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与癌因性疲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巧红 廉莉 吴瑞丽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与癌因性疲乏(CRF)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运城市中心医院乳腺科收治的206例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INV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与癌因性疲乏(CRF)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运城市中心医院乳腺科收治的206例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INV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CINV组92例及非CINV组11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维疲劳量表(MFI-20)评估患者CRF情况,并分析其与CINV的关系。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INV的危险因素。结果206例患者中,92例(44.66%)发生CINV。其中,52例(56.52%)为急性CINV,40例(43.48%)为延迟性CINV;34例(36.96%)为轻度CINV,35例(38.04%)为中度CINV,23例(25.00%)为重度CINV。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部疾病史(OR=2.438,95%CI 1.106~5.372)、晕车史(OR=3.051,95%CI 1.460~6.376)、含顺铂化疗方案(OR=3.678,95%CI 1.519~8.911)、焦虑(OR=2.542,95%CI 1.174~5.508)、抑郁(OR=2.333,95%CI 1.098~4.959)及CRF(OR=2.769,95%CI 1.232~6.221)均为CINV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不同CINV程度患者的CRF程度、MFI-20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胃部疾病史、有晕车史、含顺铂化疗方案、焦虑、抑郁及CRF均为CINV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CRF程度与CINV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妇科恶性肿瘤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患者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6
2
作者 尚新芳 薛蓉 任丽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受治疗并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300例,分析其病历及临床资料,对可能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受治疗并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300例,分析其病历及临床资料,对可能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ICC留置时间、单次置管穿刺次数、导管移动、合并糖尿病、白细胞计数以及置管部位与导管相关性感染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CC留置时间≥60 d、导管移动以及合并糖尿病为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白细胞计数升高和置管部位则为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以及合并糖尿病,临床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对症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其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干预在95例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7
3
作者 吕晓菲 申雯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1003-1005,共3页
目前,针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措施较多,其中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操作技术较成熟,且疗效显著,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但受疾病自身及对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缺乏正确认知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 目前,针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措施较多,其中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操作技术较成熟,且疗效显著,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但受疾病自身及对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缺乏正确认知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疾病良好转归[2].因此,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极为必要.整体护理干预为临床重要护理模式,其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相较于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内容更全面,且更具针对性与科学性,对患者心理、精神、环境等病理生理需求给予充足重视.本研究选取我院189例,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临床治疗 原发性肝癌 晚期患者 护理干预 肝癌患者 操作技术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联合局部热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兰改枝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6期2772-2774,共3页
在我国,宫颈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局部晚期宫颈癌由于局部病灶较大、手术难度高,至今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 随着近些年放疗及新辅助化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逐渐偏向于选择术前化疗、放疗及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 在我国,宫颈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局部晚期宫颈癌由于局部病灶较大、手术难度高,至今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 随着近些年放疗及新辅助化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逐渐偏向于选择术前化疗、放疗及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手术效果及预后[1]. 其中,同步放化疗比单纯放疗或化疗的临床效果更好,但有研究表明该治疗方案仍未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且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治疗难度增大,处理起来更加困难,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2].热疗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其通过物理加热原理将肿瘤局部组织内的温度提高,利用肿瘤局部产生的热效应而选择性灭杀或杀伤癌细胞,且不易对正常组织造成影响[3]. 本研究采用同步放化疗联合局部热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局部热疗 局部晚期宫颈癌 局部病灶 新辅助化疗 术前化疗 加热原理 单纯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治疗放化疗后复发转移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兰改枝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2期1995-1997,共3页
