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004)载文及作者群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宫文红 耿雅冬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5-248,共4页
基于EXCELL软件之上,依据文献计量学基本原理,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研究对象,对1995~2004年出版的40期杂志中所载的1070篇论文及735名作者群进行了统计,反映了作者群及论文的分布情况、核心作者群及论文的分布状况以... 基于EXCELL软件之上,依据文献计量学基本原理,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研究对象,对1995~2004年出版的40期杂志中所载的1070篇论文及735名作者群进行了统计,反映了作者群及论文的分布情况、核心作者群及论文的分布状况以及作者群的职称情况;分析了《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基金资助论文10年的变化趋势,说明了《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办刊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 大学学报 师范 辽宁 群分析 EXCELL软件 载文 文献计量学 2004年 作者群 基本原理 分布情况 分布状况 变化趋势 基金资助 论文 合理性 科学性 杂志 出版 办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齐兵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年第6期133-136,共4页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辽宁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利用辽宁旅游资源的优势,创出辽宁旅游产品的优秀品牌,带动辽宁旅游经济的繁荣,使辽宁旅游业得...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辽宁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利用辽宁旅游资源的优势,创出辽宁旅游产品的优秀品牌,带动辽宁旅游经济的繁荣,使辽宁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在分析了辽宁旅游业不利因素与有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以期对其他地区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视角下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才志 南晨 《海洋经济》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以新发展格局为理论指导,构建“双循环”视角下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06-2018年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ER指数等方法测算差异与极化程度,最后借助障碍度模型分析各地的障碍因素。结论如... 以新发展格局为理论指导,构建“双循环”视角下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06-2018年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ER指数等方法测算差异与极化程度,最后借助障碍度模型分析各地的障碍因素。结论如下:①我国整体和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显著,研究期初以较低和中等水平区为主,较高水平区仅有一个(广东);研究期末已无低水平地区,较高和高水平区已分别增至两个和四个。②分维度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升,流通环节中个别地区出现下降,其余维度中所有沿海地区均呈上升态势。③山东、浙江、广东等海洋经济发展基础优越地区增速也位居前列,使沿海地区间差距逐渐拉大,导致海洋经济发展差异与极化程度有所增强。分区域而言,北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区内部差异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中部海洋经济区差异较小,呈高水平均衡。④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集中于生产环节,多地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科技创新方面领域不佳。加快科技创新赋能和推动海洋产业优化升级是助力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泰尔指数 ER指数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地区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长山群岛为例 被引量:19
4
作者 韩增林 郭建科 刘锴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3-67,86,共6页
海岛地域经济类型作为劳动地域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2004年长山群岛地区生态足迹为1.6825hm2/人,生态赤字为0.9338hm2/人,同时还输出高达25.4608hm2/人的生态足迹。淡水足迹为0.3150hm2/人,为整个大连地区平均... 海岛地域经济类型作为劳动地域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2004年长山群岛地区生态足迹为1.6825hm2/人,生态赤字为0.9338hm2/人,同时还输出高达25.4608hm2/人的生态足迹。淡水足迹为0.3150hm2/人,为整个大连地区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赤字惊人。作为开放的经济系统,长山群岛不仅通过本地消耗造成大量的陆地生态赤字,更通过向区外输出大量水产品,贡献了巨大的海洋生态足迹,这使得长山群岛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通过对长山群岛生态足迹结构的分析,文章认为海岛地区生态足迹状况是本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特点所决定的,更是其长期的劳动地域分工所形成的特定产业结构造成的。与海岛地区经济发展较高的生态成本相对,其人口与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海洋国土的完整与安全。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特点,提出了我国海岛区域寻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地区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长山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耀光 《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2,共3页
海洋资源的开发,既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也为海洋产业的形成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中国是个海洋大国,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实现我... 海洋资源的开发,既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也为海洋产业的形成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中国是个海洋大国,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实现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人海关系和谐,把海洋开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整合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全面发展;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持续发展必然的趋势;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开发海洋资源力度,加速发展海洋经济,使中国成为世界海洋经济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海洋产业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保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璐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年第6期33-36,共4页
2005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而开发海洋,保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必须以新的视角重新... 2005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而开发海洋,保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必须以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海洋经济,以新的观念来指导海洋经济,以新的方法来发展海洋经济,使我国的海洋经济建设事业跨上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快车。文章从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潘庆广 张耀光 《河北渔业》 2009年第10期16-19,共4页
