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楼的创新模式研究——以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为例 |
田焱
柴楠
|
《辽宁经济》
|
2013 |
3
|
|
2
|
经济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辽宁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例 |
王璐
|
《中国报业》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3
|
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五位一体”优质特色学科建设研究——以辽宁大学为例 |
于卓熙
刘珊
|
《教育进展》
|
2024 |
0 |
|
4
|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以辽宁大学为例 |
祝志川
薛冬娴
于卓熙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4
|
|
5
|
我国数字经济监管的区域差异及空间关联网络结构 |
谢思
邓朝君
|
《开发研究》
|
2025 |
0 |
|
6
|
数字经济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王子凤
张桂文
|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辽宁省数字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及动态演进特征研究 |
刘珊
于卓熙
|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24 |
0 |
|
8
|
辽宁省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分析 |
郭晓玲
付迪
|
《辽宁经济》
|
2024 |
0 |
|
9
|
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杨思莹
白桦
李政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数字经济推动沈阳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郭晓玲
刘雯雯
|
《辽宁经济》
|
2025 |
0 |
|
11
|
人工智能技术下零工经济蓬勃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李政
刘涛
|
《上海商学院学报》
|
2025 |
0 |
|
12
|
基于C-D函数的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
傅书勇
孙淑军
邢花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7
|
|
13
|
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
韦邦荣
杨玉生
|
《技术经济》
|
2006 |
7
|
|
14
|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
付云鹏
祝国君
马树才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5
|
技术进步对辽宁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 |
孙静
单芳
潘平
|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7 |
6
|
|
16
|
循环经济效率运行的实证分析和实施框架——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案例剖析 |
张静
卢剑
孟峤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7
|
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研究 |
刘治松
贾凯威
|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8
|
地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辽宁省为例 |
张峁
徐蓓蓓
江栋
|
《科学决策》
|
2010 |
5
|
|
19
|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
王青
潘桔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5
|
|
20
|
基于低碳视角的辽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
付云鹏
马树才
宋琪
|
《经济与管理评论》
|
201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