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测量矢状位及轴位参数在退变性腰椎不稳中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译丹 李乐义 潘诗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MRI测量腰椎矢状位及轴位参数在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7月我院退变性腰椎不稳170例和170例健康志愿者的MRI资料,两组间性别、年龄、病变节段相匹配。于T2WI矢状位MRI图像... 目的:探讨MRI测量腰椎矢状位及轴位参数在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7月我院退变性腰椎不稳170例和170例健康志愿者的MRI资料,两组间性别、年龄、病变节段相匹配。于T2WI矢状位MRI图像评估腰骶角大小,于T2WI轴位MRI图像评估黄韧带厚度值、小关节积液宽度、腰椎间盘退变分级和小关节退变分级,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腰椎不稳组患者腰骶角、小关节积液宽度分别为((47.92±11.11)°,1.51(0.95,1.93)m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间腰椎间盘退变分级(Z=-4.749)及小关节退变分级(Z=-11.40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腰椎不稳组患者黄韧带值为(2.20±1.01)mm,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不稳与腰骶角大小、小关节积液量宽度和腰椎间盘退变分级成正相关(r=0.180,P=0.011;r=0.317,P<0.01;r=0.258,P<0.01),与小关节退变分级成负相关(r=-0.619,P<0.01)。结论:退变性腰椎不稳与多种MRI参数具有相关性,与小关节积液量宽度成中等相关性,与腰骶角大小及腰椎间盘退变分级成弱相关性,与小关节退变分级成强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弹簧韧带损伤MR诊断及足弓受损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萍 马湘乔 +4 位作者 关文斌 张珅夏 陈灿 梁译丹 潘诗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846-850,共5页
目的:通过应用MR观察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弹簧韧带,分析其在MRI上的显示情况,并分析弹簧韧带损伤后对足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正常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年龄25~46岁,月跑量7~30 km;60例业余马拉松运动员为观察组,年龄27~48岁,月跑量为80~... 目的:通过应用MR观察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弹簧韧带,分析其在MRI上的显示情况,并分析弹簧韧带损伤后对足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正常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年龄25~46岁,月跑量7~30 km;60例业余马拉松运动员为观察组,年龄27~48岁,月跑量为80~400 km.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一般资料以及弹簧韧带的MR影像表现,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业余马拉松运动员月跑量、胫骨后肌腱、胫骨前肌腱、腓骨过劳、踝关节牵拉试验对其足弓的影响.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上内跟舟韧带的影像学分析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内下斜行跟舟韧带的影像学分析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跑量为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足弓受损的影响因子,且月跑量越大足弓受损程度越严重.结论:弹簧韧带损伤是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常见的韧带损伤,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足弓损伤可能与大量的跑动训练造成踝关节反复受伤,胫骨后肌、胫骨前肌、腓骨长短肌过度疲劳,弹簧韧带复合体过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 创伤和损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血管异常与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谢欣 孙强 李志贤 《安徽医学》 201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血管异常与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择110例于2011年8月至2015年11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住院的老年(65岁以上)BPPV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76例无眩晕病史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血管异常与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择110例于2011年8月至2015年11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住院的老年(65岁以上)BPPV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76例无眩晕病史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同时将观察组患者按血管检测结果分为椎动脉异常组、椎基底动脉正常组以及基底动脉异常组。采用MRA检查等方法对所有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弯曲以及椎动脉优势等血管异常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判断患者的眩晕级别。采用Spearman分析椎动脉异常情况与眩晕级别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迂曲、椎动脉优势,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弯曲≥2级以及其他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椎基底动脉正常者占3.30%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椎动脉异常组、基底动脉异常组、椎基底动脉正常组患者的眩晕级别、治疗缓解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观察组患者椎动脉异常情况(椎动脉优势,单侧或双侧椎动脉迂曲,椎动脉狭窄或闭塞)均与眩晕级别呈正相关关系(r=0.537,r=0.608,r=0.618,P均<0.001)。结论老年BPPV患者发生椎基底动脉异常的概率较高,椎动脉优势、迂曲,且可能合并后循环血液供应障碍使患者眩晕级别发生变化,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基底动脉 椎动脉 血管异常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CT对肺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凯 李乐义 +2 位作者 孙强 马佳宁 李维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对肺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0例肺腺癌患者HRCT影像学资料,根据HRCT结果将患者分为浸润前组(n=18)、微浸润腺癌组(n=22)及浸润性腺癌组(n=20);浸润前组又分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n=10)和原位腺癌(AIS,...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对肺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0例肺腺癌患者HRCT影像学资料,根据HRCT结果将患者分为浸润前组(n=18)、微浸润腺癌组(n=22)及浸润性腺癌组(n=20);浸润前组又分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n=10)和原位腺癌(AIS,n=8)亚组;比较3组患者HRCT下不同部位肺腺癌病灶的患者比例;比较HRCT下浸润前组患者AAH、AIS病灶的最大直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HRCT下肺腺癌病灶多发部位在浸润前组患者依次为右肺上叶、左肺上叶,MIA组患者依次为右肺上叶、右肺下叶及左肺上叶,IAC组患者依次为病变多发于右肺上叶、右肺下叶及左肺上叶,3组患者不同部位肺腺癌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前组中的AAH患者病灶最大直径低于AIS患者(t=7.613,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AAH、AIS的鉴别最佳界限值为-687 HU,敏感度为91.50%,特异性为94.82%。结论:HRCT检测对肺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高分辨CT 病理学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磁共振成像临床效果评价评分模型的方法研究
5
