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肢体骨与软组织肉瘤截肢术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英 陈晓华 商冠宁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6期715-715,724,共2页
目的:通过对肢体骨与软组织肉瘤截肢患者的护理经验的总结,探讨截肢患者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对65例肢体肉瘤截肢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心理康复指导。结果:通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及时有效的功能康复训练,明显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结... 目的:通过对肢体骨与软组织肉瘤截肢患者的护理经验的总结,探讨截肢患者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对65例肢体肉瘤截肢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心理康复指导。结果:通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及时有效的功能康复训练,明显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结论:肉瘤截肢患者围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指导对减少各种并发症、恢复自理能力、延长生命、提高自信心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截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名 商冠宁 +1 位作者 郑珂 孙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辅助化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作用及预后分析。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1995年1月-2006年3月间收治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86例,行广泛手术切除,术前、术后予软组织化疗方案化疗。结果CYVADIC组中术前行高温动脉隔离灌... 目的探讨辅助化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作用及预后分析。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1995年1月-2006年3月间收治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86例,行广泛手术切除,术前、术后予软组织化疗方案化疗。结果CYVADIC组中术前行高温动脉隔离灌注化疗有效率41.7%;MAI组术前化疗有效率46.2%,两组保肢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YVADIC组复发率为26.2%(11/42),转移率为19.0%(8/42),5年生存率为69.0%(29/42);而MAI组复发率为20.1%(9/44),转移率为15.9%(7/44),5年生存率为72.7%(32/44)。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温动脉隔离灌注化疗能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提高保肢率。CYVADIC方案适合老年、全身状态差以及低度到中度恶性肉瘤患者的姑息性治疗;MAI方案化疗可用于难治性软组织肉瘤和复发软组织肉瘤,但在生存率上两者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肉瘤补充广泛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商冠宁 郑珂 +2 位作者 王玉名 孙平 肖泽浦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7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补充广泛切除术在软组织肉瘤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外院误诊为良性肿瘤而行局部切除的软组织肉瘤患者58例,均行补充广泛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病理标本切除缘评价5cm者14例;3cm者32例;... 目的探讨补充广泛切除术在软组织肉瘤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外院误诊为良性肿瘤而行局部切除的软组织肉瘤患者58例,均行补充广泛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病理标本切除缘评价5cm者14例;3cm者32例;3cm以下者12例。首次术后肿瘤残存26例,占45%。补充广泛切除术后有28例需要行软组织修复重建。补充广泛切除手术后随诊10~94个月,8例复发,12例转移,死亡9例。均为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为84.5%,局部复发率为14%。切除缘的5年生存率3cm以上组和3cm以下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局部复发率3cm以上组和3cm以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充广泛切除术是误诊软组织肉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补充广泛切除的标准切除缘的制定是今后的研究课题。缩小切除缘,可以改善预后,减少组织缺损所造成的修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手术切除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商冠宁 郑珂 +1 位作者 王玉名 孙平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7年第5期278-279,315,共3页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手术切除及辅助放、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993~2006年间收治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2例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7例。年龄11~37岁。肿瘤直径平均5.5cm。结果12例手术后切除缘评价中,达到广泛切除缘者10例,边...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手术切除及辅助放、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993~2006年间收治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2例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7例。年龄11~37岁。肿瘤直径平均5.5cm。结果12例手术后切除缘评价中,达到广泛切除缘者10例,边缘切除缘者2例,术后辅助放疗2例,全组均予辅助化疗。12例手术后复发3例,占25%。有7例发生转移,首诊时转移2例,其中肺转移瘤5例,脑转移瘤2例。转移率58.3%。转移瘤单纯化疗5例中PR3例,NC1例,PD1例,3例PR患者均采用MAI方案。随访时间10个月~10年6个月,12例中7例生存,5例死亡,经过Kaolan-Meire生存率计算,3年生存率81.2%,5年生存率52.8%。结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外科治疗应以广泛切除术为基本原则,术后辅助放疗可以减少复发,辅助化疗是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手术切除 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1485名护士的焦虑症状调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许辉 姜桂春 朱晓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3,共4页
为探讨辽宁省公立医院护士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于2015年6月至8月对辽宁省14家医院的1 485名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焦虑症状为69.6%,其中职业紧张与焦虑症状呈正相关,组织支持和心理资本与其负相关。
关键词 组织支持感 心理资本 焦虑症状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在软组织肉瘤化疗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晓华 商冠宁 《中国民康医学》 2013年第24期91-91,123,共2页