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我国每年有新发病例13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1]。由于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患者生存期较长,多数患者经过多次放化疗治疗后出现原发部位和/或其他部位复发... 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我国每年有新发病例13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1]。由于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患者生存期较长,多数患者经过多次放化疗治疗后出现原发部位和/或其他部位复发转移,或者多部位转移。这类患者机体耐受性明显下降,再次放化疗治疗效果差,并且容易出现放化疗严重毒副作用。很多调查报告显示多项靶向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效果大多不明确。在国内,对于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的研究一直在努力着,而第一个自主研发成果便是阿帕替尼。不仅选择性较高,而且服用方法便捷,为口服给药。被首次批准于医疗线上治疗晚期胃癌时间为2004年10月,经食品药品监督局核审通过,多用于三线或三线以上治疗[2,3]。为此本项统计实验以阿帕替尼治疗放化疗后复发转移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其对放化疗后复发转移宫颈癌的作用,了解其在临床使用中稳定性、安全性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放化疗治疗 晚期胃癌 妇科恶性肿瘤 原发部位 抗血管生成 宫颈癌 口服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期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出院护理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申雯 王娟 王锦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6期1008-1009,共2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以后,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1-3]。尤其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因其性质可靠,操作难度低,相关并发症少,患者自身体感好依从性高,并发症少[1-5]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化疗患者往往在住...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以后,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1-3]。尤其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因其性质可靠,操作难度低,相关并发症少,患者自身体感好依从性高,并发症少[1-5]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化疗患者往往在住院治疗结束仍需进一步治疗,故需要长期处于PICC带管状态,相关研究显示:患者PICC带管出院状态出现各种并发症机会显著增加[2-5],我院护理部门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一系列针对护理改良措施,先汇报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化疗患者 化疗期 相关并发症 带管出院 住院治疗 针对护理 改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0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对经病理诊断的NSCLC 50例进行三维适形放疗,采用3~5个适形野,分次量2Gy,每周5次,肿瘤剂量60~70Gy,7周左右完成.结束后3个月进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长期随访观察远期疗...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对经病理诊断的NSCLC 50例进行三维适形放疗,采用3~5个适形野,分次量2Gy,每周5次,肿瘤剂量60~70Gy,7周左右完成.结束后3个月进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长期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 本组总有效率为70%,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0.2%、18.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NSCLC的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放疗、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食管癌临床比较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海峰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8期140-141,共2页
目的:对热放疗、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选取食管癌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热放疗组、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各30例。对放疗组中食管癌患者采取单纯放疗,对放化疗组中患者采取放疗及化疗治疗,对热... 目的:对热放疗、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选取食管癌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热放疗组、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各30例。对放疗组中食管癌患者采取单纯放疗,对放化疗组中患者采取放疗及化疗治疗,对热放疗组中患者采取放疗后进行热疗治疗。对三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放疗组总有效率为56.67%,放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6.68%,热放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即相对于放疗组以及热疗组,放化疗组中的食管癌患者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但是其不良反应更为严重(P<0.05)。结论:在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热放疗、放化疗以及单纯放疗治疗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相对于放疗以及热疗,放化疗治疗的近期疗效更佳,但其不良反应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热放疗 放化疗 单纯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放疗、新辅助化疗及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临床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尚新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21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单纯放疗、新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近期效果及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就诊于我院妇产科的87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的A组、新辅助化疗的B组及同步放化疗的C组,每组... 目的分析单纯放疗、新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近期效果及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就诊于我院妇产科的87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的A组、新辅助化疗的B组及同步放化疗的C组,每组病例数各29例。借助统计学手段,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近期效果。结果与A组相比,B、C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两组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的淋巴转移及复发情况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两组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新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均能达到良好的近期疗效,且患者的复发率及淋巴转移率较低,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放疗 新辅助化疗 同步放化疗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0
作者 马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71-73,共3页
患食管癌者接受化疗后再使用调强放疗治疗,其安全性、疗效方面有哪些改变。方法 对比分析分组(随机数字法)分析(对照组vs观察组,各40例)的80例患食管癌病变(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患者经治疗后(化疗、化疗+调强放疗)的疗效等指... 患食管癌者接受化疗后再使用调强放疗治疗,其安全性、疗效方面有哪些改变。方法 对比分析分组(随机数字法)分析(对照组vs观察组,各40例)的80例患食管癌病变(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患者经治疗后(化疗、化疗+调强放疗)的疗效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80.00%高于对照组50.00%,部分缓解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CYFRA21-1、SCC、CE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HIF-1α、MMP-9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比对照组10.00%(P>0.05)。结论 临床治疗食管癌病变可在化疗基础上再给予调强放疗治疗,能更好的下调机体肿瘤转移侵袭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指标,减缓新生血管生长速度,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化疗 食管癌 肿瘤标志物 血管新生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11
