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
1
作者 刘林 戴忠庶 +3 位作者 孙亚光 史春红 杜佳伟 于柏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5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单纯采用甲状旁腺全切术及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效果,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2019年9月—2023年9月...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单纯采用甲状旁腺全切术及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效果,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2019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行甲状旁腺全切术治疗,试验组行甲状旁腺全切术+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观察两组生化指标[甲状旁腺激素(PTH)、磷(P)、钙(Ca)]、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颈动脉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峰值流速(EDV)、阻力指数(RI)]、运动功能指标[手握力、6 min步行距离(6MWD)]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PTH、P、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IMT、PSV、EDV、R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手握力、6MWD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甲状旁腺全切术,甲状旁腺全切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更有利于改善生化指标,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且联合术式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全切术 自体前臂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