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楼的创新模式研究——以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田焱 柴楠 《辽宁经济》 2013年第8期84-85,共2页
文章通过论述在学生公寓楼内建立党员工作站的模式,探讨新时期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如何搭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建工作载体,实现学生日常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 高校党建 学生公寓 党员工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辽宁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璐 《中国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1X期114-115,共2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辽宁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辽宁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十三所国家重点教学基地之一,建设13年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工程 创新人才培养 特色专业建设 经济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五位一体”优质特色学科建设研究——以辽宁大学为例
3
作者 于卓熙 刘珊 《教育进展》 2024年第7期42-48,共7页
21世纪,各类尖端科技不断涌现,其中以物联网、云技术为重要代表,并且变革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时,社会由于数据量的激增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成为大数据时代重要的学科之一。本文主要从以... 21世纪,各类尖端科技不断涌现,其中以物联网、云技术为重要代表,并且变革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时,社会由于数据量的激增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成为大数据时代重要的学科之一。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本文梳理了统计学科建设的相关文献,并以辽宁大学为例,分析统计学科发展现状,解析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辽宁大学统计学“五位一体”优质特色学科建设特色及建设路径。最后,探讨了统计学“五位一体”优质特色学科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科 大数据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以辽宁大学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祝志川 薛冬娴 于卓熙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9-75,共7页
伴随着云计算、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创新,数据规模和数据处理场景激增,传统的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无法适应大数据处理的需求.文章以辽宁大学为例设置调查问卷,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企事业单位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 伴随着云计算、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创新,数据规模和数据处理场景激增,传统的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无法适应大数据处理的需求.文章以辽宁大学为例设置调查问卷,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企事业单位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人才培养过程中讲授理论知识较多而实践能力培养稍显欠缺,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数据科学、机器学习等数据分析知识.最后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生数据分析的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对高级统计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经济统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经济监管的区域差异及空间关联网络结构
5
作者 谢思 邓朝君 《开发研究》 2025年第1期34-46,共13页
完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从监管基础、监管效率、监管强度与监管潜力4个维度构建评价数字经济监管水平的指标体系后,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泰尔指数分析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区、... 完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从监管基础、监管效率、监管强度与监管潜力4个维度构建评价数字经济监管水平的指标体系后,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泰尔指数分析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数字经济监管水平及区域差异特征,应用引力模型和网络分析法探索数字经济监管的空间关联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监管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提升的最主要原因并非监管强度,而是监管潜力与监管效率;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监管水平领先于其他地区,南方地区数字经济监管水平优于北方地区。数字经济监管的差异呈先扩大后缩小再扩大的趋势,且区域内差异明显。分维度而言,监管潜力差距最大,监管强度差异最小。数字经济监管具有较强的网络特征,且省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网络密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南方地区对网络的控制力较强,均从其他地区获得了较高的数字经济监管关联性收益,而南方地区也发挥了较大的溢出效应,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数字经济监管发展。基于此,提出充分挖掘并释放数字经济监管潜力、尽快提升数字经济监管效率、避免将“数字鸿沟”发展为“监管鸿沟”以及加强数字经济监管的空间关联4方面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监管 投影寻踪模型 区域差异 空间关联 监管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6
作者 王子凤 张桂文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空间... 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就业需求创造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劳动力流动效应是数字经济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仅具有异质性影响,还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应提高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统筹推进区域间、产业间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资源 配置效率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数字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及动态演进特征研究
7
作者 刘珊 于卓熙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数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其测度、时空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是亟待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引入文本分析法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11—2019年辽宁省数字经济综合指数,采用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 数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其测度、时空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是亟待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引入文本分析法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11—2019年辽宁省数字经济综合指数,采用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Markov链揭示时空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考虑空间相关性后采用空间σ收敛考察趋同特征.研究表明:2011—2019年间,辽宁省各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呈现显著的不平衡性,城市之间数字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不均衡发展是影响辽宁省数字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快速发展的概率更大,甚至能够实现跨越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测度 动态演进特征 文本分析 空间Markov链 空间σ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分析
8
作者 郭晓玲 付迪 《辽宁经济》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数字化融合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辽宁省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情况,剖析了制造业数字化发展以及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数字化融合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辽宁省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情况,剖析了制造业数字化发展以及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进而促进辽宁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9
作者 杨思莹 白桦 李政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255,共8页
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一般规律来讲,人们创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来源,生产关系变革是生产力的“质”变契机,而数实融合正是通过培育新发展动能和重塑新生产关系而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从现代化产业体系角度来看,数实融... 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一般规律来讲,人们创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来源,生产关系变革是生产力的“质”变契机,而数实融合正是通过培育新发展动能和重塑新生产关系而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从现代化产业体系角度来看,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机制在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发展。然而,数实融合在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也存在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不牢、体制机制僵化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制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推动沈阳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0
作者 郭晓玲 刘雯雯 《辽宁经济》 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
当前,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演变,数字经济已辐射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而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服务业,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 当前,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演变,数字经济已辐射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而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服务业,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对于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建设数字沈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电子商务 智慧金融 智慧物流 智慧文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下零工经济蓬勃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1
