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拇展肌肌皮瓣在足跟部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商冠宁 孙平 +2 位作者 王玉名 王巍 赵岩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621-1622,共2页
目的探讨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的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肿瘤广泛切除术的软组织缺损26例,其中伴有溃疡出血者9例。皮肤缺损面积(2~6)cm×(5~9)cm,肌皮瓣切取面积(4~8)... 目的探讨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的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肿瘤广泛切除术的软组织缺损26例,其中伴有溃疡出血者9例。皮肤缺损面积(2~6)cm×(5~9)cm,肌皮瓣切取面积(4~8)cm×(7~11)cm,深层拇展肌肌肉面积3 cm×7 cm,供区全部应用中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术后26例肌皮瓣完全存活,创面Ⅰ期愈合。随访时间7~37个月,平均22个月,局部无复发;肌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行走正常,皮肤感觉恢复良好。结论拇展肌肌皮瓣血运可靠,转移方便,是修复足跟部位恶性肿瘤广泛切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展肌肌皮瓣 足跟 恶性黑色素瘤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IFO治疗骨及软组织肉瘤的泌尿系统毒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商冠宁 王玉名 +1 位作者 邱恩铎 孙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第5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IFO在骨及软组织肉瘤化疗中的副作用。方法应用含有IFO的化疗方案化疗骨及软组织肉瘤38例,共88个疗程。IFO化疗剂量2g/m2,连续5天,共76个疗程;减量组IFO1.2g/m2,连用3~5天,共12个疗程。化疗毒副作用依据WHO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 目的探讨IFO在骨及软组织肉瘤化疗中的副作用。方法应用含有IFO的化疗方案化疗骨及软组织肉瘤38例,共88个疗程。IFO化疗剂量2g/m2,连续5天,共76个疗程;减量组IFO1.2g/m2,连用3~5天,共12个疗程。化疗毒副作用依据WHO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不良反应分度标准判断。结果因高龄、肾功能异常致初次化疗减量者4例,因严重骨髓抑制至第2个疗程减量者2例。出现Ⅳ度以上白细胞减少者化疗15个疗程(17.0%)。出现Ⅱ度以上恶心、呕吐者化疗54个疗程(61.3%)。出现Ⅱ度以上血尿、出血性膀胱炎者化疗8个疗程(9.0%),出现肉眼血尿者化疗2个疗程(2.3%),其中1例于化疗后1周出现,且为Ⅲ度血尿,其余均于化疗中后期出现。结论在充分补液及应用美斯纳解毒时,应用大剂量IFO治疗骨软组织肉瘤疗效较好,无严重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化疗 异环磷酰胺 出血性膀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近端恶性肿瘤的手术分型及膝踝关节功能评价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高原 邱恩铎 +7 位作者 夏铁男 王玉名 严贤科 胡伟 杨超 唐本森 邱冰 商冠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腓骨近端侵袭性及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探索腓骨近端侵袭性及恶性骨肿瘤切除方式,及手术方式对膝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9年8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腓骨近端肿瘤患者15例。依据肿瘤...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腓骨近端侵袭性及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探索腓骨近端侵袭性及恶性骨肿瘤切除方式,及手术方式对膝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9年8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腓骨近端肿瘤患者15例。依据肿瘤性质及侵袭程度决定外科手术切除方式,根据术前及术中保留或切除腓总神经、关节内或关节外切除上胫腓关节设计手术分型,即腓深神经-上胫腓关节分型(DPN-PTFJ分型)。手术分为4型,Ⅰ型:保留腓深神经、关节内切除上胫腓关节;Ⅱ型:切除腓深神经、关节内切除上胫腓关节;Ⅲ型:保留腓深神经、关节外切除上胫腓关节;Ⅳ型:切除腓深神经、关节外切除上胫腓关节。结果该研究中15例腓骨近端肿瘤手术均获成功,其中采用Ⅰ型、Ⅲ型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良好;Ⅱ型、Ⅳ型术后出现足下垂;Ⅰ型、Ⅱ型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较好;Ⅲ型、Ⅳ型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失稳状态。结论依据DPN-PTFJ分型,可以较好地实施外科手术计划及术后功能评价,为依据区域解剖学施行个体化的腓骨近端侵袭性及恶性骨肿瘤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近端 手术分型 腓骨肿瘤 膝关节稳定性 踝关节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皮瓣修复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商冠宁 孙平 +3 位作者 黄涛 邢浩 王玉名 裴祎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系列肌皮瓣在肢体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肢体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外科手术软组织缺损28例,其中初发7例,补充切除8例,复发13例。所有病例均行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系列肌皮瓣在肢体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肢体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外科手术软组织缺损28例,其中初发7例,补充切除8例,复发13例。所有病例均行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大为26 cm×16 cm。