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性疼痛神经调控治疗进展
1
作者 甘宇 万峻阁 +2 位作者 李忠华 李帅 韩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1,共7页
中枢性疼痛由中枢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程度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药物治疗作用有限,近年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中枢性疼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脊髓电刺激术和运动皮质电刺激术。本文从二者的原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展开... 中枢性疼痛由中枢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程度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药物治疗作用有限,近年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中枢性疼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脊髓电刺激术和运动皮质电刺激术。本文从二者的原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展开综述,并分析未来研究方向,旨在指导神经调控技术在中枢性疼痛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电刺激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基层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8期166-166,共1页
高危药品的概念是由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the Institute for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在美国国内首先提出。1995年至1996年间,ISMP对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 高危药品的概念是由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the Institute for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在美国国内首先提出。1995年至1996年间,ISMP对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ISMP将这些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物",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药品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医院的会计监督
3
作者 付均平 《卫生经济研究》 1998年第11期34-34,共1页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两者缺一不可,既要核算好,又要监督有力。如果会计监督不严或名存实亡,必然导致会计数字不真实,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不能为领导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因此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搞好会计核算,强化经营管理,...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两者缺一不可,既要核算好,又要监督有力。如果会计监督不严或名存实亡,必然导致会计数字不真实,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不能为领导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因此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搞好会计核算,强化经营管理,为领导当好参谋,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强化法制观念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不仅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且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会计人员必须提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制意识,对会计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杜绝违法乱纪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会计监督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唐诗 《财富生活》 2020年第18期86-87,共2页
随着我国医疗领域的逐步完善以及新医改政策的不断落实,公立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与日俱增,目前,对医院公益性、社会效益性的要求不断提升,只有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才是生存之道,本文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围绕成本精细化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领域的逐步完善以及新医改政策的不断落实,公立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与日俱增,目前,对医院公益性、社会效益性的要求不断提升,只有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才是生存之道,本文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围绕成本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与意义,针对现存问题展开探讨,浅谈一些解决策略,使成本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患者需求瞬息万变的形势下,能够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方向性的建议,加快成本精细化管理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改 公立医院 成本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钟淑霞 李珊山 +2 位作者 张朝英 赵翠扬 马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生殖支原体(Mg)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培养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Mg,并与正常对照组125例进行比较。结果:①在9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 目的:探讨生殖支原体(Mg)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培养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Mg,并与正常对照组125例进行比较。结果:①在9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中Mg阳性302例(31.5%),其中153例并发其他病原体感染,以并发解脲支原体(Uu)最多见(128例);②125例正常人前列腺液标本中Mg阳性3例 (2.53%),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4.32,P<0.01)。结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Mg感染率高,Mg可能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病因学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支原体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6
作者 鲁静 沈晖 +3 位作者 刘永斌 刘新宇 肖卫国 赵丽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评价白芍总苷(TGP)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旨在为干燥综合征患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2年1月 ̄2004年8月于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干燥综合征患者56例,诊断标准按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诊断)标准(ARA,1... 目的评价白芍总苷(TGP)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旨在为干燥综合征患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2年1月 ̄2004年8月于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干燥综合征患者56例,诊断标准按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诊断)标准(ARA,1993年),给予TGP600mg,3次/d口服,连续观察9个月(36周),并于服药前、服药后每12周检测血沉(ESR)、免疫球蛋白,唾液腺ECT、Schirmer试验、血清蛋白电泳及进行10cm目视模拟标尺法分别测定医生和病人对病情程度的评估。结果治疗12周时有效率为21.4%(12/56),显效率为5.0%(3/56),治疗24周时有效率为55.3%(31/56),显效率为14.3%(8/56),治疗36周时有效率为57.1%(33/56),显效率为21.4%(12/56)。试验过程中治疗12周内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8/56)。结论TGP治疗干燥综合征是有效和安全的,可以长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5nm脉冲染料激光与1064nm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7
作者 魏群 单云辉 +3 位作者 刘永斌 王珍 金春琳 李铁男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及1 064 nm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能量为8~15 J/cm^2,脉宽为1.5~10 ms)及1 064 nm Nd-YAG激光(能量密度为120~130 J/cm^2,脉宽25~45 ms)共...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及1 064 nm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能量为8~15 J/cm^2,脉宽为1.5~10 ms)及1 064 nm Nd-YAG激光(能量密度为120~130 J/cm^2,脉宽25~45 ms)共治疗鲜红斑痣1 150例,从年龄、性别、皮损类型、不同治疗次数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2种激光的疗效。结果 595 nm激光与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有总效率分别为70.33%、7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P<0.05);尤其是增厚型皮损,有效率分别为23.08%、5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4,P<0.01);瘢痕发生率分别为0.37%、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6,P<0.01)。结论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及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均安全有效,后者疗效略高于前者,但瘢痕发生率也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红斑痣 595nm脉冲染料激光 1064nm长脉宽Nd-YAG激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跖脓疱汤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昂远 刘越阳 +4 位作者 李铁男 孙晓杰 陈晴燕 王强 梁秀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掌跖脓疱汤治疗掌跖脓疱病(PPP)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其对PPP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7和白细胞介素(IL)-22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掌跖脓疱汤治疗PPP作用机制。