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及体会
1
作者 张丽娟 岳桂宾 张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4期1903-1903,共1页
关键词 颈静脉穿刺置管 神经外科 应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唤醒开颅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史记 张烨 +2 位作者 孙佩欣 姚冰 朴浩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382-1386,共5页
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飞快发展以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术中唤醒开颅术已不断成熟并常应用于神经外科治疗中。但目前术中唤醒开颅术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仅少数医疗水平发达地区有进行应用术中唤醒开颅术的病例报... 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飞快发展以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术中唤醒开颅术已不断成熟并常应用于神经外科治疗中。但目前术中唤醒开颅术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仅少数医疗水平发达地区有进行应用术中唤醒开颅术的病例报道,较多神经外科及麻醉科医生对该项技术较为陌生,本文将对术中唤醒开颅术的发展史、其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以及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唤醒开颅术 神经肿瘤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探讨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朴浩哲 姚冰 +4 位作者 孙佩欣 张烨 隋锐 陈一 郭旭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术者完成的61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20例。24例侵袭...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术者完成的61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20例。24例侵袭海绵窦中,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2例。平均手术时间70 min。术后视力下降均有所改善;38例功能性垂体腺瘤中,激素水平下降33例;头痛缓解22例。并发症情况:暂时性尿崩症6例,低钠血症6例,脑脊液漏6例,颅内感染1例,垂体功能降低3例,术区血肿1例,蝶窦炎症3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或改善。结论内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前周密的手术计划和风险评估,了解垂体瘤生长特点,及术后严密观察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神经内镜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烨 朴浩哲 姚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8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确诊为垂体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 目的观察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确诊为垂体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88.89%(40/45),优良率为93.33%(42/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及82.23%(3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为(89,52±20.15)mL,出血时长为(89.61±36.25)min,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8.57±22.18)mL,(135.54±42.8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神经内镜 鼻蝶入路 垂体瘤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窦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策略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一 朴浩哲 +6 位作者 姚冰 孙佩欣 张烨 隋锐 郭旭 史记 梁海洋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中及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垂体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出现脑脊液漏病例31例,根据脑脊液漏分级标准,术中给予处理。结果 31例脑脊液漏病例术后恢复均佳。结论术前预判,术中...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中及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垂体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出现脑脊液漏病例31例,根据脑脊液漏分级标准,术中给予处理。结果 31例脑脊液漏病例术后恢复均佳。结论术前预判,术中出现脑脊液漏根据分级进行处理,术后仍有脑脊液漏则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神经内窥镜检查 脑脊液鼻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X-线定位在神经内镜切除甲介型蝶窦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朴浩哲 姚冰 +4 位作者 隋锐 孙佩欣 张烨 陈一 郭旭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X-线定位在经神经内镜下甲介型蝶窦垂体瘤手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甲介型蝶窦垂体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结合术中X-线定位方法。结果术中X-线定位准确4例;2例发生纵向偏差,均纠正。肿瘤全切除5... 目的探讨术中X-线定位在经神经内镜下甲介型蝶窦垂体瘤手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甲介型蝶窦垂体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结合术中X-线定位方法。结果术中X-线定位准确4例;2例发生纵向偏差,均纠正。肿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激素水平正常,视力视野改善。出现暂时性尿崩1例,治疗后痊愈。无脑脊液鼻漏、垂体功能低下、蝶窦炎发生,无死亡病例。6例病人随访3年,均无复发。结论神经内镜技术结合术中X-线定位是一种治疗甲介型蝶窦垂体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X-线 神经内镜 蝶窦 甲介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肿瘤手术入路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姚冰 朴浩哲 +1 位作者 隋锐 陈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对鞍区肿瘤手术切除的入路进行评价。讨论额下、翼点、经蝶、纵裂等手术入路的缺点。