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罩在院前危重症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沙建华 赵希伟 刁培胜 《中国医药》 2011年第4期482-482,共1页
1983年英国麻醉医师Brain发明了喉罩,改变了气道管理的传统概念[1].对院外心跳骤停的患者,应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但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做气管内插管难度较大,喉罩的诞生填补了这项空白[2].我们于2007年1O月至2010年10月对30例院前急救中出... 1983年英国麻醉医师Brain发明了喉罩,改变了气道管理的传统概念[1].对院外心跳骤停的患者,应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但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做气管内插管难度较大,喉罩的诞生填补了这项空白[2].我们于2007年1O月至2010年10月对30例院前急救中出现呼吸衰竭及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应用喉罩通气,赢得了抢救时间,提高了心肺复苏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急救 心肺复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急救喉罩与气管插管抢救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尹文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34期4248-4249,共2页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院前急救 心搏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糖症175例相关因素与院前急救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文涓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7期183-183,186,共2页
目的:加强对低血糖症的认识,探讨低血糖症的院前急救措施,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大连市急救中心2005年3月~2010年8月救治的175例低血糖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快速血糖仪监测末梢血糖予以确诊,给予院前立即输注葡萄糖等治疗。结果:175例患... 目的:加强对低血糖症的认识,探讨低血糖症的院前急救措施,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大连市急救中心2005年3月~2010年8月救治的175例低血糖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快速血糖仪监测末梢血糖予以确诊,给予院前立即输注葡萄糖等治疗。结果:175例患者,166例(94.9%)经院前急救后恢复正常。9例院前救治无明显好转,送入医院继续治疗后,其中,3例康复出院,2例留有脑功能障碍,2例恶性肿瘤、2例尿毒症患者入院后1~72h死亡。院前转运中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院前急救对低血糖症患者的治疗,简便易行且效果显著,对于治疗和缓解病情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以为院后继续治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症 院前急救 血糖检测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文涓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8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9~2011年救治的106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伤情和救治经过。结果抢救成功93例,抢救成功率为87.7%,共死亡13例,死亡率为12.3%。结论院前急救是创伤急救的开始,...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9~2011年救治的106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伤情和救治经过。结果抢救成功93例,抢救成功率为87.7%,共死亡13例,死亡率为12.3%。结论院前急救是创伤急救的开始,准确的伤情判断,积极有效的救治,合理转运,可挽救更多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院前急救 合理转运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卓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4期175-175,177,共2页
目的提出规范化的院前急救途径及正确的急救操作和转运方法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和致残的关键。方法总结2010年1~12月8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结果病情有效控制62例,加重18例,死亡3例。结论作为急救人员必须在院前急... 目的提出规范化的院前急救途径及正确的急救操作和转运方法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和致残的关键。方法总结2010年1~12月8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结果病情有效控制62例,加重18例,死亡3例。结论作为急救人员必须在院前急救中作好病情评估,掌握正确规范的操作技术,树立院前急救意识,迅速及时的处理病情,保证患者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高血压脑出血 院前急救 急救技术 呼吸道通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君思 范锦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5期125-125,共1页
目的: 交流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体会.方法: 对2005~2009年院前救治的4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经院前及时指导,有效用药,合理转运,总缓解率达85.71%,92.85%患者被安全送入院.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经过院前及时... 目的: 交流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体会.方法: 对2005~2009年院前救治的4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经院前及时指导,有效用药,合理转运,总缓解率达85.71%,92.85%患者被安全送入院.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经过院前及时有效救治,可显著缓解症状并安全送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左心衰竭 监护及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探究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文涓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9期43-44,共2页
目的:对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和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性分析.方法:选取急救中心救治后入院的54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作为院前组,受伤后自行直接入院的46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作为院内组.比较分析2组入院情况、感... 目的:对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和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性分析.方法:选取急救中心救治后入院的54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作为院前组,受伤后自行直接入院的46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作为院内组.比较分析2组入院情况、感觉评分及运动评分等情况.结果:院前组患者入院情况比院内组好,临床症状无改变,感觉评分与运动评分等指标均优于院内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可有效提高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急救 效果
原文传递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曹英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24期126-127,共2页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救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其中实施常规院前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急救护理路径的为观察组。观察...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救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其中实施常规院前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急救护理路径的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和急救转运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致残率较对照组更低,护理质量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脑损伤是一种危急重症,发病早期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可提升急救效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接诊时间 急救转运时间 急救效果
原文传递
19例异位妊娠的院前急救体会
9
作者 文涓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8期88-88,共1页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方法。方法:回顾笔者近5年19例异位妊娠病例的院前诊断救治情况。结果:19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无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院前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及时有效予以救治,减...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方法。方法:回顾笔者近5年19例异位妊娠病例的院前诊断救治情况。结果:19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无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院前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及时有效予以救治,减轻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院前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鹏 王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1期167-169,173,共4页
目的探讨浅析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院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并发... 目的探讨浅析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院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枢性高热、急性肺水肿、脑疝、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病死率17.50%(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为(10.12±1.25)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0.23±2.47)分,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为(7.26±1.36)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38.02±2.35)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可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院前急救护理 并发症 病死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开展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开展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系统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实行流...