软组织肉瘤化疗具有联合用药、用药时间长、多疗程用药的临床特点.由于接受中长期的输液治疗,静脉输注高渗液体、化疗药物等刺激性药物,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损伤和心理压力,也增加护士静脉穿刺的难度.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 软组织肉瘤化疗具有联合用药、用药时间长、多疗程用药的临床特点.由于接受中长期的输液治疗,静脉输注高渗液体、化疗药物等刺激性药物,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损伤和心理压力,也增加护士静脉穿刺的难度.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高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现将我院软组织肉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软组织肉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TIMP-2在骨肉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商冠宁 王玉名 +2 位作者 郑珂 孙平 肖泽浦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研究骨肉瘤术后标本中MMP-2、TIMP-2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二者在骨肉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3例骨肉瘤标本及20例骨软骨瘤中MMP-2、TIMP-2的表达。结果MMP-2在骨肉瘤中高表达,... 目的研究骨肉瘤术后标本中MMP-2、TIMP-2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二者在骨肉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3例骨肉瘤标本及20例骨软骨瘤中MMP-2、TIMP-2的表达。结果MMP-2在骨肉瘤中高表达,在骨软骨瘤中低表达,而TIMP-2则相反。MMP-2和TIMP-2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病理组织类型无明显关系,而与软组织侵袭和远处转移有关。MMP-2和TIMP-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MMP-2和TIMP- 2表达之间的平衡在骨肉瘤侵袭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MMP-2阳性TIMP-2阴性时具有明显的软组织侵袭和远处转移倾向。结论MMP-2和TIMP-2表达与骨肉瘤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为骨肉瘤侵袭转移的预测和预后的判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侵袭 转移 MMP TI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柱理论指导治疗Pilon内侧柱骨折的疗效及预后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喆 李盛龙 汤欣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四柱理论指导锁定接骨板Pilon内侧柱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27例应用胫骨远端内侧加压锁定接骨板治疗的Pilon内侧柱患者,男性20例... 目的探讨基于四柱理论指导锁定接骨板Pilon内侧柱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27例应用胫骨远端内侧加压锁定接骨板治疗的Pilon内侧柱患者,男性20例,女性7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7.80岁;其中左侧12侧,右侧17侧,双侧2例。按照AO/OTA分型,43B2型14侧,43C1型7侧,43C2型3侧,43C3型5侧。按照Ruedi-Allgower分型,I型7侧,Ⅱ型13侧,Ⅲ型9侧。按照Pilon骨折的四柱理论分型均为累及内侧柱的骨折。其中闭合性骨折24侧,开放性骨折中GustiloⅡ型4侧,GustiloⅢc型1侧。26侧经胫骨远端内侧切口行复位内固定术,3侧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术。术后3d进行无负重下的膝关节功能训练,2周时在指导下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训练。术后分别采用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估标准,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及Tornetta Pilon骨折临床治疗评价系统对骨折固定复位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0.52±12.7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7.25±3.27)mL,平均住院时间(8.32±1.28)d。所有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个月(1-7个月)。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经积极清创以及抗感染治疗1周后切口愈合。其余病例未出现化脓、深静脉血栓、皮肤坏死、骨折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及骨髓炎等并发症。Burwell-Charnley的影像学评估标准:复位优良率达到89.6%(26/29);术后随访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为80.43分(68-92分);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结果的优良率为86.20%(25/29)。结论对于累及胫骨远端内侧柱的Pilon骨折,依据四柱理论制定理想的手术策略,可有效地减少软组织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内侧柱 四柱理论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玉名 商冠宁 孙平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2期97-97,176,共2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2006年8月至2009年3月门诊及住院骨转移癌患者85例,均用药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局部疼痛控制CR 52例(61.2%),PR 22例(25.9%),总有效率为87.1%;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显...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2006年8月至2009年3月门诊及住院骨转移癌患者85例,均用药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局部疼痛控制CR 52例(61.2%),PR 22例(25.9%),总有效率为87.1%;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显效49例(57.6%),有效18例(21.2%),总有效率78.8%;不良反应13例,占15.3%。结论:唑来膦酸可明显提高骨转移癌患者局部疼痛缓解率,延长局部疼痛缓解时间,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双膦酸盐 骨转移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的分期及手术治疗40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名 商冠宁 +2 位作者 郑珂 孙平 王玉峰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第4期277-277,325,共2页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X线Campanacci分期、Jaffe病理分级以及手术类型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骨科1997年1月~2006年3月治疗的骨巨细胞瘤40例,总结其X线分期、病理分级及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本组...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X线Campanacci分期、Jaffe病理分级以及手术类型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骨科1997年1月~2006年3月治疗的骨巨细胞瘤40例,总结其X线分期、病理分级及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共有15次手术后复发,术后复发为27.3%(15/55)。术后2年内复发11例,占复发总数73.3%。X线Campanacci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术后复发率依次递增,分别为12.5%、18.8%、32.0%;Ⅲ期与Ⅰ期、Ⅱ期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36)。Jaffe病理分级各级之间无明显差异。病灶内刮出术总复发率为34.5%,高于瘤段切除术的13.3%,行截肢术者无复发,边缘切除术者复发率则高达60.0%,不同手术方法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依据X线Campanacci分期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能最大限度保全肢体关节的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分期 手术治疗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商冠宁 郑珂 王玉名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第2期87-87,114,共2页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门诊及住院骨转移癌患者72例,均给予3个周期用药后评价疗效。结果:72例中局部疼痛控制CR48例(66.7%),PR16例(22.2%),总有效率为88.9%;活动能...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门诊及住院骨转移癌患者72例,均给予3个周期用药后评价疗效。结果:72例中局部疼痛控制CR48例(66.7%),PR16例(22.2%),总有效率为88.9%;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显效46例(63.9%),有效14例(19.4%),总有效率83.3%;毒副反应共9例,占12.5%。结论:伊班膦酸钠可明显提高骨转移癌患者局部疼痛缓解率、延长局部疼痛缓解时间,减少骨相关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膦酸钠 骨转移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肿瘤型人工假体置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夏铁男 刘斌 +3 位作者 张芷豪 高原 邱恩铎 商冠宁 《中国数字医学》 2021年第4期82-87,共6页