作者 郑佳 李琦 +9 位作者 孟燕 于夫尧 高月 李乐义 梁译丹 陈志安 富西湖 赵古月 潘诗农 郑黎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临床应用广泛,但国内没有相应的临床效果评价标准,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临床效果评价标准,从而促进MR产业健康发展。材料与方法临床收集165张MR图像,评价每张图... 目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临床应用广泛,但国内没有相应的临床效果评价标准,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临床效果评价标准,从而促进MR产业健康发展。材料与方法临床收集165张MR图像,评价每张图像中影响腰椎患者T2抑脂序列MRI质量的10个指标及MRI质量,通过Logistic回归科学建模,并采用H-L卡方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检验模型的标定能力和区分能力。结果模型显示当总分低于3分时,MRI质量好的最高概率为0.02,认为MRI质量较差,不能应用于临床诊断,建议患者需重新拍摄MR图像;当总分在5~6分时,对应概率为0.22~0.52,认为MRI质量一般,勉强应用于临床诊断;当总分在8~9时,对应概率为0.94~0.98,认为MRI质量非常好,可很好地应用于临床诊断。H-L χ~2值为1.457(P=0.962),AUC为0.878(95%CI:0.814~0.941)。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的MRI临床效果评价模型,具有很好的标定能力和区分能力,可很好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评价模型 磁共振成像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CT血管造影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凯 孙强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析冠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冠脉CTA诊断,以CAG诊断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 目的探析冠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冠脉CTA诊断,以CAG诊断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阳性,并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CTA诊断的特异度为90.00%(36/40),敏感度为98.13%(157/160),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诊断中,冠脉CTA与CAG的相关性非常强,能够对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予以准确判断,同时可定量、定性分析斑块情况,可作为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诊断与治疗随访的首选方法在临床中推广与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 血管狭窄 CT血管造影(CTA)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髓病变磁共振成像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金明花 马佳宁 +2 位作者 胡冰 李乐义 吴畏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OA)软骨下骨髓病变(BMLs)的磁共振成像评分与其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KOA病人52例作为研究对象,BMLs采用整体器官磁共振成像(WORMS)评分进行评价,临床表现采用西安...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OA)软骨下骨髓病变(BMLs)的磁共振成像评分与其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KOA病人52例作为研究对象,BMLs采用整体器官磁共振成像(WORMS)评分进行评价,临床表现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进行评分评价,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WORMS评分、WOMAC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因素对于WORMS评分的影响。结果52例病人中,WORMS评分0分病人有6例,1分病人有17例,2分病人有21例,3分病人有8例。依据WORMS评分对病人进行分组,0分组至3分组WOMAC总评分分别为(47.82±3.66)分、(65.78±6.44)分、(102.43±10.54)分、(111.07±15.64)分,各组间WOMA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86,P<0.001)。BMLs的WORMS评分与临床表现的WOMAC总评分及各分项评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其中与疼痛项目评分相关性最为显著(rs=0.947,P<0.001),且疼痛项目评分及身体功能评分是影响WORMS评分的两个因素(P<0.05)。结论软骨下BMLs程度与KOA病人临床表现呈正相关,磁共振成像检查在BMLs的评估和分级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软骨下骨髓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b值下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在老年肺部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佳宁 杨萍 李乐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b值下弥散加权成像(DWI)与表观弥散系数(ADC)用于老年肺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肺部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技术... 目的分析不同b值下弥散加权成像(DWI)与表观弥散系数(ADC)用于老年肺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肺部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技术弥散加权成像,分析不同病变性质肿瘤的弥散加权成像表现,对比不同良恶性肿瘤在不同b值下弥散加权成像信号强度分布情况及其对应的ADC值,经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不同b值下ADC值对应曲线面积。结果100例老年肺部肿瘤患者中,检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例数分别为51例、49例。不同b值恶性肿瘤低信号占比均低于良性肿瘤,高信号占比均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恶性肿瘤ADC值均低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值的升高,全部肺部肿瘤患者ADC值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ADC值ROC曲线下对应面积分别为0.884、0.834、0.754,AUC>0.5可作为鉴别诊断肺部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指标,且以b值为500s/mm2时所得到的ADC指曲线下面积最大,在ADC值取1.470时,可获得最高诊断效能。结论b值为500s/mm2下的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信号强度与表观弥散系数用于老年肺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有着较高价值,患者整体表观弥散系数值随b值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老年患者 弥散加权成像 不同b值 表观弥散系数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凯 孙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6期46-47,共2页
目的分析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诊断,实验组采用头颈部动脉CTA检查诊断,比较... 目的分析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诊断,实验组采用头颈部动脉CTA检查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7.5%(39/40),对照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82.5%(33/40),实验组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血管疾病采用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有利于临床选择后续治疗方案和准确评估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血管疾病 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术前诊断和T分期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明花 李乐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3期127-129,134,共4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成像(MRI)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均进行3.0T磁共振成像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3.0T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胃癌术前T分期结果...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成像(MRI)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均进行3.0T磁共振成像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3.0T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胃癌术前T分期结果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30例患者MRI平扫时病灶区胃壁呈不均匀增厚,厚度约为7.22~30.62mm,病灶区正常胃黏膜形态消失或被破坏;动态增强扫描有23例患者呈不规则强化,7例患者呈分层强化;MRI对术前T分期诊断总符合率为83.3 3%,T2分期的符合率为88.89%,T3分期的符合率为72.73%,T4分期的符合率为90.00%。结论 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成像速度迅速,可以有效显示胃壁分层及病灶侵犯的深度,对T2、T3期进展期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胃癌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明花 胡冰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4期37-39,共3页
