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性回归的达州市耕地撂荒因素分析与探究
1
作者 郑志成 任厚洪 +2 位作者 周继芬 刘睿之 黎进 《乡村科技》 2024年第21期135-139,共5页
基于达州市248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旱地、水田及水浇地撂荒的驱动机制。回归结果表明,旱地撂荒主要受非农收入增加和地形条件的影响,水田撂荒与集镇距离和灌溉设施完善度密切相关,而水浇地撂荒则表现出对灌... 基于达州市248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旱地、水田及水浇地撂荒的驱动机制。回归结果表明,旱地撂荒主要受非农收入增加和地形条件的影响,水田撂荒与集镇距离和灌溉设施完善度密切相关,而水浇地撂荒则表现出对灌溉距离和排水能力的敏感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旱地、水田、水浇地等系统治理建议,以期为减少耕地撂荒、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撂荒 驱动机制 空间异质性 劳务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州市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问题探析
2
作者 肖启荣 《四川建筑》 2023年第2期17-20,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交互影响是内在和天然的,体现为目标相同、任务相同和过程相同。在现代化实践中要联结二者耦合点、扩大交集面,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达州市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要坚持公共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交互影响是内在和天然的,体现为目标相同、任务相同和过程相同。在现代化实践中要联结二者耦合点、扩大交集面,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达州市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要坚持公共服务供给联动、现代产业发展联动、城乡长远规划联动和生态文明建设联动,善于面对不同程度存在的基层权力监督、产业体系、基础项目建设、民生保障、传统村落城镇化改造等方面的问题,在优化制度环境、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基础配套建设、巩固脱贫成果上下大力、使长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达州市 统筹推进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的九寨沟地震滑坡危险性对比研究
3
作者 郑志成 郭红梅 +1 位作者 赵真 张莹 《黑龙江科学》 2025年第2期7-15,共9页
以九寨沟地震极震区为研究区,基于4834处地震滑坡数据,选择坡度、坡向、起伏度、高程、发震断层距、震中距、地层岩性、河流距和道路距9个因子作为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因子,采用确定性系数-逻辑回归模型(CF-LR)、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I-... 以九寨沟地震极震区为研究区,基于4834处地震滑坡数据,选择坡度、坡向、起伏度、高程、发震断层距、震中距、地层岩性、河流距和道路距9个因子作为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因子,采用确定性系数-逻辑回归模型(CF-LR)、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I-LR)、确定性系数-随机森林模型(CF-RF)和信息量-随机森林模型(I-RF)4种耦合模型开展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利用频率比和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对4种耦合模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耦合模型的地震滑坡危险性等级频率比值随着滑坡危险性等级的提高而明显增大,极高危险性和高危险区频率比占总频率比均超过85%,CF-LR模型、I-LR模型、CF-RF模型和I-RF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77、0.879、0.903和0.905,表明4种组合模型均能准确地评价九寨沟地震滑坡危险性。将CF模型或I模型分别与LR模型及RF模型耦合,RF耦合模型比LR耦合模型精度提高了2.6%,表明RF模型在解决非线性关系的问题上更具优势,这一成果可为该地区灾害风险评价和防灾减灾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危险性 逻辑回归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耦合模型 九寨沟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绿色施工承包商选择
4
作者 姚灿 《四川建材》 2024年第5期15-18,共4页
为了避免从专家库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具有的绿色施工经验水平不同,同时提高中标承包商的绿色施工能力,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施工承包商评价模型。首先结合传统施工项目评标指标和绿色施工评价指标建立承包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区... 为了避免从专家库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具有的绿色施工经验水平不同,同时提高中标承包商的绿色施工能力,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施工承包商评价模型。首先结合传统施工项目评标指标和绿色施工评价指标建立承包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区间直觉模糊集,通过相关系数、模糊熵理论分别计算专家权重和指标权重,再基于TOPSIS法选择最优绿色施工承包商;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施工 承包商选择 区间直觉模糊集 专家权重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壳基碳酸钙粉体的制备及其工艺研究
5
作者 任厚洪 徐竞帆 +5 位作者 艾娜 吕阳郭兴 邓桢箫 黄顺宇 张云飞 杨玉君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1581-1584,共4页
以鸡蛋壳为钙源、碳酸氢钠为沉淀剂,采用中和沉淀法成功制备了碳酸钙粉体,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温度、碳酸氢钠浓度、搅拌转速对碳酸钙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00℃、碳酸氢钠浓度为0.065 mg·L^(-1)、搅拌转速为500... 以鸡蛋壳为钙源、碳酸氢钠为沉淀剂,采用中和沉淀法成功制备了碳酸钙粉体,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温度、碳酸氢钠浓度、搅拌转速对碳酸钙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00℃、碳酸氢钠浓度为0.065 mg·L^(-1)、搅拌转速为500 r·min^(-1),滴定时间为1 h的最佳制备条件下,碳酸钙粉体的产率可达到最高,为55.56%。碳酸钙的白度测试表明,所制得的碳酸钙粉体白度为93%,表明鸡蛋壳中有色杂质较少,其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高纯度碳酸钙合成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壳 碳酸钙粉体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