目的:分析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肿瘤型假体置换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3D打印技术在肿瘤型假体置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28例肢体骨肿瘤行假体置换手术的患者。按照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 目的:分析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肿瘤型假体置换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3D打印技术在肿瘤型假体置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28例肢体骨肿瘤行假体置换手术的患者。按照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分为干预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异及术后3个月MSTS评分。结果:2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副损伤。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3个月MST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病例术中失血量为400~600(482.1±57.5)mL,对照组病例术中失血量为400~800(582.1±99.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干预组患者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异为0~3(1.1±1.5)mm,对照组患者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异为0~5(2.5±2.1)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在肿瘤型假体置换手术中应用3D打印技术,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功能评分上与常规手术方式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其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异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骨肿瘤 肿瘤型假体置换 精准化手术 截骨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13
作者 赵英 陈晓华 商冠宁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8期985-985,1046,共2页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骨转移癌患者72例,均给予3个周期用药后评价疗效。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72例中局部疼痛控制CR 48例(66.7%),PR 16例...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骨转移癌患者72例,均给予3个周期用药后评价疗效。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72例中局部疼痛控制CR 48例(66.7%),PR 16例(22.2%),总有效率为88.9%;活动能力改善显效46例(63.9%),有效14例(19.4%),总有效率83.3%;不良反应9例,占12.5%。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感冒样症状、低钙血症。经护理干预,患者心理状态较好,能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及治疗表示满意。结论:伊班膦酸钠对骨转移癌疼痛有较好疗效,治疗时应给予积极的专科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膦酸钠 骨转移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幸存者未满足需求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夏候欣琴 卜秀梅 +1 位作者 孔令琼 孙静宜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10期651-655,共5页
乳腺癌幸存者存在多方面的未满足需求,给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带来不良影响。文章对乳腺癌幸存者未满足需求的现状、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乳腺癌 癌症幸存者 未满足需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与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盛龙 杨乾坤 +4 位作者 陈朋 郑珂 王巍 裴祎 张晓晶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骨与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常规化疗和单纯常规化疗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33例骨与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骨肉瘤患者接受甲氨蝶... 目的探讨骨与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常规化疗和单纯常规化疗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33例骨与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骨肉瘤患者接受甲氨蝶呤、阿霉素、顺铂和异环磷酰胺序贯方案,软组织肉瘤接受阿霉素+异环磷酰胺联合方案。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阿帕替尼组)18例,常规化疗治疗的患者(常规治疗组)15例。研究患者的原发灶及转移灶变化、不良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前,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肺部转移灶最大直径分别为(4.46±1.70)cm和(4.53±2.0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9);治疗后,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肺部转移灶最大直径分别为(1.46±1.39)cm和(3.02±1.2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接受治疗后,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原发灶最大直径缩小的中位数分别为0.31cm和0.1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2);接受治疗后,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肺部转移灶最大直径缩小的中位数分别为0.59cm和0.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33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9.4个月。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9.6个月和8.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3)。