方法:鞍区肿瘤103例,经额下入路42例;经翼点入路22例;经纵裂入路11例;经蝶入路23例;胼胝体入路3例;经侧脑室入路2例。结果:本组病例肿瘤全部切除7... 目的:对鞍区肿瘤手术切除的入路进行评价。讨论额下、翼点、经蝶、纵裂等手术入路的缺点。方法:鞍区肿瘤103例,经额下入路42例;经翼点入路22例;经纵裂入路11例;经蝶入路23例;胼胝体入路3例;经侧脑室入路2例。结果:本组病例肿瘤全部切除76例,全切除率73.79%。结论:正确的手术入路选择对于肿瘤切除有着决定作用,全切肿瘤以适当的并发症为代价是值得的。视神经减压效果以及手术创伤,经蝶以及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手术十分具有优势。在鞍区巨大肿瘤操作中,切除彻底与否,下丘脑以及垂体的保护,翼点入路具备优势。在侵入三脑室内的鞍区肿瘤,纵裂入路给我们提供可开阔的操作术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肿瘤 外科手术 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技术在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姚冰 朴浩哲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2051-2053,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中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32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病例,分析手术技术特点和术中操作注意事项。结果神经内镜术中观察9例内容物术中全切,另外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肿瘤内容物残留。...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中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32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病例,分析手术技术特点和术中操作注意事项。结果神经内镜术中观察9例内容物术中全切,另外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肿瘤内容物残留。借助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后肿瘤内容物残余病人中18例得到全切。10例患者术后小脑症状缓解,5例患者三叉神经痛及颜面部麻木症状缓解,听力下降病例3例好转,2例病人术后有面瘫,2例病人术后发热考虑为无菌性脑炎发生,经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技术应用,在切除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过程中优势突出,其多角度的观察,利用自然缝隙间操作,可以全切肿瘤,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辅助 桥小脑角区 表皮样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6b-3p靶向调控TRA2B表达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被引量:2
9
作者 隋锐 张烨 +2 位作者 姚冰 孙佩欣 朴浩哲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miR-26b-3p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神经胶质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26b-3p与TRA2B的表达水平;通过向神经胶质瘤细胞细胞系中转染miR-26b-3p m... 目的探讨miR-26b-3p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神经胶质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26b-3p与TRA2B的表达水平;通过向神经胶质瘤细胞细胞系中转染miR-26b-3p mimic和inhibitor干扰内源miR-26b-3p的表达,同时检测其靶基因TRA2B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以及划痕实验对癌细胞迁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神经胶质瘤患者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miR-26b-3p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TRA2B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32例神经胶质瘤患者神经胶质瘤组织中,TRA2B的表达水平与miR-26b-3p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10;P<0.05);SHG-44细胞体外转染实验结果发现,降低细胞内源miR-26b-3p的表达时,TRA2B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转移能力会被抑制;而上调细胞内源miR-26b-3p的表达时,TRA2B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细胞的增殖活性与转移能力会显著提高,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6b-3p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靶向调控TRA2B的表达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与转移能力,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miR-26b-3p TRA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肿瘤手术后低钠血症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冰 王丽丽 +2 位作者 朴浩哲 张烨 陈悦 《辽宁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后发生低钠血症的可能发生原因、临床分类以及治疗体会。方法统计653例颅脑肿瘤术后病例,术前血钠监测均正常,术后第2日始,每日监测血电解质,所有病例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每日监测5次中心静脉压(CVP),鞍区肿瘤手术...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后发生低钠血症的可能发生原因、临床分类以及治疗体会。方法统计653例颅脑肿瘤术后病例,术前血钠监测均正常,术后第2日始,每日监测血电解质,所有病例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每日监测5次中心静脉压(CVP),鞍区肿瘤手术患者监测尿比重,记录每小时尿量。在血钠<125mmol/L后,监测尿钠、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结果653例中术后出现血钠偏低者122例,其中诊断为低钠血症89例。结论结合颅脑肿瘤手术后低血钠发生可能机制,我们将低钠血症分为中枢性低钠、非中枢性低钠两种。非中枢性低钠的治疗,首先补盐,其次去除原发诱因。针对低血钠综合征,首先明确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和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诊断,治疗首先按照CSWS治疗有一定意义,如果效果不佳,考虑SIADH及其他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钠 脑肿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巨大颅鼻沟通肿瘤及颅底重建
11