作者 李政 刘涛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8-30,共13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不断发展,零工经济再现生机,并呈现出新的特征。零工经济的复兴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工智能技术为零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技术支持,也为更多元化的生产组织关系的出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不断发展,零工经济再现生机,并呈现出新的特征。零工经济的复兴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工智能技术为零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技术支持,也为更多元化的生产组织关系的出现提供了可能。零工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使得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积极的社会效应,有助于降低社会就业压力、缓解社会矛盾;然而,这也为平台剥削零工劳动者提供了可能。此外,由于零工经济中的劳动者多被界定为独立承包商,零工经济的发展也为如何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和实现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再平衡功能带来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零工经济 劳资关系 劳动者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函数的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傅书勇 孙淑军 邢花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为研究高等教育对辽宁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构造回归模型,将辽宁省1981—2008年的数据分成1981—1994年、1994—2008年两段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劳动力投入弹性系数分别为0.74、0.69。随后借用丹尼... 为研究高等教育对辽宁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构造回归模型,将辽宁省1981—2008年的数据分成1981—1994年、1994—2008年两段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劳动力投入弹性系数分别为0.74、0.69。随后借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分别计算两段时间内辽宁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但与2007年其他省份的数据相比贡献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贡献率 C-D生产函数 教育年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韦邦荣 杨玉生 《技术经济》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辽宁省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进出口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进口、出口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出口、进口、进出口总...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辽宁省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进出口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进口、出口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因此,辽宁省的经济增长仍是出口导向型的,应在加大出口的同时,重视进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单位根检验 协整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付云鹏 祝国君 马树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93,共6页
本文根据1985—2010年辽宁省的能源消费数据估算了辽宁省历年的碳排放总量,研究了辽宁省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 本文根据1985—2010年辽宁省的能源消费数据估算了辽宁省历年的碳排放总量,研究了辽宁省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给出辽宁省节能减排、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量 GDP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对辽宁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静 单芳 潘平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61-265,共5页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并且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索洛的生产函数模型,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了1980-2003年间辽宁省全要素增长率,解析了各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水平,讨论了技术进步在辽宁省经济增长过...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并且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索洛的生产函数模型,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了1980-2003年间辽宁省全要素增长率,解析了各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水平,讨论了技术进步在辽宁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主要方式及其变化方向,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洛模型 增长速度方程 协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效率运行的实证分析和实施框架——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案例剖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静 卢剑 孟峤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7,共6页
20世纪末以来,循环经济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辽宁省作为国家最早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的省份,经过短短几年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认真总结这几年循环经济试点中的经验教训。这样做不仅对于今后辽宁... 20世纪末以来,循环经济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辽宁省作为国家最早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的省份,经过短短几年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认真总结这几年循环经济试点中的经验教训。这样做不仅对于今后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国其他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也具有参考价值。为此,本文对辽宁省工业领域循环经济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循环经济深入发展,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的实施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 循环经济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治松 贾凯威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20,共4页
本文运用非限制性VAR模型方法,采用1980—2007年的年度数据,对振兴背景下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自2003年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经济增长与教育支出均出现增长拐点,辽宁省政府教育... 本文运用非限制性VAR模型方法,采用1980—2007年的年度数据,对振兴背景下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自2003年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经济增长与教育支出均出现增长拐点,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而在短期内这种拉动作用并不明显,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构成了辽宁省经济增长与政府教育支出两者之间的运动轨迹。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政府教育支出 经济增长 协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峁 徐蓓蓓 江栋 《科学决策》 2010年第5期50-57,共8页
本文基于2005~2007年辽宁省十四个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并结合人均GDP水平、财政支出水平的Moran散点图和显著性水平图定量地研究了其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现阶段,辽宁省基本建设支出与政府行政支出对我省... 本文基于2005~2007年辽宁省十四个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并结合人均GDP水平、财政支出水平的Moran散点图和显著性水平图定量地研究了其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现阶段,辽宁省基本建设支出与政府行政支出对我省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且政府行政支出对我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高于基本建设支出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而民生性支出对我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则为负;同时也得出我省人口数已经达到规模不经济状态的结论。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经济学 MOR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青 潘桔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已经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必然会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已经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必然会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同资金和人力资本相比,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程度相当,且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因此,实现辽宁经济振兴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增强高校科技的创新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 因子分析 时间序列 经济増长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碳视角的辽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宋琪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年第1期156-160,共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探讨了辽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利用1990-2010年辽宁省环境污染各项指标与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的环境质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库兹涅茨假... 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探讨了辽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利用1990-2010年辽宁省环境污染各项指标与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的环境质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库兹涅茨假说成立,同时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会对环境污染各项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低碳经济 库兹涅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