作者 王海峰 王伟 +1 位作者 梁朝晖 马韬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5期596-600,共5页
目的探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5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78例)和... 目的探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5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78例)和对照组(同步放化疗,7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9.49%(62/78)和96.15%(75/78),高于对照组的60.26%(47/78)和82.05%(64/78)(χ^(2)=6.851,7.988,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PD-1、PD-L1水平[分别为(201.81±16.12)ng·L^(-1)、(264.32±25.10)ng·L^(-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2.23±19.58)ng·L^(-1)、(301.28±27.42)ng·L^(-1)](t=10.593、8.781,均P<0.05);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5.90%(67/7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9%(56/78)(χ^(2)=4.650,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放射性食管炎、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但多为1~2级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可耐受,经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治疗进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降低血清PD-1、PD-L1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相较于常规同步放化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卡瑞利珠单抗 同步放化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
12
作者 吴立丽 李瑞超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 观察替雷利珠单抗对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纳入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 目的 观察替雷利珠单抗对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纳入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含铂单药同步化疗,对照组采取单纯三维后装腔内放疗,联合治疗组在三维后装腔内放疗基础上加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及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疾病控制率[91.67%(55/60)]高于对照组[78.33%(4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肿瘤体积为(21.65±7.23) cm^(3),SCC水平为(2.58±0.42)μg·L^(-1),CEA水平为(1.85±0.52)μg·m L^(-1),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47.23±5.23) cm^(3),(4.29±0.76)μg·L^(-1),(2.55±0.62)μg·m 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CD4^(+)指标为(29.54±3.85)%,高于对照组(27.65±4.23)%,CD8^(+)指标为(28.11±3.33)%,低于对照组(29.65±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可提升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宫颈癌 替雷利珠单抗 三维后装腔内放疗 临床疗效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GM-CSF治疗膀胱癌术后多发转移1例
13
作者 王伟 张妙琴 张文正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4年第3期249-251,共3页
膀胱癌的复发转移率较高,晚期膀胱癌治疗难度大。近年研究发现局部放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能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在一些病例中出现协同增效作用。本例膀胱癌术后多发转移患者应用放疗联合GM-CSF治疗后显现... 膀胱癌的复发转移率较高,晚期膀胱癌治疗难度大。近年研究发现局部放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能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在一些病例中出现协同增效作用。本例膀胱癌术后多发转移患者应用放疗联合GM-CSF治疗后显现良好的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转移 放射治疗 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整体性护理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1
14
作者 王娟 李向丽 杜巧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1023-1025,共3页
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C)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临床实践发现,化疗在发挥抗癌作用的同时,亦存在治疗周期长、毒不良反应多等诸多弊端,致使患者负性情绪严重、治疗依从性下降,进而影响疗效[1].此外,在疾病本... 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C)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临床实践发现,化疗在发挥抗癌作用的同时,亦存在治疗周期长、毒不良反应多等诸多弊端,致使患者负性情绪严重、治疗依从性下降,进而影响疗效[1].此外,在疾病本身及化疗等因素影响下,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癌因性疲乏症状,且由于病程持续,疲乏程度不易缓解,对治疗耐受力及疗效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化疗期间护理干预,对改善NSCC晚期患者身心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护理是近年临床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除加强疾病治疗基础护理外,亦能够满足患者心理、精神、环境等各方面需求,进而使护理质量得以显著提升.基于此,研究选取我院60例NSCC晚期患者,分组探讨整体性护理干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患者 护理干预 肺癌晚期 CARCINOMA 治疗依从性 癌因性疲乏 治疗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放疗41例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向丽 王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1019-1021,共3页
目前,手术仍是早期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且临床发现,术后联合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提高远期生存率[1].同时加强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放疗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提高放疗依从性.近年,系统护理干预作为一... 目前,手术仍是早期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且临床发现,术后联合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提高远期生存率[1].同时加强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放疗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提高放疗依从性.近年,系统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模式,逐渐被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干预过程,因其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适应性,取得显著效果,并得到临床普遍认可[2].但目前临床尚无较多有关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尝试.本院自对41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患者身心状态及放疗依从性均得以显著提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干预 乳腺癌术后 放疗患者 术后放疗 治疗依从性 临床发现 护理干预模式 远期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护理模式联合PDCA循环管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50