目的比较CT与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CT与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检查误诊率、漏诊率、准确率、特... 目的比较CT与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CT与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检查误诊率、漏诊率、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疾病类型诊断检出率及发作时间。结果 80例疑似患者中,经临床诊断确诊75例,MRI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CT诊断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漏诊率低于CT诊断(P<0.05)。MRI检测在<24 h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24~72 h和>72 h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I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均较高,但MRI在发病早期诊断中检出率更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诊断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误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营养状况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瞿蓓蓓 马佳宁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241-1242,共2页
目的探讨膳食营养状况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体检的100例婴幼儿临床资料,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价婴幼儿智力发育与运动发育情况,分析膳食营养状况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结果智力发... 目的探讨膳食营养状况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体检的100例婴幼儿临床资料,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价婴幼儿智力发育与运动发育情况,分析膳食营养状况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结果智力发育一般组MDI评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与能量的摄入量低于发育中等组、发育优秀组(P<0.05);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能量的摄入量呈正相关(P均=0.000);运动发育一般组PDI评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与能量的摄入量低于发育中等组、发育优秀组(P<0.05);婴幼儿运动发育水平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能量的摄入量呈正相关(P均=0.000)。结论膳食营养状况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相关,应重视婴幼儿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能量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膳食营养状况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MP9和MPO及sCD40L识别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井娜 吕滨 +7 位作者 康金锁 张春玲 鲁锦国 张丽 陈雄彪 侯志辉 陈曦 丛祥凤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89-892,共4页
目的 探讨MMP9、MPO及sCD40L在识别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门诊胸痛患者118例,根据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将CT值<130 Hu的患者入选为非钙化斑块组(71例),CT值≥130 Hu的患者入选为钙... 目的 探讨MMP9、MPO及sCD40L在识别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门诊胸痛患者118例,根据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将CT值<130 Hu的患者入选为非钙化斑块组(71例),CT值≥130 Hu的患者入选为钙化斑块组(47例).选取9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MMP9、MPO及sCD40L水平,并比较其在各组中水平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标志物诊断非钙化斑块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非钙化斑块组血清MMP9、MPO、sCD40L水平分别为(762.25±368.71)、[844.10(582.00~ 1220.70)]、(9.37±3.15) μg/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42.70±178.53)、[426.35(283.20~592.00)]、(6.55±2.96) μg/L及钙化斑块组的(483.12±219.09)、[469.00(302.45~723.55)]、(7.24±2.86)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分别为F =42.47,H=50.28,F=17.94,P均<0.01).MMP9、MPO及sCD40L识别非钙化斑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0.792、0.751,当识别非钙化斑块的临界值分别为510.13、537.82、7.05 μg/L时,其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0%、80%和80%,特异度分别为80%、67%和55%.结论 血清MMP9、MPO和sCD40L水平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过氧化物酶 CD40配体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磊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13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5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MRI与CT检查,以颅脑灌注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相关数据结果。结果:检查后,...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5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MRI与CT检查,以颅脑灌注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相关数据结果。结果:检查后,以颅脑灌注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MRI阳性例数高于CT例数(P<0.05);检查后,MRI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均高于CT诊断(P<0.05),特异度对比无差异(P>0.05);检查后,MRI定位诊断结果中基底节区、脑旁室、颞叶的检出率比CT高(P<0.05),而丘脑和额叶检出率与CT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实施MRI检查更具有诊断价值,可提高灵敏度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设备与螺旋CT设备在诊断老年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磊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16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与螺旋CT在脑血管疾病中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均分别给予核磁共振与螺旋CT诊断,以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诊断的检出率及灵敏...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与螺旋CT在脑血管疾病中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均分别给予核磁共振与螺旋CT诊断,以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诊断的检出率及灵敏性、特异性、准确度。结果:螺旋CT漏诊率与误诊率较核磁共振明显降低,且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核磁共振诊断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老年脑血管疾病诊断方面,核磁共振与螺旋CT均可达到较好的诊断效果,其中螺旋CT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更高,临床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螺旋CT 脑血管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CT仿真内窥镜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初探
16
作者 李志贤 李乐义 高淑贤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8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CT 仿真内窥镜 三维重建成像技术 小肠 呼吸运动 技术参数 胃肠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