作者 孙佩欣 朴浩哲 孔令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肿瘤手术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颅鼻沟通肿瘤术中以"三明治"法重建颅底的方法,术中采用骨水泥、薄层带蒂颞肌和带蒂骨膜对颅底进行水封性重建。结果:15例患者全部进行了颅底重建,均一期愈合...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肿瘤手术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颅鼻沟通肿瘤术中以"三明治"法重建颅底的方法,术中采用骨水泥、薄层带蒂颞肌和带蒂骨膜对颅底进行水封性重建。结果:15例患者全部进行了颅底重建,均一期愈合,没有发生脑脊液鼻漏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远期效果良好。结论:以"三明治"法进行颅底重建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肿瘤 手术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大中型听神经瘤
12
作者 孙佩欣 朴浩哲 +4 位作者 姚冰 张烨 陈悦 车东方 孔令权 《辽宁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256-257,共2页
目的 总结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听神经瘤的体会 ,提高面神经保留率 ,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我科近 2年来经显微手术治疗的 10例听神经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肿瘤全切除率为 90 % ,面神经保留 9例(90 % ) ,耳蜗神经保留率为 30 ... 目的 总结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听神经瘤的体会 ,提高面神经保留率 ,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我科近 2年来经显微手术治疗的 10例听神经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肿瘤全切除率为 90 % ,面神经保留 9例(90 % ) ,耳蜗神经保留率为 30 % ,无手术死亡。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大、中型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 ,熟悉肿瘤与面神经的病理解剖关系 ,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显微手术治疗 肿瘤 面神经 并发症 切除率 手术死亡 耳蜗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敏感性筛选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喻卫红 王静 +4 位作者 王晓彬 李英辉 张烨 王玉名 田雪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799-80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的恶性肿瘤患者对22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筛选敏感性化疗药物,为临床化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82例患者的恶性肿瘤细胞分别用22种化疗药物作用24~48h,药物依据临床血浆高峰浓度(PPC)配制;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抑制率,...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的恶性肿瘤患者对22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筛选敏感性化疗药物,为临床化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82例患者的恶性肿瘤细胞分别用22种化疗药物作用24~48h,药物依据临床血浆高峰浓度(PPC)配制;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抑制率,评价药物敏感性。结果在药物浓度1.0PPC和细胞浓度3~5×105/ml的测试条件下,7种不同化疗药物对40例恶性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抑制率均不同,其中BCNU、TMZ、VM26的抑制率较高,7种药物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BCNU>TMZ>DDP>VM26>VCR>CBP>VP16;13种化疗药物对59例卵巢癌细胞的抑制率不同,其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L-OHP>TPT>TAX>ADM>TXT>GEM>CBP>CTX>IFO>LBP>DDP>PYM>EADM;6种化疗药物对19例骨及软组织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相近,MTX和TAX的抑制率达到40%以上,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DM>MTX>IFO>DDP>TAX>DTIC;8种药物对64例头颈部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不同,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PYM>CTX>BLM>DDP>5-FU>VP16>VCR>TAX。结论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同一种药物对不同恶性肿瘤细胞作用的抑制率均不同,不同药物的敏感率在不同肿瘤中的比例均不同。化疗前对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个体化疗敏感性筛选是必要的,可以有效避免盲目用药,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物 恶性肿瘤 化疗敏感性 肿瘤细胞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中铁死亡发生机制及诱导胶质瘤细胞发生铁死亡的中药单体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喻莹莹 许会哲 朴浩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43-48,共6页
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式。铁死亡与胶质瘤的发生及发展、治疗和耐药密切相关,部分中药单体可以诱导胶质瘤细胞发生铁死亡,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阐述了铁代谢、脂... 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式。铁死亡与胶质瘤的发生及发展、治疗和耐药密切相关,部分中药单体可以诱导胶质瘤细胞发生铁死亡,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阐述了铁代谢、脂代谢、x CT-GPX4通路等在胶质瘤细胞发生铁死亡的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机制和相关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9种目前研究证明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发生铁死亡的中药单体及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期望为中医药治疗胶质瘤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中药单体 铁死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鼻沟通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及颅底重建 被引量:7
15
作者 朴浩哲 孙佩欣 +4 位作者 张烨 姚冰 车东方 陈悦 孔令权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0-371,共2页
作者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前颅底沟通瘤,“三明治”法颅底重建1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颅底重建 颅鼻沟通肿瘤 外科手术切除 颅底沟通瘤 经纵裂入路