16
作者 申雯 吕晓菲 王锦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1027-1029,共3页
宫颈癌属女性多发恶性肿瘤之一,化疗为治疗此病常用手段之一,而患者病程、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会一定程度影响化疗效果[1,2].文献显示,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手段可帮助宫颈癌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治疗过程,同时可充分满足其心理及生理需... 宫颈癌属女性多发恶性肿瘤之一,化疗为治疗此病常用手段之一,而患者病程、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会一定程度影响化疗效果[1,2].文献显示,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手段可帮助宫颈癌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治疗过程,同时可充分满足其心理及生理需要,且有助于提升其生存质量[3].本研究选取宫颈癌化疗患者113例,目的是观察追踪护理模式联合PDCA循环管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化疗患者 工作满意度 护理模式 负性情绪 宫颈癌 追踪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在中晚期肿瘤患者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常艳军 郭雪娟 +1 位作者 马永进 吕晶晶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1期1624-1626,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均寿命得到不断的提高;同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生物学因素等恶性肿瘤相关危险因素频繁暴露,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病因。
关键词 晚期肿瘤患者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 肠道反应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全身反应 免疫功能 生物学因素 试剂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51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1
18
作者 廉莉 杜巧红 吴瑞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1755-1757,共3页
有研究指出,在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采取积极治疗之外,予以患者有效护理干预亦对加速其康复进程及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一种重要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强调在治疗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情感、心理、... 有研究指出,在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采取积极治疗之外,予以患者有效护理干预亦对加速其康复进程及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一种重要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强调在治疗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情感、心理、社会、生理等各方面存在的护理问题施行针对性干预,最终达到促进患者疾病康复的目的[2].本研究选择102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分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该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模式 乳腺癌术后 上肢水肿 患者 积极治疗 疾病康复 护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护理干预在8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杜巧红 吴瑞丽 廉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1730-1732,共3页
宫颈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疾患,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居女性生殖器官癌瘤首位,且近年有攀升趋势,有报道显示我国每年新增8万余例宫颈癌患者,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万人之多,已成为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肿瘤疾患[1].放疗仍为目前... 宫颈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疾患,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居女性生殖器官癌瘤首位,且近年有攀升趋势,有报道显示我国每年新增8万余例宫颈癌患者,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万人之多,已成为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肿瘤疾患[1].放疗仍为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恶化,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病死率;但此类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加之放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差,影响放疗效果.有学者指出给予宫颈癌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可纠正其错误认知,消除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强化治疗效果[2].全面护理干预是一种综合、系统化、细致化的护理手段,其融合了心理、环境、饮食等多方面,可从各个方面出发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从而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3].基于此本研究将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探讨其对患者卧床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患者 护理干预 宫颈癌 女性恶性肿瘤 女性生殖系统 护理服务质量 治疗依从性 女性生殖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瑞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生率约占到大肠癌的60%。由于直肠癌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较易被漏诊或误诊,待中晚期出现贫血、粪便性状变化、腹痛及腹部肿块等症状就诊时治疗难度加大[1]。目前临床治疗局部中晚期直肠癌缺乏...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生率约占到大肠癌的60%。由于直肠癌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较易被漏诊或误诊,待中晚期出现贫血、粪便性状变化、腹痛及腹部肿块等症状就诊时治疗难度加大[1]。目前临床治疗局部中晚期直肠癌缺乏统一方案。近几年来,调强放疗治疗癌症的作用日益凸显,且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关注。研究证实,调强放疗可根据靶区三维形状对射线束强度进行调节,能有效减少杀伤癌细胞所带来的周围组织损伤[2]。本研究选取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作为对象,采取术前新辅助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以期为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提供参考经验,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疾病 粪便性状 临床医师 直肠癌患者 调强放疗 术前新辅助 卡培他滨 三维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