方法符合PPP热毒证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20... 目的探讨掌跖脓疱汤治疗掌跖脓疱病(PPP)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其对PPP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7和白细胞介素(IL)-22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掌跖脓疱汤治疗PPP作用机制。方法符合PPP热毒证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采用改良的PASI积分方法(PPPSAI)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TNF-α、IL-17和IL-22的含量,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掌跖脓疱汤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4,P<0.05);不良反应轻微。PPP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NF-α、IL-17和IL-22表达水平分别为(256.30±521.40),(903.01±889.50)和(123.04±181.31)pg/m L,显著高于治疗后(91.38±53.17),(146.29.11±87.18)和(57.59±35.37)pg/m L;也显著高于对照组(26.30±30.33),(12.14±15.25)和(3.13±2.43)pg/m L,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PP患者外周血TNF-α,IL-17和IL-22表达水平可能与本病有关,可能参与掌跖脓疱病的发病过程。掌跖脓疱汤治疗本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7和IL-2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跖脓疱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2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治疣汤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魏群 张同威 +4 位作者 韩宪伟 张婷婷 鹿见香 金春琳 王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33期3732-3734,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治疣汤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冷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疣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 目的观察自拟治疣汤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冷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疣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乏力、手脚心热、心情烦躁以及怕冷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治疣汤治疗多发性跖疣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复发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疣汤 多发性跖疣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耳穴贴压磁珠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0
作者 马娜 梁雪松 张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耳穴贴压磁珠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女性黄褐斑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耳穴贴压磁珠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女性黄褐斑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耳穴贴压磁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皮损积分,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月经前1周测定血清雌二醇(Serum estradiol)和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的水平。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积分为(2.46±0.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1±0.9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_2的水平为(28.46±12.0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23±13.25)pg/m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LH水平为(5.26±1.58)m 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2±1.69)m IU/m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耳穴贴压磁珠治疗女性黄褐斑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E_2和LH的水平,疗效确切,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耳穴贴压磁珠 女性黄褐斑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深度针刺八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马帅 胡雪艳 王列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7期44-47,共4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不同深度针刺八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中风后尿失禁患者60例,分为深刺组30例及常规组30例。深刺组予深刺(进针65~90 mm)八髎穴法,常规组采用普通深度(25~40 ...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不同深度针刺八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中风后尿失禁患者60例,分为深刺组30例及常规组30例。深刺组予深刺(进针65~90 mm)八髎穴法,常规组采用普通深度(25~40 mm)针刺八髎穴,每次均操作30 min,每日治疗1次,2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美国老年协会尿失禁程度量表、尿失禁程度分级作为观察指标,以尿失禁症状结合疗效指数来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深刺组各项评分的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深刺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深刺八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刺 八髎穴 针灸疗法 中风后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甾醇通过TGF-β/Smad通路对小鼠痤疮模型炎症因子水平、胸腺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洪君 孙雪美 +1 位作者 孙明强 金春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810-814,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蒲公英甾醇是否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通路对小鼠痤疮模型炎性因子水平、胸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蒲公英甾醇低剂量组(C组)、蒲公英甾... 目的探讨蒲公英甾醇是否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通路对小鼠痤疮模型炎性因子水平、胸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蒲公英甾醇低剂量组(C组)、蒲公英甾醇高剂量组(D组);观察各组小鼠耳部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各组小鼠耳组织和胸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8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小鼠耳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阳性细胞表达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耳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3蛋白表达。结果与B组相比,C组和D组减轻了痤疮小鼠耳部肿胀、发红和红斑、质地干燥粗糙等状态,且耳朵厚度也明显降低(P<0.05);蒲公英甾醇经灌胃治疗后,痤疮小鼠的炎症得到了有效缓解,并且浸润的炎症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表皮增厚也减轻;与B组相比,C组和D组增加了小鼠痤疮模型胸腺皮质厚度和淋巴细胞数量(均P<0.05);蒲公英甾醇明显降低了小鼠血清中IL-1β和IL-8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且小鼠耳组织中TNF-α的阳性表达率减少(P<0.05);与B组相比,C组和D组使小鼠耳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蒲公英甾醇对小鼠耳廓痤疮模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小鼠胸腺组织形态,其可能与TGF-β/Smad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甾醇类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清养阴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鲁耘曌 甘宇 徐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17-418,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升清养阴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院内自拟升清养阴汤,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 目的观察自拟升清养阴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院内自拟升清养阴汤,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升清养阴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DN蛋白尿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升清养阴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风止痒汤辅助雷公藤多苷片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疗效及其对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IgE、WBC、5-H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海燕 王丽莉 李上云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8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观察消风止痒汤辅助雷公藤多苷片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疗效及其对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WBC)、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风热型急性荨麻疹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目的观察消风止痒汤辅助雷公藤多苷片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疗效及其对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WBC)、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风热型急性荨麻疹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干预,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消风止痒汤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检测患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IgE、WBC、5-H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瘙痒、水肿、风团数量、风团大小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两组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E、WB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H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风止痒汤辅助雷公藤多苷片可有效改善风热型急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IgE、WBC、5-HT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止痒汤 雷公藤多苷片 风热型 急性荨麻疹 中医证候积分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牛皮癣Ⅱ号汤对重症银屑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英洁 李铁男 +4 位作者 王珍 刘岩 陈晴燕 程欣 林庶茹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观察牛皮癣Ⅱ号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银屑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西医组30例,中西医结合组30例,观察4周。