原文传递
微小RNA-106b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旭 朴浩哲 +5 位作者 隋锐 史记 梁海洋 金俊 刘佳 刘强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875-877,880,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胶质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以胶质瘤居多,占比达50%~70%[1]。对于CNS恶性肿瘤,手术难以清除所有肿瘤细胞,通常需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胶质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以胶质瘤居多,占比达50%~70%[1]。对于CNS恶性肿瘤,手术难以清除所有肿瘤细胞,通常需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但治疗效果及预后仍不理想,复发风险较高,积极寻找个体化高效分子靶向治疗方案是CNS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06b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调控作用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旭 赵红宇 +3 位作者 孙佩欣 张烨 姚冰 朴浩哲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212例单纯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212例中,发生凝血功能障碍42例,发生率为19.8%... 目的探讨单纯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212例单纯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212例中,发生凝血功能障碍42例,发生率为19.8%。170例未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入院时GCS评分低、AIS评分高、头颅CT复查出现血肿增大是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出院后随访4~8个月,平均(6.25±1.43)个月;凝血功能异常病人GOS评分[(3.72±0.92)分]明显低于凝血功能正常病人[(4.28±0.66)分;P<0.05]。结论单纯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很多,凝血功能异常影响病人预后,建议临床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异常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及MMP-9联合检测在脑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隋锐 张烨 +1 位作者 陈一 朴浩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2期205-206,共2页
目前,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胶质瘤,该病的特点是其对人脑的侵袭性生长,由于其界限与正常脑组织相比不清晰,手术切除较困难,患者预后差。在脑胶质瘤漫长而复杂的侵袭性生长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 目前,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胶质瘤,该病的特点是其对人脑的侵袭性生长,由于其界限与正常脑组织相比不清晰,手术切除较困难,患者预后差。在脑胶质瘤漫长而复杂的侵袭性生长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s)起着关键性的作用。MMPs由结缔组织细胞分泌而成,依靠蛋白酶家族ZN2+,降解细胞基底膜(ECM)和外基质,对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促进作用。笔者通过对120例脑胶质瘤标本和同期自愿参加的80例健康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及MMP-9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MMP-9 MMP-2 诊断价值 联合检测 基质金属蛋白酶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侵袭性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绫与明胶海绵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技巧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烨 朴浩哲 +2 位作者 隋锐 姚冰 孙佩欣 《中国综合临床》 2011年第9期975-976,共2页
目的探讨泰绫及明胶海绵在神经外科各类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及使用技巧。方法随机选取经手术治疗的患者121例,术中出血部位均应用泰绫及明胶海绵止血。其中皮层及深部止血53例,血管窦旁止血36例,经鼻内窥镜垂体瘤手术中止血32例。皮层... 目的探讨泰绫及明胶海绵在神经外科各类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及使用技巧。方法随机选取经手术治疗的患者121例,术中出血部位均应用泰绫及明胶海绵止血。其中皮层及深部止血53例,血管窦旁止血36例,经鼻内窥镜垂体瘤手术中止血32例。皮层及深部止血单独应用泰绫;血管窦旁止血及经鼻内窥镜垂体瘤手术中止血应用泰绫和明胶海绵复合物。结果全部121例患者术中止血满意,术后无再次出血进行二次手术者,复查头部CT术区无血肿,远期无感染及排斥反应。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止血应用泰绫与明胶海绵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泰绫 术中出血
原文传递
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43例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烨 朴浩哲 姚冰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经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胶质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依据体表面积分别给予... 目的探讨应用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经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胶质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依据体表面积分别给予环己亚硝脲和替莫唑胺辅助化学治疗,定期随访并行强化核磁共振成像(MRI)或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检查。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未进展存活率进行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实体瘤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体瘤完全缓解率及未进展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中,除脱发和免疫力下降二者无差别外,观察组疲惫、便秘、头痛眩晕、呼吸短促、贫血、发热等症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肿瘤未进展存活期,改善生活质量,且药物毒副作用轻,可作为临床辅助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胶质瘤 替莫唑胺 化学治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