依据不同部位设计修复所需肌皮瓣,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肩部、股二头肌肌皮瓣修复髋部、腓肠肌肌皮瓣修复膝部。结果 28例中24例术后肌皮瓣成活,3例肌皮瓣远端边缘性坏死,1例远侧2/3坏死,经换药或植皮后愈合。平均随访38个月,有4例肿瘤局部复发,均为多次手术后复发患者,2例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植皮,2例复发无法保肢行截肢手术治疗。移植肌皮瓣质地良好,皮肤色泽与受区相似,肌皮瓣血液循环良好,患肢关节恢复正常屈伸。结论肌皮瓣具有稳定的血供,易于切取和存活,修复肢体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手术组织缺损同时改善肢体功能,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的外科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皮瓣 软组织肉瘤 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肌区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后重建肩外展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商冠宁 孙平 +3 位作者 邢浩 郑珂 王玉名 王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2449-2450,共2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肌皮瓣在三角肌区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后重建肩关节外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05年应用带血管神经蒂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三角肌区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12例,全部病例均行广泛切除手... 目的:探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肌皮瓣在三角肌区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后重建肩关节外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05年应用带血管神经蒂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三角肌区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12例,全部病例均行广泛切除手术治疗,切除缘为肿瘤外3cm,软组织缺损面积为(7-10)cm×(14-22)cm,行对血管神经蒂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三角肌。皮瓣切取面积为(7-12)cm×(18-32)cm。手术重建以肩胛下动脉和胸背神经为蒂,将背阔肌倒转移位至肩外侧,按三角肌正常起止点缝合固定。结果:随访时间平均33个月,1例因远处转移死亡,其余均存活,均无复发。移位肌皮瓣全部成活,肌力Ⅳ级8例,Ⅲ级4例;肩主动外展90°7例,80°3例,70°2例。结论: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肌皮瓣不但可以修复三角肌区肿瘤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还可以重建肩外展功能,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三角肌 背阔肌 肌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肌肌皮瓣在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手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商冠宁 孙平 +2 位作者 王玉名 王巍 邱恩铎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肌肌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手术,并依据不同部位...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肌肌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手术,并依据不同部位及缺损范围设计应用腓肠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结果全组12例,手术过程顺利,腓肠肌肌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3~39个月,平均15个月,全组病例无复发,其中1例滑膜肉瘤术后8个月出现肺转移,均无死亡。移植肌皮瓣质地好,皮肤色泽与受区相似,其中4例蒂部外观略显臃肿,其余外形及功能恢复均良好,膝关节屈伸无受限。肌皮瓣供区小腿运动功能无影响,供区瘢痕位置隐蔽,无明显挛缩。结论腓肠肌肌皮瓣血管恒定,术中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肌皮瓣 软组织肉瘤 移植 显微外科 组织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榆升白片预防软组织肉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商冠宁 孙平 +3 位作者 邢浩 郑珂 王玉名 王巍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20期2569-2570,2605,共3页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软组织肉瘤AI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应用AI方案化疗的软组织肉瘤58例,其中,治疗组27例,化疗同时服用地榆升白片,并与单纯化疗(对照组)的31例作对照,观察两组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粒细胞集落刺...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软组织肉瘤AI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应用AI方案化疗的软组织肉瘤58例,其中,治疗组27例,化疗同时服用地榆升白片,并与单纯化疗(对照组)的31例作对照,观察两组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用量及继发感染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化疗后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在化疗第14天、21天的白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发生例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地榆升白片能有效预防软组织肉瘤AI方案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升白片 软组织肉瘤 化学疗法 白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转移瘤治疗中骨盆假体的生物力学数值分析
