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 band imaging,ME-NBI)观察胃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分型对判断早期胃癌分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E-NBI技术观察200例具有可疑病灶患者的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参照N...目的探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 band imaging,ME-NBI)观察胃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分型对判断早期胃癌分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E-NBI技术观察200例具有可疑病灶患者的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参照Nakayoshi分型及Yokoyama分型对其微血管形态进行判断,将其分为FNP、ILL-1、ILL-2及CSP四型,之后对病变部位活检进行病理观察,将ME-NBI观察到的微血管形态分型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例患者中36例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32例确诊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分化型腺癌组中,FNP型占10%、ILL-1型占60%、ILL-2型占25%、CSP型占5%,ILL-1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ILL-2型(χ2=5.013,P<0.05);未分化型腺癌组中,ILL-2型占43.7%、CSP型占56.3%,CSP型发生率高于ILL-2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P>0.05);LGIN组中,FNP型占62.5%、ILL-1型占3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P>0.05);FNP、CSP、ILL-1、ILL-2型在不同分化程度病变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94,P<0.05)。100%的FNP型及80%的CSP型存在于凹陷型病变中;50%的ILL-1型存在于平坦及平坦隆起型病变中,50%存在于隆起型病变中;91.7%的ILL-2型存在于平坦及平坦隆起型病变中。结论应用ME-NBI观察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分型可帮助我们评估早期胃癌的分化情况。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复方银杏叶颗粒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SAP相关常规治疗;观察组...目的:探讨复方银杏叶颗粒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SAP相关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银杏叶颗粒5 g加入温开水80 m L中溶解后经鼻饲胃管注入,tid。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肉毒素浓度、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脱落3例,38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脱落6例,35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淀粉酶、ALT、TBIL、AST、γ-GT、ALB、IL-6、TNF-α、肉毒素浓度、MDA、SOD、GSH-Px、TAC、NF-κ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ALT、TBIL、AST、γ-GT、IL-6、TNF-α、肉毒素浓度、NF-κB、MDA水平显著降低,ALB、SOD、GSH-Px、TAC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银杏叶颗粒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保护肝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肉毒素浓度、抑制NF-κB活化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 band imaging,ME-NBI)观察胃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分型对判断早期胃癌分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E-NBI技术观察200例具有可疑病灶患者的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参照Nakayoshi分型及Yokoyama分型对其微血管形态进行判断,将其分为FNP、ILL-1、ILL-2及CSP四型,之后对病变部位活检进行病理观察,将ME-NBI观察到的微血管形态分型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例患者中36例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32例确诊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分化型腺癌组中,FNP型占10%、ILL-1型占60%、ILL-2型占25%、CSP型占5%,ILL-1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ILL-2型(χ2=5.013,P<0.05);未分化型腺癌组中,ILL-2型占43.7%、CSP型占56.3%,CSP型发生率高于ILL-2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P>0.05);LGIN组中,FNP型占62.5%、ILL-1型占3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P>0.05);FNP、CSP、ILL-1、ILL-2型在不同分化程度病变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94,P<0.05)。100%的FNP型及80%的CSP型存在于凹陷型病变中;50%的ILL-1型存在于平坦及平坦隆起型病变中,50%存在于隆起型病变中;91.7%的ILL-2型存在于平坦及平坦隆起型病变中。结论应用ME-NBI观察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分型可帮助我们评估早期胃癌的分化情况。
文摘目的:探讨复方银杏叶颗粒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SAP相关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银杏叶颗粒5 g加入温开水80 m L中溶解后经鼻饲胃管注入,tid。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肉毒素浓度、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脱落3例,38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脱落6例,35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淀粉酶、ALT、TBIL、AST、γ-GT、ALB、IL-6、TNF-α、肉毒素浓度、MDA、SOD、GSH-Px、TAC、NF-κ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ALT、TBIL、AST、γ-GT、IL-6、TNF-α、肉毒素浓度、NF-κB、MDA水平显著降低,ALB、SOD、GSH-Px、TAC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银杏叶颗粒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保护肝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肉毒素浓度、抑制NF-κB活化有关。