为了探讨作为海洋渔业资源大省的江苏如何实现海洋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针对当前江苏省海洋渔业资源现状与环境、技术之间的矛盾以及渔... 为了探讨作为海洋渔业资源大省的江苏如何实现海洋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针对当前江苏省海洋渔业资源现状与环境、技术之间的矛盾以及渔业经济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加快近海、滩涂渔业资源增殖;减少捕捞能力、促进渔区人力资源整合;改善海洋渔业环境;加快技术转化,立足于循环经济标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完善海域管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推进海洋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资源 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庆广 张耀光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30期98-99,共2页
针对当前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现状与人口、环境、技术之间的矛盾以及渔业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山东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分析加快近海渔业资源增殖和远洋渔业体系建设步伐;减少捕捞能力、促进渔区人力资源整合;改善海洋渔业环境;... 针对当前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现状与人口、环境、技术之间的矛盾以及渔业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山东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分析加快近海渔业资源增殖和远洋渔业体系建设步伐;减少捕捞能力、促进渔区人力资源整合;改善海洋渔业环境;加快技术转化,立足于循环经济标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完善海域管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推进海洋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资源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人海关系和谐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尹博 王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年第5期22-24,共3页
现阶段,正大力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其真正意义就是建设公平、合理和有序的社会;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21世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早已提到议事日程... 现阶段,正大力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其真正意义就是建设公平、合理和有序的社会;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21世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早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尤其是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在此契机之下,以人为本,人海关系和谐的思想,必将对现阶段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和谐相处 海洋经济 海关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21世纪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苹 李靖宇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11,共6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在新一轮海洋开发的热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不强、海洋开发资金短缺、陆海联动效应不显著、海洋安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在新一轮海洋开发的热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不强、海洋开发资金短缺、陆海联动效应不显著、海洋安全受到挑战等问题。要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全面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健全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构建大"S"型海域经济带,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海洋强国"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发展瓶颈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体系的辽宁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泽宇 韩增林 鲁志勇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年第7期97-102,共6页
海洋循环经济是实现沿海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基于产业体系角度,总结辽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指出育苗业、海水增养殖业、水产加工业、海盐业及盐化工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滨海造船业、滨海旅游业... 海洋循环经济是实现沿海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基于产业体系角度,总结辽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指出育苗业、海水增养殖业、水产加工业、海盐业及盐化工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滨海造船业、滨海旅游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并指出海洋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的核心是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加快辽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是: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培育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群岛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齐兵 王跃伟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6年第3期29-30,共2页
舟山群岛作为我国最大的群岛,资源优势明显,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开发,出现了诸如淡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分析舟山群岛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以实现舟... 舟山群岛作为我国最大的群岛,资源优势明显,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开发,出现了诸如淡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分析舟山群岛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以实现舟山群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在海洋经济开发战略中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良巨 孙才志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年第6期59-62,共4页
在研究辽宁省滨海湿地地理结构、功能与特征的基础上,针对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以滨海湿地为基础的辽宁省海洋产业分析,对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对辽宁省滨海湿地在海洋经济开... 在研究辽宁省滨海湿地地理结构、功能与特征的基础上,针对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以滨海湿地为基础的辽宁省海洋产业分析,对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对辽宁省滨海湿地在海洋经济开发中的作用给出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滨海湿地 海洋经济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引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圣云 张瑞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其中 ,“顺天守正”、“天人和谐”等环境观以及“补过”、“趋时”、“天人交泰”等意识... 《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其中 ,“顺天守正”、“天人和谐”等环境观以及“补过”、“趋时”、“天人交泰”等意识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代文化转生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环境观 生生不息 变易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山群岛资源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耀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