8
作者 何宜谦 钱程 +2 位作者 邱恩铎 于申 王玉名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为研究骨盆骨肿瘤手术后骨盆假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针对具体病例建立骨盆-假体结构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静力和动力问题计算。静力工况为双腿和单腿站立状态,动力工况为骨盆不同方向、不同高度跌落以及不同固定方式的跌落过程,通过... 为研究骨盆骨肿瘤手术后骨盆假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针对具体病例建立骨盆-假体结构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静力和动力问题计算。静力工况为双腿和单腿站立状态,动力工况为骨盆不同方向、不同高度跌落以及不同固定方式的跌落过程,通过数值模型分析骨盆-假体结构系统不同工况的受力和变形。计算结果显示:在3种站立姿态下,结构最大应力均小于骨骼假体材料的强度极限,患侧的应力更大;骨盆从5 m高处跌落造成的最大应力可能超过骨骼和假体材料的屈服强度;螺钉固定方式对应力分布影响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盆-假体结构 固定方式 生物力学 动力学 站立模拟 跌落模拟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骨肉瘤的毒性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玉名 商冠宁 孙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在骨肉瘤化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含有大剂量甲氨蝶呤的化疗方案治疗骨肉瘤患者35例,甲氨蝶呤化疗剂量8~10 g/m2,共125个疗程。不良反应根据WHO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判断。结果大剂量甲...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在骨肉瘤化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含有大剂量甲氨蝶呤的化疗方案治疗骨肉瘤患者35例,甲氨蝶呤化疗剂量8~10 g/m2,共125个疗程。不良反应根据WHO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判断。结果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口腔和消化道黏膜溃疡及肝、肾功能异常,均为一过性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出现〉Ⅳ级白细胞减少者化疗21个疗程(16.8%);出现〉Ⅱ级恶心、呕吐者化疗109个疗程(87.2%);出现〉Ⅱ级脱发者化疗106个疗程(84.8%);出现〉Ⅱ级黏膜损伤者化疗23个疗程(18.4%);出现〉Ⅱ级肾功能损伤者化疗35个疗程(28.0%);出现〉Ⅱ级肝功能损伤者化疗84个疗程(67.2%)。不良反应均于化疗中、后期出现,全部病例无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在充分补液碱化尿液及应用四氢叶酸钙解毒,并密切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的前提下,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骨肉瘤疗效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药物疗法 骨肉瘤/药物疗法 甲氨蝶呤/副作用 甲氨蝶呤/投药和剂量 甲酰四氢叶酸盐类/治疗应用 抗代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潭 陈卫东 商冠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77-379,共3页
骨巨细胞瘤虽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和潜在恶性。据统计,骨巨细胞瘤患者80%左右表现为良性过程,25%~50%的患者治疗后会复发。少数患者会出现“良性肺转移”,极少数患者则在多次复发或放疗后发生恶变。骨巨细胞瘤的组... 骨巨细胞瘤虽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和潜在恶性。据统计,骨巨细胞瘤患者80%左右表现为良性过程,25%~50%的患者治疗后会复发。少数患者会出现“良性肺转移”,极少数患者则在多次复发或放疗后发生恶变。骨巨细胞瘤的组织起源目前仍不确定,病理及影像分期并不能预测临床结果,因此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存在许多争议,其预后也仍有较多未解决的问题。目前,骨巨细胞瘤仍是骨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论文就其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手术 栓塞 双膦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46 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裴祎 牟帅 +2 位作者 薛峰 滕松龄 王广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9-733,共5页
目的探讨mi R-646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MTT实验检测mi R-646过表达或受到抑制后对U2OS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分析mi R-646过表达或受到抑制后对U2OS细胞迁移的影响。MIRDB预测mi R-646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目的探讨mi R-646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MTT实验检测mi R-646过表达或受到抑制后对U2OS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分析mi R-646过表达或受到抑制后对U2OS细胞迁移的影响。MIRDB预测mi R-646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位点结合后,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及实验检测mi R-646对EGFR的靶向作用,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mi R-646对EGFR通路的作用。结果 MTT结果表明,转染mi R-646后U2OS细胞的增殖受到了显著地抑制,24 h时抑制率为21.76%±1.05%,相反,当mi R-646受到抑制后U2OS细胞的增殖得到了促进,24 h时促进的比率为18.89%±0.81%。