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绒山羊年龄与绒毛生产性能的关系
1
作者 刘颖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4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辽宁绒山羊年龄与绒毛生产性能的关系,指导绒山羊的养殖管理并提升绒毛生产性能。方法:从某饲养场中随机抽取80只辽宁绒山羊,年龄在1~8岁,对不同年龄段辽宁绒山羊对应的绒毛生产性能指标参数予以整理分析,探讨年龄与绒毛生产... 目的:分析辽宁绒山羊年龄与绒毛生产性能的关系,指导绒山羊的养殖管理并提升绒毛生产性能。方法:从某饲养场中随机抽取80只辽宁绒山羊,年龄在1~8岁,对不同年龄段辽宁绒山羊对应的绒毛生产性能指标参数予以整理分析,探讨年龄与绒毛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绒山羊羊毛的细度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并在6岁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步下降;从绒山羊羊毛产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在5岁时达到最高,然后开始逐步下降。从绒山羊绒长方面分析,3、5岁绒山羊的绒长较大,其他年龄段绒山羊的绒长较小。结论:综合辽宁绒山羊绒毛生产性能的不同参数,4~5岁的辽宁绒山羊能够兼顾绒山羊羊毛的细度、羊毛产量以及绒长,建议辽宁绒山羊在养殖过程中可增加4~5岁年龄段羊的数量,保证绒毛生产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绒山羊 年龄 绒毛 生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黄消散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效果及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牟小青 尚立宏 +8 位作者 杨胜安 杨峰 丁学智 杨雅媛 武小虎 吕亚楠 武凡琳 李宏胜 梁斌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0-66,共7页
探讨不同剂量的乳黄消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及抗炎作用机制,为乳黄消散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40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药物对照组,每组10头,另选10头健康泌乳奶牛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3个试验组... 探讨不同剂量的乳黄消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及抗炎作用机制,为乳黄消散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40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药物对照组,每组10头,另选10头健康泌乳奶牛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3个试验组分别按剂量300 g/d、400 g/d、500 g/d灌服乳黄消散,药物对照组灌服公英散300 g/d,灌服不超过5 d,健康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不同剂量的乳黄消散和公英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细菌转阴率、体细胞数、血清和乳清中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乳黄消散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率分别为60.00%、70.00%和80.00%;乳黄消散3个剂量组和公英散对照组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均明显降低,且在停药后14 d各组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均下降到每毫升20万个以内;治疗结束停药后,乳黄消散3个治疗组的细菌总转阴率平均为89.06%;与给药前比较,乳黄消散和公英散均可显著降低奶牛血液和乳清中IL-6、IL-1β、IL-8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乳黄消散3个剂量组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降低患病奶牛乳汁体细胞数、清除或抑制乳汁中致病菌,并可显著降低奶牛血液和乳清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乳黄消散 治愈率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