由长山群岛组成的长海县,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岛县之一。长山群岛资源丰富,海岛经济发展较快。文中对长山群岛资源的数量、质量进行评价,对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布局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长山群岛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 由长山群岛组成的长海县,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岛县之一。长山群岛资源丰富,海岛经济发展较快。文中对长山群岛资源的数量、质量进行评价,对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布局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长山群岛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山群岛 资源利用 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辽宁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比例问题研究
16
作者 吴姗姗 金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423-426,共4页
辽宁的生物技术产业近几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基因工程药物、农业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生物医用材料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生物技术研发、生产体系.但从总体上看,辽宁生物技术产业的规模不够大,布局分散,集群效应不明显,这将严... 辽宁的生物技术产业近几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基因工程药物、农业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生物医用材料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生物技术研发、生产体系.但从总体上看,辽宁生物技术产业的规模不够大,布局分散,集群效应不明显,这将严重阻碍辽宁生物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对辽宁生物技术产业规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研究5点政策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辽宁 高技术产业 结构比例 高新技术产业 政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市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海军 申娜 陈占娇 《农业与技术》 2003年第6期31-37,57,共8页
近10多年来,葫芦岛市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首先充分分析了葫芦岛市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又结合建设“海上葫芦岛”的背景、条件等方面深入研究了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向,最后提... 近10多年来,葫芦岛市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首先充分分析了葫芦岛市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又结合建设“海上葫芦岛”的背景、条件等方面深入研究了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向,最后提出了扶持新兴海洋产业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岛市 海洋高技术产业 发展 现状 海洋产业 海水综合利用 海洋生物制药 海洋保健食品 海上油气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利用岛屿岸线发展海洋经济的前景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耀光 王圣云 宋欣茹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0-783,共4页
上海是我国沿海大城市,具有较长的江、海岸线资源,其中2/3为岛屿岸线。上海市借鉴国外发展水岸经济的经验,充分利用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以及与上海邻近的嵊泗列岛岸线,建设洋山深水港,重新布局船舶制造工业基地,发展岛屿生态旅游以... 上海是我国沿海大城市,具有较长的江、海岸线资源,其中2/3为岛屿岸线。上海市借鉴国外发展水岸经济的经验,充分利用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以及与上海邻近的嵊泗列岛岸线,建设洋山深水港,重新布局船舶制造工业基地,发展岛屿生态旅游以及建设越江通道工程等发展海洋产业,为上海建设海洋强市尽快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创造条件,并提升和促进崇明和嵊泗2个海岛县的经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经济持续发展 水岸经济 船舶制造工业 国际航运中心 洋山深水港 建设 岛屿 布局 横沙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栾维新 宋薇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9-533,共5页
我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积极寻找新的就业增长点已成为政府、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海洋产业系统为研究样本,选取陆域产业为参照系,从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间的关联强度等多方面论证了海洋产业在吸... 我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积极寻找新的就业增长点已成为政府、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海洋产业系统为研究样本,选取陆域产业为参照系,从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间的关联强度等多方面论证了海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优势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海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对陆域产业的拉动效应,指出海洋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新的劳动力吸引磁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研究的结论是:海洋产业增加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创造直接就业机会3.7万人,可相应为陆域创造4.7万人的间接就业机会。研究成果对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 劳动力 就业 中国 劳动力吸纳能力 陆域产业 发展速度 比较劳动生产率 产业关联度 就业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城市群人居环境差异性发展演变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雪铭 倪玉娟 宋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89,共7页
本文采用城市人居环境的综合得分作为测算对象,选择1987~2005年的数据对环渤海19个代表性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水平首次进行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理论的分析计算,定量阐释了研究区域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均衡程度及其时空演变... 本文采用城市人居环境的综合得分作为测算对象,选择1987~2005年的数据对环渤海19个代表性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水平首次进行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理论的分析计算,定量阐释了研究区域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均衡程度及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区域内城市间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的均衡性不断增强,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环渤海地区城市首位分布不明显,首位城市的垄断力在不断下降;(3)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空间分布由"单核心"向"三核心"转变,到2005年基本形成北京、大连、青岛的三角格局;(4)根据城市人居环境位序—规模曲线形状的变化,将环渤海所选城市划分成三类:人居环境较好型、人居环境一般型、人居环境较差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 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首位度 位序-规模法则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