Transwell实验发现mi R-646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迁移能力。随后MIRDB预测发现mi R-646与EGFR的3’UTR区域具有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了mi R-646可以直接作用于EGFR。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明mi R-646对U2OS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抑制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mi R-646对EGFR通路的抑制实现的。结论 mi R-646可以通过抑制EGFR通路的活性,进而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46 骨肉瘤 表皮生长因子 迁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盐对Ⅰ型糖尿病大鼠骨矿盐代谢及骨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裴祎 张晓晶 +5 位作者 郑珂 王巍 穆帅 薛峰 滕松龄 付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4-889,共6页
目的评价钒酸盐对Ⅰ型糖尿病大鼠骨代谢及骨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Wistar大鼠被分为3组:正常饲养组(n=15)、高血糖组(n=15)、高血糖钒酸盐治疗组(n=15)。对高血糖组和高血糖钒酸盐治疗组大鼠进行Ⅰ型糖尿病造模,正常饲养组大鼠... 目的评价钒酸盐对Ⅰ型糖尿病大鼠骨代谢及骨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Wistar大鼠被分为3组:正常饲养组(n=15)、高血糖组(n=15)、高血糖钒酸盐治疗组(n=15)。对高血糖组和高血糖钒酸盐治疗组大鼠进行Ⅰ型糖尿病造模,正常饲养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以8 w龄Wistar雄性大鼠按45 mg/kg体重注射佐链尿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高血糖钒酸盐治疗组糖尿病大鼠应用钒酸盐治疗,每只大鼠按0.18 mg/(kg·d)钒计量喂养,每只大鼠通过灌胃治疗,治疗共持续12 w。正常饲养组和高血糖组则以生理盐水灌胃进行对照。连续喂养12 w,期间每周分别对3组大鼠进行体重、血糖监测。喂养结束以后,分别取3组大鼠胫骨、股骨进行Micro-CT检测、免疫组化和组织形态学检测、生物力学检测、骨矿含量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经过12 w治疗,结果显示钒酸盐能够明显改善大鼠的高血糖状态,提高体重指标,而且治疗组平均骨小梁厚度、最大负荷载力、骨盐含量指标均明显高于高血糖组(P<0.05)。但钙盐的含量并没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钒酸盐能够降低高血糖大鼠的血糖值,改善糖尿病大鼠的骨代谢、骨小梁显微结构及骨组织的力学性能,可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盐 Ⅰ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骨生物力学 骨形成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抑制骨肉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裴祎 张晓晶 +7 位作者 邢浩 郑珂 商冠宁 王玉名 王巍 邱恩铎 薛峰 王广斌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7期748-751,共4页
目的检测熊果酸对骨肉瘤细胞生长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熊果酸分别作用于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细胞,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che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转移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熊果酸对... 目的检测熊果酸对骨肉瘤细胞生长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熊果酸分别作用于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细胞,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che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转移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熊果酸对相关蛋白的作用。结果 10、20、30μg/mL熊果酸处理U2OS细胞24 h后,对其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9.51%±0.75%、48.91%±3.64%、56.49%±1.54%。熊果酸通过抑制cyclin d1蛋白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通过调节bcl-2和bax蛋白促进U2OS细胞的凋亡。Transwell实验发现,熊果酸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U2OS细胞的迁移,其抑制作用是通过其对MMP2蛋白的抑制实现的。结论熊果酸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系U2OS细胞的增殖与转移,可以作为临床骨肉瘤治疗的潜在化疗药物进行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U2OS 骨肉瘤 增殖 凋亡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骨肉瘤中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商冠宁 吕刚 马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2251-2253,共3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骨肉瘤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探索建立数学模型预测骨肉瘤远处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N在骨肉瘤及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单因素分析OPN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骨肉瘤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探索建立数学模型预测骨肉瘤远处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N在骨肉瘤及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单因素分析OPN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分析骨肉瘤远处转移相关因素,建立数学预测模型。