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对于化疗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口腔黏膜反应和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结论阿帕替尼可在不降低患者的生存率、不良反应可控的情况下,有效缩小骨与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患者的原发灶和转移灶体积,药物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肉瘤 肺转移 血管生成抑制剂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混合现实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重建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邱恩铎 刘斌 +2 位作者 夏铁男 张芷豪 商冠宁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应用混合现实技术对骶骨肿瘤患者进行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探讨其在骶骨肿瘤切除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骶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根据影像学资料的肿瘤边界进行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术,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应用混合现实技术对骶骨肿瘤患者进行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探讨其在骶骨肿瘤切除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骶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根据影像学资料的肿瘤边界进行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混合现实技术进行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患者术后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切口一期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68.00±59.59)min]和切口长度[(16.50±4.95)cm]短于对照组[(254.50±99.91)min、(23.00±7.53)cm](P<0.05),术中出血量[(762.00±624.85)mL]少于对照组[(1 500.00±527.05)mL](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21.30±9.81)d]和切口一期愈合率(7/10)与对照组[(27.40±6.96)d、4/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现实技术可应用于骶骨肿瘤术前手术方案设计、术前医患沟通、术中辅助切口设计、肿瘤边界的定位,有助于避免损伤肿瘤毗邻的重要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混合现实技术 精准手术 数字化 骨科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期间黑素瘤患者个人防护专家共识(第一版)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乐栋 邓列华 +3 位作者 姜祎群 施惠娟 商冠宁 林秀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412-1414,共3页
2019年12月8日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后,该病呈现快速蔓延。由于其发病迅速、传染性强、病程变化快等特点,国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当前全国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紧张阶段,... 2019年12月8日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后,该病呈现快速蔓延。由于其发病迅速、传染性强、病程变化快等特点,国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当前全国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紧张阶段,黑素瘤患者的免疫机能长期处于免疫低下状态,更加易感。因此,如何做好黑素瘤患者的个人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相应的专家共识,以满足当前黑素瘤患者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的需要,帮助黑素瘤患者更好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黑色素瘤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肌区肉瘤切除术后背阔肌肌皮瓣重建肩外展功能的手术配合
18
作者 杨昕 杨晓清 商冠宁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2期1551-1551,1577,共2页
关键词 肉瘤 三角肌 背阔肌肌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在横纹肌肉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1例
19
作者 夏铁男 邱恩铎 +1 位作者 张芷豪 商冠宁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126-128,共3页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且罕见的软组织肉瘤。本文报道了1例经穿刺活检后病理显示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患者。该患者经安罗替尼靶向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行保肢手术治疗后继续应用安罗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局部辅助放...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且罕见的软组织肉瘤。本文报道了1例经穿刺活检后病理显示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患者。该患者经安罗替尼靶向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行保肢手术治疗后继续应用安罗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局部辅助放疗。该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为临床治疗此类型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安罗替尼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锁定接骨板的研制及其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喆 王秀会 +5 位作者 汤欣 李盛龙 李骁腾 付备刚 王明辉 沈超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55-761,共7页
目的设计一种适用于微创跗骨窦入路的组合式接骨板并探讨其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一种适用于微创跗骨窦入路的组合式接骨板,通过标准电机械测试仪器初步测试新型组合式接骨板生物力学性能。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15... 目的设计一种适用于微创跗骨窦入路的组合式接骨板并探讨其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一种适用于微创跗骨窦入路的组合式接骨板,通过标准电机械测试仪器初步测试新型组合式接骨板生物力学性能。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并均采用新型组合式接骨板经跗骨窦入路治疗的18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4例,女4例;年龄32—66岁,平均50.4岁;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左侧7例,右侧11例;依据Sanders分型:Ⅱ型14例(IIa型8例,Ⅱb型4例,Ⅱc型2例),Ⅲ型4例(Ⅲab型2例,mae型1例,Ⅲbc型1例)。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Btihler角、Gissane角以及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并进行比较,末次随访时采用Maryland评分系统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此新型组合式锁定接骨板可承受最大垂直纵向载荷为1396.03N,最大平面抗弯曲载荷为427.15N。500N循环应力实验中经历93003次后接骨板发生断裂。18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获6.0~13.5个月(平均9.3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随访Bfihler角、Gissane角以及跟骨长度、宽度、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以上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部评分:优12例,良3例,中3例。无一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装置松动或断裂、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结论适用于跗骨窦入路的新型组合式接骨板具有放置简单、可坚强固定、足部功能恢复满意并且有效减少术中损伤及术后切口并发症等诸多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折固定术 组合式接骨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