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开展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系统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实行流程管理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用时、各项疗效指标情况、G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起初两组患者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各项指标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率、病死率等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无显著性差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上肢血肿、血压波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26.19%(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领域、社会功能领域、心理功能领域以及物质生活状态领域各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流程管理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能提高急救效率,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心肺复苏率,降低昏迷程度,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管理法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护理 开展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在院前急救中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轶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院前急救中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大连市急救中心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救治,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院前急救中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大连市急救中心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救治,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救治,比较2组患者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转复率为92.0%,对照组患者转复率为8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2,P=0.637)。观察组患者转复时间为(25.3±4.9)min,长于对照组的(13.2±3.3)min(t=10.241,P=0.0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4.0%(χ^(2)=4.153,P=0.041)。结论胺碘酮在院前急救中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好,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但使用胺碘酮后会延长病症转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胺碘酮 急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昏迷394例病因分析和院前急救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岩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5期113-113,共1页
昏迷的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院前急救时间紧迫,因此要求院前急救医生思维开阔,缜密检查,快速诊断,及时治疗。现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院前急救中内科系统疾病引起的昏迷患者394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昏迷患者 病因 内科系统疾病 急救时间 急救医生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心脏停搏的院前急救方法与相关护理策略
14
作者 高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0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停搏的院前急救方法与相关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接受治疗的68例心脏停搏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院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心脏停搏的院前急救方法与相关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接受治疗的68例心脏停搏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院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病死率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停搏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相关护理干预,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意识,挽救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院前急救方法 护理措施 心肺复苏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义宁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7期230-230,共1页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选取71例院前急救患者设为对照组(常规方法),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选取71例院前急救患者设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对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满意度、抢救成活概率、住院...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选取71例院前急救患者设为对照组(常规方法),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选取71例院前急救患者设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对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满意度、抢救成活概率、住院时间、病情的评估时间、转运时间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循证护理用于院前急救中,取得了较为确切的效果,存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度 院前急救 应用进展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急救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9例误漏诊分析
16
作者 王岩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3期108-108,共1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以睡眠时反复上气道塌陷导致打鼾、频繁呼吸暂停及呼吸浅慢,低氧血症、睡眠中断、白天嗜睡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OSAHS对机体的损害复杂而广泛,伴有并发症时,常以并发症为主要表现,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以睡眠时反复上气道塌陷导致打鼾、频繁呼吸暂停及呼吸浅慢,低氧血症、睡眠中断、白天嗜睡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OSAHS对机体的损害复杂而广泛,伴有并发症时,常以并发症为主要表现,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疾病,容易误漏诊。现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院前急救部分患者回访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误漏诊病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院前急救 漏诊分析 频繁呼吸暂停 主要表现 临床综合征 OSAHS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急救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王洪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23期120-121,共2页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救治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救治的88例心脏骤停患者.将徒手CPR、球囊面罩通气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心肺复苏机、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急救疗效及...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救治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救治的88例心脏骤停患者.将徒手CPR、球囊面罩通气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心肺复苏机、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急救疗效及远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22.7%)高于对照组(6.8%)(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18.2%)高于对照组(4.5%)(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应用在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中,可有效提升患者急救效果,提升院前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院前急救护理 疗效 远期预后
原文传递
院前心肺复苏1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宇 萧虹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4期105-106,共2页
心跳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重症,是世界急诊医学中的难题,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技术不准确都会导致失败。据报道即使发生在院内的心跳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也仅为10%左右,而发生在院外的患者复苏成功率更低,仅为4%。现将我中心2008年院前复... 心跳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重症,是世界急诊医学中的难题,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技术不准确都会导致失败。据报道即使发生在院内的心跳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也仅为10%左右,而发生在院外的患者复苏成功率更低,仅为4%。现将我中心2008年院前复苏100例心跳骤停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通过分析成败原因,以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心肺复苏 临床分析 复苏成功率 心跳骤停 抢救技术 急诊医学 院前复苏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刁培胜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080-1081,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中选择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2015年3月~2017年7月就诊于市急救中心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选择院内救治模式)与观察组(选择院前院内一...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中选择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2015年3月~2017年7月就诊于市急救中心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选择院内救治模式)与观察组(选择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比分析两种救治模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各个环节所需时间方面,观察组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溶栓效果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中,选择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溶栓效果与成功率,值得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院内一体化 救治模式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帕酮治疗窄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沙建华 《中国医药》 2009年第5期339-340,共2页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终止窄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最佳给药方法。方法按完全随机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6例窄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给药剂量为1mg/kg,静脉2min推注完毕,并立即静脉推注5%葡萄糖10ml;...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终止窄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最佳给药方法。方法按完全随机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6例窄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给药剂量为1mg/kg,静脉2min推注完毕,并立即静脉推注5%葡萄糖10ml;对照组按1mg/kg取药,加5%葡萄糖10ml稀释后静脉推注,5min推注完毕。观察2组转复率、转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速度越快,转复为窦性心律越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转复成功率分别为88.9%和77.8%,转复时间分别为(2.5±1.6)min和(4.1±2.3)min,2组转复成功率、转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1mg/kg普罗帕酮2min推注完毕能快速终止窄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 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