结果:OPN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76.7%,在骨软骨瘤中为22.2%,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OPN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结果提示,OPN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型无关,与临床分期和肺转移显著相关。随着临床分期程度的增高,肺转移的发生,OPN表达呈增高趋势,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体积、ALP水平、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OPN与骨肉瘤肺转移有相关性。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2项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因素:临床分期和新辅助化疗,由此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OPN可能是判断骨肉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OPN作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恶性肿瘤的转移。OPN可成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用于监测肿瘤复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OPN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制型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邢浩 王玉名 +2 位作者 孙平 郑珂 商冠宁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10期1184-1185,1268,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定制型全膝关节假体置换保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广泛切除、定制型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手术15例。15例患者中除5例皮质旁骨肉瘤外,其余10例经典... 目的:探讨利用定制型全膝关节假体置换保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广泛切除、定制型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手术15例。15例患者中除5例皮质旁骨肉瘤外,其余10例经典型骨肉瘤患者术前行1~2个疗程、术后4~6个疗程的规范化疗。总结其外科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末次随访中,患者En-neking评分为13~26分,中位值为21.5分,总优良率为78.5%(11/14)。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肉瘤切除后骨缺损采用定制型全膝关节假体重建是有效的保肢方法。新辅助化疗和良好的外科边界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手术切除 新辅助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咏梅 贾颖 佟岩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第24期2957-2958,共2页
关键词 骨肉瘤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2抑制骨肉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裴祎 张晓晶 +3 位作者 郑珂 王巍 邱恩铎 李盛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讨miR-212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机制。方法 MIRDB预测miR-212与锌指蛋白133(ZNF133)的结合位点后,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12对ZNF133的靶向作用。通过MTT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212过表达或受到抑制后对M... 目的探讨miR-212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机制。方法 MIRDB预测miR-212与锌指蛋白133(ZNF133)的结合位点后,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12对ZNF133的靶向作用。通过MTT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212过表达或受到抑制后对MG6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miR-212对ZNF133及CDK4/6和MMP2的作用。结果MIRDB预测发现miR-212与ZNF133的3’UTR区域具有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了miR-212可以直接作用于ZNF133。MTT实验表明转染miR-212后显著抑制MG63细胞增殖;miR-212受到抑制后促进MG63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发现miR-212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系MG63迁移。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明miR-212对MG63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抑制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miR-212对ZNF133及CDK4/6和MMP2的抑制实现的。结论 miR-212可以通过抑制ZNF133及相关蛋白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2 骨肉瘤 锌指蛋白133 迁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苷与顺铂联用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裴祎 张晓晶 +3 位作者 郑珂 王巍 邱恩铎 李盛龙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观察柚皮苷与顺铂联用对MG6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效果。