 刘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20-3021,共2页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组织中黑色素瘤核蛋白(Mel)-18、组织蛋白酶(Cath)-B和D表达特征,关注三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2例脑胶质瘤手术后存留的蜡块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收集59例颅脑非肿瘤手术切除的病灶周围正常脑...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组织中黑色素瘤核蛋白(Mel)-18、组织蛋白酶(Cath)-B和D表达特征,关注三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2例脑胶质瘤手术后存留的蜡块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收集59例颅脑非肿瘤手术切除的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Mel-18、Cath-B和Cath-D的表达。结果研究组中Mel-18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ath-B和Cath-D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Mel-18、Cath-B和Cath-D的表达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肿瘤最大径及是否伴有坏死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Mel-18和Cath-B、Cath-D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脑胶质瘤术后组织中Mel-18低表达、Cath-B和Cath-D高表达是肿瘤的重要促进因素,Mel-18在发挥作用中可能与对Cath-B和Cath-D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黑色素瘤核蛋白-18 组织蛋白酶(Cath)-B CATH-D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术后组织中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耀东 孙尚奎 刘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05-2206,共2页
目的检测胶质瘤患者术后组织中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Bmi)-1、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抑癌基因PTEN(PTEN)的表达,研究三者在肿瘤中表达的差异。方法确诊的97例胶质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8例因脑血管畸形切除的正常脑... 目的检测胶质瘤患者术后组织中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Bmi)-1、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抑癌基因PTEN(PTEN)的表达,研究三者在肿瘤中表达的差异。方法确诊的97例胶质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8例因脑血管畸形切除的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特点。结果两组中Bmi-1、CD147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与肿瘤的最大径、分级、是否伴有坏死、Ki67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胶质瘤术后组织Bmi-1和CD147高表达,PTE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同进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Bmi-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对PTEN的表达有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BMI-1 CD147 PTEN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2年某三甲医院ICU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牛继娜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统计分析辽西地区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某三甲医院ICU 974例标本的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血培养采用BD-BACTEC9120全... 目的统计分析辽西地区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某三甲医院ICU 974例标本的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血培养采用BD-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专用血培养瓶,药敏试验采用Microscan-walkaway 96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结果 974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67株,阳性率为17.1%。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头孢他定较敏感。结论 ICU患者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多,耐药性差异大。对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和耐药性进行早期监测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急诊室手术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耀东 孙尚奎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8-208,共1页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仍是当今颅脑创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7年于急救室内处理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14例。所选取的患者均因伤情过重,为争取抢救时机,未采取常规脑CT检查而首先采取急救室脑...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仍是当今颅脑创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7年于急救室内处理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14例。所选取的患者均因伤情过重,为争取抢救时机,未采取常规脑CT检查而首先采取急救室脑钻孔探查的手术策略。其病死率和重残率均明显下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手术策略 脑疝 急诊室 脑CT检查 颅脑创伤 抢救时机 钻孔探查
原文传递
犬顽固性颅内高压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许菲璠 侯宗刚 +4 位作者 徐建 罗伟 刘海洋 石广志 刘佰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5-618,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犬脑顽固性颅高压模型,从基础实验层面出发,加深了解外伤后顽固性颅高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 杂种犬10只,制作脑硬膜外水础囊压迫模型、动态监测压迫及解压后3h过程中的动脉压、颅内压、脑电图等多种神经生理指标变... 目的通过建立犬脑顽固性颅高压模型,从基础实验层面出发,加深了解外伤后顽固性颅高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 杂种犬10只,制作脑硬膜外水础囊压迫模型、动态监测压迫及解压后3h过程中的动脉压、颅内压、脑电图等多种神经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在水囊体积最大时刻,平均动脉压(97.5±0.36)℃分别较其基础值(83.7±13.0)mmHg、(36.8±0.30)℃有显著升高(P=0.023)及降低(P〈0.05)。(2)随着水囊体积增大,颅内压逐渐升高伴脑灌注压不断降低。(3)解压后,再次出现类似水囊压迫的二次顽固性高压(62.26.6)mmHg。结论本实验初步复制出了类似于人类脑外伤后继发性顽固性颅内高压的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多项生理指标的监测为进一步加深了解该发病机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颅内高压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放射治疗后继发颅内动脉瘤
6
作者 吴镝 夏文斌 +2 位作者 李铎 王耀东 范一木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5期99-100,共2页
放射治疗后动脉瘤形成国内外只有散在颈部及腰部数例报导,而颅内继发动脉瘤极其罕见。我科自1990年至2005年诊治患者中发现5例经放射治疗后继发动脉瘤改变病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放射治疗后 继发 国内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