测定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PASI评分及监测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牛皮癣Ⅱ号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银屑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西医组30例,中西医结合组30例,观察4周。测定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PASI评分及监测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TGF-β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治疗4周后,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TGF-β1水平均下降,两者比较中西医结合组优于西医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ASI评分比较中西医结合组优于西医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牛皮癣Ⅱ号汤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GF-β1具有调节作用,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免疫功能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皮癣Ⅱ号汤 银屑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凯芳 王强 +1 位作者 姚琦 李铁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2-1032,共1页
患者男,17岁。因右头面部暗红色肿块伴微痒1个月于2012年1月16日就诊。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头面部 药物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共聚物复合缓释药物的材料特征与实验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丹 姜航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473-1480,共8页
背景:聚乳酸共聚物复合药物缓释材料能够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是目前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明确各种聚乳酸共聚物复合药物缓释材料的特征以及实验应用效果。方法:将不同种类的药物与聚乳酸进行共... 背景:聚乳酸共聚物复合药物缓释材料能够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是目前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明确各种聚乳酸共聚物复合药物缓释材料的特征以及实验应用效果。方法:将不同种类的药物与聚乳酸进行共聚结合形成聚乳酸共聚物复合药物缓释材料,分析多种聚乳酸共聚物复合药物缓释材料的释药特征,并分析动物实验研究中聚乳酸共聚物复合缓释药物材料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多种治疗药物均可以与聚乳酸结合形成聚乳酸共聚物复合药物缓释材料系统,其中包括抗肿瘤类药物、抗菌、抗病毒类药物、抗结核类药物、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类药物以及代谢类药物。这些药物与聚乳酸结合形成共聚物缓释系统后,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有效稳定血药浓度,达到靶向性治疗的作用,明显提高药物治疗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学术探讨 药物 缓释 聚乳酸 肿瘤 胶质瘤 结核 抗菌 抗病毒 5-氟尿嘧 阿霉素 表阿霉素 紫杉醇 盐酸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替硝唑 异烟肼 利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氟米松联合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甲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田 王强 王东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2067-2071,共5页
目的:分析复方氟米松联合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甲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88例甲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4例,单一组予以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联合组予以复方氟米松联合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治疗... 目的:分析复方氟米松联合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甲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88例甲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4例,单一组予以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联合组予以复方氟米松联合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甲严重程度指数、相关细胞因子、转录因子mRNA表达情况、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发应发生的变化情况。结果:NAPSI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3个月,联合组NAPSI评分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NAPSI评分依次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IL-17、IL-22、IL-10、INF-γ变化幅度大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RORγt、STAT3 mRNA表达下调幅度大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DLQI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单一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联合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甲银屑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下调转录因子mRNA表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银屑病 复方氟米松 卡泊三醇软膏 UVA1光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仁汤与二妙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虚夹湿型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婷 杨丽颖 郭铁柱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观察三仁汤与二妙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虚夹湿型干眼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164眼干眼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82眼,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外用,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给予... 目的:观察三仁汤与二妙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虚夹湿型干眼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164眼干眼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82眼,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外用,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给予三仁汤与二妙散加减方口服,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指数、客观指标[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视觉参数[斯特列尔比(SR)、客观散射指数(OSI)]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月后,观察组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It、BU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R显著高于对照组、O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症候积分、SIt、BUT、FL、SR、OSI治疗前后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9%(P<0.05).结论:三仁汤与二妙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虚夹湿型干眼症,可以更好减轻患者中医症候,改善泪膜稳定性及视觉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阴虚夹湿型 三仁汤 二妙散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重症患者细菌感染性疾病预后评估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17
20
作者 谢艳红 陈家惠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652-1653,共2页
目的:研究于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评估预后与判断病情严重度的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241例重症患者予回顾性地分析,按临床结局分成存活组与死亡组,对比PCT对患... 目的:研究于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评估预后与判断病情严重度的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241例重症患者予回顾性地分析,按临床结局分成存活组与死亡组,对比PCT对患者预后评估与病情严重度的判断价值。结果:存活组APACHEⅡ评分与PCT水平均比死亡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T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PCT水平能有效判断与评估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严重度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血清降钙素原 重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