方法将传代的MG63细胞分为顺铂处理组(顺铂组)、柚皮苷处理组(柚皮苷组)和两种药物联合处理组(联合组),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用MTT方法检测MG63细胞光密度值(OD 49... 目的观察柚皮苷与顺铂联用对MG6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效果。方法将传代的MG63细胞分为顺铂处理组(顺铂组)、柚皮苷处理组(柚皮苷组)和两种药物联合处理组(联合组),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用MTT方法检测MG63细胞光密度值(OD 490),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在药物作用24 h后观察细胞迁移情况。随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药物对cyclin d1蛋白和MMP2蛋白表达情况的调节作用。结果对细胞处理24 h后,20μg/m L柚皮苷组、5μg/m L顺铂及二者联合处理对MG6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52%±2.31%、26.89%±0.19%、42.51%±2.53%,联合组抑制率高于各单药组(P<0.01)。顺铂与柚皮苷均可以抑制MG63细胞的迁移,二者联合作用后对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蛋白检测显示,顺铂和柚皮苷作用MG63细胞24 h后,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yclin d1和MMP2的表达,联合作用后抑制作用增强。结论柚皮苷与顺铂联合使用对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有协同效果,可以降低顺铂的使用浓度,进而减少治疗时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顺铂 MG63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在骨肿瘤精准化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原 潘沨 +5 位作者 张骏 邱恩铎 夏铁男 唐本森 邱冰 商冠宁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骨肿瘤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3月辽宁省肿瘤医院14例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13~57岁、平均32岁。肿瘤部位股骨远端4例、胫骨近端3例、肩胛骨3例、骨盆2...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骨肿瘤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3月辽宁省肿瘤医院14例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13~57岁、平均32岁。肿瘤部位股骨远端4例、胫骨近端3例、肩胛骨3例、骨盆2例、肱骨近端1例、锁骨近端1例。恶性肿瘤11例,其中骨肉瘤6例、软骨肉瘤2例、横纹肌肉瘤1例、转移癌2例;良性肿瘤3例,其中骨巨细胞瘤1例、骨母细胞瘤1例、嗜酸细胞肉芽肿1例。所有患者术前采用640层螺旋CT扫描仪行肿瘤部位增强三维重建,收集患者CT原始DICOM数据,将其导入到三维医学影像工作站进行分割、重建、材质设定,通过"星图"混合现实影像系统获得全息影像数据。术前应用全息影像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按照术前规划完成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肿瘤安全外科边界,假体置换患者对比术前、术后双下肢肢体长度差,末次随访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93评分标准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中14例患者在混合现实技术引导下准确定位,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133 min。术中出血量50~1100 mL,平均364 mL。术后均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6例行膝关节肿瘤型假体置换患者术前测量双下肢长度差1.3~6.5(3.70±1.87)mm,术后测量双下肢肢体差为1.7~4.9(2.95±1.24)mm,术前、术后双下肢肢体长度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2,P>0.05)。术后第3天复查MR检查或CT扫描评价外科手术边界,肿瘤完整切除,内固定物位置良好。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0个月,平均16个月。至末次随访MSTS评分为17~28分,平均23.9分;患肢功能优7例,良2例,可5例。随访期间14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通过混合现实技术提供的立体直观、全方位病变部位的解剖细节,可以辅助骨肿瘤患者术前手术规划,提高术中肿瘤切除精确性、安全性及组织重建的有效性,实现了骨肿瘤手术规划的可视化、个体化,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混合现实技术 精准手术 应用
原文传递
38例手术治疗腹膜后脂肪肉瘤病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平 邢浩 +1 位作者 郑珂 商冠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21-1422,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38例手术治疗的腹膜后脂肪肉瘤病例,探讨治疗复发性脂肪肉瘤的方法。方法:分析1987年6月至2010年6月辽宁省肿瘤医院共38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脂肪肉瘤病历资料。结果:行2次以上手术23例(60.5%),3次以上手术11例(28.9%)... 目的:通过分析38例手术治疗的腹膜后脂肪肉瘤病例,探讨治疗复发性脂肪肉瘤的方法。方法:分析1987年6月至2010年6月辽宁省肿瘤医院共38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脂肪肉瘤病历资料。结果:行2次以上手术23例(60.5%),3次以上手术11例(28.9%),联合脏器切除14例(36.8%),5年生存率47.4%,10年生存率28.9%。结论:腹膜后脂肪肉瘤有术后易于复发的特点,对于复发病例争取再次手术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办法,扩大切除(包括联合脏器切除)是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腹膜后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